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益生菌添加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晨 李烨 +5 位作者 孙启睿 张明明 王资生 叶仕根 乔帼 李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4-1011,共8页
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 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组(B组),以均体重(1.60±0.50)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探讨BFT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对养殖动物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B和BI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了216.70%和184.04%,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41.18%和125.49%,BB和B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益生菌添加组(BB组和BI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益生菌添加组间,BB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I组(P<0.05),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亦高于BI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益生菌添加组肠道肌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BB组异育银鲫肠道黏膜皱襞高度和皱襞间质宽度与BI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更好地促进异育银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益生菌 异育银鲫 生长 消化酶 肠道结构
下载PDF
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京昊 成永旭 +4 位作者 王海锋 黄锦 申浩然 陈焕根 李嘉尧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8-977,共10页
为探究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可能性,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和普通饲料投喂2种方式短期养殖体质量为(9.70±0.32) g的克氏原螯虾30 d。比较养殖期间2实验组的水化学指标以及实验结束时2实验组幼虾的生长情况,肌肉... 为探究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可能性,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和普通饲料投喂2种方式短期养殖体质量为(9.70±0.32) g的克氏原螯虾30 d。比较养殖期间2实验组的水化学指标以及实验结束时2实验组幼虾的生长情况,肌肉及肝胰腺营养成分组成,胃、肠和肝胰腺组织的消化酶活性,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①在养殖期间,絮团组水体总氮(TN)、亚硝态氮(NO 2?-N)、硝态氮(NO 3?-N)的质量浓度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②本实验条件下2实验组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均无显著差异。③絮团的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6.8%,能够满足克氏原螯虾对于蛋白的需求。但絮团的粗脂肪含量较低,这也影响了絮团组幼虾肌肉组织的粗脂肪沉积量。④絮团组幼虾肝胰腺中α-淀粉酶(α-AL)、脂肪酶(LPS)、纤维素酶(CL)活性均显著高于饲料组幼虾,而饲料组幼虾在胃、肠组织中的α-AL活性较高,2实验组幼虾的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差异。⑤絮团组幼虾的抗氧化能力与饲料组幼虾相比,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但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以及溶菌酶(LZM)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中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达到与饲料投喂相同甚至更好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生物絮团技术 生化组成 消化酶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碳氮比对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水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伟 谭洪新 +2 位作者 罗国芝 孙大川 刘文畅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7-9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C/N对以生物絮凝反应器为唯一水处理装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处理的影响,以鳗鱼循环水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同DOC/DIN梯度(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C/N:0、5、10和15)... 为探究不同C/N对以生物絮凝反应器为唯一水处理装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处理的影响,以鳗鱼循环水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同DOC/DIN梯度(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C/N:0、5、10和15)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N=0时(未添加碳源),反应器没有脱氮除磷的效果,NO_3^--N、PO_4^(3-)出现积累;随着C/N的升高,反应器脱氮除磷的效果也逐渐增加,C/N=15时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 05),TN、NO_3^--N和PO_4^(3-)的去除率(RR)分别为46. 60%、43. 49%和24. 40%;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反应器的SS、TAN和NO_2^--N在C/N=0和C/N=5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C/N=10和C/N=15的去除效果(P <0. 05),并且随着C/N的升高而降低;在C/N逐渐升高的条件下,反应器的稳定性逐渐变差,反应器最高可运行的C/N为15;在低C/N(C/N=0和5)情况下,反应器絮体体积指数(SVI-30)始终小于150 mg/L,未出现絮团膨胀,系统稳定性良好;当10≤C/N≤15时,反应器呈现出絮团微膨胀,反应器的稳定性变得较差,但对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没有影响。在BFT(Biofloc Technology)反应器中,反应器的ORP值与反应器的C/N呈负相关关系,可作为BFT反应器反硝化特征和优化的参数。综上可知,BFT反应器在低C/N条件下对SS、TAN、NO_2^--N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在C/N≥10情况下对TN、NO_3^--N和PO_4^(3-)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和除磷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其用作RAS核心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水处理 生物絮凝反应器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产养殖
原文传递
