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才流失到人才环流:国际高水平人才流动的转换 被引量:51
1
作者 黄海刚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7,104,共9页
高技能人才地理流动反映了一国人力资本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年来,科技全球化、创新活动共性及新兴经济体的政策优势,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国际流动日益频繁,人力资本从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单向流动的"人才流失",被更复杂和分散... 高技能人才地理流动反映了一国人力资本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年来,科技全球化、创新活动共性及新兴经济体的政策优势,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国际流动日益频繁,人力资本从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单向流动的"人才流失",被更复杂和分散的双向或多向人才环流所取代。人才环流的知识溢出和传播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及生产力倍增效应,是一种积极利益共享机制,人才输出国和输入国都能从中受益。高水平人才流动从线性模式到三角模式的转换具有政策意义,即需要将人才吸引作为国家和泛区域内长期和优先发展战略,成为高端人力资本流动目的国是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和经济与创新活力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失 人才吸引 人才流动 人才环流
原文传递
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青松 陈珑 +2 位作者 刘一之 李波 马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统计血管成功再通率,并观察术后24 h内脑出血、脑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以改...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统计血管成功再通率,并观察术后24 h内脑出血、脑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对比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与不良(mRS评分3~6分)患者间基线资料及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对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血管成功再通率100%(15/15)。术后24 h内1例发生脑出血,5例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术后3个月9例患者预后良好,5例预后不良,1例死亡。与预后不良患者比较,预后良好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更短(t=-2.435,P=0.030),入院时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c-ASPECTS)更高(t=5.925,P<0.001),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t=3.053,P=0.009)。结论动脉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发病至入院时间、术前NIHSS评分及pc-ASPECTS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血管循环 机械取栓 脑血管造影术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不同时期老年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广民 姚剑 +2 位作者 钟佳利 朱浩猛 彭如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发病时间≤6h)32例,急性期(发病时间7~72h)64例,亚急性期(发病时间73h^10d)45...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发病时间≤6h)32例,急性期(发病时间7~72h)64例,亚急性期(发病时间73h^10d)45例和慢性期(发病时间11~15d)27例。患者进行DWI和PWI检查,比较2种检查所得头部核磁图像的参数差异和异常区域差异。结果超急性期患者和急性期患者患侧脑组织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显著低于健侧脑组织(0.39±0.08 vs 0.83±0.03;0.32±0.07 vs 0.91±0.05,P<0.01),而亚急性期患者和慢性期患者患侧脑组织DWI中ADC值显著高于健侧脑组织(1.54±0.34 vs 0.85±0.07;2.01±1.29 vs 0.90±0.05,P<0.01)。不同分期患者PWI均表现为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降低,而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延长。信号异常区域DWI<PWI的多见于超急性期患者,DWI>PWI的多见于急性期患者,DWI=PWI的多见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结论 PWI可显示脑梗死患者的缺血半暗带,DWI则可凸显出脑梗死病灶,两者联合运用可反映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梗死 脑磁图描记术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唐杰 付建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8,共6页
脑小血管病是指颅内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虽然人们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不明确。文章从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受损、缺血和低灌注、淀粉样物质沉积和遗传因素等方面对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内皮 血管 血脑屏障 脑缺血 脑血管循环 脑淀粉样血管病 突变
原文传递
人才跨国流动的动力与影响研究评述 被引量:24
5
作者 马海涛 张芳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7,共8页
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人才竞争逐渐升级,高端人才的跨国流动愈加频繁。结合人才跨国流动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形势,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人才跨国流动的模式及其动力和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认为:①人才跨国流动是随着全... 全球化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人才竞争逐渐升级,高端人才的跨国流动愈加频繁。结合人才跨国流动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形势,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人才跨国流动的模式及其动力和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认为:①人才跨国流动是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存在不同的阶段和类型,人才流失、人才流入、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四种形式可以很好地理解人才跨国流动的过程和阶段特征;②每一种人才跨国流动形式都存在推力和/或拉力,不能将人才流出和流入归结为国家和个人单方面的原因,国家力量和个人动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才跨国流动;③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人才跨国流动带来的影响,既有促进创新联系的有利影响,也有带来社会冲突的不利影响,应强化有利影响,回避不利影响;④人才跨国流动应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才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以服务于国家海外人才引进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才 跨国流动 人才流失 人才流入 人才回流 人才环流 高技术移民 海外高层次人才
