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债券违约对涉事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基于中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98
1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0-144,共15页
基于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涉事评级机构不仅没有因为涉及债券违约事件而收紧信用评级标准,反而更加高估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并且涉及的债券违约事件越多,高估信用评级的程度越大。但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 基于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涉事评级机构不仅没有因为涉及债券违约事件而收紧信用评级标准,反而更加高估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并且涉及的债券违约事件越多,高估信用评级的程度越大。但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方式惩罚了涉事评级机构,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于非涉事评级机构出现显著下降或者增长较低的态势,同时涉事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意见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事件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原文传递
政府隐性担保、债券违约与国企信用债利差 被引量:81
2
作者 王叙果 沈红波 钟霖佳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5-78,共14页
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中央政府希望打破刚性兑付,降低政府隐性担保,形成市场化的债务风险化解方式。本文首先论证打破国企刚性兑付的动因,然后采用2014-2017年发行的地方国企信用债数据,进一步检验了债券违约对债券市场... 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中央政府希望打破刚性兑付,降低政府隐性担保,形成市场化的债务风险化解方式。本文首先论证打破国企刚性兑付的动因,然后采用2014-2017年发行的地方国企信用债数据,进一步检验了债券违约对债券市场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债券违约存在省内的传染效应,违约能降低省内其他国企债券的发行评级;(2)国企债券违约后,信用评级降低债券发行利差的作用下降;(3)隐性担保能显著降低债券发行利差,随着省内债券违约数额的增加,隐性担保的作用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企债券违约打破了刚性兑付,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市场约束,降低政府隐性担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隐性担保 信息含量 刚性兑付
原文传递
信用风险传染与企业盈余管理:基于信用债违约的视角 被引量:42
3
作者 宁博 潘越 +1 位作者 陈秋平 肖金利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7,共12页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机理分析显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当地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是非违约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偿付能力更弱或融资需求更大的非违约企业将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并且还发现,向上的盈余管理有效缓解了信用债违约对非违约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盈利可疑或者负面事件缠身的非违约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此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更大的地区,非违约企业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相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债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盈余管理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我国公司债券违约问题及其解决的法治逻辑 被引量:40
4
作者 窦鹏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债券违约是债券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但在我国却难以被容忍和接受,依赖政府之手确保刚性兑付似乎成为我国处理债券违约问题的一贯路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公司债券违约问题愈发突出,以往这种债券违约解决思路无论在逻辑... 债券违约是债券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但在我国却难以被容忍和接受,依赖政府之手确保刚性兑付似乎成为我国处理债券违约问题的一贯路径。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公司债券违约问题愈发突出,以往这种债券违约解决思路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将难以为继。自主协商、诉讼求偿机制和破产偿债程序等法治机制是域外解决债券违约问题的主要途径。债券违约解决的法治机制是法治化债券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机制并非只是简单的事后了结。解决公司债券违约问题不能只围绕违约本身进行规则变革,关键还在于肃清债券市场中的非市场化因素,剥离非常态的政府信用,彻底切断政府兜底债券违约的基础与可能,使法治思维深植于解决公司债券违约问题的逻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违约风险 隐性担保 债券规则 经济新常态
原文传递
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强 隋学深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50,共9页
本文从数量、规模、品种、行业分布、企业性质、区域等方面对违约债券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性地剖析债券违约的形成机理,认为债券违约有两方面原因,分别是企业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企业自身原因是导致债券违约的主因,起决定性作用... 本文从数量、规模、品种、行业分布、企业性质、区域等方面对违约债券进行了统计分析。系统性地剖析债券违约的形成机理,认为债券违约有两方面原因,分别是企业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企业自身原因是导致债券违约的主因,起决定性作用,外部因素是企业债券违约的诱因,起次要作用。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从债券违约的作用机制入手,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和潜在隐患,借鉴相关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融资 债券市场 债券违约 偿债能力 财务造假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直接融资 违约风险 风险管理 企业杠杆 股权结构 关联交易
下载PDF