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欢欢 王秀华 +1 位作者 李晨 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1株细菌(编号2013042402,简称菌株02),分别用16S r DNA序列比对法和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2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探讨该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使用效果,实验...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到1株细菌(编号2013042402,简称菌株02),分别用16S r DNA序列比对法和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2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探讨该芽孢杆菌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使用效果,实验分别设置加菌加糖组(菌株02的量为2.0×104 CFU/ml,蔗糖量为饵料的70%)、加菌组、加糖组(生物絮团组)及空白对照组,研究了菌株02对养殖水质(温度、盐度、溶氧、pH、氨氮及亚硝酸氮)、对虾存活率及水体中主要菌群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加菌加糖组能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提高对虾存活率。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系统中添加菌株02,能够改善菌群结构,抑制弧菌生长。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定向培养有益微生物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凡纳滨对虾 生物絮团技术 氨氮 亚硝酸氮 存活率 弧菌
下载PDF
生物絮团浓度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生物絮团主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思行 贺希 +2 位作者 陈菲 俞奇力 罗国芝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6期25-32,共8页
为提高生物絮团性能,在悬浮式生物反应器中,比较了2种生物絮团质量浓度(300 mg/L、600 mg/L)和3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量(104CFU/mL、105 CFU/mL和106CFU/mL)对生物絮团氨氮去除效率和絮团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生... 为提高生物絮团性能,在悬浮式生物反应器中,比较了2种生物絮团质量浓度(300 mg/L、600 mg/L)和3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量(104CFU/mL、105 CFU/mL和106CFU/mL)对生物絮团氨氮去除效率和絮团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絮团质量浓度对生物絮团氨氮去除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絮团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氨氮去除率最高,达(3.85±0.27)mg N/h。絮团质量浓度对生物絮团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和部分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106CFU/mL时的生物絮团浓度组絮团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7.22±0.47)%和(27.43±1.07)%显著高于添加量为104和105CFU/mL的絮团组(P<0.05)。生物絮团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4种硝化作用功能基因(ureC,amoA,nxrA,Hao)拷贝数均高于300 mg/L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104 CFU/mL时,生物絮团nxrA基因拷贝数高于菌添加量为105和106 CFU/mL组,amoA、ureC、Hao基因拷贝低于菌添加量为105和106CFU/mL组。研究表明,生物絮团质量浓度为600 mg/L、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106 CFU/mL时,有利于提高生物絮团系统氨氮去除速率和粗蛋白、氨基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枯草芽孢杆菌 絮团浓度 絮团营养组成 氨氮去除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睿 陈晓颖 +5 位作者 刘智明 文遥 王进强 李叶海 刘小燕 李军华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密度养殖带来的水体污染、由水体污染导致的水生动物病害频繁发生,已成为限制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于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调控水质、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病...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密度养殖带来的水体污染、由水体污染导致的水生动物病害频繁发生,已成为限制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于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调控水质、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病害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文章从生物絮团技术的原理、主要优点、影响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其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当前的养殖模式变革、提质转型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碳氮比 水产养殖 脱氮
下载PDF
投喂皇竹草和生物絮团草鱼稚鱼生长性能对比及营养成分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于凌云 刘邦辉 王广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5期132-138,共7页
为了评价生物絮团作为草鱼稚鱼饵料的营养价值,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稚鱼为研究对象,以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为对照,养殖60天后测定草鱼稚鱼的生长指标、肌肉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组草鱼平均尾末质... 为了评价生物絮团作为草鱼稚鱼饵料的营养价值,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稚鱼为研究对象,以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为对照,养殖60天后测定草鱼稚鱼的生长指标、肌肉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生物絮团组草鱼平均尾末质量与皇竹草组相比提高了1.14倍,生物絮团组草鱼的体长、成活率和肥满度均优于皇竹草组。生物絮团组比皇竹草组的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中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显著差异(P<0.05),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基本一致。另外,生物絮团组和皇竹草组草鱼肌肉氨基酸中均含有16种常规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其常规氨基酸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7.1±1.24)%和(16.803±1.030)%,氨基酸各组成成分均无显著变化;生物絮团组草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总数分别为(32.2±4.05)%和(34.61±4.08)%,极显著高于皇竹草组(P<0.01)。可见,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不仅能提高草鱼稚鱼的生长性能,而且能在不改变肌肉氨基酸组成和鲜味的条件下明显提高其肌肉中营养价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因此,生物絮团可以作为草鱼稚鱼的一种新型优质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草鱼 生长性能 肌肉 氨基酸
下载PDF
碳源供给策略对水产养殖废水生物絮团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史明明 刘晃 +3 位作者 龙丽娜 阮贇杰 郭希山 朱松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7-323,共7页
