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5^+B淋巴细胞的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婧 邬于川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06-709,共4页
人CD5+B淋巴细胞是B细胞的一个分支,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B细胞可分为B-1(CD5+)和B-2(CD5-)两个亚群。后来发现腹腔中某些CD5-的B细胞具有和B-1细胞相似的表型(CD1Ib+)和特征,并将其称为B-1b细胞(CD1Ib+CD5-IgM+),而将CD5... 人CD5+B淋巴细胞是B细胞的一个分支,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B细胞可分为B-1(CD5+)和B-2(CD5-)两个亚群。后来发现腹腔中某些CD5-的B细胞具有和B-1细胞相似的表型(CD1Ib+)和特征,并将其称为B-1b细胞(CD1Ib+CD5-IgM+),而将CD5+的B细胞称为B-1a细胞(CD1Ib+CD5+IgM+)[1],B细胞中只有B-1a细胞表达CD5分子,其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与CD5-B细胞有显著的区别。Casali[2]等证实CD5+B淋巴细胞由早期的前体细胞发育而来,不依赖骨髓,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B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b淋巴细胞 b细胞亚群 病理 b-1a细胞 b-1细胞 细胞表达 细胞发育 b细胞
下载PDF
B-1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邱晓彦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5-239,共5页
B-1细胞是近年来在小鼠及人体内发现的、与传统的B细胞来源及功能不同的另一种B细胞亚群,与传统B细胞相比,来源不是骨髓,其细胞表面主要特征为Lyt-1/CD5抗原阳性;并且mIg为IgM,IgD ̄(±)。B-l细... B-1细胞是近年来在小鼠及人体内发现的、与传统的B细胞来源及功能不同的另一种B细胞亚群,与传统B细胞相比,来源不是骨髓,其细胞表面主要特征为Lyt-1/CD5抗原阳性;并且mIg为IgM,IgD ̄(±)。B-l细胞主要分布于腹腔、胸腔、肠粘膜,能产生自然抗体及某些自身抗体,故而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细胞 b-2细胞 细胞免疫学
下载PDF
天然角蛋白自身反应性B细胞亚群及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邢影 李巍 +3 位作者 付萌 韩骅 王刚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明确天然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的亚群及解剖定位,初步分析其分泌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能力。方法:取SPF级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和腹腔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亚... 目的:明确天然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的亚群及解剖定位,初步分析其分泌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能力。方法:取SPF级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和腹腔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亚群。将脾脏和腹腔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后,用ELISA分析AKautoAb的滴度,用ELISPOT法分析分泌AKautoAb的B细胞数。结果:腹腔中几乎所有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均为B-1a细胞,脾脏中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以边缘带B细胞为主。腹腔细胞中分泌AKautoAb的细胞数显著多于脾细胞,其培养上清中AKautoAb的滴度显著高于脾细胞。结论: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存在于3个成熟B细胞亚群:B-1细胞、滤泡B细胞和边缘带B细胞,其中CD5+的B-1a细胞具有活跃的分泌AKautoAb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自身抗体 角蛋白 b-1细胞 边缘带b细胞
下载PDF
B-1细胞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轶雄 章锦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牙周局部细菌感染可引发牙周组织炎症,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牙齿脱落。近些年,有学者发现B-1细胞占牙周炎病损部位浸润细胞的很大比例,并对B-1细胞在牙周炎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就B-1细胞在牙周炎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 牙周局部细菌感染可引发牙周组织炎症,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牙齿脱落。近些年,有学者发现B-1细胞占牙周炎病损部位浸润细胞的很大比例,并对B-1细胞在牙周炎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本文就B-1细胞在牙周炎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b-1细胞 自身免疫 Ⅰ型胶原抗体 天然抗体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安黎云 王缚鲲 +4 位作者 陈晶 李玮 曾倩 郑运周 王宪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544-546,共3页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MPP患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I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T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T淋巴细胞亚群 TH1细胞 TH2细胞 b1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难治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罗洪强 封蔚莹 周国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089-209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治疗前后外周血IL-2、IL-4、CD19^+细胞、B1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BA技术检测6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38例对照组外周血IL-2、IL-4、CD19^+细胞...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治疗前后外周血IL-2、IL-4、CD19^+细胞、B1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BA技术检测6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38例对照组外周血IL-2、IL-4、CD19^+细胞及B1细胞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ITP组外周血IL-2水平及IL-2/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细胞及B1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rh TPO治疗后IL-2水平及IL-2/IL-4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19^+细胞及B1细胞水平也有所下降,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TP患者存在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ITP是一种以Th1优势伴B1细胞高表达的免疫性疾病,TPO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可能通过调节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细胞介素-2 细胞介素-4 b1细胞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欣 乔丽津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随着血清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近年来对AIHA在基因、免疫调控及抗体调节等方面异常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研究...