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俊英 杨京 贾红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3038-304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9/2009-0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慢性HBV携带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6例以及非乙型肝炎且无影响T细胞亚群疾患者34例(高血...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9/2009-0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慢性HBV携带者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7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6例以及非乙型肝炎且无影响T细胞亚群疾患者34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9例,非甾体药物相关性消化性溃疡10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HBV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计数及CD3+、CD4+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计数与百分数比)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CD8+T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或0.01),以上改变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组间对比也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的程度与病情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者 HbV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金草片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建荣 吴兰生 张广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277-2281,共5页
目的:探讨金草片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及该模型与临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金草片高、中、低剂量组,以雌激素和雌、孕激素肌肉注射造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模型大鼠胸腺、... 目的:探讨金草片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及该模型与临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金草片高、中、低剂量组,以雌激素和雌、孕激素肌肉注射造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观察模型大鼠胸腺、脾脏、子宫和卵巢质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水平,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雌激素受体水平,进行子宫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表现出其免疫器官胸腺质量降低,子宫质量增加,卵巢质量降低;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升高;子宫组织呈明显病变,金草片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检测各指标差异显著。结论:金草片对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表现为明显对抗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草片 大鼠 子宫肌瘤模型 T细胞亚群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心肺转流术后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肝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季淑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35-636,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 (CPB)术前后患者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在其CPB手术前、术后第 1、3、7、14天 ,应用小鼠胸腺增殖法检测IL 1活性 ,用CDLI2 依赖细胞增殖法检测I... 目的 探讨心肺转流 (CPB)术前后患者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在其CPB手术前、术后第 1、3、7、14天 ,应用小鼠胸腺增殖法检测IL 1活性 ,用CDLI2 依赖细胞增殖法检测IL 2活性 ,用ELISA法检测TNF α水平 ,用APAAP法检测CD4、CD8,用赖氏法检测ALT。结果 IL 1于术后第 1天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1) ,术后第 3、7天则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 )。IL 2于术后第 1、3、7天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或 0 0 5 )。TNF α于术后第 1、3天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CD4、CD4/CD8于术后第 1、3、7天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或 0 0 5 )。ALT于术后第 1、3、7天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1或 0 0 5 )。ALT与CD4、IL 2呈负相关(r1=0 4 3,P <0 0 5 ;r1=0 4 1,P <0 0 5 )。结论 CPB手术应激、各种药物作用等可引起病人多种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肝损伤 心内直视术 肝功能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农少云 梁娟英 +3 位作者 杨晓泉 叶晓明 农智新 陆作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广西民族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计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在10月~9岁之间.同时收集健康儿童共计6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 目的 为了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广西民族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计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在10月~9岁之间.同时收集健康儿童共计6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在10个月~10岁之间.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上无明显差异.对所有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及痊愈后抽取静脉血2 ml,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所有血样标本经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术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Simulset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与65例健康对照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8.47,5.38,6.58(P〈0.05);而CD8+则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t值为7.55(P〈0.05).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有所提高或恢复正常,CD8+也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27,0.75,0.51,0.44(P〉0.05).结论 手足口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出现异常.因此,检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对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式细胞术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CD8^(+)Treg:亚群异质性及免疫生物学特性
