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 被引量:47
1
作者 陈永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4,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与后现代理论的结合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不确定性问题。翻译的不可能性,也即原文的不可译性,恰恰是通过翻译来证明的。这个悖论与语言的问题相偶合:即语言的不可言说性是通过语言来证明的;同理,翻译所揭示的问题也不...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与后现代理论的结合点: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不确定性问题。翻译的不可能性,也即原文的不可译性,恰恰是通过翻译来证明的。这个悖论与语言的问题相偶合:即语言的不可言说性是通过语言来证明的;同理,翻译所揭示的问题也不是翻译本身的问题,而是语言问题。这是西方形而上学力图解决而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的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巴别塔”的隐喻在本雅明、德里达、保罗·德·曼等西方思想家中搅起的思想波澜,进而论述翻译中的语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语言 可译性 不可译性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揭开“纯语言”的神学面纱——重读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被引量:19
2
作者 曹明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6,共8页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对完成翻译任务的论述交织着科学和神学两种不同的视角。科学的视角是:译者必须有能力把源语中的象征变成被象征,然后用目标语把被象征还原为象征。神学的视角是:译者必须有能力从源语进入"纯语言&qu... 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本雅明对完成翻译任务的论述交织着科学和神学两种不同的视角。科学的视角是:译者必须有能力把源语中的象征变成被象征,然后用目标语把被象征还原为象征。神学的视角是:译者必须有能力从源语进入"纯语言"的境界,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释放被另一种语言的咒符困住的"纯语言",从而让"纯语言"通过译作折射出原作。由于中西文化裂差,他的神学表述令许多中国学者感到神秘而晦涩,然而其科学表述使我们有可能揭开罩在"纯语言"上的那层神学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译者的任务 象征 被象征 纯语言 巴别塔 西方译学传统
下载PDF
融合BabelNet的多语言智能信息检索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于再富 袁满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99-106,共8页
传统的跨语言信息检索存在翻译映射准确度低和查询扩展后语义偏离等问题。为此提出结合统计学和本体论的方法构建多语言信息检索模型,通过使用统计翻译解决翻译映射歧义问题,使用多本体Babel Net等减少语义关联度损失。由于本体包含大... 传统的跨语言信息检索存在翻译映射准确度低和查询扩展后语义偏离等问题。为此提出结合统计学和本体论的方法构建多语言信息检索模型,通过使用统计翻译解决翻译映射歧义问题,使用多本体Babel Net等减少语义关联度损失。由于本体包含大量概念联系,因此使用本体作为语义层表示设计了语义权重算法,并将其构建在BM25F统计信息检索模型上作为用户反馈的排序算法。最后根据建立的模型设计实现了多语言信息检索原型系统,并用基于爬虫技术获取的数据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平均查准率高于传统的基于机器翻译的信息检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bel Net知识资源库 多语言信息检索 排序算法 语义关联度
下载PDF
计算机存储化学结构的格式及其相互转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德信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60-1264,共5页
在计算机中存储化学结构是化学信息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化学结构存储的文件格式多不胜数,给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首先综述分子结构在计算机中常见的编码方式,介绍化学结构存储的常用文件格式,讨论分子... 在计算机中存储化学结构是化学信息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化学结构存储的文件格式多不胜数,给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首先综述分子结构在计算机中常见的编码方式,介绍化学结构存储的常用文件格式,讨论分子模拟工作中文件格式的选择。然后,总结常用分子模拟软件对这些分子结构文件格式的支持,介绍几种化学结构文件格式转化软件(babel,convert,consystant,vega等),并讨论不同文件类型之间的转换方法。最后,指出应从速制定化学结构文件格式的标准,因为它是化学软件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信息学 分子模拟 分子的结构 文件格式 babel
原文传递
“双一流”背景下的翻译学学科建设与国际期刊投稿--Babel主编弗兰斯·德拉埃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剑峰 马会娟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4,12,共7页
