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差序政府信任:文化心理与制度绩效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结兵 李勇 张玉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9,共13页
文化心理和制度绩效被认为是政府信任的重要来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公民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怎样的机制导致了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高而对地方政府信任程度低?实证结果显示,威权主义价值观、经济绩效和政府回应性对中央信任和地方... 文化心理和制度绩效被认为是政府信任的重要来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公民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怎样的机制导致了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高而对地方政府信任程度低?实证结果显示,威权主义价值观、经济绩效和政府回应性对中央信任和地方信任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威权主义价值观和政府回应性对信任差值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表明威权主义价值观和政府回应性是信任差序的重要来源。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中央信任的影响中,经济绩效与威权主义价值观存在负向交互效应;对地方信任的影响中,政府回应性与威权主义价值观存在负向交互效应;对信任差值的影响中,经济绩效与威权主义价值观的交互项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政府信任 威权主义价值观 经济绩效 政府回应性
原文传递
“小马”何以拉“大车”——任务驱动下基层政府的行为策略及其调适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春艳 张莲明 《中国行政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基层治理的体制性问题集中体现为“小马拉大车”的难题,但“小马”如何拉动“大车”的内在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以任务驱动视角为切入口,构建任务“目标—属性—策略—效果”的分析框架,选取J县四个典型任务案例,研究发现基层政府... 基层治理的体制性问题集中体现为“小马拉大车”的难题,但“小马”如何拉动“大车”的内在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以任务驱动视角为切入口,构建任务“目标—属性—策略—效果”的分析框架,选取J县四个典型任务案例,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在不同任务情境下表现为差异性的行为策略,并运用了资源动员、组织创新、人格化问责、情感治理四种调适机制以实现任务目标。研究解释了小马(基层政府)何以拉动大车(超负荷任务)的行为策略表现以及内在运作机理,二者共同组成“策略为表,机制为里”的非正式制度逻辑。这有助于反思当前如何从正式制度层面优化政府间的权力关系和控制约束机制,未来应推动“扩权赋能”和“绩效问责”的制度化改革,助力基层政府走出当前的结构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统体制 基层政府 任务负荷 行为策略 调适机制 非正式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改革的普遍意义——40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再认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燕继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0,19,共8页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变化为人们所认可,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政治发展未必为人们所认同。基于现代化理论、民主转型理论的一般分析和评估模型,可能会忽略或低估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基于政府创新理论的分析和评估或许更能... 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变化为人们所认可,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政治发展未必为人们所认同。基于现代化理论、民主转型理论的一般分析和评估模型,可能会忽略或低估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基于政府创新理论的分析和评估或许更能准确反映40年改革开放中国政治发展的进步,这种进步更主要地体现为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政策、治理行为创新在内的国家治理变革。中国谋求未来发展还要靠创新,这种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内容,其最终归宿为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治理 威权主义韧性 政府创新 政府效能 制度供给
下载PDF
试析长篇小说《亚库班公寓》
4
作者 赵燕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阿斯万尼的长篇小说《亚库班公寓》描述了埃及1·25革命之前,亚库班公寓中居民的生活百态,反映了埃及社会存在的诸多尖锐问题。小说映射出了现实生活中埃及民众受到威权主义压迫之后的悲惨境遇。
关键词 《亚库班公寓》 威权主义政府 威权主义人格
下载PDF
民意调查与中国政权韧性的五大“意外”发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文方 杨端程 《中国政治学》 2019年第1期41-56,230,共17页
本文检视了民意调查对研究中国政权韧性的独特贡献,它描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意调查研究兴起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这些研究如何揭示一些'意外'并有趣的发现。具而言之,这些发现分别是民众之间彼此存在高度的人际信任,公民政... 本文检视了民意调查对研究中国政权韧性的独特贡献,它描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意调查研究兴起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这些研究如何揭示一些'意外'并有趣的发现。具而言之,这些发现分别是民众之间彼此存在高度的人际信任,公民政治积极性也很高,政府对民众需求具有高度的回应性以及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始终表现出高度的拥护和支持等。这些基于民意调查的'意外'发现一反西方主流观点的直觉,因此也在其阵营中引起了相当程度的争议,但是要挑战这些发现只能通过更可靠的经验证据而不能只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 政权韧性 有争议的政治 人际信任 政治积极性 政府回应性 政治支持
原文传递
战后国民政府教育甄审失败原因探析
6
