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针镇痛效应观察及脑功能局部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覃小兰 王文远 +3 位作者 王进忠 谢文源 张越旻 高业勤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6-450,共5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针刺头痛穴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与脑区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将4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痛穴组和非穴组,每组20例。头痛穴组针刺头痛穴,患者有放电感、麻胀感时立即出针,非穴组针刺非穴,均每天1... 目的:观察平衡针针刺头痛穴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镇痛效应,探讨其与脑区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将4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头痛穴组和非穴组,每组20例。头痛穴组针刺头痛穴,患者有放电感、麻胀感时立即出针,非穴组针刺非穴,均每天1次,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评估针刺镇痛效应,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脑区功能改变。结果:干预期(针刺结束时)和随访期(针刺结束后4周)头痛穴组镇痛效应优于非穴组(P<0.05),头痛穴组干预期的镇痛效果优于随访期(P<0.05);非穴组干预期与随访期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对比,头痛穴组针刺干预4周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前扣带回、中央前回、眶额上回、腹外侧核、脑岛、腹后内侧核、顶下小叶、左前扣带回、脑桥、小脑扁桃体、眶额下回(P<0.05);ReHo值降低的脑区有右脑桥、中央后回、腹后外侧核、后扣带回,左中央前回、海马(P<0.05)。非穴组针刺干预4周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舌回、左楔前叶、前扣带回、枕下回(P<0.05);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左腹后外侧核(P<0.05)。结论:平衡针针刺头痛穴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以边缘系统为主的多个脑功能区互相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 无先兆偏头痛 针刺镇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原文传递
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秋菊 王文远 李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受试者287例,分为治疗组143例和对照组144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治疗,以医生疼痛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MPQ)为指标进行观... 目的:观察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受试者287例,分为治疗组143例和对照组144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治疗,以医生疼痛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MPQ)为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医生疼痛评分、MPQ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医生疼痛评分方面治疗期间组间比较差异并不显著,但疗程结束后表现出差异性(P<0.05),治疗组体现出其优势;PRI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比较在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显示出明显的优势(P<0.05),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第3次随访;PPI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期体现出优势(P<0.05)。结论:平衡针和传统毫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平衡针疗法的镇痛作用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平衡针 镇痛 随机对照
下载PDF
平衡针对腰椎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血浆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文珠 张艺萌 +1 位作者 袁红 王文远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初步探求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0只,各组中又分为7 d取材组和14 d取材组各15只。用肠线环扎L4神经根造模。治疗组针刺"腰痛穴&q... 目的:初步探求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30只,各组中又分为7 d取材组和14 d取材组各15只。用肠线环扎L4神经根造模。治疗组针刺"腰痛穴""臀痛穴",每日2次。用热痛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第4、7、10、14天的缩爪潜伏期,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EP)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痛敏现象明显增强(P<0.05),血浆-βEP、ACTH的含量呈增高趋势;经过平衡针治疗,治疗组痛敏现象至治疗第10天起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βEP的含量第7天时就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浆中ACTH含量第14天时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平衡针有很好的减轻疼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ACTH分泌代谢而调节机体应激状态,而是否通过调节-βEP分泌代谢发挥作用尚需进一步增设时间点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镇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在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平衡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兆民 王莹恬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观察静脉曲马多与芬太尼在口腔颌面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 6 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曲马多组 (T组 )和芬太尼组(F组 ) ,每组 30例。T组 :曲马多 4 0 0mg+芬太尼 0 4mg +氟... 目的 观察静脉曲马多与芬太尼在口腔颌面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Ⅰ~Ⅱ级 6 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曲马多组 (T组 )和芬太尼组(F组 ) ,每组 30例。T组 :曲马多 4 0 0mg+芬太尼 0 4mg +氟哌利多 2 5mg;F组 :芬太尼 2 0mg +氟哌利多 2 5mg ,均以生理盐水配置 10 0ml药袋 ,给予负荷剂量 4ml后连接ACEMedical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 (PCA)。