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效率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4 位作者 秦姣龙 阎锐 汤浩 花玲玲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效率属性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8例男性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 目的探讨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效率属性的改变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7例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8例男性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utomatedanatomicallabeling,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对大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tracking,FACT),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对所得两组脑网络的网络平均全局效率属性值和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节点的全局效率属性值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scale,PANSS)各项分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脑网络平均全局效率属性值下降(7.87±0.56,8.17±0.56,P=0.005),左侧眶部额上回(P=0.00025)、左侧顶上回(P=0.00011)、左侧楔叶(P=0.00012)、左侧壳核(P=0.00032)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下降,均通过FDR校正。患者组左侧壳核全局效率属性值与PANSS总分(r=-0.43,P=0.03)、阳性因子分(r=-0.41,P=0.03)、认知因子分(r=-0.40,P=0.04)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左额顶枕相关皮质以及皮质下相关结构的信息传输与整合效率的下降与其疾病的发生相关,同时皮质下结构工作效率的下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全局效率 精神症状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局部属性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3 位作者 秦姣龙 阎锐 花玲玲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网络节点连接强度、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属性的异同,分析抑郁症患者大脑各区域的局部连接模式和局部信息传递效率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抑郁症患者、25名正常人进行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网络节点连接强度、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属性的异同,分析抑郁症患者大脑各区域的局部连接模式和局部信息传递效率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抑郁症患者、25名正常人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FACT(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方法进行纤维跟踪,结合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方法构建脑结构网络,并对所得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脑结构网络的节点局部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1)抑郁症组局部效率属性值(左侧额中回眶部:0.64±0.30、左侧海马:0.57±0.07、右侧海马旁回:0.50±0.15)较对照组(0.88±0.10、0.64±0.06、0.66±0.13,P=0.00098、0.00039、0.00017,通过FDR校正)显著下降;(2)抑郁症组聚类系数属性值(左侧额中回眶部:0.14±0.07)较对照组(0.22±0.06,P=0.000030,通过FDR校正)显著下降;(3)抑郁症组左侧额中回眶部局部效率属性值与HAMD-17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2).结论 抑郁症患者大脑额叶相关脑区连接的集团化程度及局部信息传递效率均发生下降,海马结构的局部信息传递效率也发生下降;其中,额叶相关脑区的局部信息传递效率下降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局部属性
原文传递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脑白质网络全局效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5 位作者 赵可 阎锐 花玲玲 贾凤南 韦秋香 卢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1-278,共8页
目的 探讨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网络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的异同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对24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单相抑郁障碍组)、17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相抑郁障碍组)以及5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 探讨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网络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的异同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对24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单相抑郁障碍组)、17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双相抑郁障碍组)以及5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同时对全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基于复杂理论方法构建脑白质网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3组脑网络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的差异,并对差异脑区的全局效率属性值与临床特征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3组间全局效率属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包括左侧扣带回前部(F=10.88,P=0.00)以及右侧内侧额上回(F=14.04,P=0.00)、尾状核(F=9.53,P=0.00)、苍白球(F=12.83,P=0.00).(2)单相抑郁障碍组左侧内侧额上回(0.44±0.03与0.47±0.03,t=-3.73,P=0.02)、丘脑(0.44±0.04与0.47±0.04,t=-3.29,P=0.03)以及右侧内侧额上回(0.40±0.02与0.42±0.03,t=-3.30,P=0.03)、右侧苍白球(0.37±0.01与0.39±0.02,t=-5.07,P=0.00)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3)双相抑郁障碍组左侧内侧额上回(0.43±0.03与0.47±0.03,t=-4.81,P=0.00)以及扣带回前部(0.47±0.03与0.51±0.03,t=-4.34,P=0.00)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而右侧尾状核(0.47±0.03与0.45±0.02,t=3.39,P=0.04)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升高.(4)双相抑郁障碍组左侧扣带回前部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单相抑郁障碍组下降(t=-3.85,P=0.02);而右侧尾状核(t=3.91,P=0.03)以及苍白球(t=3.75,P=0.04)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单相抑郁障碍组升高.(5)单相抑郁障碍组左侧扣带回前部全局效率属性值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r=-0.43,P=0.04)呈负相关;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全局效率
