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空约束与美国对中东国家武器转让策略
1
作者 罗天宇 佘纲正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58,164,共28页
武器转让是美国实现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寻求武器进口的中东国家制定了差异化策略。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分析维度,作者认为威胁紧迫度的高低与战略选择空间的大小影响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议价能力,从武器的... 武器转让是美国实现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寻求武器进口的中东国家制定了差异化策略。基于时间和空间的分析维度,作者认为威胁紧迫度的高低与战略选择空间的大小影响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议价能力,从武器的质量和数量两个层面塑造了美国对中东国家的武器转让策略,进而决定了其是否会向中东国家提供具有战略价值的武器以及接收国在武器获取数量上的满足度。借助大量解密档案及相关资料,作者以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肯尼迪政府、尼克松政府—福特政府以及卡特政府时期对土耳其、以色列、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中东国家的武器转让案例验证了这一发现。通过关注美国政府战略考量在时间和空间条件约束下形成的认知,作者认为威胁紧迫度和战略选择空间是美国武器转让策略的决定性因素,使美国对中东国家转让武器时保持了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转让 中东安全 非对称同盟 威胁紧迫度 战略选择空间
原文传递
责任分担与利益置换:非对称联盟中从属国与主导国安全保障的互动逻辑
2
作者 姜丽媛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90,152,153,共35页
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非对称联盟中,处于同一联盟体系中的从属国,在面临共同的安全威胁、有相近的安全诉求且均有利益置换意愿的前提下,为何其所获得的安全保障程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文章提出责任分担和利益置换是影响从属国获得安全... 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非对称联盟中,处于同一联盟体系中的从属国,在面临共同的安全威胁、有相近的安全诉求且均有利益置换意愿的前提下,为何其所获得的安全保障程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文章提出责任分担和利益置换是影响从属国获得安全保障存在差异的关键变量,从属国的责任分担意愿关系到主导国安全保障成本的高低,而从属国利益置换的意愿则对主导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收益构成影响。通过将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进行细化分类,考察了当责任分担与利益置换意愿处于不同程度时,安全保障的分布情况,文章指出,当从属国对责任分担并与主导国利益置换的意愿均较高时,可获得主导国较高的安全保障;反之,获得的安全保障程度低。当从属国的责任分担意愿高但与主导国的利益置换意愿低,或从属国的责任分担意愿低但与主导国的利益置换意愿高时,只能获取有限的安全保障。文章考察了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波兰联盟与美国—德国联盟,以及亚太联盟体系中的美国—日本联盟、美国—菲律宾联盟,对这四个案例中从属国获得安全保障的波动和差异情况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分担 利益置换 非对称联盟 安全保障 主导国与从属国
原文传递
弱势企业对多重非对称联盟的管理战略——一个双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詹也 郭京京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95,共7页
本文聚焦企业嵌入的多重非对称联盟关系,基于交易成本与组织学习理论,从伙伴动机和依赖性质两个维度提出一个弱势企业联盟行为策略框架,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弱势企业在管理跨国联盟组合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指出不同联盟组合战... 本文聚焦企业嵌入的多重非对称联盟关系,基于交易成本与组织学习理论,从伙伴动机和依赖性质两个维度提出一个弱势企业联盟行为策略框架,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弱势企业在管理跨国联盟组合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指出不同联盟组合战略的弱势企业可采用增加关系黏性、利用结构洞的有利位置、实施"蛙跳"策略、保持联盟组合的开放性等多种战略实现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非对称性联盟 弱势企业 联盟组合战略 案例研究
下载PDF
韩美同盟的非对称性析论 被引量:9
4
