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陈策 郑丽丹 +3 位作者 谢作良 黄子夜 土文珍 林崇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0,共6页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BPD)是一种重症精神障碍,发病范围广,治疗困难。我国目前的临床诊疗指南均是根据国外的临床调查数据得出的,国内相关调查数据较少。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精神科医生对BPD患者的诊断和用药情况,弥补该地区资料的空白,为制... 背景双相情感障碍(BPD)是一种重症精神障碍,发病范围广,治疗困难。我国目前的临床诊疗指南均是根据国外的临床调查数据得出的,国内相关调查数据较少。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精神科医生对BPD患者的诊断和用药情况,弥补该地区资料的空白,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BPD临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5月1519日采用横断面随机抽样的方法给在温州地区随机抽取的10家医院的神经/精神科当日在值医生发放自制的BPD患者情况调查表。调查表为混合式,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初次发病状态、确定诊断的年龄、距离首次诊断的年限、使用的药物、用药剂量、目前存在的不良反应和下一步的用药计划。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7%。初次发病年龄8~56岁;确定诊断年龄8~78岁;距离首次诊断的时间1个月~33年。被使用最多的药物是喹硫平77频次;不良反应最多的是肥胖,共有41例;在维持用药阶段的有106例;维持阶段喹硫平、丙戊酸镁、碳酸锂的平均用量分别为0.50 g/d,1.00 g/d,0.85 g/d。结论温州地区的情况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报道的有差异。基于地区性考虑,更深入的大范围调查应该尽快启动,以更好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情感障碍 诊断 抑郁 药物使用 不良反应 初次发病年龄
下载PDF
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2
作者 谢晓颖 蔡靓 冯虹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6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究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地为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4—2015年收治的60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目的探究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地为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14—2015年收治的60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5周。5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并且评估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MMSE和HAMD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MD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达标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综合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在控制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抑郁程度和提高患者认知能力,综合个性化的护理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医疗体验提高护理满意率,可以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推广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原文传递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IL-1、IL-10、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简炜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71-273,277,共4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双相抑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双相抑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1、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IL-10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降低IL-1、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双相抑郁 白介素-1(IL-1) 白介素-10(IL-10)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双相障碍临床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39
4
作者 方贻儒 汪作为 《上海精神医学》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据报道,双相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6%,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中国,对这类疾病的识别率和治疗率很低。临床医生需要更熟悉"软双相"的症状,...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据报道,双相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6%,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中国,对这类疾病的识别率和治疗率很低。临床医生需要更熟悉"软双相"的症状,更准确地鉴别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更准确地区分出共病双相障碍的其他精神障碍,并为预防双相障碍的复发提供更有效的维持治疗。对双相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需要有效地整合心理治疗和生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双相抑郁 临床现象学 共病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血清尿酸水平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陈红梅 陈景旭 +5 位作者 陈大春 周双桨 张立刚 王璇 田成华 王绍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6例(躁狂发作77例,抑郁发作4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和正常对照126名,测定其血清UA水平,并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6例(躁狂发作77例,抑郁发作4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和正常对照126名,测定其血清UA水平,并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评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组血清UA水平[(349.34±107.21)μmol/L]高于精神分裂症组[(319.71±84.48)μmol/L]和对照组[(280.94±71.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躁狂发作患者UA水平高于抑郁发作患者[(366.45±104.01)μmol/L vs.(322.45±107.69)μmol/L],且二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是否使用精神科药物的亚组间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与YMRS、HAMD分数线性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血清UA水平升高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尿酸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4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凝 王学义 +1 位作者 秦振洲 宋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6-90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障碍Ⅰ型或Ⅱ型抑郁发作患者67例,随机分为rTMS组(n=33)和伪rTMS组(n=...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障碍Ⅰ型或Ⅱ型抑郁发作患者67例,随机分为rTMS组(n=33)和伪rTMS组(n=34),接受碳酸锂[(0.8±0.1)mmol/L vs.(0.8±0.2)mmol/L)]和喹硫平[(333.3±87.4)mg/d vs.(343.1±94.2)mg/d]治疗。