5
作者 贾婧懿 陈启焓 +2 位作者 张心瑜 白庭月 路丽明 《现代免疫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2-528,共7页
CD8^(+)Treg因其起源、诱导条件、生理病理情况、特征性标志物以及负向调控机制的不同,具有较大异质性,据此可将CD8^(+)Treg分为多种不同表型的亚群。为深入了解CD8^(+)Treg的特性,该文基于近期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CD8^(+)Treg各个异质... CD8^(+)Treg因其起源、诱导条件、生理病理情况、特征性标志物以及负向调控机制的不同,具有较大异质性,据此可将CD8^(+)Treg分为多种不同表型的亚群。为深入了解CD8^(+)Treg的特性,该文基于近期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CD8^(+)Treg各个异质性亚群的来源、谱系分化、可能的转录因子及其诱导调控机制,即异质性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做出梳理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单细胞RNA序列数据的PBMC相关细胞的识别
6
作者 龚乐君 周佘海 +2 位作者 程逸飞 高志宏 李华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3-1018,共6页
细胞类型鉴定是单细胞RNA测序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整个问题,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细胞类型自动识别(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cell type based on random forest,AICTRF)方法来识别单细胞测序数据中的细胞类型,该方法使用随机森林分... 细胞类型鉴定是单细胞RNA测序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整个问题,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细胞类型自动识别(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cell type based on random forest,AICTRF)方法来识别单细胞测序数据中的细胞类型,该方法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模型进行训练,根据训练的模型进而预测未知的细胞类型.在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测序数据集上训练了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人类PBMC中B细胞的相关亚型细胞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快速而有效地自动识别单细胞测序数据中的细胞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RNA测序数据挖掘 细胞类型 b细胞亚型 聚类 分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瑛 陈大军 郑有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9,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昆明山海棠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T细胞的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大鼠外周血及关节滑膜 T细胞亚群 CD4 +和 CD8+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 CD4 +细胞数以及... 目的 :探讨昆明山海棠胶囊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T细胞的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大鼠外周血及关节滑膜 T细胞亚群 CD4 +和 CD8+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 CD4 +细胞数以及 CD4 +/ CD8+比值均明显增高 ;关节滑膜 CD4 +细胞免疫组化反应阳性 ,呈现弥散性黄染。经昆明山海棠胶囊治疗后 ,外周血中 CD4 +细胞数明显减少 ;CD4 +/ CD8+比值明显降低 ;可改善滑膜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论 :昆明山海棠胶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胶囊 佐剂性关节炎 T细胞亚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桑白皮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小鼠肺组织病理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董德刚 刘小雪 +1 位作者 张秀英 王艺欢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桑白皮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BALB/c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桑白皮多糖对BALB/c小鼠RSV肺炎的干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 目的通过研究桑白皮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BALB/c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桑白皮多糖对BALB/c小鼠RSV肺炎的干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用RSV(long株)经鼻腔接种,建立小鼠RSV肺炎模型。于感染当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桑白皮多糖182、91、45.5 mg·kg-1·d-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于感染第7天取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肺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桑白皮多糖能有效地减少肺泡壁炎细胞的浸润,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状况。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CD3+T细胞百分率为(50.35±8.97)%、CD4+T/CD8+T为(3.5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CD3+T细胞百分率为(55.05±5.94)%、CD4+T细胞百分率为(20.39±5.56)%、CD4+T/CD8+T为(2.8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只有CD4+T/CD8+T为(3.49±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多糖可以改善肺炎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能够调节机体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多糖 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小鼠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梁凤霞 王华 +2 位作者 陈泽斌 曾晓玲 洪亚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测“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80—220gW istar大鼠73只,13只为正常对照(A组),另6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胰俞”针刺治疗组(C组)、“双固... 目的:观测“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80—220gW istar大鼠73只,13只为正常对照(A组),另6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胰俞”针刺治疗组(C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D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E组),治疗2个疗程后,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胰岛素,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CD4+/CD3+、CD8+/CD3+)。