公司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与防范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中泰证券课题组 钟金龙 冯玉梅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18,共10页
我国债券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债券市场已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我国公司信用债违约频发,违约主体几乎涵盖了全部行业,永煤AAA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各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与防范,搭建了债券违约预警模型... 我国债券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债券市场已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我国公司信用债违约频发,违约主体几乎涵盖了全部行业,永煤AAA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各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与防范,搭建了债券违约预警模型:一是深入分析了违约原因,提出了"经济下行加剧‘债务-通缩’""流动性分层导致再融资困难""民企互保引发违约风险串联"的观点;二是基于KLR信号分析法,以历史违约主体财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上市公司债违约预警模型,抽离出相关指标权重构成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三是基于预警模型,提出加强动态监测、构建债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信用债 债券违约 违约预警 风险防范
下载PDF
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债务融资成本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皓非 钱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8,共13页
本文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在此过程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和公司内外的信息不对称程... 本文以2014—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在此过程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和公司内外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均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所代表的经济意义较弱,不能充分解释股权质押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机制。进一步,基于2018—2019年存在未到期债券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上市公司债券违约的可能性显著正相关,从不同的角度支持了股权质押提高债务融资成本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股权质押 债务融资成本 信息不对称 代理成本 债券违约
原文传递
基于fsQCA的上市企业债券违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蒋敏 周炜 +1 位作者 史济川 李新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6-1085,共10页
结合实际的上市企业债券违约样本,从公司经营状况、内部治理状况和投融资状况等方面,综合探讨了企业内部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债券违约的"联合效应"。运用fsQCA的分析方法,从整体性视角得到了不同绩效... 结合实际的上市企业债券违约样本,从公司经营状况、内部治理状况和投融资状况等方面,综合探讨了企业内部存在的经营管理问题,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债券违约的"联合效应"。运用fsQCA的分析方法,从整体性视角得到了不同绩效水平下企业违约产生的必要条件和违约路径,并根据组态核心条件的不同,将债券违约类型划分为周转不足型、内控失效型、多重并发型和投融资失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整体性视角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下载PDF
公司个体特征、地方经济变量与信用债违约预测——基于离散时间风险模型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红宇 施展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32,共19页
本文选取我国信用债2014-2017年全样本数据,采用时间风险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传统财务指标、公司特征以及地方环境指标对信用债券违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传统财务预测模型无法很好解释我国债券违约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企业属性... 本文选取我国信用债2014-2017年全样本数据,采用时间风险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传统财务指标、公司特征以及地方环境指标对信用债券违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传统财务预测模型无法很好解释我国债券违约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企业属性指标与地方经济环境指标建立了新的债券违约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和对比,发现离散风险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准确性。离散风险模型反映了违约风险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匹配债券面板数据。伴随我国债券市场研究样本的扩大,利用离散风险模型能更为精准的对我国债券违约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预测模型 债券违约 企业属性 地方经济
原文传递
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承担水平与债券违约风险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玉珍 尚艳峰 赵俊梅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8,共9页
基于2015—2019年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从风险承担水平角度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债券违约风险显著正相关,风险承担水平在股权质押与债券... 基于2015—2019年发生实质性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从风险承担水平角度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债券违约风险显著正相关,风险承担水平在股权质押与债券违约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高股权质押率的企业通过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增加债券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产权性质和信息质量差异对股权质押与债券违约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程度信息质量组别中,股权质押比例对债券违约的正向影响均存在差异,且该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低信息质量组中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融资 大股东股权质押 债券违约 风险承担水平 产权性质 信息质量 掏空动机