rTMS组接受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TMS刺激,伪rTMS组接受相同部位的伪线圈刺激,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分别累计合并使用氯硝西泮片剂量。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对两组患者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记录治疗中的不良事件。治疗4周末HAMD<8分定义为治愈。结果:治疗第2周[(27.6±4.6)vs.(30.9±5.8)]、第3周[(19.8±3.9)vs.(22.5±5.2)]、第4周[(10.3±3.0)vs.(12.6±5.3)]末,rTM S组HAM D评分均低于伪rTM S组(均P<0.05)。第4周末,rTM S组治愈率高于伪rTMS组(73.0%vs.44.8%,P<0.05)。第4周末,rTMS组PQSI评分低于伪rTMS组[(2.5±1.4)vs.(3.5±1.9),P<0.05]。第2周[(8.7±4.8)mg vs.(10.0±4.1)mg]、第3周[(2.7±1.8)mg vs.(3.9±1.6)mg]、第4周[(1.0±0.9)mg vs.(2.0±1.4)mg]末,rTMS组使用氯硝西泮剂量均低于伪rTMS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6.9%,P>0.05)。结论:低频rTM S联合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有较好疗效,并可改善睡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心境稳定剂 喹硫平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喻红 肖青青 +1 位作者 夏倩 黄雪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92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92例B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程度、躁狂程度、记忆水平、智力水平、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商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减轻BPD患者抑郁、躁狂程度,提高其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罗伊适应模式 抑郁 躁狂 社会缺陷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以抑郁或躁狂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功能水平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粟幼嵩 陈俊 +9 位作者 洪武 王勇 黄佳 李豪喆 王凡 吴志国 汪作为 苑成梅 彭代辉 方贻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了解首次发病类型不同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全国26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符合ICD-10中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1 ... 目的 了解首次发病类型不同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全国26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符合ICD-10中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1 479例以抑郁为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抑郁首发组)和2 085例以躁狂/轻躁狂为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躁狂/轻躁狂首发组)的临床特征,比较1 277例6个月内未服用碳酸锂的调查对象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其中195例患者处于缓解期,1 082例患者处于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或混合发作期.结果 抑郁首发组女性患者比例、产后抑郁比例、既往抑郁发作次数、抑郁发作最短持续时间、过去12个月抑郁发作天数高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既往轻躁狂/躁狂发作次数少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抑郁首发年龄小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躁狂首发年龄大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t/χ2=12.544,5.741,-9.269,-6.039,-5.379,6.281, 3.966,-6.160,P<0.05或P<0.01).缓解期躁狂/轻躁狂首发组甲状腺素水平高于抑郁首发组[(75.65± 2.10)nmol/L与(67.82±2.01)nmol/L,t=5.536;P<0.05],发作期躁狂/轻躁狂首发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抑郁首发组[(4.84±1.36)pmol/L与(4.57±1.08)pmol/L, t=4.823;(1.86±0.03)nmol/L与(1.70±0.03)nmol/L,t=9.900;(13.13±0.24)pmol/L与(12.44±0.22)pmol/L, t=13.674;P<0.05或P<0.01].结论 以抑郁和以躁狂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且具有不同的甲状腺素水平,可能需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指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甲状腺素
原文传递
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异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强 亢万虎 +3 位作者 王崴 陈策 马现仓 高成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3-494,501,共3页
目的 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中双相抑郁障碍 34例、单相抑郁障碍 30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进行检测 ,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 目的 了解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门诊及住院抑郁症患者中双相抑郁障碍 34例、单相抑郁障碍 30例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进行检测 ,同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Montgomery Asbery抑郁量表 (MADRS) ,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后T3 [(1.98± 0 .5 2 )nmol·L-1,(1.90± 0 .5 8)nmol·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1.5 8± 0 .2 7)nmol·L-1],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T4[(93.4 1± 2 9.4 1)nmol·L-1]低于治疗前 [(10 4± 2 0 .2 4 )nmol·L-1],并恢复到正常范围 ,HAMD和MADRS评分也随之明显下降。结论 提示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与症状的消失有关 ,甲状腺激素异常是继发于情绪障碍 ,双相抑郁障碍与单相抑郁障碍在病因学方面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障碍 单相抑郁障碍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首发与躁狂首发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莹洁 迟勇 +4 位作者 刘竞 于海婷 王琰 于红晔 罗炯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首发与躁狂首发的临床特点的异同,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双相障碍的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于本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56例,按首次发作形式分为抑郁首发组和躁狂首发组两组,对两组的...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首发与躁狂首发的临床特点的异同,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双相障碍的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于本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56例,按首次发作形式分为抑郁首发组和躁狂首发组两组,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等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抑郁首发组和躁狂首发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婚姻状况和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抑郁首发组和躁狂首发组在确诊时间、躁狂发作次数、抑郁发作次数、自杀史、住院次数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病程、首次发病年龄、首次就诊年龄、确诊年龄、总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为单相抑郁以及服药不依从和治疗不规范引起复发的比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首发患者存在更多不利的临床特征,误诊率、复发率和自杀率高,治疗依从性差,应根据其首次发作形式给予预测性的建议,实现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躁狂 首次发作