结果:C组对糖尿病大鼠血糖、CD4+T和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影响(P>0.05);D组和E组均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对降低的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均可使糖尿病大鼠降低的CD4+T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使升高的CD8+T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使CD4+T/CD8+T细胞比值不同程度趋于正常水平,组间比较,以D组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最好。结论:“双固一通”针法降糖作用确切,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实现的;“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对神经内分泌网络进行调节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针灸治疗 血糖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乙肝慢加急肝衰竭患者疗效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蓓 朱丽 +3 位作者 段萌 李守娟 王磊 王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84-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乙肝慢加急肝衰竭(AoCLF)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一2015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传染科治疗HBV-AoCLF患者42例,根据是否接受DPMAS治疗分为DPMAS组(n=...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乙肝慢加急肝衰竭(AoCLF)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一2015年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传染科治疗HBV-AoCLF患者42例,根据是否接受DPMAS治疗分为DPMAS组(n=10)、血浆置换组(PE组,n=16)和对照组(n=16)。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指标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DPMAS组28天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37.5%,P<0.05)。治疗后,DPMAS组患者CD4^+和CD4^+/CD8^+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PE组及对照组(P<0.05)。生存亚组患者CD4^+和CD4^+/CD8^+水平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死亡亚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DPMAS治疗与AoCLF患者28天死亡事件存在负相关(r=-0.683,P=0.01),与△CD4^+、△CD8^+和△CD4^+/CD8^+呈正相关(r=0.712,P=0.02;r=0.650,P=0.02;r=0.598,P=0.04)。DPMAS治疗后30天死亡风险明显降低(P<0.05)。结论 DPMAS治疗可以通过改善HBV相关AoCFL患者血清T细胞亚型分布,进而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乙肝慢加急肝衰竭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灏 余佩武 +6 位作者 郝群 曾冬竹 张坤 王月禾 雷晓 饶芸 蔡志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疫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自体肿瘤抗原在体外制备DCs疫苗,将5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疫苗治疗组常规化疗2周后进行DCs疫苗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疫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自体肿瘤抗原在体外制备DCs疫苗,将5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疫苗治疗组常规化疗2周后进行DCs疫苗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4次。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的变化,观察DCs疫苗治疗的初步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疫苗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在DCs注射2周后开始上升,4周后上升至最高值犤CD3+(71.2±9.8)%,CD4+/CD8+(1.76±0.24)%,NK细胞(13.5±2.6)%犦,第8周下降;与同期对照组犤CD3+(58.8±9.2)%,CD4+/CD8+(1.26±0.29)%,NK细胞(10.8±2.3)%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疫苗治疗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DCs疫苗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疫苗 胃癌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娜 陶弘武(指导) +5 位作者 柳越冬(指导) 林亚南 许博佳 罗瑞娟 王磊 姜莎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966-2970,2975,共6页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1223微阵列测序数据集,样本通过Agilent-012391全人类基因组Oligo微阵列测序,利用R软件和免疫细胞浸润估计分析工具——反卷积算法(CIBERSORT),全面分析UC免疫...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1223微阵列测序数据集,样本通过Agilent-012391全人类基因组Oligo微阵列测序,利用R软件和免疫细胞浸润估计分析工具——反卷积算法(CIBERSORT),全面分析UC免疫浸润细胞。22个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被评估,免疫浸润在配对正常组织和UC组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特征个体差异。在研究的细胞亚群中,使用免疫细胞比例进行的无监督聚类分析显示了5个亚群。结果:与正常组织巨噬细胞M2(P=0.014)、静息树突状细胞(P=0.012)高表达相比,UC参与固有免疫的特征性细胞有单核细胞(P=0.037)、巨噬细胞M0(P=0.001)、中性粒细胞(P=0.011),UC参与特异性免疫特征性细胞有CD4+记忆性T细胞(P=0.003)、调节性T细胞(P=0.034)。细胞亚群1、细胞亚群2的活跃,细胞亚群3和细胞亚群4功能的失调,导致了UC的发生发展。结论:CD4+记忆性T细胞、巨噬细胞M2型、调节性T细胞和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这些差异可能是药物治疗作用效应的重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浸润 T细胞CD4亚型 巨噬细胞M2型 CIbERSORT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泡型棘球蚴病患者肝脏T细胞分类及功能解析
13
作者 陈思 王向前 +8 位作者 贾万忠 蔡其刚 张学勇 张强 郑海波 朱凌虹 李冰 汪伟 韩秀敏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1-493,共13页
目的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探究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患者肝脏组织免疫微环境T细胞亚型及功能。方法以青海省人民医院2023年收治的首次行肝脏手术的4例AE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探究泡型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患者肝脏组织免疫微环境T细胞亚型及功能。方法以青海省人民医院2023年收治的首次行肝脏手术的4例A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每例患者泡型棘球蚴寄生病灶外1 cm处肝组织作为病灶旁组(peri-lesion,PL)、距病灶>5cm的肝组织作为病灶远端组(distal lesion,DL),共收集4例AE患者的8份肝脏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应用Cell Ranger软件和R软件读取、处理肝组织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并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其生物学功能。使用Cellchat包分析肝组织T细胞亚型之间的主要通讯模式和相互作用机制,并通过Monocle包对T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拟时序分析,以明确细胞生长和肿瘤相关转化基因的表达情况,预测T细胞发育轨迹。