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腰椎椎体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年龄及同层面椎旁腰大肌、竖脊肌、腹部脂肪、血管钙化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中心行腰椎检查的老年女性90名,采用定量CT( quantitative CT ,QCT)及后处理软件测量...目的:探讨不同腰椎椎体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年龄及同层面椎旁腰大肌、竖脊肌、腹部脂肪、血管钙化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中心行腰椎检查的老年女性90名,采用定量CT( quantitative CT ,QCT)及后处理软件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及三椎体同层面椎旁体质成分。统计学处理应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结果①3组椎体BMD均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5),L2BMD、L3 BMD均与双侧腰大肌、竖脊肌密度成正相关(r=0.233~0.301, P均<0.05)。而L4 BMD显示与双侧竖脊肌密度及腹部脂肪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均呈正相关。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外,肌肉是影响BMD的重要因素。年龄是唯一全部进入3组腰椎BMD回归方程,并呈负相关,是影响腰椎BMD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女性的腰椎骨密度与椎旁腰大肌、竖脊肌密度,腹部脂肪面积及年龄密切相关,除年龄外椎旁肌肉密度对骨密度影响最大。 QCT扫描更加直观、精确显示椎骨与椎旁体质成分情况,可作为测量诊断骨质疏松、体质成分的新手段。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School-based Cardiovascular and Bon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CVBH),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房山区、密云区和通州区...目的分析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School-based Cardiovascular and Bon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CVBH),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房山区、密云区和通州区抽取15 108名6~16岁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生活方式、膳食、运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检测和足跟超声骨密度检测。按照体重状态分层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瘦体重质量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体脂百分比(fat mass percentage,FMP)和瘦体重与脂肪质量比值(muscle to fat ratio,MFR)与骨密度的关联。结果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P<0.001);随体重状态由非超重、超重到肥胖的变化,不断下降(P<0.001);男生BMI与骨密度存在负相关(B=-0.087,P<0.001),女生BMI与骨密度无相关关系(B=-0.001,P=0.924)。进一步将BMI分解为FMI和FFMI引入回归模型发现,FMI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男:B=-0.258,P<0.001;女:B=-0.153,P<0.001);FMP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男:B=-0.419,P<0.001;女:B=-0.229,P<0.001);FF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B=0.313,P<0.001;女:B=0.192,P<0.001);MFR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B=0.198,P<0.001;女:B=0.091,P<0.001)。按照体重状态进行分层,不论在非超重、超重或是肥胖组,均呈现一致的关联关系。结论瘦体重增加有利于骨密度的积累,促进学龄儿童青少年骨健康的关键在于降低脂肪量,提升瘦体重,保持合适的体成分。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身体成分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0~80岁,其中男性351例,女性306例。记录受试者的糖尿病病程...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身体成分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0~80岁,其中男性351例,女性306例。记录受试者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血脂(TC、TG、HDL、LDL)、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三角(Wards)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率(PBF)、去脂体重(FFM)、肌肉量(SLM)、骨骼肌含量(SMM)及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FFM、SLM、SMM、SMI、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的BMD均显著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P<0. 001),而体脂率明显低于女性(P<0. 001);按性别分组,男性、女性的BMI、FFM、SLM、SMM、SMI与各部位的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1)。其中,反映骨骼肌肉含量的指标如FFM、SLM、SMM、SMI与BMD的相关性高于反映脂肪含量的指标PBF;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骨密度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成分中,SLM对各部位BMD无明显影响,PBF、FFM、SMM、SMI对各部位BMD的影响不同。结论骨骼肌肉含量及体脂率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有重要影响,糖尿病患者需重视体成分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应加强锻炼,合理控制体脂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腰椎椎体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年龄及同层面椎旁腰大肌、竖脊肌、腹部脂肪、血管钙化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中心行腰椎检查的老年女性90名,采用定量CT( quantitative CT ,QCT)及后处理软件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及三椎体同层面椎旁体质成分。统计学处理应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结果①3组椎体BMD均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5),L2BMD、L3 BMD均与双侧腰大肌、竖脊肌密度成正相关(r=0.233~0.301, P均<0.05)。而L4 BMD显示与双侧竖脊肌密度及腹部脂肪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均呈正相关。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外,肌肉是影响BMD的重要因素。年龄是唯一全部进入3组腰椎BMD回归方程,并呈负相关,是影响腰椎BMD的重要因素。结论老年女性的腰椎骨密度与椎旁腰大肌、竖脊肌密度,腹部脂肪面积及年龄密切相关,除年龄外椎旁肌肉密度对骨密度影响最大。 QCT扫描更加直观、精确显示椎骨与椎旁体质成分情况,可作为测量诊断骨质疏松、体质成分的新手段。
文摘目的分析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School-based Cardiovascular and Bone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CVBH),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房山区、密云区和通州区抽取15 108名6~16岁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生活方式、膳食、运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检测和足跟超声骨密度检测。按照体重状态分层分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瘦体重质量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体脂百分比(fat mass percentage,FMP)和瘦体重与脂肪质量比值(muscle to fat ratio,MFR)与骨密度的关联。结果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P<0.001);随体重状态由非超重、超重到肥胖的变化,不断下降(P<0.001);男生BMI与骨密度存在负相关(B=-0.087,P<0.001),女生BMI与骨密度无相关关系(B=-0.001,P=0.924)。进一步将BMI分解为FMI和FFMI引入回归模型发现,FMI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男:B=-0.258,P<0.001;女:B=-0.153,P<0.001);FMP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男:B=-0.419,P<0.001;女:B=-0.229,P<0.001);FF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B=0.313,P<0.001;女:B=0.192,P<0.001);MFR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B=0.198,P<0.001;女:B=0.091,P<0.001)。按照体重状态进行分层,不论在非超重、超重或是肥胖组,均呈现一致的关联关系。结论瘦体重增加有利于骨密度的积累,促进学龄儿童青少年骨健康的关键在于降低脂肪量,提升瘦体重,保持合适的体成分。
文摘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身体成分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0~80岁,其中男性351例,女性306例。记录受试者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检测血脂(TC、TG、HDL、LDL)、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三角(Wards)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率(PBF)、去脂体重(FFM)、肌肉量(SLM)、骨骼肌含量(SMM)及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FFM、SLM、SMM、SMI、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的BMD均显著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P<0. 001),而体脂率明显低于女性(P<0. 001);按性别分组,男性、女性的BMI、FFM、SLM、SMM、SMI与各部位的BMD均呈显著正相关(P<0. 01)。其中,反映骨骼肌肉含量的指标如FFM、SLM、SMM、SMI与BMD的相关性高于反映脂肪含量的指标PBF;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骨密度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成分中,SLM对各部位BMD无明显影响,PBF、FFM、SMM、SMI对各部位BMD的影响不同。结论骨骼肌肉含量及体脂率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有重要影响,糖尿病患者需重视体成分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应加强锻炼,合理控制体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