为探究碳源供给策略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废水生物絮团处理的影响,以水产养殖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蔗糖、乙酸钠和甘油为碳源,分别设置不同C/N比梯度(5、10和15)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均存在硝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在较低C/... 为探究碳源供给策略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废水生物絮团处理的影响,以水产养殖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以蔗糖、乙酸钠和甘油为碳源,分别设置不同C/N比梯度(5、10和15)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均存在硝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在较低C/N比(C/N比为5)时,不同碳源硝化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各系统稳定阶段,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乙酸钠为碳源时,系统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较短(4 d),并不受C/N比的影响,而另外2组随着C/N比增加,系统达到稳定所需时间逐渐减少(均由24 d减少至12 d),且氨氮去除效率逐渐提高。其次,不同碳源和C/N比对生物絮团系统碱度的影响不同,在系统稳定阶段,乙酸钠随着C/N比增加,碱度逐渐升高,且均保持较高的浓度,不适宜水产重复利用,而蔗糖和甘油相对稳定,且均低于200 mg/L。另外,结合生物絮团沉积指数可知,生物絮团的沉降性能对絮团氨氮去除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低C/N比时,不同碳源其EPS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随着C/N比增加,不同碳源EPS多糖含量的多少及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絮团 碳源 碳氮比 水质 细胞胞外多聚物
下载PDF
泼洒糖蜜对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朱锦裕 卜弘毅 +1 位作者 胡冲冲 苗淑彦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将单口面积1.33~2.33hm^2、环境相似的6口罗氏沼虾养殖池塘分为2组,3口池塘投喂蛋白质水平为35.4%的饲料,且每日适量泼洒糖蜜(试验组),3口池塘投喂蛋白质水平为41.9%的饲料,不泼洒糖蜜(对照组),常规管理。养殖期间,每隔15d取水样检测氨... 将单口面积1.33~2.33hm^2、环境相似的6口罗氏沼虾养殖池塘分为2组,3口池塘投喂蛋白质水平为35.4%的饲料,且每日适量泼洒糖蜜(试验组),3口池塘投喂蛋白质水平为41.9%的饲料,不泼洒糖蜜(对照组),常规管理。养殖期间,每隔15d取水样检测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156d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罗氏沼虾的产量分别为6600kg/hm^2和6427.5kg/hm^2,降低饲料中的蛋白水平结合泼洒糖蜜不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P>0.05),养殖效益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池塘水中氨氮较对照组低54.0%,亚硝态氮低21.0%,泼洒糖蜜显著降低了池塘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池塘养殖 生物絮团 水质 养殖效益
下载PDF
碳源对花鳗鲡养殖系统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肖峰 刘利平 +1 位作者 帅滇 张利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为探究碳源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养殖系统内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在12个室内水泥池(3.0 m×5.0 m×1.2 m)中进行花鳗鲡—罗非鱼—蕹菜立体综合养殖试验,试验设置A(花鳗鲡单养)、B(花鳗鲡—罗非鱼—蕹菜)... 为探究碳源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养殖系统内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在12个室内水泥池(3.0 m×5.0 m×1.2 m)中进行花鳗鲡—罗非鱼—蕹菜立体综合养殖试验,试验设置A(花鳗鲡单养)、B(花鳗鲡—罗非鱼—蕹菜)、C(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玉米淀粉)、D(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木薯淀粉)4组,其中,A、B组为非生物絮团组,C、D组为生物絮团组。试验期间不换水,仅投喂花鳗鲡商品饲料,两种淀粉的添加量为花鳗鲡实际摄食量的75%,此时碳氮比为12,试验共进行78 d。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方面,到试验结束时,生物絮团组在总氮、总磷、三态氮方面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养殖期间,各组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剧烈,无明显规律,叶绿素a含量随养殖水温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D含量随生物絮团形成量起伏变化;絮体体积形成量与总悬浮颗粒(TSS)变化规律一致;试验结束时,D组絮团蛋白质含量最高(23.68%),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 (P<0.05);絮团组C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31.43%、14.14%,D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28.04%、13.69%,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18.43%,9.23%)和B(19.91%,8.42%);生物絮团组(C、D)在花鳗鲡生物量、终末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显著低于花鳗鲡单养组(A)(P<0.05),但絮团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养殖组(B、C、D)在花鳗鲡生长性能方面均优于花鳗鲡单养组(A)。研究表明,在花鳗鲡综合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能够显著改善养殖水环境,提升花鳗鲡生长性能及对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鳗鲡 生物絮团 水质 氮磷利用率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系统中作用与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涛 刘青松 +3 位作者 李华 董宏标 段亚飞 张家松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5,共7页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含氮废物高效处理,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文章评述了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该技术对水中有害氮素的转化处理机制,探讨了氮... 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含氮废物高效处理,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文章评述了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该技术对水中有害氮素的转化处理机制,探讨了氮转化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对生物絮团菌群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生物絮团技术的调控和管理方式。最后,分析了当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其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水产养殖 氮素 应用 管理
原文传递
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用 谭洪新 +3 位作者 罗国芝 刘文畅 庞云 程丽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4-893,共10页