原文传递
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卒中患者出血转化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翔 刘欢 +3 位作者 熊秋霞 刘兴华 杨染 曾文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AW 4.7后处理工作站测量患侧与健侧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AW 4.7后处理工作站测量患侧与健侧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峰值时间(Tmax)和表面渗透性(PS),并计算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血流峰值时间(rTmax)和相对表面渗透性(rPS)。根据复查CT梗死灶内高密度影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通过多时相CTA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比较HT组间发生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0.05参数的诊断效能及与HT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出血发生率。结果出血组CBV小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TTP、MTT、Tmax、PS、rTTP、rMTT、rPS均大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rPS与HT呈正相关(r=0.628、0.516,P<0.001)。侧支不良组出血发生率(18/28,64.29%)高于侧支良好组(4/36,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参数联合多时相CTA评分可提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891)。结论PS、rPS和多时相CTA评分对治疗前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HT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出血转化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夏永勤 徐如祥 王向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3-606,共4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 (SHI)后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36例SHI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组 ,各 18例。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检测伤后 0 ,1,3,7,10 ,14,2 1d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CVDI) ,结合CT动...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 (SHI)后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36例SHI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组 ,各 18例。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检测伤后 0 ,1,3,7,10 ,14,2 1d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 (CVDI) ,结合CT动态观察 ,分析两组CVDI变化规律、伤灶脑水肿大小和预后。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常规治疗组伤后CVDI可划分为四个期 ,即低灌注期 (0d)、高灌注期 (1~ 3d)、脑血管痉挛期 (4~ 14d)、好转期 (>15d) ;而亚低温组仅表现出三个期 ,即低灌注期 (0d)、好转期 (1~ 3d)、恢复期 (>4d)。常规组和亚低温组CVDI出现脑血管痉挛 (CVS)变化者分别是 8 18例和 2 18例 (P <0 .0 5 ) ,初步得出诊断外伤性CVS的CVDI参考值。伤灶脑水肿体积 :常规组在伤后第 14天最大 [(140 .9± 2 2 .95 )cm3],亚低温组在伤后第 3天最大[(95 .83± 14.97)cm3],亚低温组比常规组在伤后第 14天减少 42 % (P <0 .0 5 )。伤后 1周内转清醒率 :常规组为 2 2 .2 % (4 18例 ) ,亚低温组为 5 5 .6 % (10 18例 ) (P <0 .0 5 ) ;预后良好率 :常规组为38.9% (7 18例 ) ,亚低温组为 6 6 .7% (12 18例 )。 结论 亚低温通过稳定SHI后脑循环功能 ,减轻脑水肿 ,改善预后。CVDI动态变化可做为SHI后亚低温治疗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脑循环动力学
原文传递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郭洪权 李华 +3 位作者 谢怡 施伟 赵娜娜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并完成全脑DSA检查的患者81例。END定义为入院72 h...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并完成全脑DSA检查的患者81例。END定义为入院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基线评分增加≥2分或运动评分项增加≥1分。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26例和非END组5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侧支循环分级标准采用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侧支循环评估系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END组比较,END组患者年龄≥60岁[65.4%(17/26)比36.4%(20/55);χ~2=5.992,P=0.01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4.0 mg/L[76.9%(20/26)比45.5%(25/55);χ~2=7.080,P=0.008]及糖尿病患者比例[38.5%(10/26)比16.4%(9/55);χ~2=4.802,P=0.028]均显著升高,而侧支循环分级显著降低(Z=-3.25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412,95%CI:1.075~10.824;P=0.037)、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4.0 mg/L(OR=3.812,95%CI:1.141~12.740;P=0.030)及侧支循环分级(OR=2.165,95%CI:1.241~5.514;P=0.009)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脑侧支循环分级下降和年龄≥60岁、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4.0 mg/L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侧支循环 危险因素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预测神经功能转归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何奕涛 付学军 +3 位作者 邹良玉 唐冰杉 马可夫 郭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预测神经功能转归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的急性颈内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7例,根据TCD检测到的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眼动脉的代偿情况分为ACoA合并PCo...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预测神经功能转归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的急性颈内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7例,根据TCD检测到的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眼动脉的代偿情况分为ACoA合并PCoA代偿组19例、单纯ACoA代偿组13例、单纯PCoA代偿组10例、单纯眼动脉代偿组5例及无侧支代偿组10例,比较各组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6个月时Barthel指数及其改善程度。结果 5组发病2周时NIHSS评分及改善程度比较,ACoA合并PCoA代偿组、单纯ACoA代偿组和单纯PCoA代偿组明显好于单纯眼动脉代偿组及无侧支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随访6个月时Barthel指数及改善程度比较,ACoA合并PCoA代偿组、单纯ACoA代偿组和单纯PCoA代偿组明显好于单纯眼动脉代偿组及无侧支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内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ACoA、PCoA侧支代偿较眼动脉侧支代偿可预测更好的近、远期神经功能转归,且ACoA合并PCoA侧支代偿可进一步促进远期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侧支循环 颈动脉狭窄 眼动脉