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紊乱,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随着血清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近年来对AIHA在基因、免疫调控及抗体调节等方面异常的研究有很大进展。研究显示,CD4+CD25+T辅助细胞与AIHA的发生有密切联系;AIHA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及其IL-17的水平增高,糖皮质激素可下调Th17细胞的比率及IL-17的水平,有效地缓解溶血。Th1类/Th2类细胞失衡可能与AIHA发生有关。AIHA患者接受脾切除手术溶血得到控制后外周血B-1a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提示B-1a细胞亦可能与AIHA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发病机制 CD4+CD25+ 免疫调节紊乱 TH17细胞 b-1a细胞 AIHA IL-17
下载PDF
TZM-b1细胞系检测我国HIV-1病毒表型耐药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坚萍 马丽英 +5 位作者 黄江虹 余小玲 徐维泗 纪燕 黄洋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5期439-441,449,共4页
目的利用TZM-b1细胞系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对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4T、ddI、NVP)的药物敏感性,并用该方法检测中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方法用两种实验室适应毒株SF33和ⅢB来评价TZM-bl细胞方法的敏感性;用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利用TZM-b1细胞系检测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对逆转录酶抑制剂(AZT、d4T、ddI、NVP)的药物敏感性,并用该方法检测中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方法用两种实验室适应毒株SF33和ⅢB来评价TZM-bl细胞方法的敏感性;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法分离扩增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临床毒株;用TZM-b1法检测16例临床毒株对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表型耐药。结果AZT、d4T、ddI、NVP对SF33/ⅢB毒株的抑制50%病毒复制的药物浓度(IC_(50))分别为0.009/0.005μumol/L、0.125/0.113μmol/L、0.495/1.905μmol/L、0.093/ 0.045μmol/L。16例临床分离毒株中分别有13(81.396)株、13(81.396)株对AZT和NVP耐药。其中7株(53.8%)显示对AZT高度耐药;对NVP耐药的均为高度耐药,其中8株IC_(50)升高1000倍以上。结论TZM-b1细胞系可用来快速检测HIV-1病毒表型耐药。我国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表型耐药主要表现为对AZT和NVP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Ⅰ型 表型耐药 TZM-b1细胞
下载PDF
外周血B1细胞在ITP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罗洪强 钟永根 +2 位作者 周国忠 傅佳萍 封蔚莹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1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97例ITP患者分为激素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外周血CD... 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97例ITP患者分为激素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PAIgG、血小板计数,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分析指标间关系。结果初治ITP组、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PAIg G、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1细胞:(8.9±5.2)%vs.(2.2±1.3)%,97例初治ITP患者治疗前B1细胞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89,P<0.05),B1细胞与PAIgG呈正相关(r=0.83,P<0.05),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PAIg G呈负相关(r=-0.814,P<0.05);治疗后,激素治疗有效组B1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B1细胞:(2.8±1.9)%vs.(8.7±5.0)%,而激素治疗无效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变化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相关性,可作为ITP个体化治疗可靠的临床免疫学参考指标,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1细胞 个体化治疗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腹膜腔免疫特性与腹腔感染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涛 刘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47-1350,共4页
腹腔感染仍然是当前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虽然可采取感染源控制、抗感染药物等措施,但仍可能因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失衡,合并脓毒性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最近的研究显示,除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外,腹膜腔呈现的区域免疫特... 腹腔感染仍然是当前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虽然可采取感染源控制、抗感染药物等措施,但仍可能因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失衡,合并脓毒性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最近的研究显示,除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外,腹膜腔呈现的区域免疫特性值得关注。其中,大网膜被认为是具有独特免疫功能的内脏脂肪组织,由免疫细胞集聚形成的乳斑执行免疫监视,具有类似淋巴结样的免疫功能,对于腹腔的免疫防御非常重要。存在于乳斑和腹膜腔中B1细胞和2类固有淋巴细胞(ILC2)等,虽属于淋巴谱系,但因其快速的响应能力和具备获得性免疫功能的特点,在腹腔感染中,特别是病程早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关注腹膜腔区域免疫特性.阐释围绕乳斑及其组成的B1细胞和ILC2等在腹腔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作用和调控机制.以探索阻断感染由局部向全身性播散的针对性免疫调控靶点,可能是破解严重腹腔感染这一临床难题、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脓毒症 大网膜 乳斑 b1细胞
