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斑马鱼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姗姗 章嫡妮 +4 位作者 张振华 于赐刚 刘燕 赵海铭 王长永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45-2853,共9页
转基因作物的饲用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评估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动物,设置5个处理:含20%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组(GMF)、含20%亲本玉米膨化饲料组(PF)、转基因玉米粉(GMM)... 转基因作物的饲用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评估转mCry1Ac基因玉米BT799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受试动物,设置5个处理:含20%转基因玉米膨化饲料组(GMF)、含20%亲本玉米膨化饲料组(PF)、转基因玉米粉(GMM)、亲本玉米粉(PMM)以及商业饲料对照组(CF),通过98 d的喂养试验,调查斑马鱼的生长表现、组织病理、繁殖、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敏感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的各项生长指标、肝脏、脑和肠道的组织病理、产卵量、受精卵孵化率、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SOD、CAT、热激蛋白70(HSP70)和卵黄蛋白原(VTG)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在试验后期,饲料组(GMF和PF)和玉米粉组(GMM和PMM)斑马鱼的体重、体长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商业饲料组;饲料组斑马鱼的孵化率显著低于玉米粉组和商业饲料组;饲料组(3.85±0.76)雄鱼肝脏中的VTG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玉米粉组(1.60±0.56).研究表明,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斑马鱼没有明显生态毒理效应,但由于配制的膨化饲料与商业饲料在营养成分和适口性上的差异,可能导致个别指标与商业饲料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bt799 斑马鱼 生态毒理学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低磷胁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苗期Bt蛋白和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婷婷 李金 +3 位作者 苏贺 詹延廷 蒲俊 董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3,共9页
为研究低磷胁迫(LP)、正常条件(HP)2个处理对转Bt基因玉米和郑单958根系形态以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转Bt基因玉米(Bt799)和受体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进行温室水培试验。研究证明:1)低磷胁迫后Bt799的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升高... 为研究低磷胁迫(LP)、正常条件(HP)2个处理对转Bt基因玉米和郑单958根系形态以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转Bt基因玉米(Bt799)和受体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进行温室水培试验。研究证明:1)低磷胁迫后Bt799的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升高幅度高于郑单958,就总根长、根系投影面积总和、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单位立方米总根长和根总容积而言,Bt799玉米的LP/HP是郑单958玉米LP/HP的1.13、1.19、1.33、1.18、1.14和1.55倍。2)低磷胁迫降低各叶位Bt蛋白量,根部除根基处1~7cm Bt蛋白量上升以外,其余根系均下降。在正常处理下,Bt799全株和根系Bt蛋白总量为1 750和423ng,低磷处理下Bt799分别为1 470和784ng。3)低磷胁迫下2种玉米叶片和根系磷含量和磷积累量显著降低,各叶位磷占总磷比例显著下降,但根系磷占总磷比例反而升高。研究表明,Bt799通过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直径等形态变化来优化其空间分布构型,吸收更多的磷元素,但向叶片转运磷元素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bt基因玉米 bt蛋白 根系形态 磷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BT799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月琴 何康来 +4 位作者 江帆 王依冬 张天涛 王振营 白树雄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642,共7页
【目的】抗螟性鉴定是转基因抗虫玉米研发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转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展开评价,同时测定了BT799植株组织中CrylAc蛋白的表达量。【方法】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室内生测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 【目的】抗螟性鉴定是转基因抗虫玉米研发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就转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展开评价,同时测定了BT799植株组织中CrylAc蛋白的表达量。【方法】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室内生测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3种方法。【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组织中CrylAc蛋白含量分别为768.0ng/g(蛋白,鲜叶重)和1452.8~2978.5ng/g(蛋白/花丝、苞叶或幼嫩籽粒干重)。田间心叶期接虫条件下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和CC.2XBT799表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室内取食转CrylAc基因玉米不同组织的亚洲玉米螟敏感幼虫7d后的存活率为0~37.5%,取食非转基因对照的存活率为89.9%~100.O%。亚洲玉米螟不同抗性品系取食郑单958K组织的存活率以Crylle抗性品系最低,其次是CrylF抗性品系,均显著低于取食对照郑单958,CrylAc抗性品系最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转CrylAc基因玉米BT799对亚洲玉米螟有很高的杀虫作用和良好的田间抗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事件bt799 Cry1Ac基因玉米 亚洲玉米螟 寄主植物抗虫性
