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77
1
作者 滕方 张燕 +3 位作者 孙桂香 林辉 熊鸿燕 文爱清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开展其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1期)、CNKI、VIP、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辅以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开展其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1期)、CNKI、VIP、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辅以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查找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国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14年1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 3.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2篇文献,共计1 660 472例输血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95%CI(0.48,0.69),P<0.000 1]。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2%[95%CI(0.31,0.55),P<0.000 1]、0.55%[95%CI(0.41,0.70),P<0.000 1]、0.56%[95%CI(0.43,0.70),P<0.000 1],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比例分别为发热反应38.85%[95%CI(34.27,43.53),P<0.000 1]和过敏反应55.67%[95%CI(50.79,60.50),P<0.000 1];不同种类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红细胞0.41%[95%CI(0.32,0.50),P<0.000 1]、血浆0.57%[95%CI(0.43,0.72),P<0.000 1]、血小板1.00%[95%CI(0.73,1.30),P<0.000 1],其中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红细胞和血浆(P<0.05)。结论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采取综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不良反应 输血反应 发生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变化、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唐未坤 王帆 张欣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5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压变化、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天津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接受治疗的HDCP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 目的:探讨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压变化、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天津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接受治疗的HDCP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异常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3.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HDCP可有效控制血压、缓解病情,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酚妥拉明 硝苯地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压 妊娠结局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陈静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差异及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非溶栓...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与非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差异及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非溶栓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颅内血流,采集血清并检测凝血功能指标、神经损伤指标以及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结果:治疗后1周和2周时,溶栓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的Vs、Vd、Vm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溶栓组;治疗后2周时,溶栓组患者的血清FVIII、VWF、S100β、NSE、GFAP、MBP、UCH-L1、TNF-α、IL-1β、MDA、AOPP、8-OHd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T、TT、AP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抑制凝血过程以及氧化炎症反应是阿替普酶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凝血功能 氧化反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3983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42
4
作者 邱斌 何博 +1 位作者 曾祥凤 张文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6-687,共2页
目的对广州市771 508名无偿献血者中的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调查。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对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对不同诱因引起的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3种,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诱因引起的无偿献血不良... 目的对广州市771 508名无偿献血者中的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调查。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对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进行分类,对不同诱因引起的反应程度分为轻、中、重3种,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诱因引起的无偿献血不良反应中,精神紧张是造成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各类诱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 983名献血不良反应者中,由精神紧张引起的不良反应共2 612名(65.6%)。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献血引起不良反应544名(13.7%)。空腹献血不良反应322名(8.1%)。晕针晕血献血不良反应131名(3.3%)。纤细的血管穿刺疼痛119名(3.0%)。献血后血肿129名(3.2%)。女性经期献血109名(2.7%)。其他献血17名(0.4%)。不同原因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的轻中重程度的构成比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由于献血者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和空腹献血等情况引起。我们应该提高静脉采血技术、优化服务意识、在采血过程中注意与献血者的情感交流,从而提供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下载PDF
从痰、瘀、虚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病机 被引量:35
5
作者 冯君 刘建和 +1 位作者 冉俊宁 吴源陶 《陕西中医》 202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中医无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应病名,常归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中风"等范畴,其病机以痰、瘀、虚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炎症反应及其诱发的细... 中医无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应病名,常归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中风"等范畴,其病机以痰、瘀、虚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炎症反应及其诱发的细胞坏死,而炎症反应与中医的痰、瘀、虚存在紧密的联系。以"虚"是炎症产生的根本,"痰瘀"是炎症激发和加剧的条件,痰瘀为标,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理论为指导,从痰、瘀、虚与炎症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病机,并结合最新研究发现,如清道夫受体内陷导致胆固醇逆转运异常、清道夫受体同时可介导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管内皮、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激活炎症通路诱发血管慢性炎症持续状态和激活细胞坏死相关通路诱发细胞坏死,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为临床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拓展临床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胸痹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文华 王惠萍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抗感染、止咳等综合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疗效、临床症...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抗感染、止咳等综合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红细胞压积、血液黏稠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8例患儿,对照组28例患儿治疗后咳嗽、憋喘减轻,痰量减少;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液黏稠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迅速改善肺炎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肺炎 血液黏稠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HCV-RNA positivity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infection: does it really mean viral replication? 被引量:29
7
作者 Volker Meier Sabine Mihm +1 位作者 Perdita Wietzke-Braun Guliano Ramador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8-234,共7页