弗兰斯·德拉埃(Frans de Laet)教授是国际知名翻译学期刊Babel主编,在国际期刊发文、审稿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访谈以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提出为背景,围绕五大主题展开:(1)Babel的历史和现状;(2)国际期刊投稿... 弗兰斯·德拉埃(Frans de Laet)教授是国际知名翻译学期刊Babel主编,在国际期刊发文、审稿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访谈以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提出为背景,围绕五大主题展开:(1)Babel的历史和现状;(2)国际期刊投稿;(3)当下研究热点和趋势;(4)期刊论文写作;(5)国际期刊审稿流程。通过本访谈,德拉埃教授为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投稿提出了诸多建议,并帮助厘清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中国翻译学科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翻译学 babel 国际期刊 研究热点
原文传递
巴别尔短篇小说中的狂欢化形象
6
作者 谢春艳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4年第3期84-95,共12页
巴别尔短篇小说的文体具有典型的狂欢化特征。民间诙谐文化的美学风格通过大量狂欢化形象体现出来,这些形象构成了巴别尔短篇小说诗学的核心。本文以《敖德萨故事》和《骑兵军》为例,分析巴别尔短篇小说中狂欢广场和民间笑文化中的主角... 巴别尔短篇小说的文体具有典型的狂欢化特征。民间诙谐文化的美学风格通过大量狂欢化形象体现出来,这些形象构成了巴别尔短篇小说诗学的核心。本文以《敖德萨故事》和《骑兵军》为例,分析巴别尔短篇小说中狂欢广场和民间笑文化中的主角人物、怪诞物质和怪诞形象的特质,指出作为狂欢化世界感受的核心,颠覆精神、快乐的相对性、双重性和交替变更的精神引领着巴别尔短篇小说中人物的生活主题和追求方向。巴别尔短篇小说不仅在内容上,同时在形式上实现了狂欢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尔 短篇小说 狂欢化 怪诞
原文传递
基于Babel的构件程序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祎炙 黄春 赵克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5-237,267,共4页
为了解决高性能科学计算程序设计当中存在的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以及对开发人员要求高等问题,人们已经开始将软件构件技术引入该领域。由美国能源部、犹他州大学、印弟安那大学等联合提出的CCA便是研究高性能科学计算构件技术的项目... 为了解决高性能科学计算程序设计当中存在的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以及对开发人员要求高等问题,人们已经开始将软件构件技术引入该领域。由美国能源部、犹他州大学、印弟安那大学等联合提出的CCA便是研究高性能科学计算构件技术的项目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CCA以及CCA框架下的语言互操作工具—Babel的相关情况,并且通过NPB基准测试程序IS详细描述了Babel的使用,分析了基于Babel的程序设计对程序性能的影响。初步实验表明Babel能够有效解决语言的互操作问题,在面向科学计算的构件程序设计环境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技术 CCA babel 语言互操作性
下载PDF
基于多模无线智能互联物联网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龚轩涛 罗文佳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9年第5期197-200,共4页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规范协议和技术的更新迭代,当前大多物联网IOT系统都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无线协议进行的配网和接入互联,很少有解决方案能自适应支持不同链路层之间的智能组网和互联互通。对此,提出一种通用、智能自适应的组...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规范协议和技术的更新迭代,当前大多物联网IOT系统都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无线协议进行的配网和接入互联,很少有解决方案能自适应支持不同链路层之间的智能组网和互联互通。对此,提出一种通用、智能自适应的组网方案。该方案在BLE和WIFI等IOT物理层的基础上,自适应选择最优网络协议栈并部署建立网状网络,智能检测无线环境的状态,自动识别并快速建立LLC网络和ad-hoc网络并互联。设备制造商或者服务提供商采用这套方案能快速地使所提供的设备智能化,并快速接入物联网,大大缩短其产品的研发周期,并能保证其物联网设备和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自组网稳定性好,可扩展性高,与其他无线设备交互的兼容性强,且网络节点设备的信息安全可靠性高,同时支持两种独立的网络协议栈,各自建立在不同的物理链路层之上并能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LoWPAN route-over mesh-under babel
下载PDF
巴别塔和巴别鱼的启示——普及专门用途英语助力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莉 《科教文汇》 2014年第17期5-6,10,共3页
专门用途英语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力量不可小视。但是,长期以来专门用途英语基本上为英语专业垄断,并没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普及。河南被纳入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区域,正在努力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区域发展新优势,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河南走... 专门用途英语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力量不可小视。但是,长期以来专门用途英语基本上为英语专业垄断,并没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普及。河南被纳入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区域,正在努力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区域发展新优势,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河南走向世界的根本保证。本文紧密结合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提出普及科技经贸英语和普及传统文化英语表述能力是加快河南区域经济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 人力资源 河南区域经济 巴别塔 巴别鱼