原文传递
基因工程玉米Bt799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及腭板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侯超 郭倩颖 +4 位作者 刘欣然 刘思奇 麻慧娟 刘珊 王军波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1年第4期343-349,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中脑细胞微团和胚胎腭板,研究基因工程玉米Bt799及所表达Cry1Ac蛋白发育毒性。方法实验用大鼠选用Wistar大鼠,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部,年龄9周,体重(200±20)g,常规饲养于SPF级动物房。第一部分:于雌鼠孕...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中脑细胞微团和胚胎腭板,研究基因工程玉米Bt799及所表达Cry1Ac蛋白发育毒性。方法实验用大鼠选用Wistar大鼠,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部,年龄9周,体重(200±20)g,常规饲养于SPF级动物房。第一部分:于雌鼠孕13 d提取胚胎中脑细胞,以即刻离心血清替代培养基中胎牛血清,在不同条件下培养中脑细胞5 d,并观察其增殖分化情况。中脑细胞微团培养分八个组进行,分别对应八种不同培养环境。将制备ICS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其中NM组、TM3组、TM1M组、TM3M组、PCB组为前五组大鼠,BP组、BC组、PCA组因大鼠未经直接干预且不影响组间比较,故共同使用第六组大鼠的血清。其中TM3、TM1M、TM3M组使用经Bt799玉米干预3 d、1个月、3个月大鼠的血清,BP组使用添加Cry1Ac蛋白的血清,PCA使用添加双酚A的血清,PCB组使用经双酚A灌胃3 d大鼠的血清,NM组使用经亲本玉米郑58干预3 d大鼠的血清、BC组使用经AIN-93G饲料喂养3 d大鼠的血清。第二部分:于雌鼠孕12.5 d摘取大鼠胚胎腭板,以加入Cry1Ac蛋白(BP组)或全反式视黄酸(RA组)条件旋转培养腭板72 h,根据腭板融合情况计算融合率,判断Cry1Ac蛋白对大鼠胚胎腭板发育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TM3、TM1M、TM3M、BP组细胞增殖率、分化率与NM组、B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A组和PCB组细胞增殖率和分化率低于NM组、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BP组腭板融合率与B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组腭板融合率低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未观察到Bt799玉米及其表达蛋白Cry1Ac的胚胎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Ac蛋白 bt799玉米 腭板培养 微团培养 发育毒性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HGK60对小鼠亚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丽波 陈彦君 关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评估转Bt基因玉米HGK60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效应。【方法】以8周龄昆明小鼠及BALB/C小鼠为试验对象开展小鼠90 d喂养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置小鼠24只,雌雄各一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喂养转Bt基因玉米HGK60和非转基因含郑58... 【目的】评估转Bt基因玉米HGK60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效应。【方法】以8周龄昆明小鼠及BALB/C小鼠为试验对象开展小鼠90 d喂养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设置小鼠24只,雌雄各一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喂养转Bt基因玉米HGK60和非转基因含郑58玉米饲料,观察和记录45 d和90 d时小鼠的体重及进食量、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器官Bt蛋白残留情况。【结果】试验期间,转Bt基因玉米处理组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无任何异常行为,也均无中毒死亡情况。45 d和90 d转Bt玉米试验组与含郑58玉米对照组小鼠的体重,进食量,血液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胃/十二指肠、肝、肾及脾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5 d和90 d Bt试验组肝脏中均无Bt蛋白检出,胃/十二指肠和粪便中皆有不同程度检出,推测所检出的Bt蛋白可能是未经完全消化的饲料中的Bt蛋白。【结论】本研究试验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HGK60对小鼠的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器官均无显著影响。此结果可为转Bt基因玉米的饲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bt-799 亚慢性毒性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