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国胜游草》考辨三则——兼议对斌椿海外纪游诗的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尹德翔 Ingemar Ottosson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22,共7页
斌椿《海国胜游草》为晚清时期华人欧游不可多得之诗录。本文条辨三事:1.丁韪良对斌椿咏洋泾浜诗的误读;2.斌椿咏荷兰诗在当地的翻译和发表;3.斌椿在瑞典的酬应之诗及相关史实。斌椿具有竹枝词风格的纪游诗,记录了西洋景的真画图,具有... 斌椿《海国胜游草》为晚清时期华人欧游不可多得之诗录。本文条辨三事:1.丁韪良对斌椿咏洋泾浜诗的误读;2.斌椿咏荷兰诗在当地的翻译和发表;3.斌椿在瑞典的酬应之诗及相关史实。斌椿具有竹枝词风格的纪游诗,记录了西洋景的真画图,具有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价值,不能和一般"打油诗"等量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斌椿 《海国胜游草》 竹枝词
下载PDF
试论斌椿《乘槎笔记》及其中的议会形象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冬林 雷红英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2-24,共3页
斌椿在《乘槎笔记》中记述了西方议员的产生、议会的职责以及议员与君相的关系等,在一定程度上向国人传递了西方议会文化的相关信息。但是,这种记述又受到其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和诗意化的叙事方式的干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文... 斌椿在《乘槎笔记》中记述了西方议员的产生、议会的职责以及议员与君相的关系等,在一定程度上向国人传递了西方议会文化的相关信息。但是,这种记述又受到其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和诗意化的叙事方式的干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斌椿终究没有能力深入到西方议会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描述中,西方议会文化被不自觉地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其异质性和独特价值被无形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斌椿 《乘槎笔记》 议会形象
下载PDF
斌椿西方记述的话语方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德翔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5-197,共3页
斌椿的《乘槎笔记》与两部纪游诗是晚清关于西方最早的亲历记述。斌椿本意欲客观地记述西方,但他将对西方文化的叙述不自觉变成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欣赏,无形中消解了西方文化的客观性及其意义。斌椿诗文中的"中国化"审美记述和... 斌椿的《乘槎笔记》与两部纪游诗是晚清关于西方最早的亲历记述。斌椿本意欲客观地记述西方,但他将对西方文化的叙述不自觉变成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欣赏,无形中消解了西方文化的客观性及其意义。斌椿诗文中的"中国化"审美记述和自我英雄主义的展示,构成了斌椿记述西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是斌椿的个人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斌椿 审美记述 英雄主义 话语方式
下载PDF
清代八旗诗歌丛考
4
作者 朱则杰 吴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5,共5页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薄弱,亟待加强。诸如康熙皇帝、岳端、铁保、斌椿,他们与创作活动相关的事迹、作品,或者编纂的八旗诗歌总集,都存在某些需要考察或订正的问题。通过这类工作,可以不断促进八旗诗歌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清代八旗 诗歌研究 丛考 诗歌总集 康熙皇帝 创作活动 作品 问题 事迹 考察 订正 编纂
下载PDF
近代出洋的先行者——斌椿使团的文化旅程
5
作者 柴旭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4-81,共8页
斌椿使团是晚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访问使团,虽不曾有外交使团之名,但对清政府之后的对外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该使团的派出是晚清政府主动与西方国家进行交往的第一步,对于中西隔膜的打破具有重要意义。总览该使团成员所留资料,结合当时... 斌椿使团是晚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个访问使团,虽不曾有外交使团之名,但对清政府之后的对外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该使团的派出是晚清政府主动与西方国家进行交往的第一步,对于中西隔膜的打破具有重要意义。总览该使团成员所留资料,结合当时国内外关于该使团的述评,可以看出该使团的派出所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进一步佐证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斌椿使团 《乘槎笔记》 《航海述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