AIM: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of HCV-RNA with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an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ther HCV-RNA positivity in PBMC is due to viral replication. METHODS: HCV-RNA was monitored in se... AIM: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of HCV-RNA with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an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ether HCV-RNA positivity in PBMC is due to viral replication. METHODS: HCV-RNA was monitored in serum and PBMC preparations from 15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n IFN-alpha therapy using a nested RT/PCR technique. In a second approach, PBMC from healthy donors were incubated in HCV positive plasma. RESULTS: In the IFN-alpha responding patients,HCV-RNA disappeared first from total RNA preparations of PBMC and then from serum. In contrast, in relapsing patients, HCV-RNA reappeared first in serum and then in PBMC.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HCV-RNA concentration in serum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ransition from detectable to non detectable HCV-RNA in PBMC-RNA and vice versa. When HCV-RNA was detectable in PBMC preparations, the HCV concentration in seru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erum HCV-RNA concentration when HCV-RNA in PBMC was not detectable. Furthermore, at no time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was HCV specific RNA observed in PBMC, if HCV-RNA in serum was under the detection limit. Incubation of PBMC from healthy donors with several dilutions of HCV positive plasma for two hours showed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PCR positivity for HCV-RNA in reisolated PBMC. CONCLUSION: The detectability of HCV-RNA in total RNA from PBMC seems to depend on the HCV concentration in serum. Contamination or passive adsorption by circulating virus could be the reason for detection of HCV-RNA in PBMC preparations of chronically infecte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Aged Antiviral Agents Female HEPACIVIRUS Hepatitis C Chronic Humans INTERFERON-ALPHA Leukocytes Mononuclear Male Middle Aged RNA Viral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Viral Load Virus Replication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闫捷 贾海龙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10mg/次,1次/d,晚餐后0.5小时温水送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1剂/d水煎...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10mg/次,1次/d,晚餐后0.5小时温水送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血流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脂指标、血流流变学指标及颈动脉血流量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有助于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颈动脉血流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府逐瘀汤 血脂水平 血液流变学 血流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3
9
作者 韩慧瑛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地血站发生不良反应的无偿献血者94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记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根据...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地血站发生不良反应的无偿献血者94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记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18~29岁阶段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学生群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夏季(6~8月)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献血1次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献血2次以上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献血不良反应诱因中,以精神紧张所致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其他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紧张是引起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多见于学生、年轻献血人群和首次献血者之中,通过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提高采血人员技能水平,可有效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现君 曹秀玲 +2 位作者 楚中华 高海燕 李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加以分析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8年12月21927例(其中男9648例,女12279例)需输血及术前备血患者,采用DiaMedIgG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学方法采用χ... 目的: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加以分析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8年12月21927例(其中男9648例,女12279例)需输血及术前备血患者,采用DiaMedIgG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03例(其中自身抗体6例,同种特异性抗体97例),阳性率0.47%,其中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34%,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5)。12279例女性受血者中孕妇有2420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95%;非孕妇985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1)。结论: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我院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本地区其他医院阳性率,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和避免临床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受血者 输血反应 安全输血
原文传递
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郭蕊 张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9期215-216,共2页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其...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其中A组患者在发病后72h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B组患者在发病72~120h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机械通气时间、ICU(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以及28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5.1±2.2)d、ICU治疗时间(12.2±4.0)d以及28d死亡率10.0%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后72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炎症反应
下载PDF
96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晓姬 方华 +2 位作者 李长琴 刘国雄 刘慧玲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1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回顾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2009年各类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865人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回顾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2009年各类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9865人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96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8%,主要表现为过敏及发热反应,其中过敏反应57人次,占59.38%,以输注血浆引起为主,发热反应34人次,占35.4%,以输注红细胞引起为主,负荷过重1人次,占1.04%,其他反应4人次,占4.17%。结论: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及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原文传递
234例不规则抗体性质分类与临床输血对策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曹国平 罗云 +4 位作者 丁婧 韦颖 张美英 丁晓红 陈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性质、分布特点以及临床输血安全性与应对策略。方法对43 420份血型鉴定与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阳性标本以谱细胞鉴定与效价测定,同时检测其红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234例,其中158例在血...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性质、分布特点以及临床输血安全性与应对策略。方法对43 420份血型鉴定与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阳性标本以谱细胞鉴定与效价测定,同时检测其红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234例,其中158例在血型鉴定时出现异常凝集反应。MNS系统67例中抗-M59例,Rh系统64例中抗-E 46例,Lewis系统32例中抗-Lea29例、其中22例红细胞上含A1抗原,复合抗体21例,全凝集等不明抗体43例。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54%,其中67.52%影响ABO反定型结果,抗-M、抗-E和抗-Lea是临床输血中的3大主要不规则抗体,复合抗体占8.97%,其与杂合子谱细胞凝集强于纯合子谱细胞。Lewis抗体与A1抗原关系密切。增加Rh(E)、M抗原常规检测项目并同型输血,将有效降低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MNS Rh Lewis血型系统 输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振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例,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氨氯地平片治疗的38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氨氯地平联...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例,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氨氯地平片治疗的38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38例归入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随访3个月,分析患者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相较于单纯应用氨氯地平来说,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血压和血脂,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血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与疾病类型及血液输入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洪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87-89,141,共4页