下载PDF
喹硫平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邹旭明 田博 +2 位作者 李作佳 盖永新 隋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82-284,301,共4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31例)予以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为... 目的探讨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31例)予以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为期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8周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PANSS评分在第2、4、8周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比对照组要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与丙戊酸镁缓释片相比,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双相抑郁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0期1669-1672,1692,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名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特征、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名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联合G-CBT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治疗8周后,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5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估2组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HAMD评分研究组[(10.941±3.302)分,对照组(14.742±4.293)分]均较治疗前[(25.676±2.371)分,(26.057±2.900)分]下降,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在应对方式上,2组积极应对分[(1.904±0.248)分,(1.793±0.345)分]均较治疗前[(1.541±0.300)分,(1.588±0.330)分]升高,消极应对分[(1.398±0.366)分,(1.589±0.411)分]较治疗前[(1.783±0.398)分,(1.789±0.062)分]下降,治疗后研究组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在家庭功能上,研究组沟通角色、行为控制、总的功能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研究组在沟通、角色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BT可加强药物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症状的疗效,改善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中沟通、角色、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双相抑郁 青少年 抑郁症状 应对方式 家庭功能
原文传递
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4
13
作者 粟幼嵩 陈俊 +4 位作者 李则挚 王勇 黄佳 方贻儒 王祖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1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42)和锂盐组(n=39),分别给予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或单用碳酸锂治疗,持续8周。在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周末...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1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42)和锂盐组(n=39),分别给予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或单用碳酸锂治疗,持续8周。在基线期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定疗效,计算治疗有效率,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线期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4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锂盐组(P<0.05或P<0.01);治疗第8周末联合用药组HAMD-17评分低于锂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期及治疗各阶段的YMRS评分均<7。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碳酸锂比较,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快,疗效相似,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则挚 苑成梅 +8 位作者 吴志国 易正辉 洪武 陈俊 王勇 胡莺燕 曹岚 黄佳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3-1517,共5页
目的从临床现象学角度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n=200)与单相复发抑郁组(n=56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与双相障碍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相障... 目的从临床现象学角度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n=200)与单相复发抑郁组(n=56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对与双相障碍相关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起病年龄早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首次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1);不典型抑郁症状中,性欲亢进者的比例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较高(P<0.01);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中伴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双相抑郁障碍发作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的认知障碍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单相复发性抑郁组(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年龄、首次发病年龄<25岁、双相障碍家族史、性欲亢进、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不稳定、每次抑郁发作<3个月、认知障碍因子分与双相障碍独立相关,优势比(OR)分别为1.54、1.50、3.25、1.99、1.89、1.48、1.63、1.63、1.42。结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是两类疾病,在抑郁发作时存在显著差异的临床特征可能是双相障碍的潜在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单相抑郁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海晨 苑成梅 +3 位作者 刘铁榜 沈其杰 廖春平 荣晗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评估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障碍(BP)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以及与重性抑郁障碍(单相抑郁障碍,UP)患者区分的最佳划界分及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结果.方法 对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确诊的284... 目的 评估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障碍(BP)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以及与重性抑郁障碍(单相抑郁障碍,UP)患者区分的最佳划界分及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结果.方法 对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确诊的284例双相障碍患者(BP组)和134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UP组),使用中文版MDQ进行测评,其中147例双相障碍患者(51.8%)在8~14 d重测.结果 中文版MDQ对BP组评定结果的因子分析显示,选取2因子的方法最佳(因子Ⅰ、因子Ⅱ的特征根值分别为2.98、2.14),2个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39.4%;中文版MDQ内部因子一致性分析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77,MDQ重测相关系数为0.63(P<0.01);13项条目的 阳性回答率为32.4%~78.2%;经ROC曲线法评价,MDQ区分BP组与UP组的最佳划界分为7分,相应敏感性、特异性为0.64、0.80.结论 中文版MDQ的信效度指标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并且对于临床上的心境障碍患者,可以选择7分作为区分BP与UP的最佳划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问卷调查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可重复性 结果