下载PDF
CT灌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虞雁南 丁信法 +1 位作者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CT灌注(CTP)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基线CTP检查的3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CT灌注(CTP)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基线CTP检查的3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24 h再灌注率界定无再灌注组(10例)和再灌注组(21例),分别用于评价缺血半暗带与核心梗死区阈值.根据基线CTP和复查CTP分别计算各参数阈值所对应的低灌注体积、最终梗死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分析各灌注参数阈值所对应的低灌注体积与最终梗死体积的一致性,得出最佳阈值.结果:无再灌注组中延迟时间〉3 s与最终梗死体积一致性最高(偏差3.3 ml,95%一致性区间-41.7~48.3;r=0.933,P〈0.001);再灌注组中相对脑血流量〈30%与最终梗死体积一致性最高(偏差-2.2 ml,95%一致性区间-25.6~ 21.2;r=0.923,P〈0.001).结论:延迟时间〉3 s和相对脑血流量〈30%分别是预测半暗带、核心梗死区体积的最佳CTP参数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药物疗法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 灌流 脑梗死 放射摄影术 脑缺血 缺血 脑血管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统计学(主题)
下载PDF
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翟明明 黄丽娜 +1 位作者 闫俊强 邵艳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910-3913,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 目的探讨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4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梗死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屏气指数(HBI),治疗组(89例)给予常规治疗+尤瑞克林治疗15 d,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治疗15 d。治疗前和治疗第16天,评估记录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残疾程度量表(mRS)评分,分析HBI与NIHSS评分及mRS评分降幅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6天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6天时,对照组和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第16天时,治疗组HBI与NIHSS评分降幅、mRS评分降幅均呈正相关(r=0.427、0.620,P<0.001)。治疗第16天时,对照组HBI与NIHSS评分降幅呈正相关(r=0.618,P<0.001);对照组HBI与mRS评分降幅无直线相关性(r=0.191,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TCD评价下的脑血管反应性与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血管循环 尤瑞克林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脑血流灌注影响的多模态MRI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盛灿 李瑜霞 +11 位作者 谢云燕 张忠敏 孙宇 王晓妮 李红艳 李轩宇 于洋 陈观群 尹昌浩 李坤成 杨旗 韩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HUK)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与脑血流灌注的影响,以找寻新的药物来有效开放侧支循环,挽救缺血组织。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MCA)脑梗死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被试分为HUK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HUK)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与脑血流灌注的影响,以找寻新的药物来有效开放侧支循环,挽救缺血组织。方法: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MCA)脑梗死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被试分为HUK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7天及第30天采集两组被试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图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梗死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的血流灌注情况。然后采用对比剂增强MRA(CE-MRA)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梗死周围区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被试梗死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的局部脑血流(r CBF)值均较治疗前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HUK治疗组增加更为明显,且治疗后两组间缺血组织r CB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中心区:0.86±0.43 vs 0.54±0.13,P<0.05;缺血半暗带区:2.11±0.36 vs 1.03±0.61,P<0.05)。2采用CE-MRA技术可显示侧裂和大脑半球凸面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建立,HUK治疗组侧支血管建立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4.3±0.5 vs 3.2±0.7,P<0.05)。结论:HUK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组织的侧支循环和血流灌注;CE-MRA技术有望成为侧支血管成像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可能与脑侧支循环有关: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显军 周志明 +3 位作者 刘文华 朱武生 徐格林 刘新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on recovery,FLAIR)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的可能形成机制和影像学特征。方...