下载PDF
国有企业债券集中违约风险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颖超 赵治纲 《财政科学》 CSSCI 2021年第3期83-93,共1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而企业信用尤其国有企业信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及其根源进行研究后发现:国有企业债券频繁违约甚至恶意违约,容易导致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而企业信用尤其国有企业信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及其根源进行研究后发现:国有企业债券频繁违约甚至恶意违约,容易导致国有企业的信用体系坍塌,并释放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当地金融生态严重恶化的信号;究其原因,尽管有经济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市场大幅波动的外部原因,但根源还是在于这些国有企业“重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情结”“重债务的融资和管控失序”和“经营恶化和现金流失控”等内部原因。为此,建议从推进国有企业债务透明度建设、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问责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制度等四个方面着力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逃废债 信用风险 金融环境
下载PDF
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融资特点及风险处置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罗小伟 梁晨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3,共10页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独立法律制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发行人缺乏硬性约束,影响了违约债券的整体兑付水平,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建议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债券违约发生率、优化发行人融资结构、建立债券违约的市场化处置机制,以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违约风险 风险处置机制
下载PDF
债券违约的地区传染效应研究——基于债券二级市场数据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雪莹 刘茵伟 《财务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22-31,共10页
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惯例的打破将对我国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交易所的公司债和企业债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省级层面考察了债券违约传染的地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债券违约显著推升了同省债券的二级市场... 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惯例的打破将对我国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交易所的公司债和企业债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省级层面考察了债券违约传染的地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债券违约显著推升了同省债券的二级市场交易利差;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省份债券违约对同省的债券信用利差影响较小;与低信用评级债券相比,高信用评级债券利差受到省内债券违约的影响较小。机制分析表明,债券违约通过加大债券流动性风险提高了债券信用利差。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债券定价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传染效应 信用利差
原文传递
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的现状及市场化处置方式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陆巍峰 杜国庆 陈楠希 《金融市场研究》 2016年第2期51-61,共11页
本文分析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市场化处置的主要路径。从完善债券违约后的退出机制入手,创新违约处置方式,探讨债券置换、批量转让、折价回购等市场化处置方式在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中的适用性。并从加强市场化处置的配套政策出发,提出从... 本文分析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市场化处置的主要路径。从完善债券违约后的退出机制入手,创新违约处置方式,探讨债券置换、批量转让、折价回购等市场化处置方式在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中的适用性。并从加强市场化处置的配套政策出发,提出从厘清各方责任、创新金融工具、加强市场约束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违约 市场化处置
原文传递
基于KMV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券违约风险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曹萍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44,共6页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 本文通过KMV模型实证研究各省、直辖市的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建立了对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的评估体系。以理论违约临界值0.4%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偿债高峰年有4个省市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大,只有削减自发性财政支出,才能缓解风险;另有7个省的违约风险次之,提高债券担保的比例,可缓解违约风险。其他省市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城投债券 政府债券 债务违约
下载PDF
银行间互相持有次级债券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毕玉升 林建伟 +2 位作者 任学敏 姜礼尚 王效俐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71,共10页