结果本研究4例AE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5.00±9.06)岁,分别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3例)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1例)。8份肝脏组织单细胞样本活性率为90.41%~96.33%,共获得81763个单细胞;共注释出19种细胞类型,其中13种为免疫细胞(87.60%),占比居前3位的细胞类型分别为T细胞(33.13%)、中性粒细胞(15.40%)和自然杀伤细胞(11.92%)。对27752个T细胞和增殖T细胞进行再聚类,注释出10种T细胞亚型,其中CD8^(+)细胞毒性T细胞(23.43%)、CD8^(+)幼稚T细胞(12.80%)和CD4^(+)效应记忆T细胞(17.73%)占比较高。PL组肝组织中辅助型T细胞2(Th2细胞)和CD4^(+)效应记忆T细胞占比分别为5.19%和21.59%,均显著高于DL组(3.63%和13.67%)(χ^(2)=38.35、244.70,P均<0.01);PL组中CD4^(+)辅助型T细胞(7.50%)占比低于DL组(14.75%)(χ^(2)=330.52,P<0.0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h2细胞主要与细胞凋亡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型棘球蚴病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细胞图谱 肝脏 免疫微环境 T细胞亚型
原文传递
Th17细胞及IL-17mRNA在支气管哮喘合并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丽娟 白文梅 +1 位作者 王兵 刁晓洁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494-497,50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牙周炎患者Th17细胞及IL-17mRNA的测定,总结Th17细胞及IL-17mRNA在支气管哮喘和牙周炎患者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牙周炎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联系。方法选取哮喘组、哮喘合并牙周炎组...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牙周炎患者Th17细胞及IL-17mRNA的测定,总结Th17细胞及IL-17mRNA在支气管哮喘和牙周炎患者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牙周炎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联系。方法选取哮喘组、哮喘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组、健康对照组患者,每组4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患者血清中Th17细胞及IL-17mRNA的表达,分析Th17细胞及IL-17mRNA在支气管哮喘和牙周炎患者中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哮喘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组3组Th17细胞占CD^+_4细胞的百分比均有所升高,其中哮喘合并牙周炎组Th17细胞占CD^+_4细胞的百分比高于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哮喘合并牙周炎组、牙周炎组IL-17mRNA表达均有所升高,其中哮喘合并牙周炎组IL-17mRNA表达高于牙周炎组,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Th17细胞及IL-17mRNA的表达,它可能是加重哮喘气道炎性反应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牙周炎 T细胞亚群 炎性介质
下载PDF
儿童涎腺透明细胞变异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
15
作者 潘越 张玉杰 张淑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6-748,共3页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儿童与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涎腺来源的恶性肿瘤,男女比例约为3∶2。经典的MEC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按照不同比例组成,除经典的3种细胞成分外还存在一些少见亚型,其中透明细胞亚...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儿童与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涎腺来源的恶性肿瘤,男女比例约为3∶2。经典的MEC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按照不同比例组成,除经典的3种细胞成分外还存在一些少见亚型,其中透明细胞亚型是指肿瘤中透明细胞的比例超过其他3种经典型细胞成分的亚型。分子遗传学方面,多数MEC存在CRTC1/MAML2基因融合。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儿童腭部黏膜的透明细胞型中分化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透明细胞亚型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脱敏煎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疗效分析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娄江涛 郜都 +2 位作者 吴骏 张晓霞 魏任雄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期15-17,21,共4页
目的分析脱敏煎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前后AsAb、精液常规参数、外周血T细胞及Th细胞亚型分布的变化情况,探讨脱敏煎对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常规参数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50例,在脱敏煎治疗前后检测患... 目的分析脱敏煎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前后AsAb、精液常规参数、外周血T细胞及Th细胞亚型分布的变化情况,探讨脱敏煎对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常规参数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50例,在脱敏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AsAb;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PR);低盐膨胀实验检测精子存活率,Diff-Quick染色法检测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分布;RT-PCR检测IFN-γ、IL-4 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脱敏煎治疗后,患者AsAb转阴率达76.00%,精子浓度明显升高(P<0.05),精子活率及PR亦明显升高(P均<0.01),而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外周血CD3^+T和CD8^+T细胞数明显降低,CD4^+T细胞数明显升高(P均<0.01)。IFN-γ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IL-4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脱敏煎治疗可明显改善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提高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和活力,降低AsAb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免疫性不育 T细胞亚型 Th细胞极化 脱敏煎
下载PDF