术后行 2、8、2 0、4 4hVAS评分 ,并对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F组明显高于T组。结论 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术后镇痛与芬太尼单独应用效果相当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是一种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芬太尼 口腔颌面部手术 术后镇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布比卡因、芬太尼、葡萄糖联合用于妇产科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邵义明 张良清 +1 位作者 张咸伟 陈书荣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合理药物或药物组合。方法;将31例妇产科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级,分别从硬膜外注射0.125%的布比卡因10ml、0.125%的布比卡因+10%葡萄糖10ml、0.125%的布比卡因+10%葡萄糖+0.05mg芬太尼10ml... 目的:寻找一种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合理药物或药物组合。方法;将31例妇产科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级,分别从硬膜外注射0.125%的布比卡因10ml、0.125%的布比卡因+10%葡萄糖10ml、0.125%的布比卡因+10%葡萄糖+0.05mg芬太尼10ml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现实,并进行VAS、VRS评分及呼吸循环和并发症的监测。结果: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对照经,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结论:三者联合是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手术后 镇痛 布比卡因 芬太尼
下载PDF
平衡针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江林 梁以豪 +1 位作者 苏海涛 龙冠伟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12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中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术前10 min选取腰痛... 目的观察平衡针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中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行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术前10 min选取腰痛穴采用平衡针针刺,对照组采用术前10 min地左辛静脉注射。观察记录术前(T0)、术中穿刺(T1)、环锯打磨时(T2)、置管完成时(T3)各时段生命体征、痛觉反应及不良反应,分析平衡针联合关节突浸润麻醉的镇痛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MAP、HR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的波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MAP、HR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MAP、HR在T2和T3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寒战反应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结论平衡针联合关节突浸润麻醉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手术中有明确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平衡针 椎间盘移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平衡针对大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袁红 陈榕 +3 位作者 黄大鹏 王文远 陈占禄 陈锋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平衡针对大鼠下肢痛镇痛作用规律及机制,为临床上平衡针治疗各种痛症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SD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8只和对照组20只。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治疗组采用热刺痛仪使大鼠后肢足底部致痛,观... 目的探讨平衡针对大鼠下肢痛镇痛作用规律及机制,为临床上平衡针治疗各种痛症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SD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8只和对照组20只。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治疗组采用热刺痛仪使大鼠后肢足底部致痛,观察平衡针刺"踝痛穴"的不同时段大鼠耐痛阈以及下丘脑和血清-EP、5-HT、Ach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EP和Ach含量、下丘脑中5-HT含量及耐痛阈明显提高,下丘脑中-EP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平衡针可以激活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功能,通过中枢和外周的全身性广泛的调节,发挥快速和持续性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平衡针 针刺镇痛 大鼠
下载PDF
肛肠病术后平衡镇痛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邹德龄 王怀帅 +2 位作者 刘维波 许国玺 洪少铭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平衡镇痛方法在肛肠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组60例肛肠病术后采用平衡镇痛(口服独一味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纳肛)进行镇痛。对照组6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纳肛镇痛。通过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评分0.5~1.5分,对... 目的:探讨平衡镇痛方法在肛肠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组60例肛肠病术后采用平衡镇痛(口服独一味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纳肛)进行镇痛。对照组6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纳肛镇痛。通过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评分0.5~1.5分,对照组评分0.7~2.3分。观察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镇痛法通过多个阶段、多种途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大大缓解了患者术后疼痛,基本达到术后无痛的目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术后 平衡镇痛 独一味胶囊 双氯芬酸钠栓
下载PDF