运用序批式生物絮凝反应器,研究不同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 500 mg/L、3 000 mg/L和5 000mg/L)下反应器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TAN)、亚硝氮(N... 运用序批式生物絮凝反应器,研究不同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 500 mg/L、3 000 mg/L和5 000mg/L)下反应器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TAN)、亚硝氮(NO-2-N)和硝氮(NO-3-N)出水浓度分别为(0.29-0.39)mg/L、(0.005-0.006)mg/L、(7.11-7.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0%-86.20%、98.40%±0.89%、38.40%-40.00%(P〉0.05),体积去除负荷为(2.51-2.64)g/(m^3·d)、0.56 g/(m^3·d)、(8.52-9.78)g/(m^3·d);溶解性无机氮(DIN)的去除率为43.20%-44.60%,体积去除负荷为(10.25-11.61)g/(m^3·d)。三组絮体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30.00%±1.32%、29.87%±0.67%、31.00%±0.7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9.51%±0.94%、4.37%±0.42%、3.65%±0.22%,MLSS 1500 mg/L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反应器中生物絮体主要为变形菌门(44.66%、44.51%、44.29%),其次是拟杆菌门(13.89%、13.98%、14.07%);优势菌属包括Alishewanella、Blastocatella、Amaricoccus、Rhodobacteraceaeunclassified、Terrimonas、Devosia等。实验表明中试生物絮凝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有助于实现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技术 序批式反应器 水产养殖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水处理
原文传递
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葛海伦 朱锦裕 +1 位作者 赵臣泽 苗淑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2,共7页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 通过向养殖水体中泼洒糖蜜构建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分析生物絮团营养组成,并探讨生物絮团对罗氏沼虾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生物絮团组),其中试验组在养殖过程中泼洒糖蜜。试验在室内水泥池内(2 m×2 m×0.6 m)进行,每个处理有3个重复,每个重复225尾虾(0.26 g±0.02 g),试验周期为90 d。养殖过程中不换水,糖蜜的泼洒量根据饲料投喂量进行计算(C/N为20)。结果显示:添加糖蜜能够显著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到第90天时,试验组的絮团体积达21.22 mL/L;而对照组为6.03 mL/L;试验组絮团粗蛋白含量为29.47%,粗脂肪含量为4.32%,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粗灰分含量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泼洒糖蜜对罗氏沼虾体组成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09%和21.20%,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91%和3.06%;另外,向水体中泼洒糖蜜对罗氏沼虾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试验组罗氏沼虾肠脂肪酶活性、胃脂肪酶活性和胰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罗氏沼虾糜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泼洒糖蜜对肠淀粉酶、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胰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试验表明,生物絮团营养组成丰富,能够有效提高消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物絮团 体组成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零换水条件下饲料蛋白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2 位作者 朱健 张武肖 苏艳莉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4,共7页
为探究零换水养殖水体中饲料蛋白水平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投喂4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生物絮团试验组(BF-20%、BF-25%、BF-30%、BF-35%)以及1个投喂35%蛋白的循环水对照组... 为探究零换水养殖水体中饲料蛋白水平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计投喂4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生物絮团试验组(BF-20%、BF-25%、BF-30%、BF-35%)以及1个投喂35%蛋白的循环水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重复,每个养殖桶放养初始体重为(6.06±0.01)g团头鲂幼鱼25尾,养殖周期为6周。结果表明:(1)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水平;(2)BF-30%和BF-35%组和对照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显著高于BF-20%组(P<0.05),各处理组间的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BF-25%组、BF-30%组和BF-35%组的肠道、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F-20%组(P<0.05),而BF-20%组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BF-25%组、BF-30%组和BF-35%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F-20%组(P<0.05),而其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零换水条件下饲料中35%蛋白水平减少至25%并不影响团头鲂幼鱼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生物絮团 蛋白水平 生长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养殖系统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龙丽娜 陆诗敏 刘晃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8期146-151,共6页
笔者介绍了有关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絮团形成不同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即不同碳源和碳氮比(C/N)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体和养殖对象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总... 笔者介绍了有关生物絮团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絮团形成不同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研究;分析了环境条件,即不同碳源和碳氮比(C/N)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体和养殖对象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生物絮团微生物群落的部分作用,包括具备脱氮功能,以及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及繁殖。最后对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考虑在养殖中后期通过逐渐降低碳源添加量,将异养型生物絮团系统逐步驯化为硝化型生物絮团系统,或将该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结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水产养殖 细菌群落结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概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佳民 苏胜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1-503,共13页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全世界对于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当今捕捞业产量很难有增长空间,传统养殖模式又会带来诸如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养殖排污和饲料浪费等问题。