原文传递
产后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特征性改变
4
作者 谢恺 李洋 +5 位作者 朱小兰 蔡玉姣 罗一烽 曹志宏 李月峰 史佳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8-476,共9页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的脑结构网络的特征性改变。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分娩后于精神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PPD患者(PPD组),以及根据年龄、受教育...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的脑结构网络的特征性改变。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分娩后于精神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PPD患者(PPD组),以及根据年龄、受教育年限、体重指数匹配同期产后复诊的产妇(非PPD产妇组)和同时期在本院就诊或体格检查的非孕妇(非产妇组)。收集3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数据。利用解剖学模板将大脑划分为90个脑区并构建脑结构网络,应用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法(network-based statistics,NBS)进一步筛选和构建子网络。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子网络鉴别PPD的效能。白质连边的连接强度及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用错误发现率法(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结果(1)共纳入116例受试者,其中非孕妇组40例,非PPD产妇组40例,PPD组36例。PPD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别高于非孕妇组和非PPD产妇组[(18.0±4.1)与(2.5±1.2)分和(6.1±2.1)分,F=340.40,组间两两比较时t值分别为24.65、10.60和16.16;P值均<0.001]。(2)与非孕妇组相比,产妇组脑结构网络中9条白质连边(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杏仁核、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脑岛、左侧脑岛-左侧豆状壳核、左侧脑岛-左侧海马、左侧海马-右侧杏仁核、左侧海马-左侧楔前叶、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右侧杏仁核,以及右侧杏仁核-右侧海马)的连接强度降低(P值均<0.05,FDR校正),未发现连接强度升高的连边。非PPD产妇组与PPD组上述9条边的连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基于上述9条连边成功构建产妇组特征性子网络,且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属性(σ>1)。与非PPD产妇组相比,PPD组的特征路径长度增加[(3.90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拓扑属性
原文传递
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网络节点度属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4 位作者 秦姣龙 赵可 阎锐 花玲玲 卢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结构网络中表示节点连接疏密程度的度属性值异同.方法 对29例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首发组)、20例复发抑郁症患者(复发组)、57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利用...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脑白质结构网络中表示节点连接疏密程度的度属性值异同.方法 对29例首次发病抑郁症患者(首发组)、20例复发抑郁症患者(复发组)、57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同时对全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构建脑白质结构网络.比较首发组、复发组与对照组,以及首发组与复发组间脑网络节点度属性值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首发组左侧壳核度属性值(11.83±2.28)较对照组(13.95±2.33;t=-4.02,P=0.000 13,通过校正)下降;(2)复发组节点度属性值(右侧背外侧额上回:7.80±1.43;左侧壳核:11.75±2.07)较对照组(9.70±2.89,13.95±2.33;t=-3.81、-3.73,P=0.000 31、0.00037,通过校正)下降;(3)复发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度属性值(7.80±1.44)较首发组(9.62±1.78;t=-3.80,P=0.000 42,通过校正)下降;(4)首发、复发组与对照组脑网络核心节点分布区域类似,其中左侧壳核为共同的核心节点;(5)抑郁症患者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度属性值与抑郁发作次数(r=-0.42,P=0.002 6)、病程(r=-0.41,P=0.003 7)呈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额叶皮质及壳核的结构连接紧密性下降.其中,壳核在脑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所连接纤维受损是首次发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共同的结构改变;而额叶所连接纤维受损与抑郁症患者病程的复发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首次发病 复发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原文传递
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张丽丽 吴婧 董兰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45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入院的4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研究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45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入院的45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评估方法为神经认知和行为学检测[Berg平衡量表(BBS)、画钟测试(CDT)、波士顿命名测试(BNT)、连线测验(TMT)-A、TMT-B、数字广度测试(DST)、听觉词语学习测试(RAVL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获取,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小世界特性(σ)、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λ)、标准化聚类系数(γ)、全局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最短路径长度(Lp)、聚类系数(Cp)]通过确定性纤维追踪算法、图形理论获取。