平衡针治疗急性咽炎咽痛即时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时鸿 谢平畅 覃小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平衡针治疗急性咽炎咽痛的即时疗效。方法:74例病人按就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人给予平衡针针刺"咽痛穴"治疗,对照组38人给予假穴位针刺,评价治疗后1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安全指标。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平衡针治疗急性咽炎咽痛的即时疗效。方法:74例病人按就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人给予平衡针针刺"咽痛穴"治疗,对照组38人给予假穴位针刺,评价治疗后1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安全指标。结果:治疗后1min治疗组及对照组VAS分别为(2.11±1.88)分和(3.39±1.94)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44.4%(16/36),优于对照组的10.5%(4/38)。结论:平衡针治疗及假穴位针刺治疗皆能迅速缓解急性咽炎咽痛症状,平衡针疗效优于假穴位针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咽炎咽痛 针刺止痛 视觉模拟评分
原文传递
吗啡盐酸奈福泮静脉平衡镇痛用于开胸病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杰 孙明丽 +1 位作者 夏红梅 孙士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吗啡与盐酸奈福泮静脉平衡镇痛与单独应用吗啡效果比较研究。方法ASAⅠ、Ⅱ级60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吗啡(A)组(n=30)和吗啡+盐酸奈福泮(B)组(n=30),A组:吗啡60.0mg+恩丹西酮4.0mg,B组:吗啡40.0mg+盐酸奈福泮3...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吗啡与盐酸奈福泮静脉平衡镇痛与单独应用吗啡效果比较研究。方法ASAⅠ、Ⅱ级60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吗啡(A)组(n=30)和吗啡+盐酸奈福泮(B)组(n=30),A组:吗啡60.0mg+恩丹西酮4.0mg,B组:吗啡40.0mg+盐酸奈福泮30.0mg+恩丹西酮4.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给予吗啡2.5mg+恩丹西酮4mg作为负荷量后连接PCIA泵进行自控镇痛。术后第1、2、3天静息及咳嗽时行VAS评分,监测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用药量、不良反应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吗啡与盐酸奈福泮联合应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与吗啡单独应用效果相当,但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盐酸奈福泮 静脉平衡镇痛 开胸手术
下载PDF
扳机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成磊 查和萍 范志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5期86-88,共3页
针刀疗法是在立体解剖、精细解剖、动态解剖知识的指导下,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融为一体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文章通过介绍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扳机点”的临床特性、“扳机点”上运用针刀疗法产生临床疗... 针刀疗法是在立体解剖、精细解剖、动态解剖知识的指导下,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融为一体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文章通过介绍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扳机点”的临床特性、“扳机点”上运用针刀疗法产生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阐明了在“扳机点”上运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及有效性,为本疗法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扳机点 小针刀 力学动态平衡 镇痛
原文传递
氯诺昔康复合曲马多在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平衡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良英 刘建华 李艳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在口腔颌面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6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L组:氯诺昔康32mg+曲马多400mg+氟哌利多... 目的:观察静脉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在口腔颌面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6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30例。L组:氯诺昔康32mg+曲马多400mg+氟哌利多5mg;T组:曲马多800mg+氟哌利多5mg,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给予负荷剂量4ml后连接ACE Medical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PCA)。术后行2、8、20、44 h VAS评分,并对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两组VAS评分、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T组明显高于L组。结论: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联合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术后镇痛与曲马多单独应用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平衡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曲马多 平行镇痛 口腔手术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术后平衡镇痛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张双全 詹鸿 +1 位作者 苏志源 王刚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糖尿病手术病人应用吗啡、氯诺昔康术后平衡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 2 0例 ,配对分为糖尿病组 (A组 )和非糖尿病组 (B组 ) ;两组术后均采用吗啡80 μg/h硬膜外持续给药 4 8h ,术后 12h、2 4h、4 8h行... 目的 :评价糖尿病手术病人应用吗啡、氯诺昔康术后平衡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 2 0例 ,配对分为糖尿病组 (A组 )和非糖尿病组 (B组 ) ;两组术后均采用吗啡80 μg/h硬膜外持续给药 4 8h ,术后 12h、2 4h、4 8h行VAS评分 ;②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 30例配对分为糖尿病组 (A′Ⅰ组 )、糖尿病 (A′Ⅱ组 )、非糖尿病 (B′组 ) ,三组均硬膜外吗啡连续量 6 0 μg/h ,自控量 6 0 μg/次 ,锁定 2 0min ,A′Ⅱ组自术毕静脉给予氯诺昔康 4mg/Q8h ,记录三组病人 4 8h吗啡总消耗量。结果 :A组术后 12h、2 4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P <0 .0 1) ;A′Ⅱ组和B′组 4 8h吗啡总消耗量明显少于A′Ⅰ组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病人对吗啡的敏感性降低 ,鞘内注射吗啡镇痛作用减弱 ;复合静脉氯诺昔康平衡镇痛可增强镇痛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术后 平衡镇痛 临床研究 吗啡 氯诺昔康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苑 安小虎 +1 位作者 徐韬 余大松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组(n=50例),B组为罗哌卡因组(n=50例),C组为对照...