同时饲料原料的价格上涨也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为了应对水产品养殖领...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全世界对于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当今捕捞业产量很难有增长空间,传统养殖模式又会带来诸如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养殖排污和饲料浪费等问题。同时饲料原料的价格上涨也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为了应对水产品养殖领域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开发并推广更多生态友好型的养殖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水质调控 水产养殖技术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在凡纳滨对虾池塘淡化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慧耀 张哲 +2 位作者 葛辉 潘柏霖 杨章武 《渔业研究》 2022年第6期562-572,共11页
为探索絮团养殖技术在凡纳滨对虾淡化养殖中的可行性,在养殖过程无换水和养殖废水隔茬再利用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进行生态养殖试验。试验以蔗糖(红糖)为添加碳源,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异养... 为探索絮团养殖技术在凡纳滨对虾淡化养殖中的可行性,在养殖过程无换水和养殖废水隔茬再利用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进行生态养殖试验。试验以蔗糖(红糖)为添加碳源,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异养菌进行生物絮团培养,蔗糖添加量为投饵量的70%,在当日第一次投饵时随饵料一起投入,异养菌每5 d添加一次;以传统养殖模式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与对照池相比,BFT模式在不同养殖阶段均能有效调节养殖水质,总磷、活性磷酸盐、氨氮和无机氮含量降低比例最高分别为45.37%、94.82%、90.14%和20.74%;浮游植物多样性提高17.36%~22.93%,对虾生长速度提高18.39%。将废水再利用养殖模式与BFT技术相结合,有利于水质调节,对促进对虾养殖业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物絮团 水质 废水再利用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林 车轩 +2 位作者 刘兴国 刘晃 王小冬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80-1682,共3页
生物絮团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对抗水产养殖病原菌和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硝化型生物絮团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由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其胞外物等构成,其通过同化、硝化及光合作用可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还可实现水体中... 生物絮团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对抗水产养殖病原菌和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硝化型生物絮团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由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其胞外物等构成,其通过同化、硝化及光合作用可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还可实现水体中营养物质再利用和养殖对象的生物防治。介绍了生物絮团技术的概念、组成、分类、主要功能及水处理优点,以期为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及废物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 水产养殖 细菌 氨氮浓度
下载PDF
不同条件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摄食生物絮团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中勇 李嘉尧 +2 位作者 杨筱珍 李聪 成永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2-36,共5页
生物絮凝技术是一项具有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和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等特点的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已成熟应用于鱼虾的集约化养殖中。旨在探究生物絮凝技术在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殖上的适用情况。从摄食环境(曝气,水草)、摄食时间以... 生物絮凝技术是一项具有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动物成活率和减少养殖污水排放等特点的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已成熟应用于鱼虾的集约化养殖中。旨在探究生物絮凝技术在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殖上的适用情况。从摄食环境(曝气,水草)、摄食时间以及絮凝浓度3个角度探讨了适宜扣蟹摄食的絮凝水体环境,通过肠道饱满指数以及肠道充塞度来评估摄食差异。结果表明:絮凝浓度达到500~600 mg/L的絮凝即可满足扣蟹摄食;摄食2 h后,扣蟹肠道即可达到饱和;摄食相同时间情况下,絮凝水草组的摄食量显著高于絮凝曝气组和絮凝不曝气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 扣蟹 摄食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凝技术(BFT)养殖水体中土腥味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0
作者 崔佳勤 章海鑫 +1 位作者 罗国芝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6期9-16,共8页
为探究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中不同碳氮比对水体中土腥味物质积累量的影响,以养虾排放的生物絮团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初始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为探究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中不同碳氮比对水体中土腥味物质积累量的影响,以养虾排放的生物絮团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初始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解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梯度,分别为A组(不添加葡萄糖组,C/N为6)、B组(C/N为10)和C组(C/N为20),进行为期7 d的试验,每日进行一次水质监测,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检测BFT水体中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含量,取生物絮团进行营养指标检测。结果显示:B组的GSM和2-MIB积累量分别为22.41 ng/L和-0.19 ng/L,显著低于A组(76.4 ng/L和4.43 ng/L)和C组(50.98 ng/L和3.52 ng/L,P<0.05);试验期间,各组水体中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低于0.10 mg/L和0.15 mg/L;B组生物絮团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31.64%±0.22%。研究表明,添加葡萄糖能有效减少GSM和2-MIB的生成积累量,调控BFT水体中的C/N为10时,减少GSM和2-MIB生成积累量的效果最明显,同时有水质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技术 碳氮比 土臭素 二甲基异莰醇 循环水养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