作者 苏俊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将探讨韩美同盟的非对称性。一般来说 ,在力量对比上差距较大的强国与弱小国家之间的同盟是不对称的。在非对称性同盟关系中 ,弱国的最大的问题在于面临“同盟困境”。非对称性同盟关系的理论有安全 -自治权交换同盟理论 ,保护者 -... 本文将探讨韩美同盟的非对称性。一般来说 ,在力量对比上差距较大的强国与弱小国家之间的同盟是不对称的。在非对称性同盟关系中 ,弱国的最大的问题在于面临“同盟困境”。非对称性同盟关系的理论有安全 -自治权交换同盟理论 ,保护者 -受保护者国家关系理论 ,同盟依存理论。本文分析了非对称性同盟的典型例子———韩美同盟及韩美同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依存理论 非对称性同盟 国家安全 韩国 美国
下载PDF
论弱势盟国的自主性追求与同盟关系维护策略——以后冷战时代的美日同盟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阳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23,共31页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在积极推动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日本在安全、经济和外交领域对自身大国地位的强调从未松懈过;另一方面,日本在政策实践时又表现出主动迎合和服务美国霸权利益的特征。本...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在积极推动美日同盟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日本在安全、经济和外交领域对自身大国地位的强调从未松懈过;另一方面,日本在政策实践时又表现出主动迎合和服务美国霸权利益的特征。本文认为,这一现象是日本试图同时兼顾提升同盟内部自主性与维护同盟关系的结果。从国家层面上看,日本作为美日同盟中的弱势一方始终都对同盟的不对称性心存不满,因而提升自身在同盟中的自主性动机也始终存在。伴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日本强化自身政治大国的诉求日趋强烈,而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面临的外部威胁发生重大变化则为日本提升自身在美日同盟中的自主性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会。从国际体系层面上看,东亚地区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美日同盟的主题由经济向安全与政治回归;二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上升。该地区国际体系结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中美两极"的基本轮廓,从而限制了日本在美日同盟外部提升自主性的空间,迫使其不得不通过在美日同盟内部谋求自主性的提高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其基本策略是在不断强化美日同盟和巩固同盟关系来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同时,彰显自身在同盟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观诉求",从而实现借助维护同盟关系来有限度地提升自主性的基本目标。但从客观结果上看,日本在美日同盟中不断凸显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其与美国霸权利益的捆绑,这反过来又使它自己在东亚地区陷入更加不安全的状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冷战时代 美日同盟 不对称同盟 自主性
原文传递
韩美不对称同盟及其对韩国外交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鲁慧 赵伟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8,共9页
联盟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安全合作而针对成员之外国家签订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关系。由于不对称联盟结构的特性使然,实力地位相差较大的小国通常面临更多的联盟困境。在联盟不同阶段,小国分别面临自主与安全威胁、连累与抛弃的局限性以... 联盟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安全合作而针对成员之外国家签订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关系。由于不对称联盟结构的特性使然,实力地位相差较大的小国通常面临更多的联盟困境。在联盟不同阶段,小国分别面临自主与安全威胁、连累与抛弃的局限性以及联盟的动态变数困境。冷战以来,韩美同盟对韩国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依附于美国的追随外交;自主外交历尽艰辛难以实施;平衡外交困难重重。尤其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进一步加剧了韩国对外政策的"两难选择"。因此,韩美不对称同盟是韩国外交困境产生的根源和实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美同盟 不对称联盟 联盟影响 韩国外交 外交困境
下载PDF
日美同盟视角下日本的中东外交——自主外交与同盟义务的矛盾与协调 被引量:4