原文传递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洪强 林茂芳 +3 位作者 钟永根 傅佳萍 封蔚莹 洪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外周血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RITP患者,给予抗Hp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另选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外周血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RITP患者,给予抗Hp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另选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抗Hp治疗前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1+9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为(21.4±3.7)%,B1细胞占总B淋巴细胞比例为(8.8±2.2)%,CD1+9细胞、B1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5.41和6.24,P<0.01);抗Hp治疗后CD1+9细胞、B1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2.74和3.19,P<0.05);抗Hp治疗后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2.35和2.61,P<0.01)。抗Hp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结论抗Hp治疗对RITP患者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B1细胞水平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幽门螺杆菌 b1细胞
下载PDF
B1淋巴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征帆 《健康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外周血B1细胞水平,观察、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治疗结果将59例ITP患者(观察组)分为有效组(34例)和无效组(25例),选取同期体检...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外周血B1细胞水平,观察、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治疗结果将59例ITP患者(观察组)分为有效组(34例)和无效组(25例),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群6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CD19+细胞、B1细胞、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 G)等。结果观察组PLT低于对照组,B1淋巴细胞、CD19+细胞和PAIg 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PLT高于治疗前,B1淋巴细胞、CD19+细胞和PAIg 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患者治疗后PLT低于有效组,B1淋巴细胞、CD19+细胞和PAIg G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PLT显著降低,B1淋巴细胞、CD+19细胞和PAIg G显著升高,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1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B-1a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化范例 谢彦晖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B-1a细胞的变化。方法:用CD5CD19双标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正常对照、1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发病初期患者、4例脾切除术后AIHA患者以及10例外伤后脾切除患者的外周血B细胞和B-1a...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B-1a细胞的变化。方法:用CD5CD19双标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正常对照、1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发病初期患者、4例脾切除术后AIHA患者以及10例外伤后脾切除患者的外周血B细胞和B-1a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正常对照外周血B-1a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为(0.78±0.16)%,AIHA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B-1a细胞百分比为(2.58±0.63)%,AIHA患者脾切除术后外周血B-1a细胞百分比降至(0.58±0.37)%,外伤后脾切除患者外周血B-1a细胞百分比为(0.65±0.43)%。结论:AIHA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且AIHA患者接受脾切除手术溶血得到控制后,B-1a细胞比例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a细胞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
下载PDF
一种适合粉纹夜蛾5B1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新建 余泽华 +1 位作者 姚汉超 陈曲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报道了一种适合粉纹夜蛾 ( 5B1 )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 (简称为 SFM) .该培养基以 Tc-1 0 0基础培养基为基础 ,补加一定量的水解乳蛋白和酵母抽提物 ,并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脂类复合物等 ,5B1细胞已在该 SFM中传代 1 8代 ,... 报道了一种适合粉纹夜蛾 ( 5B1 )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 (简称为 SFM) .该培养基以 Tc-1 0 0基础培养基为基础 ,补加一定量的水解乳蛋白和酵母抽提物 ,并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脂类复合物等 ,5B1细胞已在该 SFM中传代 1 8代 ,研究结果表明 :该培养基能支持 5B1细胞的生长和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Sfa MN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清培养基 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粉纹夜蛾 病毒复制 5b1细胞 细胞生长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崇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总数、CD5+淋巴细胞、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体内B淋巴细胞总数、CD5+淋巴细胞、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TP患者外周血中PLT计数明显少于健康者、B1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初治组ITP患者中有效者在治疗后PLT计数明显升高、B1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难治组ITP患者经过抗H.pylori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程度升高、B1淋巴细胞百分比略有降低(P<0.05)。结论:B1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和ITP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pylori感染引起的B1淋巴细胞水平升高会导致难治性IT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1细胞 CD5+ 预后
下载PDF
Babl/C小鼠腹腔B-1a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增殖和凋亡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化范例 谢彦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891,共3页