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伟娇 娄江涛 +1 位作者 周俊 殷一红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分布情况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探讨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选取PCOS患者、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及身体健康的女性...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型分布情况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探讨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方法选取PCOS患者、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及身体健康的女性体检者(正常对照)各50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胰岛素(INS)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爱威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粪球杆菌比;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型分布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h1、Th2的效应因子IFN-γ、IL-4以及反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情况;Pearson法分析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患者除粪便球杆菌比升高外(P<0.05),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H/FSH、T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甲状腺抗体阳性组相比,PCOS组及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患者的BMI、HOMA-IR、LH/FSH及T均升高(均P<0.05),而PCOS组粪便球杆菌比降低(P<0.05)。与PCOS组相比,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患者BMI、HOMA-IR、LH/FSH及粪便球杆菌比均升高(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抗体阳性组、PCOS组和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及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均升高(均P<0.05),CD8^(+)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降低(均P<0.05);与PCOS组相比,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患者CD4^(+)T细胞比例及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升高,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抗体阳性组、PCOS组及PCOS合并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患者IFN-γmRNA和Foxp3 mRNA表达均下调(均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T细胞亚型 调节性T细胞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下载PDF
Treg细胞亚型在首诊癌症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魏俊华 杨长亮 +5 位作者 阳光 谯月龙 邹游 焦沃尔 孙柳 陈始明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88-296,共9页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型即1型辅助性T细胞(type 1 helper T cell,Th1)样Treg细胞(T-bet^(+)Treg)、Th2样Treg细胞(GATA3^(+)Treg)、Th9样Treg细胞(Pu-1^(+)Treg)、Th17样Treg细胞(RORγ^(+)...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型即1型辅助性T细胞(type 1 helper T cell,Th1)样Treg细胞(T-bet^(+)Treg)、Th2样Treg细胞(GATA3^(+)Treg)、Th9样Treg细胞(Pu-1^(+)Treg)、Th17样Treg细胞(RORγ^(+)Treg)及滤泡型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样Treg细胞(CXCR5^(+)Treg)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应的CD4^(+)T细胞子集:Th1、2型辅助性T细胞(type 2 helper T cell,Th2)、9型辅助性T细胞(type 9 helper T cell,Th9)、17型辅助性T细胞(type 17 helper T cell,Th17)、Tfh的表达。方法将23例癌症患者设为研究组,23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bet^(+)Treg、GATA3^(+)Treg、Pu-1^(+)Treg、RORγ^(+)Treg、CXCR5^(+)Treg数量以及CD4^(+)T细胞子集Th1、Th2、Th9、Th17、Tfh的数量变化情况,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数量显著升高,其亚型T-bet^(+)Treg、GATA3^(+)Treg、RORγ^(+)Treg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而Pu-1^(+)Treg、CXCR5^(+)Treg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体内的Th1细胞减少,Th2、Th9、Th17、Tfh数量增多(P<0.05)。结论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可能被数量增加的Treg细胞所抑制,主要增加的Treg细胞亚型为T-bet^(+)Treg、GATA3^(+)Treg、RORγ^(+)Treg,其中T-bet^(+)Treg细胞增加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TREG细胞 Treg细胞亚型 CD4^(+)T细胞
下载PDF
岩舒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Ⅲ期NSCLC 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朝阳 李桂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Ⅲ期NSCLC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90例晚期不可手术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各45例),按照NCCN2004NSCLC治疗指南进行治疗,综合治疗组加用岩舒注射液20ml/d,与放化疗同...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Ⅲ期NSCLC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90例晚期不可手术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各45例),按照NCCN2004NSCLC治疗指南进行治疗,综合治疗组加用岩舒注射液20ml/d,与放化疗同步进行。结果:对照治疗组血浆CD4+、CD4+/CD8+比值较综合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治疗组、综合治疗组的RR分别是51.1%、57.8%(P>0.05),DCR分别是77.8%、93.3%(P<0.05)。综合治疗组中常见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岩舒注射液能提高不可手术Ⅲ期NSCLC的临床疗效,降低放化疗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舒注射液 放化疗 Ⅲ期NSCLC T淋巴细胞亚群 副反应
下载PDF
月经病虚寒证患者T细胞亚群与生殖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艳芹 段彦苍 杜惠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6-79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虚寒型月经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探讨妇科虚寒证的内分泌-免疫学发病机理。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虚寒型月经病患者、正常人各30例生殖激素与T细胞亚群的... 目的:通过分析虚寒型月经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关系,探讨妇科虚寒证的内分泌-免疫学发病机理。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虚寒型月经病患者、正常人各30例生殖激素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虚寒组较正常组E2、T、LH、FSH、及Th2、Th2/Th1、Tc2、Tc1、Tc2/Tc1降低,Th1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Th2、Th2/Th1与E2呈正相关,Th1与E2呈负相关;Th2、Tc2、Th2/Th1与T呈正相关;Th1与FSH呈负相关。结论:月经病虚寒证患者生殖激素分泌减少,Th2、Tc2、Tc1细胞水平下降,Th1细胞水平上升,机体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月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病 虚寒证 T细胞亚群 生殖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