利用约化法对银行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研究对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违约概率、新发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与不互相持有相比,一方面,银行采取互相持有次级债的策略,大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且当次级债回收率高于... 利用约化法对银行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研究对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违约概率、新发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与不互相持有相比,一方面,银行采取互相持有次级债的策略,大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且当次级债回收率高于一定水平时,将降低银行新发债券的信用利差;但另一方面,互相持有次级债引发的违约传染风险将是巨大的.一家银行的信用事件会引起整个银行业的信用危机,这在金融危机中已被证明.鉴于此,监管层要对银行互相持有次级债严加规定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债 互相持有 传染风险 约化法
下载PDF
债券违约对流动性影响的传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焦健 张雪莹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5,共12页
2014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的积聚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恶化。本文以2014―2019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违约事件对债券流动性影响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违约事件在同一发行主体的债券之... 2014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的积聚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恶化。本文以2014―2019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违约事件对债券流动性影响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违约事件在同一发行主体的债券之间具有流动性传染效应,当公司的某期债券出现违约时,公司其他未到期债券的流动性水平显著下降;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公司债券的流动性具有传染效应,当行业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时,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债券流动性显著降低;违约事件爆发越密集或者违约事件越严重,对债券流动性的负面影响越大,而且民营企业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国有企业债,低信用等级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高信用等级债;在市场密集爆发违约事件或出现较为严重的违约事件时期,宏观流动性增加能够改善债券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债券流动性 传染效应 信用债
下载PDF
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机制及改革路径研究——以中国首家房地产美元债违约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贾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45,共13页
2018年,国内债券市场违约金额超过历年之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违约债券处置机制,成为当前债券市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目前对债券违约的主要处置方式。从实践看,发行环节保护不足、交易环节流转不畅和处置环节约束不强... 2018年,国内债券市场违约金额超过历年之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违约债券处置机制,成为当前债券市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目前对债券违约的主要处置方式。从实践看,发行环节保护不足、交易环节流转不畅和处置环节约束不强三大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违约债券无法市场化流转,成为市场呼声最大的痛点。2014年,佳兆业集团因境外美元债违约,成为首家在海外违约的内地房地产企业,但其通过历时2年的债券重组,成功走出困境。其间,违约债券可继续自由交易,以及条款的创新和完善的处置,为探索我国市场化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及改革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为破解国内违约债券的处置难题,本文建议,应尽快推出市场化流转机制,合理设计债券条款,以实现保护投资者和发行人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应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风险处置 金融改革 债务重组
下载PDF
债券违约形成整合性框架:文献的视角 被引量:11
19
作者 苗霞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债券违约作为目前的热点现象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宏观经济特征、行业特征、企业特征、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动态过程观的视角构建债券违约形成整合性框架。分析发... 债券违约作为目前的热点现象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宏观经济特征、行业特征、企业特征、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债券违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动态过程观的视角构建债券违约形成整合性框架。分析发现,该框架体系中关于最源头驱动因素制度环境、管理决策者即"人"的角色方面的研究并不够深入透彻。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未来可开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动态过程观 整合性框架
下载PDF
债券虚假陈述之作用力与赔偿责任 被引量:7
20
作者 缪因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80,共16页
近年来若干巨额债券虚假陈述赔偿判决凸显了厘清相关责任法理的必要性。发行人有义务按约全部兑付债券本息,但仅需就其虚假陈述行为的作用力对投资者产生的相应损失承担侵权责任。其他相关责任主体也只需就此部分损失承担责任。与股票... 近年来若干巨额债券虚假陈述赔偿判决凸显了厘清相关责任法理的必要性。发行人有义务按约全部兑付债券本息,但仅需就其虚假陈述行为的作用力对投资者产生的相应损失承担侵权责任。其他相关责任主体也只需就此部分损失承担责任。与股票虚假陈述作用力的“连续不分节”不同,债券虚假陈述的作用力以发行人的偿付能力为界线,属于“分节不连续”。投资者的真实选择是在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近似证券品种之间选择“冒险”,故而合理的思路是分析其投资特定证券品种后额外增减的风险。债券虚假陈述的作用力上限为发行人虚增资产或收入的金额与不符合发行条件时的“超募”资金额的孰高者。应赔损失需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意见扣除非虚假陈述因素导致的结果。虚假陈述被揭露导致债券价格显著下跌和债券违约,引爆整体债务危机的,投资者损失可归责于虚假陈述。虚假陈述被揭露前债券价格已经显著低于兑付值之部分不应归责于虚假陈述。中介机构责任只应产生于对发行人虚假陈述行为有作用力的行为。民事责任只应源于投资者产生信赖的欺诈行为,而非单纯的不合规行为。债券虚假陈述执法、司法应坚持基于虚假陈述的作用力分析,不与债券违约处置简单挂钩,避免形成“司法刚性兑付”。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认定时,应当比行政责任的作用力认定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债券违约 证券中介机构 证券服务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