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on recovery,FLAIR)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的可能形成机制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自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期间临床表现为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或TIA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MCAM1段病变患者的基线资料,FLAIR观察HVS,DSA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和脑侧支循环。结果共纳入101例患者,男性76例(75.2%),平均年龄(53.94±13.47)岁;缺血性卒中90例(89.1%),TIA11例(10.9%);HVS阴性55例(54.5%),HVS阳性46例(45.5%)。在MCA狭窄程度〈50%、50%~70%、70%~90%以及≥90%的患者中,HVS阳性率依次为0%(0/8)、25.0%(3/12)、17.6%(3/17)和62.5%(40/6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4.479,P〈0.001)。HVS阳性组软脑膜侧支循环显著性多于HVS阴性组(Z=-6.196,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A狭窄程度是影响HV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3.943,95%可信区间2.03~7.659;P〈0.001)。结论颅内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后形成的颅内软脑膜侧支循环是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FLAIR序列HVS形成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利用CTA的侧支循环评分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脑梗死体积及分布情况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蓉 朱江涛 +4 位作者 龚建平 蔡武 张伟 乔方 钱铭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各脑血管危险因素、脑梗死体积及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利用CTA评估侧支循环,根据侧支代偿优劣分为2组,按多田公式测量48h后的最终梗死体积,...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CTA的侧支循环评分与各脑血管危险因素、脑梗死体积及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患者,利用CTA评估侧支循环,根据侧支代偿优劣分为2组,按多田公式测量48h后的最终梗死体积,利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判定侧支循环评分与各脑血管危险因素及最终脑梗死体积的关系。根据MRI(DWI)记录各患者梗死部位及数目,2组间以单多发、有无PAI、有无PI及有无BZ进行比较。结果:60例患者中,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侧支循环良好组39例。2组间患者症状及DWI梗死体积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266,t=-5.682,均为P=0.000)。2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及既往脑卒中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DWI梗死体积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而症状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脑梗死多发较单发者多见,组间以单多发、有无PAI及有无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无BZ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3,P=0.000,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可运用CTA侧支循环评分对最终梗死体积进行简单量化评估,并对了解梗死分布有一定帮助,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侧支循环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江 韩雪 宋方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9例(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15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OCSP分型。记录2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2周及1个月时的美...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2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9例(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15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OCSP分型。记录2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2周及1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以及2组相同亚型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及1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05±6.14)分vs(8.53±6.42)分、(4.56±5.55)分vs(6.09±5.68)分],B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5.91±18.22分vs(70.60±19.61)分、(84.36±17.31)分vs(78.60±18.66)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且完全前循环梗死型(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2组TACI、PACI、POCI的NIHSS评分好转度分别大于LACI,TACI的NIHSS评分好转度、BI评分好转度大于PACI亚型(P<0.05/6)。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可能更适用于TAC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线粒体 侧支循环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单侧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病变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差异性及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胡艳 罗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9期30-34,49,共6页