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TMT-A、TMT-B用时长于对照组,BBS评分、CDT评分、DST评分、RAVLT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p、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loc、Eglo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4个脑区[左侧三角部额下回(IFGtriang)、左侧、右侧后扣带回(PCG)、左侧顶下缘角回(IPL)、左侧颞极颞中回(TPOmid)、左侧颞极颞上回(TPOsup)、左侧眶部额下回(ORBinf)、左侧、右侧的楔前叶(PCUN)、左侧、右侧的补充运动区(SMA)、左侧岛盖部额下回(IFGoperc)、左侧、右侧的内侧和旁扣带脑回(DCG)]的区域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网络Lp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右侧PCG区域效率、左侧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小脑梗死 认知功能 大脑结构网络 相关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效率属性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4 位作者 秦姣龙 汤浩 阎锐 花玲玲 卢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脑结构的网络效率及节点效率属性的异同,分析抑郁症患者大脑全局信息处理模式和脑区间信息整合效率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7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脑结构的网络效率及节点效率属性的异同,分析抑郁症患者大脑全局信息处理模式和脑区间信息整合效率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7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6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同时对全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并对所得抑郁症组与对照组脑结构网络的效率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1)2组脑网络分别与相匹配的随机网络比较:网络全局效率均与随机网络相似;网络局部效率均大于随机网络.(2)抑郁症组网络全局效率(0.86±0.01)较对照组(0.87±0.01)下降(t=-2.31;P =0.02).(3)抑郁症组节点全局效率属性值较对照组(右侧额上回眶部:0.41±0.04与0.44±0.02;左侧颞中回颞极:0.31 ±0.02与0.33±0.03)下降(t=-3.52、-3.84;P=0.0008、0.0003;通过多重校正).(4)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眶部全局效率属性值与HAMD17总分呈负相关(r=-0.46,P=0.02).结论 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大脑都具有高效经济的“小世界”式的信息处理模式.抑郁症患者脑区间信息整合的能力已受损,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结构网络 效率属性
原文传递
基于图论的胶质瘤患者脑结构网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明航 攸娜 +3 位作者 杨晨轩 赵恺 赵悦 许百男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1-488,共8页
背景胶质瘤是颅内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既往研究表明胶质瘤的存在不仅会对病变周围造成损害,还会对肿瘤范围以外的其他远隔部位造成功能损害。对大脑网络的研究,可帮助临床医师对胶质瘤患者的手术预期及预后作出更精准... 背景胶质瘤是颅内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侵袭性,既往研究表明胶质瘤的存在不仅会对病变周围造成损害,还会对肿瘤范围以外的其他远隔部位造成功能损害。对大脑网络的研究,可帮助临床医师对胶质瘤患者的手术预期及预后作出更精准的判断。目的研究不同部位胶质瘤患者脑网络拓扑属性的改变,探讨由肿瘤病变引起与大脑功能变化相关的结构网络重塑。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3例胶质瘤患者,采集所有受试者核磁共振扫描的弥散张量成像后,采用Mrtrix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大脑结构网络,通过GRETNA软件基于图论方法计算网络拓扑属性,观察不同位置肿瘤对脑结构网络的影响。结果额叶、颞叶、顶叶胶质瘤三组间的全局最短路径长度(the shortest path length,Lp)、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p)、全局网络效率(network efficiency,Eg)、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Eloc)表现出现统计学差异,与额叶、颞叶胶质瘤组相比,顶叶胶质瘤组的全局拓扑属性表现为升高(P<0.05),与其他脑区节点网络属性指标相比,肿瘤所在脑区的节点介数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NBc)、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NDc)、全局效率(nodular global efficiency,NEg)升高,节点最短路径长度(nodular shortest path length,NL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脑叶位置胶质瘤的网络拓扑属性发生了变化,全局属性和局部节点属性均表现出脑结构网络连接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构网络 胶质瘤 肿瘤位置 神经重塑
下载PDF
抑郁症脑结构网络拓扑特性及其与病程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4 位作者 秦姣龙 汤浩 阎锐 花玲玲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小世界属性和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脑区间纤维连接分布特性及各脑区在大脑活动的信息传递中作用和地位的改变.方法 对27例抑郁症患者、33名正常人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小世界属性和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脑区间纤维连接分布特性及各脑区在大脑活动的信息传递中作用和地位的改变.方法 对27例抑郁症患者、33名正常人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结合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方法构建脑结构网络.结果 (1)两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2)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眶部(P=0.00035,FDR校正后)、左侧壳核(P=0.00054,FDR校正后)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抑郁症组左侧海马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50,P=0.016).结论 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脑区及脑区间纤维连接分布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抑郁症患者额叶眶部及纹状体的壳核在与情绪和认知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中的中心地位下降.