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虎通》与中国哲学传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匡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9,共7页
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大总结的时期, 其总结的成果表现为儒家学说对学术界的统一, 而《白虎通》这部书的产生就是这次总结的标志。理解《白虎通》、理解汉代哲学对理解整个中国的哲学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 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大总结的时期, 其总结的成果表现为儒家学说对学术界的统一, 而《白虎通》这部书的产生就是这次总结的标志。理解《白虎通》、理解汉代哲学对理解整个中国的哲学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 通过对哲学起源的思索, 意在思维领域之内对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个简要的描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中国 汉代 哲学
下载PDF
元刊《白虎通》新探
2
作者 邵红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8,共10页
《白虎通》宋刊本未见传世。元刊本有四部:一部是元大德九年无锡州学刻本;一部是元大德九年无锡州学刊明修本;另两部概称“元刻本”(未找到出版者、出版年标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历经毛晋、黄丕烈、瞿镛等名家收藏,上海图书馆藏... 《白虎通》宋刊本未见传世。元刊本有四部:一部是元大德九年无锡州学刻本;一部是元大德九年无锡州学刊明修本;另两部概称“元刻本”(未找到出版者、出版年标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历经毛晋、黄丕烈、瞿镛等名家收藏,上海图书馆藏元刻本历经朱彝尊、吴骞(卢文弨借校)、潘祖荫等名家收藏,被鉴定为“元刻式样”,著录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元刻本的底本早于元大德本的底本100多年。经对校,元刻本优于元大德本,校其讹误百余处;元刻本亦优于卢文弨校刻《抱经堂丛书》本,初校其误40余处。在《白虎通》传播史上,元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元大德本 元刻本 卢校本
下载PDF
大河口西周墓地叔骨父簋铭文所见西周礼制考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益飞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大河口墓地出土叔骨父簋铭文关乎西周宗法制度和祭祀制度,内容重要。大河口墓地出土铭文显示,霸国国君不称“侯”,故叔骨父簋铭之“侯”应非霸国国君。叔骨父为侯之子(或弟),不能继统为君,须别立宗庙,故侯为叔骨父另立宗庙,此为叔骨父... 大河口墓地出土叔骨父簋铭文关乎西周宗法制度和祭祀制度,内容重要。大河口墓地出土铭文显示,霸国国君不称“侯”,故叔骨父簋铭之“侯”应非霸国国君。叔骨父为侯之子(或弟),不能继统为君,须别立宗庙,故侯为叔骨父另立宗庙,此为叔骨父簋铭文的制度背景。簋铭“侯休作叔骨父庙”可与《礼记》“别子为祖”对读。,即餉,实即竈祭。叔骨父簋所记祭行于新成之宗庙,与竈祭祈食、主生养的特征吻合。叔骨父为卿大夫,卿大夫祭竈与《白虎通》所记天子、诸侯、大夫皆“祭五祀”的祭祀制度相合,知《白虎通》所记为西周制度,而《礼记·祭法》所谓天子七祀、诸侯五祀、大夫三祀的祭祀制度应非西周礼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别子为祖 祭竈 祭五祀 白虎通
原文传递
从《白虎通义》看汉代儒学及其历史命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四达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以《白虎通义》为个案,以汉家“独尊儒术”为背景,剖析了周秦以来的社会变动与政治思想“百川归海”的必然性,指出《白虎通义》作为汉章帝“缵兴”汉礼的一部礼典,目的是建立一个“永为后世法”的理想社会,但在专制制度下它根本无法避... 以《白虎通义》为个案,以汉家“独尊儒术”为背景,剖析了周秦以来的社会变动与政治思想“百川归海”的必然性,指出《白虎通义》作为汉章帝“缵兴”汉礼的一部礼典,目的是建立一个“永为后世法”的理想社会,但在专制制度下它根本无法避免“王道”理想与“君本”现实严重冲突,也无法改变汉家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由于这种冲突源自历代专制王朝均无法解决的制度性矛盾,因此,通过对该个案的分析,我们也许能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兴衰循环、停滞不前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儒学 思想体系 历史命运 《白虎通义》 汉代哲学
下载PDF
浅述《礼记》思想和董仲舒学说对《白虎通》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钟云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白虎通》作为东汉今文学讲论五经同异的重要著作,在宗庙祭祀方面继承了《礼记》祭祖和丧葬制度,其敬天法天的思想来源于董仲舒《公羊学》的阴阳灾异学说。《白虎通》以天道推求人道,用阴阳五行学说论证国家典章制度的合法性,同时对社... 《白虎通》作为东汉今文学讲论五经同异的重要著作,在宗庙祭祀方面继承了《礼记》祭祖和丧葬制度,其敬天法天的思想来源于董仲舒《公羊学》的阴阳灾异学说。《白虎通》以天道推求人道,用阴阳五行学说论证国家典章制度的合法性,同时对社稷、五祀、蓍龟作出新的解读,为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完整的神学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礼记 董仲舒 阴阳五行学说 祭祀
下载PDF
《白虎通》中的忠孝思想研究
6
作者 段知壮 《唐都学刊》 2014年第4期108-112,128,共6页
东汉的《白虎通》既体现了儒家的文化背景,又有着极其浓重的神秘谶纬色彩,其中运用了大量的阴阳五行思想来阐述"天"的至高无上与"天""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理论的创建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与发展必然有... 东汉的《白虎通》既体现了儒家的文化背景,又有着极其浓重的神秘谶纬色彩,其中运用了大量的阴阳五行思想来阐述"天"的至高无上与"天""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理论的创建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与发展必然有现实的社会基础,《白虎通》在对现实社会中的三纲六纪尤其是君臣关系进行大量"天理"论证的同时,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把"忠"与"孝"进行理论结合并融会贯通成为一体,"忠"以"孝"为基础,"孝"反过来为"忠"服务,这为后世延续近两千年的君权至上奠定了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君臣 父子