下载PDF
一种基于Eclipse Babel的软件国际化解决方案
10
作者 王康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9年第3期56-58,共3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Eclipse开发工具的软件国际化项目Babel,分析了它的设计思想,原理以及整体架构。作为一个实例,针对Eclipse插件Jubula的国际化问题,总结了一种基于Eclipse Babel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国际化 babel ECLIPSE
下载PDF
聆听文本中不同的声音:巴别塔叙事之再思
11
作者 李炽昌 史继龙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27-45,共19页
一、导言希伯来圣经中的《创世记》第1 1章记载了一个'巴别塔'(Tower of Babel)故事。传统上这个故事常常被解释之为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以及人类迁徙的推源故事(aeteology)。但学术界早已注意到这种阅读视角存在问题,它削弱了多... 一、导言希伯来圣经中的《创世记》第1 1章记载了一个'巴别塔'(Tower of Babel)故事。传统上这个故事常常被解释之为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以及人类迁徙的推源故事(aeteology)。但学术界早已注意到这种阅读视角存在问题,它削弱了多样性语言和多元性文化的价值,并把它们看作是上帝对人类心高气傲的惩罚。此阅读视角下的《圣经》中的上帝非常奇怪,而且被看作为是一位胆小、容易受惊的神明,虽然高居天庭却害怕人类,不能容忍人在地上建造一个高大到可以'塔顶通天'(11∶4)的建筑物。把'混乱语言'和'分散人类'(1)解释为众多语言之起源和多元社会诞生,这个基本观点一直被认为是'因为人对上帝自恃不敬而受到的审判'的结果(2),甚至一些经文鉴别学者也坚持这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The Tower of babel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s Missionary readings of the Bible in China Babylonian ziggurats
原文传递
虚无时代的评论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青锋 《世界建筑》 2014年第8期70-73,118,共4页
从"学院式评论"的特征出发,本文讨论了大学教育中建筑评论的重要作用。而虚无主义对评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指出可以通过"目的性解释"的策略应对这种威胁,并且结合实际的案例讨论了该评论策略的... 从"学院式评论"的特征出发,本文讨论了大学教育中建筑评论的重要作用。而虚无主义对评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指出可以通过"目的性解释"的策略应对这种威胁,并且结合实际的案例讨论了该评论策略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塔 学院式评论 虚无主义 目的 英雄
下载PDF
渴望重建巴比塔——解读《巴比塔之犬》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琳红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3期93-94,共2页
《巴比塔之犬》"The Dogs of Babel"是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一部力作,小说从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背后,反映了当今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即人与人心灵之间矗立着的无法消弭的高墙。它深深触动了生活在灯火辉煌... 《巴比塔之犬》"The Dogs of Babel"是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一部力作,小说从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背后,反映了当今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即人与人心灵之间矗立着的无法消弭的高墙。它深深触动了生活在灯火辉煌、喧嚣热闹的城市中却心灵灰暗、寂寞孤独的当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比塔the TOWEL of babel 爱与死的悲剧tragedy of love and DEATH 渴望沟通eager to communicate
原文传递
解析《巴别塔》中的隐蔽文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晶 于淑静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巴别塔"的片名取自于圣经中的典故,它讲述了一个横跨三大洲四个国家的故事。在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四国不同的文化,当然除了表层的文化外,影片所展示的隐蔽文化更值得我们研究。片中美国人对摩洛哥和墨西哥人普遍怀着一种带有... "巴别塔"的片名取自于圣经中的典故,它讲述了一个横跨三大洲四个国家的故事。在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四国不同的文化,当然除了表层的文化外,影片所展示的隐蔽文化更值得我们研究。片中美国人对摩洛哥和墨西哥人普遍怀着一种带有偏见的文化定型态度。另外,片中还通过一个聋哑的日本女孩揭示了日本这个高语境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即青少年一代的迷茫,堕落与沟通的缺失。通过对影片隐蔽文化的分析,提出了文化间交流所应遵守的"优胜劣汰"选择性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塔 文化定型 同文化交际 高低语境 选择性
下载PDF
虚构性自传:论巴别尔童年两部曲的创伤叙事
15
作者 胡颖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3年第1期63-69,78,92,共9页
