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彝族文献分类研究——以《彝族毕摩经典译注》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曲 《民族学刊》 2016年第1期65-70,118-120,共9页
进入19世纪后,中外学者开始关注彝族文化,并有不少著述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彝族文献的搜集、翻译、整理、出版成就卓著。尤其是106部1《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出版发行后,社会反响很大。但是毕摩文献仅仅是彝... 进入19世纪后,中外学者开始关注彝族文化,并有不少著述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彝族文献的搜集、翻译、整理、出版成就卓著。尤其是106部1《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出版发行后,社会反响很大。但是毕摩文献仅仅是彝族文献中的一部分,在包括译著、彝族文化人用汉语文及其他语种撰著的作品、彝文文献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有相当规模的语境下,应当树立"彝族文献"的概念,并对之进行科学分类。分类是对事物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所以对彝族文献分类的研究关系到彝族文献价值的实现。本文从《彝族毕摩文献经典译注》说起,对彝族文献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毕摩经典 彝族文献 分类
下载PDF
试析彝族毕摩经籍绘画艺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龙倮贵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
彝族毕摩经籍绘画艺术是古彝文的雏形,是彝文书法的缘起,也是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绘画颜料而言,反映和表现了彝族先民的五色文化内涵;就其绘画种类和内容而言,包括天地神灵、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民居建筑... 彝族毕摩经籍绘画艺术是古彝文的雏形,是彝文书法的缘起,也是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绘画颜料而言,反映和表现了彝族先民的五色文化内涵;就其绘画种类和内容而言,包括天地神灵、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民居建筑、宗教祭祀、歌舞娱乐及君臣师民、英雄勇士、能工巧匠等,这些绘画作品具有个性与共性、现实性与广泛性、写实性与艺术性、承袭性与传承性等多种特点以及多学科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毕摩经籍 绘画艺术 源流 内涵
下载PDF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史学价值论析
3
作者 白兴发 陶迪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4-89,共6页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是对彝文古籍一次很好的收集、翻译、整理和研究,其所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彝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厚重历史。该书体例严谨,内容宏富,包罗万象,全面记述了历史上彝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医药科技、军事法律...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是对彝文古籍一次很好的收集、翻译、整理和研究,其所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彝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厚重历史。该书体例严谨,内容宏富,包罗万象,全面记述了历史上彝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医药科技、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 学术特点 史学价值
下载PDF
彝族口传文献整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
作者 张德华 姜黎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1-31,共11页
口传文献是人们通过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形成的意蕴深邃、哲理深刻的一种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彝族不仅拥有古老浩海的书写文化和文字文献,而且拥有悠久丰裕的口头传统和口传文献。彝族世代传承的口传... 口传文献是人们通过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累形成的意蕴深邃、哲理深刻的一种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彝族不仅拥有古老浩海的书写文化和文字文献,而且拥有悠久丰裕的口头传统和口传文献。彝族世代传承的口传文献,是一种极具学术价值和亟需抢救保护的文化传统,其整理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以降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受口头程式理论、民间文艺学、彝文古籍整理研究、文学人类学等学科兴起的影响,彝族口传文献研究备受重视,发展态势良好、成果颇丰。但与浩瀚的彝族口传文献存在状态还不相匹配,有待学界深入挖掘、深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 彝族口传文献 毕摩口传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