目的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与疾病类型及血液输入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支持。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2008年1月~2019年12月输血总人次为14958例,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病例125例。分析其发生类型、输... 目的通过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与疾病类型及血液输入成分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支持。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2008年1月~2019年12月输血总人次为14958例,其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病例125例。分析其发生类型、输入血液成分、病种之间的关系。结果2008到2019年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25例,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83%(125/14958),发热反应率最高,共62例(0.41%),其次为过敏反应51例(0.34%)。在输注成分中以单采血小板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47%,25/1696),其次为红细胞(0.96%,75/7538)、血浆(0.49%,25/5012),其它血液成分未见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2.16,13.52,均P<0.05);临床科室之间、病种之间、单次输血者和反复输血者之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2,P<0.05)。结论输血科应加强临床科室的培训,提高医生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判别能力,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成分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颢 罗英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FINS、2hPG、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Hcy、IL-6、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血糖 血脂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小剂量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孕妇的效果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晓君 周晓阳 +6 位作者 张烈民 夏剑清 王平 侯洁 吴文娜 薛艳 徐志平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拉贝洛尔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1级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EH 1级孕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硝苯地平组各75例,分别给予小剂量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孕妇的血压及母胎... 目的分析小剂量拉贝洛尔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1级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EH 1级孕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硝苯地平组各75例,分别给予小剂量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治疗。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孕妇的血压及母胎心率,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母婴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孕妇的血压均较前降低,且联合组的血压低于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组孕妇与胎儿心率均高于治疗前,而联合组的孕妇与胎儿心率低于治疗前水平及硝苯地平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2周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硝苯地平组(均P<0.05),且治疗后4周的显效率达100%,亦高于硝苯地平组(均P<0.05)。联合组无子痫前期发生,孕妇心脏期前收缩消失;硝苯地平组出现低血压1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各2例。联合组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大于硝苯地平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硝苯地平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硝苯地平比较,小剂量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可更好更快地控制EH 1级孕妇的血压,适当减慢孕妇与胎儿心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妊娠 拉贝洛尔 硝苯地平 血压 心率 母婴结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High frequencies of HGV and TTV infections in blood donors in Hangzhou 被引量:11
18
作者 Jie Yan~1 Li-Li Chen~2 Yi-Hui Luo~1 Ya-Fei Mao~1 Meng He~1 1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6,Zhejiang Province,China2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9,Zhejiang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ies of HGV and TTV infections in blood donors in Hangzhou. METHODS: RT-nested PCR for HGV RNA detection and semi-nested PCR for TTV DNA detection in the sera from 203 blood donors, and nu... AIM: To determine the frequencies of HGV and TTV infections in blood donors in Hangzhou. METHODS: RT-nested PCR for HGV RNA detection and semi-nested PCR for TTV DNA detection in the sera from 203 blood donors, and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irty-two (15.8%) and 30 (14.8%) of the 203 serum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HGV RNA and TTV DNA, respectively. And 5 (2.5%) of the 203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able for both HGV RNA and TTV DNA. Homology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HGV RT-nested PCR products and TTV semi-nested PCR products from 3 serum samples compared with the reported HGV and TTV sequences was 89.36%, 87.94%, 88.65% and 63.51%, 65.77% and 67.1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rates of HGV and/or TTV in blood donors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o establish HGV and TTV examinations to screen blood donors is needed for transfusion security. The genomic heterogeneity of TTV or HGV is present in the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 Sequence blood Donors numerical data blood Transfusion China DNA Viral GB virus C purification Hepatitis Viral Human Humans Molecular Sequence Dat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NA Viral Sequence Analysis DNA Torque teno virus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兵 王丹 +4 位作者 魏润生 和明春 王丽茹 马陈民 张秀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9期2845-2847,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4例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症状、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4例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症状、血脂水平、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探针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AL、SBI、PL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降低,观察组TNF-α、IL-6、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牙周症状,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牙周炎 慢性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霞 马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583-1586,共4页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急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加入...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急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滴速10-40μg/min,且根据血压调整滴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微泵注射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5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 L中,滴速100-400μg/min,根据血压调整速度。血压和临床表现稳定后,两组患者用药均逐渐减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30、60、120 min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和HR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5、30 min后,治疗组患者的SBP、DBP和HR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 硝酸甘油注射液 高血压急症 血压 心率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