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睡眠联合行为心理干预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袁培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223-1228,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睡眠联合行为心理干预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某院接受支架植入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0,诱导睡眠联合... 目的:探讨诱导睡眠联合行为心理干预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某院接受支架植入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40,诱导睡眠联合行为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健康行为、睡眠质量、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t=-5.844,-7.508;P<0.05),健康促进生活量表(HPLP-Ⅱ)各维度评分升高(t=5.491,10.386,6.140,6.507,7.467,3.731;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Z=7.99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升高(χ^(2)=6.646,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升高(t=6.107,5.734,5.419,6.079;P<0.05)。结论:诱导睡眠联合行为心理干预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 行为心理干预 诱导睡眠 焦虑、抑郁状况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杰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7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抗细菌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持续干预2周。...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抗细菌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持续干预2周。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6.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经过调查,进行调查,治疗组患者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心理干预在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行为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晓黎 岳晓红 +1 位作者 王沛 李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t=-5.241,P<0.05)、HAMD评分(t=-3.707,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依从率8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4%(χ~2=3.916,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领域评分(t=3.818,P<0.05)、心理领域评分(t=5.006,P<0.05)、社会关系领域评分(t=4.403,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增强其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美娟 邬德纯 李凤香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1期10-11,6,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心理干预,疗程12周。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ISE...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心理干预,疗程12周。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ISE)和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NOISE各因子分、总积极分、总消极分和SSPI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康复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事故致因与行为探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罗通元 吴超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为了从人的心理角度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消除和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实践活动中涉及人的行为规律和特点,开展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在分析安全视角下人的主要心理因素及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不安全... 为了从人的心理角度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消除和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实践活动中涉及人的行为规律和特点,开展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在分析安全视角下人的主要心理因素及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心理因素下不安全行为形成模式,继而用心理学效应诠释了事故致因,提出了事故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从人内在心理角度去理解和研究事故预防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心理探究能为事故致因分析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视角 心理因素 心理致因过程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心理 行为心理干预
下载PDF
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道良 李霞 +2 位作者 苏宁 季卫东 陈玄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家庭医疗干预模式。方法·从上海市长宁区街道中整群抽取4个街道,按照入组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针对干预组提供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分别在基线时、6个月末、12个月末进行老年期痴呆患者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期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1)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BEHAVE-AD总分、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BEHAVE-AD总分、妄想和情感障碍因子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BEHAVE-AD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就幻觉、昼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2个月末时,就BEHAVE-AD总分及妄想、行为紊乱、情感障碍和焦虑恐惧因子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干预前2组患者的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MMSE和QOL-AD评分组别主效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4)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组间比较:在6个月末时,干预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末时,就MMSE、ADL、QOL-AD、GQOLI-74评分而言,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师上门服务并整合多学科团队成员的家庭医疗模式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家庭医疗模式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家庭干预策略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霞 马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本文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与有效护理,以期阐明相应护理干预方法,为家庭干预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家庭干预
下载PDF
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精神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红 孔伶俐 +1 位作者 郑占杰 崔维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予叶...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予叶酸5mg/d和维生素B_(12) 500μg/d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接受叶酸、维生素B_(12)共8周的干预治疗后,BPSD组和非BPSD组的血浆Hcy水平(t=-21.61,t=-13.95)下降,叶酸(t=36.40,t=27.74)及维生素B_(12)水平(t=24.93,t=36.7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PSD组的Hcy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非BPSD组(t=5.63,P<0.001),但是两组MMSE得分的改善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t=0.59,P=0.559)。结论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AD患者甚至是BPS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甚至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VIT B12 干预治疗
下载PDF
行为心理医学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治的有效性研究
9
作者 葛龙菲 宋丹 刘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医学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治的作用,以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行为心理医学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治的作用,以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60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行为心理医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前、治疗1年后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血糖、因急诊就诊、并发症住院、严重低血糖住院)。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 PG、HbA1c、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情感角色、整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心理医学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机体代谢指标改善,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行为心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晚期痴呆症病人行为心理症状的照护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瑞舒 王偌敏 +1 位作者 武俊英 薛云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442-4446,共5页
综述多感官治疗、园艺体验和合十礼照护3种非药物干预在晚期痴呆症病人照护中的研究进展,提示通过增加有意义的活动给予痴呆症病人感官刺激,可改善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形成本土化晚期痴呆症病人照护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痴呆症 痴呆行为心理症状 非药物干预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干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国明 黄河浪 +1 位作者 钞雪林 郭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56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综合干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干预)各28例,在干预前、干预后2月、干预后12月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56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综合干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干预)各28例,在干预前、干预后2月、干预后12月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效果评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在干预后12月研究组的BEHAVE-AD总分及妄想、攻击行为、行为紊乱、情感障碍、焦虑恐惧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研究组MMSE、ADL评分在干预后12月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综合干预
下载PDF