作者 殷昭鲁 《贵州文史丛刊》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收复区学生和教职员开展教育甄审,由于国民政府在教育甄审政策制定上的考虑不周,在推行上的举措失当,引起了被甄审者的强烈反弹。最终使这场威权重塑的运动不得不以失败而尴尬收场。
关键词 威权 国民政府 教育甄审
下载PDF
论《恶时辰》的时间叙事特征
7
作者 程琪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0-84,共5页
依据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为代表的叙事时间理论分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恶时辰》,探析作者如何运用时间交错和片段化叙事表现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如何透过文本表面的无序和散乱凸现国家动荡... 依据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为代表的叙事时间理论分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恶时辰》,探析作者如何运用时间交错和片段化叙事表现故事发展过程中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如何透过文本表面的无序和散乱凸现国家动荡时局中社会大众的悲剧性命运,进而表达了对政府暴力统治的不满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真实再现了哥伦比亚政治斗争时期的风云变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时间 匿名帖 独裁政府 斗争
下载PDF
印度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沿革、逻辑及趋势
8
作者 蔺晓林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24,I0003,共19页
印度独立至今,以相关决策过程是否具备机制化特征及其发展程度为判断依据,其国家安全决策机制大体呈现三个阶段性沿革:独立后较长一段时期,威权型决策是其主要特征,并随多届政府改革尝试向机制化缓慢演进;瓦杰帕伊政府重建国家安全委员... 印度独立至今,以相关决策过程是否具备机制化特征及其发展程度为判断依据,其国家安全决策机制大体呈现三个阶段性沿革:独立后较长一段时期,威权型决策是其主要特征,并随多届政府改革尝试向机制化缓慢演进;瓦杰帕伊政府重建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形式上确立以战略政策小组、国安会秘书处和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为中枢的决策机制;近年莫迪政府的改革则在多个具体环节推动印度国家安全决策朝着机制化拓展。在现代化发展和国家建构模式探索的双线逻辑推动下,印度国家安全决策主体不断扩大,决策过程和内容渐趋科学化,决策影响力不断拓展渗透向各领域,推动印度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朝着机制化运作、整体长远规划和系统化综合协调的方向不断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家安全 决策机制 威权型决策 机制化 莫迪政府
下载PDF
缅甸政治体制的变迁与政治不稳定内因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陆骏 李雪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5期57-61,共5页
自“二战”后独立至今,缅甸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三次重要的变迁。从议会制民主政体,再到军人集团威权政体,最后到结合了二者的“混合政体”。军人集团在缅执政时间超过半个世纪,2011年民选的昂山素季政府上台被普遍认为是军人集团威权政体... 自“二战”后独立至今,缅甸的政治体制发生了三次重要的变迁。从议会制民主政体,再到军人集团威权政体,最后到结合了二者的“混合政体”。军人集团在缅执政时间超过半个世纪,2011年民选的昂山素季政府上台被普遍认为是军人集团威权政体在缅甸的终结。缅甸开始探索独特的“混合政体”道路,国际社会普遍对缅甸的政治民主化持乐观和期待的态度。然而,2021年国防军实施的军事政变使缅甸政治民主化进程遭受了巨大挫折。从政治学视角看,缅甸作为后发展国家,其政治不稳定的内因主要为:政治民主化发展受阻;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族群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军人集团威权政体 混合政体 政治民主化
下载PDF
1950—1960年代台湾地区“立法院”研究——以政治过程与政治生态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青 崔之清 《台湾历史研究》 2022年第3期64-75,共12页
国民党败退台湾地区后,通过党的改造,确立了权威主义统治体制。在这一前提下,“立法院”名义上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按照党政协调的相关规定,在体制内享有一定的“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质询权与同意权。但实际上,通过从“宪法”... 国民党败退台湾地区后,通过党的改造,确立了权威主义统治体制。在这一前提下,“立法院”名义上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按照党政协调的相关规定,在体制内享有一定的“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质询权与同意权。但实际上,通过从“宪法”和党内纪律两个方面赋予蒋介石超越组织与制度的领袖地位、严格规范“以党领政”下的党政关系、严格控制“立法院”内的派系活动等手段,“立法院”成为国民党的附从,成为“总统”“行政院”的橡皮图章,仅具民主的外表,而实质却是保障国民党权威主义统治体制顺利运转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主义体制 “立法院” 党政协调 派系
下载PDF
民国南京中央威权的重建及其统一实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征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90-97,共8页
时至1920年代初,国民党政治势力在南方的影响依然相当有限。正是孙中山采取了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的策略,才为其后北伐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相应的政治基础。然随孙中山的逝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逐渐暴露了其推行独裁统治的野心,... 时至1920年代初,国民党政治势力在南方的影响依然相当有限。正是孙中山采取了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的策略,才为其后北伐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相应的政治基础。然随孙中山的逝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逐渐暴露了其推行独裁统治的野心,并采取了大规模的整理党务与清党运动;但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以及地方实力派的存在,仍使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统一只能流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中央威权 形式统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