原文传递
碳酸锂合并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玉龙 吴志国 +3 位作者 粟幼嵩 易正辉 王祖承 卢卫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喹硫平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67例双相障碍患者接受为期8周的开放性治疗,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采用碳酸锂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碳酸锂,在基线期,第1、2、4...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喹硫平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67例双相障碍患者接受为期8周的开放性治疗,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采用碳酸锂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碳酸锂,在基线期,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线期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完成研究31例和25例。在治疗后第2、4周研究组比对照组HAMD-17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治疗第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喹硫平较单用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最终总体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 碳酸锂 喹硫平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叶爱明 汤义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6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NGASR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HAMD评分、NGASR评分出院时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率(97.14%)高于对照组(8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薛晓燕 迟显苏 +6 位作者 潘瑾 王墉 高志礼 逯艳婷 潘文超 马柯 马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17-2824,共8页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多。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疗法,恰契合因机体复杂性而引发疾病本质,在BD防治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总结归纳了BD的中医学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BD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应用,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配伍,总结了情志护理、针灸疗法、八段锦、耳穴贴压、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发现中医药治疗BD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同时探讨了目前中医药治疗BD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促使中医药治疗更加科学化、严谨化、多样化,为中医药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为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中药方剂 中医外治 传承创新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伍海林 王晟 +2 位作者 黄旺林 张业祥 刘志鹏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17-519,627,共4页
目的比较在相同的条件下,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障碍与健康人群之间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旨在为上述精神障碍的物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 目的比较在相同的条件下,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障碍与健康人群之间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旨在为上述精神障碍的物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江西省精神病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其中研究组包括精神分裂症50例,双相障碍48例,抑郁症48例,广泛性焦虑障碍47例;健康对照组49例。研究组在接受治疗前,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由临床医生使用自制的人口学资料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研究组在开始治疗后1周内,健康对照组在入组后1周内完成HRV检查,包括时阈分析〔总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和频阈分析〔超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功率(TP)〕。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每周运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VLF和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SDNN与HF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组SDNN、RMSSD,VLF、LF、HF与TP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LF、HF与TP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性焦虑障碍组HF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尤其是HF可以为识别精神障碍与健康人群提供一定证据,但是,HRV不足以给多种精神障碍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佳男 刘媛媛 杨程皓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9期1770-1774,共5页
双相情感障碍(BD)是心境障碍的一种,以抑郁和躁狂交替发病为主要表现,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偏头痛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自杀倾向。目前,BD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等。药物治疗可以在一... 双相情感障碍(BD)是心境障碍的一种,以抑郁和躁狂交替发病为主要表现,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偏头痛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自杀倾向。目前,BD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等。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抑郁和躁狂的发生,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也是BD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尤其心理治疗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尤为重要。目前,BD的新型治疗方法仍在研发中,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 躁狂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