行为和心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显琴 刘忠飞 邹余粮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康复进程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在旬阳县中医院妇科确诊为子宫肌瘤并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各40例;对观察组的干预措施为有系统、有计划、...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康复进程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在旬阳县中医院妇科确诊为子宫肌瘤并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各40例;对观察组的干预措施为有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手术后5~7天、出院后1个月、2个月时访视患者并填写问卷。结果全子宫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存在卵巢功能减退症状以及排泄功能紊乱症状。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2个月时,除潮热汗出症状外,观察组患者伤口疼痛、疲乏、烦躁、便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1个月时:χ2值分别为4.528、4.266、6.373、5.165,均P〈0.05;2个月时:χ2值分别为4.588、4.013、5.230、3.914,均P〈0.05)。结论行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心理状况,从而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切除术 行为和心理干预 加速康复进程
下载PDF
行为与心理干预对狼疮肾炎患者社会适应和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彭滟 石海燕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观察行为与心理干预对狼疮肾炎患者社会适应、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狼疮肾炎患者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行为与心理干预,均干预2周;干预前后2组患者均采用疾病心理社... 目的观察行为与心理干预对狼疮肾炎患者社会适应、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狼疮肾炎患者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行为与心理干预,均干预2周;干预前后2组患者均采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修订版(PAIS-SR)评估患者社会适应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PTGI)评估患者创伤后成长、Herth希望指数(HHI)评估患者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PAIS-SR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本组干预前降低,CD-RISC、C-PTG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HHI得分均较本组干预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IS-SR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CD-RISC、C-PTG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HHI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与心理干预可促进狼疮肾炎患者社会适应,提高心理弹性和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与心理干预 狼疮肾炎 社会适应 心理弹性 希望水平 创伤后成长
下载PDF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萌 罗海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44-47,53,共5页
约90%以上的痴呆患者都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其临床类型多变,且涉及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和管理仍较为棘手。近年来,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发病机制上有了一些新的理论进展,使得非药物干预在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 约90%以上的痴呆患者都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其临床类型多变,且涉及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和管理仍较为棘手。近年来,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发病机制上有了一些新的理论进展,使得非药物干预在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不少国内外指南都将非药物干预作为一线推荐,药物治疗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治疗最好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本文将对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在于如何细化非药物干预治疗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非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认知障碍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的识别和干预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丽丽 王永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4期289-294,共6页
认知障碍(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认知障碍较为常见的症状,贯穿疾病始终,并随疾病进程而改变。BPSD发生率高,症状复杂多变,目前对其认知不足,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因此,现结合国内外有关BPSD诊治进展和我国的现状总结BPSD的识... 认知障碍(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认知障碍较为常见的症状,贯穿疾病始终,并随疾病进程而改变。BPSD发生率高,症状复杂多变,目前对其认知不足,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因此,现结合国内外有关BPSD诊治进展和我国的现状总结BPSD的识别、评估的关键点以及BPSD的干预策略。正确识别和有效干预BPSD可延缓认知障碍进展,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临床中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识别 评估 干预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石琳 裴颖丽 +1 位作者 张静 李彩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CBGT)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间收治的14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CBG...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CBGT)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间收治的14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CBGT。干预前、干预4w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知识及行为问卷)、生活质量[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结果:(1)干预4w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幅大于对照组(t=-2.003,-3.235;P<0.05);(2)干预4w后,观察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t=5.925,P<0.001),回避、屈服得分低于同期对照组(t=-4.053,-9.215;P<0.001);(3)干预4w后,观察组自我管理知识及行为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t=4.216,P<0.001);(4)干预4w后,观察组AQLQ得分高于对照组(t=3.306,P<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在改善过敏性哮喘患者心理状态、疾病应对方式等多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 过敏性哮喘 自我管理 应对方式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艳玮 郭瑞萍 +1 位作者 皮睿 刘震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496-1501,共6页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某院接诊的脊髓损伤NB患者82例,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干预)、试验组(常规...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某院接诊的脊髓损伤NB患者82例,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干预)、试验组(常规干预联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各41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膀胱功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2.780,2.9861;P<0.05)。干预后试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3.434,P<0.05)。干预后试验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常规组(t=2.813,2.478,2.376,3.349;P<0.05)。干预后试验组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均大于常规组(t=2.901,5.313,5.191;P<0.05),残余尿量、每日排尿次数均少于常规组(t=5.393,4.916;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减轻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认知行为 团体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病人情绪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淑霞 刘秀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3期120-121,共2页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病人情绪变化的影响,以便为我国今后胃癌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 对45例首次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分组测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影响。结果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后的胃癌患者焦虑...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病人情绪变化的影响,以便为我国今后胃癌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 对45例首次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分组测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影响。结果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后的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稳定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干预 胃癌 情绪
下载PDF
任务分层策略对大学生课堂冷漠行为及心理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静 《科教文汇》 2014年第33期209-210,共2页
通过准实验法,采用任务分层策略,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考察其对课堂冷漠的不同影响情况。研究结论如下:有目的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可以有效降低课堂冷漠行为、情绪、认知及意志,并且其实验效果显著;课后学习反思任务可以降... 通过准实验法,采用任务分层策略,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考察其对课堂冷漠的不同影响情况。研究结论如下:有目的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可以有效降低课堂冷漠行为、情绪、认知及意志,并且其实验效果显著;课后学习反思任务可以降低学生课堂冷漠行为、情绪和认知,但实验效果不显著;未被干预的学生课堂冷漠行为未降反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分层策略 课堂冷漠 行为 心理 干预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状况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恒飞 陈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口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Alzheimer、sisease,AD)的发病率可逐增1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率也缓慢增长。由于我国老年福利院还比较少,痴呆患者多在家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口中,年龄每增加5岁,痴呆(Alzheimer、sisease,AD)的发病率可逐增1倍,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率也缓慢增长。由于我国老年福利院还比较少,痴呆患者多在家中由亲属照顾,常年的照顾给照料者带来极大的压力,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也影响了痴呆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有必要找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证照料者的情绪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痴呆 照料者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