目的研究Babl/C小鼠腹腔B-1a细胞对抗原F(ab’)2GαMIgM刺激的增殖和凋亡反应。方法腹腔灌洗获得Babl/C小鼠腹腔细胞,CD90免疫磁珠阴性选择继以CD5免疫磁珠阳性选择纯化B-1a细胞,以不同浓度的F(ab’)2GαMIgM(0、5、10、20、40μg/mL)处... 目的研究Babl/C小鼠腹腔B-1a细胞对抗原F(ab’)2GαMIgM刺激的增殖和凋亡反应。方法腹腔灌洗获得Babl/C小鼠腹腔细胞,CD90免疫磁珠阴性选择继以CD5免疫磁珠阳性选择纯化B-1a细胞,以不同浓度的F(ab’)2GαMIgM(0、5、10、20、40μg/mL)处理,分别培养24 h、48 h7、2 h后,用噻唑蓝测定其增殖反应,Annexin-Ⅴ法测定其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接受抗原刺激的B-1a细胞的增殖反应明显减弱,同时凋亡增加,抗原F(ab’)2GαMIgM浓度20μg/mL时的效应趋向最大,并且在24 h4、8 h7、2 h各个时间段无明显区别。结论Babl/C小鼠腹腔B-1a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不表现出增殖反应,反而启动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 b-1a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大网膜中特异性先天免疫细胞的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欣 宋健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作为腹膜内的器官之一,大网膜在保护腹膜腔环境中起重要作用。在大网膜中有一些特殊的先天免疫细胞,比如B1细胞和驻留巨噬细胞,这些细胞的存在可能归因于其独特的位置以及特有的大网膜基质细胞。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先天免疫细胞如何... 作为腹膜内的器官之一,大网膜在保护腹膜腔环境中起重要作用。在大网膜中有一些特殊的先天免疫细胞,比如B1细胞和驻留巨噬细胞,这些细胞的存在可能归因于其独特的位置以及特有的大网膜基质细胞。但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先天免疫细胞如何促进腹膜免疫。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本实验室以及其他相关大网膜先天免疫细胞的特征性研究,讨论了这些细胞在腹膜腔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 驻留巨噬细胞 b1细胞 基质细胞
原文传递
肥胖伴牙周感染小鼠体内B-1a细胞的表达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轶雄 余挺 +2 位作者 谢宝仪 轩东英 章锦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分析肥胖伴牙周感染小鼠体内B-1a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饮食诱导型肥胖伴实验性牙周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小鼠颌骨和脾脏中CD5、抗Ⅰ型胶原(Col-Ⅰ)抗体、IL-10的蛋白表达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小... 目的:分析肥胖伴牙周感染小鼠体内B-1a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饮食诱导型肥胖伴实验性牙周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的方法检测小鼠颌骨和脾脏中CD5、抗Ⅰ型胶原(Col-Ⅰ)抗体、IL-10的蛋白表达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颌骨中CD5、抗Col-Ⅰ抗体、IL-10的mRNA表达量。结果:牙周炎组颌骨中的CD5、IL-10、抗Col-Ⅰ抗体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肥胖组脾脏中的CD5、IL-10、抗Col-Ⅰ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标准组(P<0.05);标准伴牙周真性结扎组脾脏中抗Col-Ⅰ抗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标准伴牙周假性结扎组(P<0.05)。结论:B-1a细胞在肥胖与牙周炎的炎症早期被激活并存在一定的病理意义,这两种炎症状态并没有在病理机制上出现交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肥胖 颌骨 脾脏 b-1a细胞
下载PDF
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柳美 朱列君 化范例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CD5CD19双标抗体检测20名正常对照,31例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B-1a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1a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CD5CD19双标抗体检测20名正常对照,31例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和B-1a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并比较地塞米松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之间B-1a细胞变化的差别。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B-1a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为(4.01±3.32)%,绝对值为(74.8±26.6)×106/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治疗结束后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下降至(31.9±14.5)×106/L,其中地塞米松有效和无效患者治疗前B-1a细胞分别为(91.8±44.3)×106/L和(48.9±25.8)×106/L(P<0.05),治疗结束后有效和无效患者外周血B-1a细胞分别为(22.5±12.3)×106/L和(43.9±13.2)×106/L。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B-1a细胞水平升高,接受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B-1a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治疗前B-1a细胞水平较低者提示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反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a细胞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流式细胞
下载PDF
CD5阳性B1细胞增殖易感基因的定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卫国 祁赞梅 +6 位作者 李莉 王若梅 陈洋 陈东 都姝岩 范晨玲 姜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定位NZB、NZW及NZB WF1小鼠外周血B1细胞增殖的易感基因。方法 :建立 (NZB×NZW )F1×NZB回交小鼠模型 ,用覆盖小鼠全部常染色体的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数量性状位点 (QTL)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结果 :B1细胞增殖的易感基因... 目的 :定位NZB、NZW及NZB WF1小鼠外周血B1细胞增殖的易感基因。方法 :建立 (NZB×NZW )F1×NZB回交小鼠模型 ,用覆盖小鼠全部常染色体的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数量性状位点 (QTL)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结果 :B1细胞增殖的易感基因与小鼠的第 2、4、17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遗传标记D2Mit 10 1、D4Mit 11及D17Mit 6 1肯定连锁 (Lods值 >3) ,其中D2Mit10 1、D4Mit11位点来源于NZB ,D17Mit 6 1位点来源于NZW。在D2Mit10 1位点附近存在Ltk、Rag1、2基因 ,在D4Mit 11位点附近存在Lck基因 ,在D17Mit6 1位点附近存在H 2及TNF α基因。结论 :NZB、NZW及NZB WF1小鼠外周血B1细胞增殖受多基因调控 ,易感基因分别位于NZB的Ltk、Rag1、2及Lck基因编码区和位于NZW的H 2、TNF α基因编码区 ,这些易感基因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细胞 增殖 QTL分析 易感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