下载PDF
《白虎通》的史学思想
7
作者 郑先兴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白虎通》将史学看做是评价性的学问,即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而赋予其相应的评价,又将史学看做是政治性的事宜,即研究统治者,劝诫、督促统治者行善政。史学最基本的功用是根据人物的贡献赋予相应的名号,从而享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鼓励... 《白虎通》将史学看做是评价性的学问,即通过研究人的行为而赋予其相应的评价,又将史学看做是政治性的事宜,即研究统治者,劝诫、督促统治者行善政。史学最基本的功用是根据人物的贡献赋予相应的名号,从而享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鼓励人们积极为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历史就是文明创制的过程:一部远古到汉代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三皇""五帝""三王""五霸"创造历史的过程。礼乐既是历史创造的最高境界,也是历史创造的基本条件和规则,其因在于能够彰善抑恶,使那些能够给百姓带来好处的官员获得福利,激励他们的善行。历史认识主体通过学习和认知,掌握了历史规律,从而达到精通历史发展的认识程度。历史认识的范畴是"质与文"、"五行",其最高境界就是准确地把握历史的本质"道"。史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事实分析法、历史理论分析法和历史价值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史学思想 历史观
下载PDF
浅述《白虎通》限制王权的方式
8
作者 钟云瑞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白虎通》作为两汉经学制度化的著作,以训释典章制度为基础,对汉代的政治、文化等进行阐释。君主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中的核心人物,两汉时期的政治运作模式赋予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如何限制君权是《白虎通》着重讨论的问题。《白虎... 《白虎通》作为两汉经学制度化的著作,以训释典章制度为基础,对汉代的政治、文化等进行阐释。君主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中的核心人物,两汉时期的政治运作模式赋予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如何限制君权是《白虎通》着重讨论的问题。《白虎通》提出的制约王权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以道德约束王权,以天命制约王权,以爵称限制王权。通过这三种方式,将王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 王权 道德 天命 天子爵位
下载PDF
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性质新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德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对于西汉时的石渠阁会议与东汉时的白虎观会议,学界大多认为是宣、章二帝为了统一经义、统一经学而召开的。然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宣、章二帝并没有统一经义的意愿,两次会议也绝非是为统一经义而召开,它们只是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而已。... 对于西汉时的石渠阁会议与东汉时的白虎观会议,学界大多认为是宣、章二帝为了统一经义、统一经学而召开的。然而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宣、章二帝并没有统一经义的意愿,两次会议也绝非是为统一经义而召开,它们只是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而已。在会议上,学者各持己见、互相辩难,即使不敌,其学说也并不会被罢黜、被取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渠阁会议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
下载PDF
《白虎通疏证》白文句读失误例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青松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1期67-79,共13页
中华书局本《白虎通疏证》白文句读存在诸多失误,我们冒昧逐条指出,以便学习者参考。
关键词 《白虎通》 点校 句读 失误
下载PDF
《白虎通疏证》版本考
11
作者 邵红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2,共6页
清人陈立《白虎通疏证》是注释班固《白虎通》的集大成之作,最早刻本是清光绪元年淮南书局刊本,最好的刻本是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刊本。上海等多家图书馆以及《中国古籍总目·子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线装古籍联合目录》著录的"... 清人陈立《白虎通疏证》是注释班固《白虎通》的集大成之作,最早刻本是清光绪元年淮南书局刊本,最好的刻本是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刊本。上海等多家图书馆以及《中国古籍总目·子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线装古籍联合目录》著录的"清道光本",实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通疏证 淮南本 《续编》本 道光本
下载PDF
《续修四库全书·白虎通疏证》订误——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本优于淮南书局本
12
作者 邵红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2,共5页
东汉,章帝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令班固撰集为《白虎通》。清代,陈立《白虎通疏证》号称集大成之作。现存《白虎通疏证》的版本有清光绪元年淮南书局刊本、校刊《皇清经解续编》本。《续编》本优于淮南本。
关键词 白虎通疏证 淮南本 《续编》本
下载PDF
《白虎通疏证》白文句读失误例析(续)
13
作者 刘青松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2期120-135,共16页
中华书局本《白虎通疏证》白文句读存在诸多失误,我们冒昧逐条指出,以便学习者参考.
关键词 《白虎通》 点校 句读 失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