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和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组(n=50例),B组为罗哌卡因组(n=50例),C组为对照组(n=5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在腹壁打孔前用0.375%罗哌卡因行皮肤切口浸润麻醉.各3ml,手术结束前于腹腔内喷洒0.375%罗哌卡因30ml。B组仅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和腹腔内局麻药喷洒,方法同A组。C组不用额外镇痛方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术后1、4、8、12、24h的切口痛(皮肤感觉痛)、内脏痛(如主诉有大小便欲望,胃痛等),并记录各组术后需要使用镇痛药(哌替啶)的时间、人数和使用的次数。结果A组在术后l、4、8、12h点2个部位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只在术后4h和8h时切口VAS评分低于B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在术后1、4、8h时,2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初次使用哌替啶时间、人数和使用次数均显著低于C组,A组的使用人数和次数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未观察到与镇痛相关的术后出血、局麻药中毒等副作用。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平衡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罗哌卡因 平衡镇痛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平衡镇痛法用于老年病人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谢国柱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1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 研究平衡镇痛法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患者 ,年龄≥ 6 0岁 ,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用硬膜外吗啡 0 5mg;B组硬膜外吗啡 0 5mg +氟哌啶 2 5mg ,联合应用硝苯吡啶 10mg舌下含服 (平衡镇痛法 )。结果 B组比A... 目的 研究平衡镇痛法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患者 ,年龄≥ 6 0岁 ,随机均分为两组 ,A组用硬膜外吗啡 0 5mg;B组硬膜外吗啡 0 5mg +氟哌啶 2 5mg ,联合应用硝苯吡啶 10mg舌下含服 (平衡镇痛法 )。结果 B组比A组镇痛效果好 ,副反应少。结论 平衡镇痛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镇痛法 吗啡 氟哌啶 老年人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志江 郭立云 +3 位作者 韩富强 李瑞霞 郭丽芳 齐学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7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 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肛肠科手术后止痛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将448例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C组选择传统镇痛麻醉,B、D组选择超前平衡镇痛麻醉;A、B组术中采用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地塞米松联合麻醉;C、D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利多卡因、0.9%氯化钠液、地塞米松、2%亚甲蓝等制成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进行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麻醉后并发症。结果 D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术后各时期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和B组,A组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联合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科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 利多卡因 肛肠手术 超前平衡镇痛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整体衡动观”指导下癌痛取穴规律述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日铺 蒋云芳 李扬帆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0期40-42,共3页
以“整体衡动观”为指导,结合癌痛的病因及针灸治疗机理,癌痛针灸取穴可分为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全息对应取穴、按时开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6类。对癌痛的取穴规律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旨在总结针灸治疗癌痛的取穴规律,探索研究中存在... 以“整体衡动观”为指导,结合癌痛的病因及针灸治疗机理,癌痛针灸取穴可分为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全息对应取穴、按时开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6类。对癌痛的取穴规律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旨在总结针灸治疗癌痛的取穴规律,探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筛选针灸治疗癌痛的适宜技术、优化腧穴处方和镇痛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衡动观 癌痛 针灸 镇痛 取穴规律
下载PDF
平衡针与西医药物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慰 林黄果 +2 位作者 张国雄 郭彦伶 陈伯钧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S02期3-6,共4页
目的探究平衡针疗法在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不同意愿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究平衡针疗法在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不同意愿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平衡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0 min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0 min 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0 min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0 min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体镇痛疗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肾绞痛 平衡针治疗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