抑郁症患者海马在大脑结构中的中心地位性与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小世界属性 介数中心度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节点度及其核心节点分布属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4 位作者 秦姣龙 汤浩 阎锐 花玲玲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节点度及其核心节点分布属性的探讨,分析患者不同脑区对大脑整体信息传输活动重要性的改变.方法 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4例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节点度及其核心节点分布属性的探讨,分析患者不同脑区对大脑整体信息传输活动重要性的改变.方法 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4例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 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FACT(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方法进行纤维追踪,构建脑结构二值化网络.并对所得两组脑结构网络的网络平均度和节点度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1)患者组的网络平均度属性值(7.82±0.56)较对照组(8.17±0.56)显著下降(P=0 04);(2)患者组节点度属性值(左侧海马:11.41±1.84;左侧海马旁回:6.41±1.33;左侧矩状裂:11.50±2.97;左侧梭状回:8.27±1.83)较对照组(14.43±2.26;8.54±2.15;14.79±2.80; 10.25± 1.36;均P<0.01,均通过FDR校正)显著下降.(3)两组脑结构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布差异主要位于颞叶以及枕叶.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颞叶海马结构以及枕叶部分脑区在整个大脑信息传输活动中的重要性发生下降,这些脑区拓扑属性的受损导致患者大脑信息传输和整合能力发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节点度 核心节点
原文传递
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网络介数中心度属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建淮 姚志剑 +5 位作者 赵可 阎锐 花玲玲 贾凤南 韦秋香 卢青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网络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双相抑郁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对大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 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患者脑白质网络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的改变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17例双相抑郁患者、2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对大脑进行确定性纤维追踪,基于复杂理论方法构建脑白质网络.对两组脑网络的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差异脑区的属性值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 (1)患者组左侧背外侧额上回(0.69±0.40;t=-3.74,P=0.03)、眶部额下回(0.27±0.19;t=-3.62,P=0.03)、扣带回前部(1.45±0.97;t=-3.53,P=0.03)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而右侧尾状核(1.89±1.02;t=4.08,P=0.02)节点介数中心度属性值较对照组(1.15±0.35,0.49±0.19,2.69±1.15,0.85±0.51)上升;(2)两组脑网络核心节点分布差异主要位于左侧前额叶以及枕叶;(3)患者组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介数中心度属性值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r=-0.52;P=0.03)呈负相关.结论 双相抑郁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在大脑信息传输活动中的重要性发生下降,而右侧尾状核作为信息集散地的能力上升;同时,患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在整个脑网络信息处理过程中作用地位的下降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介数中心度
原文传递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网络变化的关系
12
作者 高文蓝 周连姬 +3 位作者 钟玲玲 黄水兰 何奇檀 覃浩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网络变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2年5月我院120例脑白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48)、轻度认知功能... 目的探究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网络变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2年5月我院120例脑白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48)、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44)和痴呆组(n=28),所有患者接受3.0T磁共振检查,测量白质高信号体积,并行弥散张量成像,构建脑结构网络。比较3组患者脑室旁、深部及总白质高信号体积,脑结构网络参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最短路径、集聚系数、标准化聚类系数(γ)、近似标准特征路径长度(λ)、小世界属性值(σ)],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结构网络参数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痴呆组的脑室旁、深部白质高信号体积及总体积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全局效率、局部效率、集聚系数、γ、λ、σ均小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最短路径大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最短路径呈负相关关系,与全局效率、局部效率、集聚系数、γ、λ、σ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白质病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白质高信号体积及脑结构网络属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脑结构网络
下载PDF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及图论分析法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结构网络研究进展
13