背景侧支循环代偿对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急性脑梗死(ACI)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单侧颈内动脉(UICA)与大脑中动脉(M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差异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UICA与M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 背景侧支循环代偿对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急性脑梗死(ACI)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单侧颈内动脉(UICA)与大脑中动脉(M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差异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UICA与MCA病变所致TIA或ACI患者侧支循环的差异性及AC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1例和ACI患者79例,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为UICA组(n=43)和MCA组(n=47);根据ACI患者3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48)和预后不良组(n=31)。比较UICA组与MCA组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特征,AC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UICA组患者TIA发生率高于MCA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0 d mRS评分低于MCA组,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优于MCA组(P<0.05);UICA组与MCA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预后良好率,血管病变程度,行静脉溶栓治疗、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男性比例,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HDL-C,LDL-C,血管病变程度,病变血管,行静脉溶栓治疗、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OR=1.166,95%CI(1.029,1.322)〕、侧支循环代偿程度〔OR=0.461,95%CI(0.233,0.912)〕是AC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颈动脉狭窄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 被引量:16
17
作者 龚涛 陈海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03-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POCI)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关系。方法对117例经MRI证实的PO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单病灶临床表现、多病灶临床表现和不能定位临床表现;根据MRI的检查结果,将POCI病灶分... 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POCI)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关系。方法对117例经MRI证实的PO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单病灶临床表现、多病灶临床表现和不能定位临床表现;根据MRI的检查结果,将POCI病灶分为单病灶病变、多病灶病变。结合MRI检查,分析POCI患者的临床表现,了解POCI的临床特点。结果117例患者中,有27例临床明确诊断为单一病灶。其中临床诊断为枕叶病变者8例,MRI结果显示枕叶病变者6例;小脑6例,MRI证实者4例;中脑1例,延髓7例,脑桥5例,病灶在后3个部位的临床诊断与MRI的结果完全相符。117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多病灶病变者38例,其中36例MRI显示为多病灶。117例患者中,24例伴有嗜睡或昏迷等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MRI显示其中22例为多病灶。结论POCI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诊断POCI的帮助较大。与枕叶、丘脑及小脑相比,中脑、脑桥及延髓局部损伤的临床表现与MRI的检查结果相符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后循环梗死 临床诊断 检查结果 枕叶病变 回顾性研究 多病灶 MRI检查 临床资料 临床特点 意识障碍 局部损伤 患者 显示 特征性 相符性 小脑 中脑 延髓 脑桥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移民回流研究理论模式评述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丁月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移民跨国回流所展现出来的新特征,介绍了学术界近20年来新出现的三大移民研究理论模式:三角模式、人才环流和跨国主义,比较了移民回流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并对回流研究的理论价值进行了评价... 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化时代移民跨国回流所展现出来的新特征,介绍了学术界近20年来新出现的三大移民研究理论模式:三角模式、人才环流和跨国主义,比较了移民回流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并对回流研究的理论价值进行了评价。三大理论模式为重新梳理和深入剖析现时代的移民回流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回流 三角模式 人才环流 跨国主义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显军 朱武生 +3 位作者 徐格林 杨倩 葛良 周志明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危险因素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自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影像学证实为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基线临床资料,通过脑血管造影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 目的:探讨卒中危险因素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自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影像学证实为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基线临床资料,通过脑血管造影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结果共纳入137例患者,男性100例,平均年龄(55.26±11.71)岁,65例(47.4%)患者侧支循环良好。单变量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组年龄[(57.9±9.5)岁对(52.3±13.2)岁;t =2.866,P =0.005]和高血压的患者构成比(70.8%对52.3%;χ2=4.978,P =0.026)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965,95%可信区间0.934~0.997;P =0.034)。结论年龄是影响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奥扎格雷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灶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孟新颜 耿德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病灶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病灶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8年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包括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病灶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8、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hs-CRP、TNF-α水平降低(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D62p、CD63、P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D62p、CD63、PMA水平降低(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T、APTT延长,FIB降低(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灶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病灶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奥扎格雷 葛根素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