小说《我的鸽子窝的故事》和《初恋》以1905年尼古拉耶夫屠犹运动为核心事件,组成了巴别尔童年主题创作中的独特两部曲,由于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虚构的自传性元素,因而往往被简单地误读为巴别尔的作家自传。事实上,童年两部曲是作家通过“... 小说《我的鸽子窝的故事》和《初恋》以1905年尼古拉耶夫屠犹运动为核心事件,组成了巴别尔童年主题创作中的独特两部曲,由于作品中存在着大量虚构的自传性元素,因而往往被简单地误读为巴别尔的作家自传。事实上,童年两部曲是作家通过“虚构性自传”这一虚实难辨的文体所实现的创伤叙事,巴别尔运用复杂而微妙的多重隐喻手法,展现了一个犹太男童的心灵剧变和身份认知,并将儿童叙述者的自传性创伤记忆书写成了一部犹太人的历史文化传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尔 创伤叙事 《我的鸽子窝的故事》 《初恋》 虚构性自传
下载PDF
冲突与隔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反思——《巴别塔》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书端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0-73,共4页
墨西哥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在影片《巴别塔》中采取多条线索交叉进行,多个时空场景交互切换的后现代电影叙述手法讲述了发生在摩洛哥、美国、墨西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相互交织的故事,对人类因沟通的缺失、不同文明之... 墨西哥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在影片《巴别塔》中采取多条线索交叉进行,多个时空场景交互切换的后现代电影叙述手法讲述了发生在摩洛哥、美国、墨西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相互交织的故事,对人类因沟通的缺失、不同文明之间因交流的匮乏而引起的冲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纳里多 《巴别塔》 文明冲突 叙述手法
下载PDF
《巴别塔》札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巴别塔》是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2006年执导的新片。本文从"巴别"含有的"变乱/通天"的内在悖论、影片的叙事逻辑以及叙事视点三个方面入手,指出影片中存在的无法弥合的裂隙恰在于,建构一个... 《巴别塔》是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2006年执导的新片。本文从"巴别"含有的"变乱/通天"的内在悖论、影片的叙事逻辑以及叙事视点三个方面入手,指出影片中存在的无法弥合的裂隙恰在于,建构一个超越差异、心灵相通、彼此相爱、世界大同的神话在"9.11"之后的现实世界的虚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塔》 伊尼亚里图 后9·11时代
下载PDF
非线性叙事电影:凌乱时空的独特表达——以《21克》、《通天塔》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家东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
对电影叙事方式的选择,有着导演自己独特的喜好与风格,同样也有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以及主题的内在要求。导演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作品片《通天塔》与《21克》是典型的非线性叙事电影,这种独特的拼贴效果以及时空交错的方式,是导演... 对电影叙事方式的选择,有着导演自己独特的喜好与风格,同样也有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以及主题的内在要求。导演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作品片《通天塔》与《21克》是典型的非线性叙事电影,这种独特的拼贴效果以及时空交错的方式,是导演的独特追求,电影也由此产生了别样的观影效果,观众能够投入到影片中积极的思考分析。同时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也很好地体现了影片的主题。《通天塔》中的沟通与理解,《21克》中的生命与灵魂,都是借由这种凌乱时空的叙事展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天塔》 《21克》 非线性叙事 观影体验 主题传达
下载PDF
空间的拼贴:巴别尔《骑兵军》叙述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俞航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0-36,共7页
巴别尔的《骑兵军》是在20世纪初弥漫着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时出现的作品,其叙述技巧精致,叙述结构直接参与作品意义建构:结构的设置与表现哥萨克文化与犹太文化对立冲突的主题相结合。作品的叙述结构同时存在着"破碎"与"整... 巴别尔的《骑兵军》是在20世纪初弥漫着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时出现的作品,其叙述技巧精致,叙述结构直接参与作品意义建构:结构的设置与表现哥萨克文化与犹太文化对立冲突的主题相结合。作品的叙述结构同时存在着"破碎"与"整合",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共同体现了作者的声音。对《骑兵军》的叙述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从中挖掘出作者"埋藏"在文本中的主旨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尔 《骑兵军》 叙述结构 蒙太奇
下载PDF
巴别塔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皓 司扬 冯宜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9-81,共3页
音乐是一种在特定逻辑体系中体现出来的意义指称,注定了音乐阐释的多纬性。横向上,表现出相同文化中的解释纬度;纵向上,即其他文化中,在其自身逻辑体系基础上完成的音乐阐释。《圣经》中巴别塔所隐含的是一种以技术信仰为手段所建构起... 音乐是一种在特定逻辑体系中体现出来的意义指称,注定了音乐阐释的多纬性。横向上,表现出相同文化中的解释纬度;纵向上,即其他文化中,在其自身逻辑体系基础上完成的音乐阐释。《圣经》中巴别塔所隐含的是一种以技术信仰为手段所建构起的逻辑体系,是一种强迫式的“一样语言”的价值观念,它导致了技术标准的恒定真理和意义“阐释”空间的消解,对音乐在技术语言背后的价值分析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塔 音乐 技术主义 逻辑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