作者 褚瑶 陈淼淼 +1 位作者 于昊 陈月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2,118,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以社交、情感互动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刻板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诊断主要基于对其行为及症状的观察,具有一定主观性且对于早期不典型患...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以社交、情感互动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刻板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诊断主要基于对其行为及症状的观察,具有一定主观性且对于早期不典型患者具有一定困难。既往研究表明ASD脑结构网络的异常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可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结合图论分析法来定量评估。作者总结发现ASD脑结构网络的全局属性、部分节点属性以及富人俱乐部组织、左右大脑半球偏侧化存在异常,并且这些异常与生长发育及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其中部分研究结果异质性较明显,未来或可通过多模态MRI针对不同生物亚型的ASD患者进行大样本、纵向研究,以获得更稳定、可靠的研究成果。本文就近年来基于DTI及图论分析法的ASD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ASD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寻找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记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图论
下载PDF
基于DTI的轻型脑创伤早期脑结构网络拓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思 刘亚 +1 位作者 郑罡 欧阳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急性期轻型脑创伤(m TBI)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特征。方法纳入22例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m TBI患者以及14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1周内完成头部CT、常... 目的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急性期轻型脑创伤(m TBI)患者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特征。方法纳入22例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就诊的m TBI患者以及14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在1周内完成头部CT、常规头部MRI以及DTI序列扫描。基于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矩阵构建DTI脑白质纤维网络,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对所构建的脑结构网络进行拓扑特性分析。比较两组间脑复杂网络特征参数,包括聚类系数(Cp)、平均路径长度(Lp)、小世界特性(σ)、局部效率(Eloc)、全局效率(Eg)、节点度(Ki)以及节点效率(Ei)。结果 m TBI组和对照组均表现出小世界网络拓扑特性,与对照组相比,m TBI组的小世界特性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Eg在稀疏度阈值0.05-0.4之间下降,Eloc在稀疏度阈值0.1-0.4之间下降,而Lp在稀疏度0.05-0.4之间增大。两组之间结构节点局部效应也有所不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 TBI组在左侧额下回岛盖部、左内侧额上回、左直回、左尾状核及右侧颞横回这5个脑区Ki下降(P〈0.05),在右额上回背外侧、左眶部额上回、双侧额下回岛盖部、右侧辅助运动区、双内侧额上回、左侧眶内额上回、左侧直回、左侧海马、左侧距状沟周围皮层、左侧顶上小叶、左尾状核、右丘脑、右颞横回及左侧颞下回这16个脑区出现Ei的降低(P〈0.05)。结论 m TBI患者早期脑白质纤维网络仍具有小世界属性,但脑网络的全局和局部连接特征发生了改变,基于DTI的脑结构网络分析方法对早期诊断m TBI及评估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脑创伤 扩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小世界特性
原文传递
早产儿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超 胡亚杰 +7 位作者 李贤军 王苗苗 李彦彦 程燕南 王小玗 陶星星 赵慧芳 杨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早产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对20例早产儿(胎龄,30~37孕周)与22例足月儿(胎龄,37~42孕周)进行3D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扫描,利用新生儿脑解剖学图谱将整个大脑划分为122个区域,对其中64个灰... 目的探讨早产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材料与方法对20例早产儿(胎龄,30~37孕周)与22例足月儿(胎龄,37~42孕周)进行3D磁共振T1加权成像扫描,利用新生儿脑解剖学图谱将整个大脑划分为122个区域,对其中64个灰质脑区进行脑容积二值网络构建,计算并比较网络属性与模块化特征。结果两组脑网络属性均具有小世界属性;相较足月儿,早产儿集群系数与局部效率显著降低(P<0.05),且模块化结构不规则。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脑结构网络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早产儿脑局部信息传递效率低,模块化结构分散,提示其脑区间信息整合能力发育迟缓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脑容积 脑结构网络 模块化特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白质高信号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慧 赵路清 尹文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这反映了白质宏观结构损伤对认知的负面影响,而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参数量化白质微结构损伤,对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进展风险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这反映了白质宏观结构损伤对认知的负面影响,而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参数量化白质微结构损伤,对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进展风险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此外,在DTI基础上联合图论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脑结构网络相关参数也被认为与WMH认知障碍有关。故本文围绕DTI衍生参数、脑结构网络参数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与WMH认知障碍的关联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微结构 脑结构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DTI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改变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肖艳 邹艳 +4 位作者 江婷 康庄 彭洁 艾育华 刘哲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特点. 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1例NMOSD患者(患者组)及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结构网络的拓扑属性特点. 