7
作者 程蕴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18,158,159,共19页
如何既能发挥结盟的优势又能保持外交的自主性,是非对称性同盟中弱势一方经常面临的课题。战后日本中东外交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情况下日本谋求自主外交与同盟义务兼容的典型案例。第一种情况是威胁情境下,弱势一方陷入被... 如何既能发挥结盟的优势又能保持外交的自主性,是非对称性同盟中弱势一方经常面临的课题。战后日本中东外交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情况下日本谋求自主外交与同盟义务兼容的典型案例。第一种情况是威胁情境下,弱势一方陷入被牵连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通过议题分割和降低美国对其自主外交的敏感性,成功实现了二者的协调。第二种情况是在共同利益情境下,弱势一方采取搭便车的结盟政策。乍看起来这种模式下的自主外交与同盟义务似乎并不存在矛盾。但这一“借船出海”的方式并没有为日本在中东扩展影响力带来多少实质性帮助,反而使日本的自主外交面临被同盟义务吞噬的风险。第三种情况是在共同利益情境下,弱势一方采取主动寻求定义同盟战略的结盟政策。通过将“反恐战争”同盟调整为“公共产品提供者”同盟,日本虽然在短期内实现了自主外交与同盟义务的协调,但由于美国与伊朗矛盾的激化,这一方式是否能够持续还取决于后来政治家的外交手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的中东外交 非对称性同盟 自主外交 同盟义务 同盟战略
原文传递
同盟中的有限参与: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
8
作者 周游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75-90,160,161,共18页
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主要表现为有限参与。一方面,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并事实上成为参与方;另一方面,白俄罗斯坚持不派兵,未承认新入俄领土,参与冲突斡旋,又体现出一定的中立性。本文旨在解释俄乌冲突背景... 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主要表现为有限参与。一方面,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并事实上成为参与方;另一方面,白俄罗斯坚持不派兵,未承认新入俄领土,参与冲突斡旋,又体现出一定的中立性。本文旨在解释俄乌冲突背景下,白俄罗斯作为小国在与俄非对称同盟中的行为逻辑;在对自主—安全交易理论的反思基础之上,探讨白俄罗斯对俄乌冲突的有限参与。自主—安全交易模型聚焦于同盟形成问题,认为同盟中的成员将自主利益和安全利益进行了交易,导致小国往往选择追随大国以求安全。本文认为,小国同样追求自主利益。由于在同盟维持过程中各种条件发生变化,小国对大国的依赖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其政策选择亦持续调整。小国的自主性受到安全威胁水平、权力、对同盟的认同度、替代性选项等因素影响。在本案例中,影响白俄罗斯同盟外交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安全环境变化与替代性联合对象的可得性。2020年总统大选以来白俄罗斯内外安全环境急剧恶化,俄乌冲突使其外部安全进一步受损,并且失去了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实施对冲的选项,导致其重返对俄追随的轨道。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在同盟外交中自主性下降的情况下,竭力避免因受牵连而进一步利益受损,特别是不愿以牺牲主权为代价建立俄白联盟国家。为此白俄罗斯通过斡旋俄乌谈判和瓦格纳危机,以及开展远弧外交以获取自主利益,因此又表现出中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俄罗斯 俄乌冲突 小国同盟外交 非对称同盟 自主—安全交易
原文传递
权力变迁视角下美韩同盟关系解读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懿黑 郑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58,共14页
通过分析布什—卢武铉、奥巴马—李明博、特朗普—文在寅三个时期的美韩关系,可以发现,由于美国采取了不同的对华政策,以及韩国的威胁评估、对中国处理周边事务作用的评估结果不同,美韩同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随着中国持续崛起,美... 通过分析布什—卢武铉、奥巴马—李明博、特朗普—文在寅三个时期的美韩关系,可以发现,由于美国采取了不同的对华政策,以及韩国的威胁评估、对中国处理周边事务作用的评估结果不同,美韩同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随着中国持续崛起,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很可能普遍呈现"大国需要小国,小国疏远大国"的模式;这将对美国推行其亚太战略带来阻力。因此,权力变迁时期守成大国的同盟关系,将同时取决于守成大国的战略选择,以及小国的战略选择。小国对于特定安全问题的威胁评估,以及对于崛起国家在控制地区问题作用的评估,将很大程度影响小国的同盟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变迁 非对称同盟关系 美韩同盟 中韩关系 美国亚太战略
下载PDF
非对称技术联盟价值整合机制形成的战略选择——水环境治理小企业多案例研究
10
作者 孙进书 吴林飞 陈国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3,共11页
通过对4家水环境治理小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沿着“动机—行为—结果”的分析逻辑,构建价值整合机制形成的整体模型。从伙伴选择和合作机制两个方面分析联盟合作模式,识别了滩头堡型、管道型、浮板型和空降型4种合作模式,发现伙伴选择具... 通过对4家水环境治理小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沿着“动机—行为—结果”的分析逻辑,构建价值整合机制形成的整体模型。从伙伴选择和合作机制两个方面分析联盟合作模式,识别了滩头堡型、管道型、浮板型和空降型4种合作模式,发现伙伴选择具有连续性特征,扩展了伙伴选择焦点的假设和适用范围。探究合作模式对联盟价值整合机制的影响,发现联盟价值整合机制分为共同价值创造、共同价值占有和双重价值获取三类,伙伴选择和合作机制共同影响联盟价值整合。联盟价值整合机制映射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一关系在非对称情境下具有独特性。资源获取动机与伙伴选择优先性有关,企业为获取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时倾向于市场导向伙伴选择,为获取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时倾向于关系导向伙伴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技术联盟 伙伴选择 合作机制 价值整合
下载PDF
从大西洋到大周边:土耳其复合联盟战略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东辉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155,160,共32页
“复合联盟战略”是主权国家基于多维地理空间,维护多重目标,依靠多种动员手段,与多重合作对象建立的差序化复合安全共同体,其中促进变量与阻碍变量处于一组动态平衡之中。阿拉伯剧变以来,中东地区多极化趋势加速,土耳其从国家整体利益... “复合联盟战略”是主权国家基于多维地理空间,维护多重目标,依靠多种动员手段,与多重合作对象建立的差序化复合安全共同体,其中促进变量与阻碍变量处于一组动态平衡之中。阿拉伯剧变以来,中东地区多极化趋势加速,土耳其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主动塑造安全合作架构,形成任务导向型的复合联盟战略:在欧洲方向,调整与北约的不对称军事联盟,寻求对等伙伴地位;在中东地区,以塑造伊斯兰国家的发展模式、推广现代伊斯兰为指归,打造亲穆兄会联盟;在中亚地区,以族裔认同为抓手,推动泛突厥联盟。土耳其复合联盟战略具有互补性、塑造性和动态性,与安全合作伙伴既联合又斗争,各联盟之间既牵制又联动,体现了土耳其重塑地区秩序的大国角色定位。就成效而言,土耳其借助复合联盟战略增强了地区影响力,彰显了自身外交的独立性和战略自主性,但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对内,它加重了土耳其的经济负担,有透支国家战略资源的风险;对外,它加剧了对手的安全困境,引起地区格局的阵营化。土耳其的复合联盟战略是其身份多样性、大国角色定位和国内物质能力平衡的产物,反映了新时期联盟政治的功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联盟战略 土耳其 中东安全 准联盟 不对称军事联盟 亲穆兄会联盟 泛突厥联盟
原文传递
非对称技术联盟小企业资源依赖对伙伴选择与双重价值占有的影响--以水环境治理行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进书 陈国鹰 +1 位作者 张爱国 张义明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169,共8页
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生存的关键在于控制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小企业如何控制核心企业的关键资源和关系在理论界缺少深入研究,建立互利的非对称技术联盟似乎成为有效途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水环境治理行业185家... 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生存的关键在于控制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小企业如何控制核心企业的关键资源和关系在理论界缺少深入研究,建立互利的非对称技术联盟似乎成为有效途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水环境治理行业185家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提出并验证非对称技术联盟小企业资源依赖对伙伴选择和双重价值占有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企业基于资源依赖可以通过市场导向和关系导向伙伴选择实现双重价值占有;关系导向的伙伴选择对市场导向的伙伴选择和双重价值占有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技术联盟 小企业 资源依赖 伙伴选择 双重价值占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