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1例NMOSD患者(患者组)及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采用确定性纤维跟踪技术构建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进而计算基于复杂图论分析的脑结构网络拓扑属性,使用非参数置换检验对2组脑结构网络的总体参数及节点属性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组受试者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患者组脑结构网络较对照组全局效率明显减小,最短路径长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2,FDR校正);患者组与对照组脑结构网络的聚类系数、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属性值、平均聚类系数、局部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80,P=0.496,P=0.279,P=0.269,P=0.050,FDR校正).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脑结构网络节点效率在额叶(双侧中央前回、右眶部额中回、右岛盖部额下回、右中央沟盖、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顶叶(右后扣带回、右顶上回、左顶下缘角回、右角回、右楔前叶)、颞叶(双侧海马、右海马旁回)、枕叶(左楔叶、左枕上回、双侧枕中回、左枕下回)及皮质下区域(右尾状核、右丘脑)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 结论 NMOSD患者脑结构网络存在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拓扑属性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脑白质纤维束连续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颜淑敏 徐龙春 +11 位作者 张敏风 张岗 邹越 何乐民 程运福 颜翠萍 杨鑫怡 许然然 王晓艳 王鹏程 赵文波 张光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0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改进脑白质纤维束连续跟踪算法,提高纤维束跟踪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方法:使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和国际人脑连接组共享数据库网站提供的弥散张量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首先,对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高斯... 目的:改进脑白质纤维束连续跟踪算法,提高纤维束跟踪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方法:使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和国际人脑连接组共享数据库网站提供的弥散张量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首先,对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高斯平滑滤波,去除噪声对纤维束连续跟踪算法的影响,利用脑模板消除颅骨对后续跟踪的影响。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每一个体素的弥散张量和各向异性指数。最后,从各向异性指数大于阈值的起始体素开始,利用跟踪编辑技术和基于弥散熵的线性跟踪方法完成纤维束连续跟踪。结果:同传统的纤维束连续跟踪算法相比,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得到更连续、更准确的跟踪结果,算法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结论:改进的纤维束跟踪方法可以应用于脑结构网构建以及脑疾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束连续跟踪算法 脑科学 弥散熵 脑结构网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小世界属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影 陈建淮 +2 位作者 阎锐 花玲玲 姚志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小世界属性的特点。方法:对2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纤维分配连续跟踪(FACT)方法构建脑结构二值网...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小世界属性的特点。方法:对2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模板(AAL)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纤维分配连续跟踪(FACT)方法构建脑结构二值网络;并与23名健康男性(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P=0.47);患者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经FDR校正主要位于右侧颞中回、左侧楔叶、右侧枕中回、左侧扣带回后部、右侧颞上回颞极、右侧颞中回颞极(P均<0.001)。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形式和信息处理模式都具有小世界属性;但不同脑区间信息传递路径变长,提示其脑结构网络信息传递能力和脑区间信息整合能力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弥散张量成像 脑结构网络 小世界属性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大脑结构网络特性的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蕊蕊 李中林 +3 位作者 白莹莹 许鹏飞 张杰文 张红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临床行为及大脑结构网络的改变。方法对20例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iRBD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测评,并进行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扫描,利用图论方法分... 目的探讨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临床行为及大脑结构网络的改变。方法对20例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iRBD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UPDRS评分及Hoehn-Yahr分期测评,并进行大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扫描,利用图论方法分析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分析行为变化与脑网络拓扑特征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iRBD组UPDRS评分明显高于HC组(P<0.05)。与HC组相比,iRBD组网络整体拓扑属性:小世界属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iRBD组特征性最短路径长度Lp明显缩短(P<0.05),整体效率Eglob、局部效率Eloc和网络同配性明显增加(P<0.05);i RBD组网络局部拓扑属性:iRBD组额、颞、顶、枕及纹状体和边缘叶均出现节点属性异常,左苍白球节点度明显增高。左丘脑、颞上回、颞极和左右枕上回、右左豆状核以及右侧直回、杏仁核、缘上回、颞中回的节点效率明显增高,左额上回、扣带回中部、顶上回和左右纺锤回以及右运动上区、中央后回、角回的节点局部效率明显增高。左运动上区、苍白球、丘脑、颞上回、颞极和左右豆状核、左右枕上回以及右直回、杏仁核、缘上回、颞中回节点最短路径明显缩短,左侧枕上回节点集群系数明显降低。iRBD组UPDRSⅠ评分与右侧缘上回节点效率、右侧纺锤回局部节点效率正相关(r=0.50、0.53,P<0.05),与左侧枕上回节点集群系数负相关(r=-0.552,P<0.05)。结论iRBD存在精神、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方面异常,其大脑结构网络仍存在小世界属性,整体拓扑属性出现异常,局部拓扑属性异常分布于皮层、纹状体及边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临床行为 弥散张量成像 大脑结构网络 图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