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浊之考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光辉 邱满玲 金威尔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13-3215,共3页
清浊是中医学的基础性词汇及概念,其本义源于水,形容水清澈与否。清浊被借用于《黄帝内经》后,被赋予了广泛的医学含义,其中对举形式出现的清浊涉及到中医对立统一概念、类似阴阳等元概念。张仲景、李东垣等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清浊... 清浊是中医学的基础性词汇及概念,其本义源于水,形容水清澈与否。清浊被借用于《黄帝内经》后,被赋予了广泛的医学含义,其中对举形式出现的清浊涉及到中医对立统一概念、类似阴阳等元概念。张仲景、李东垣等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清浊概念基础上,收缩了清浊的概念范围,创建了升清降浊理论,广泛用于解释疾病病机及指导疾病的治疗。但是清浊具体含义至今仍然存在争议,清浊相关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义 升清降浊
原文传递
彭培初辨治IgA肾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邵命海 卓鹏伟 彭培初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1-2,22,共3页
介绍彭培初教授对IgA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经验。IgA肾病的病机为中气不足、清升浊降失司,三焦疏调失职,风邪外袭、水湿内生,瘀血阻络;制订补中益气、升清降浊,疏调三焦,祛风逐水,活血通络四大治疗方法。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IGA肾病 升清降浊 疏调三焦 祛风逐水 活血通络 名医经验 彭培初
下载PDF
曹氏益肾方辨治慢性肾衰竭68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勇 魏玲 +2 位作者 金华 任克军 王亿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曹氏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CRF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曹氏益肾方,对照组服用肾衰宁胶囊和包醛氧淀粉胶囊,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 目的观察曹氏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CRF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曹氏益肾方,对照组服用肾衰宁胶囊和包醛氧淀粉胶囊,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和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GFR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降低SCr、BUN和CysC水平和升高GFR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曹氏益肾方对非透析阶段CRF具有显著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氏益肾方 慢性肾衰竭 清降补益通络法
下载PDF
武连仲教授升清降浊针刺法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佳 武连仲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39-40,共2页
武连仲教授根据脑的三大生理功能特点提出了清浊失司为脑病的重要病机,选取具有"升清降浊"功能的特色穴位,开创了"升清降浊针刺法",并以此治疗以清浊失司为主要病机的脑病。
关键词 升清降浊 针刺 脑病
下载PDF
谷云飞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经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孟一 部繁 谷云飞(指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谷云飞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位在脾胃、大肠,病机总属脾胃气虚,失其健运,夹瘀夹滞,老年体质多虚多瘀。谷老师从老年体质出发,针对虚实夹杂病机,消补兼施,故选用枳术丸为主方。配伍运用提壶揭盖、宣肺以通,升清降浊、行气导滞,塞因塞用... 谷云飞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位在脾胃、大肠,病机总属脾胃气虚,失其健运,夹瘀夹滞,老年体质多虚多瘀。谷老师从老年体质出发,针对虚实夹杂病机,消补兼施,故选用枳术丸为主方。配伍运用提壶揭盖、宣肺以通,升清降浊、行气导滞,塞因塞用、善佐乌梅中医特色方法,同时兼顾西医中药药理潜心组方。亦指出宣教的重要性,如指导饮食、排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功能性便秘 谷云飞 脾胃气虚 升清降浊 塞因塞用 枳术丸
下载PDF
郑启仲运用升降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钱红涛 郑宏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郑启仲教授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应用频次、药物组合频次等,并进行关联规... 目的: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郑启仲教授门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应用频次、药物组合频次等,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重点分析发热和咳嗽为主症的用药规律,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用药规律。结果: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升降散常与柴胡、黄芩、生石膏、甘草等配伍。发热为主症的疾病常用处方:升降散、普济消毒饮、银翘散等,多与生石膏、栀子、浙贝母、羚羊角等药物配伍。咳嗽为主症的疾病常用处方:升降散、麻杏石甘汤、三拗汤、小柴胡汤等,多与川贝母、莱菔子、连翘、栀子、葶苈子、羚羊角等配伍。结论:郑启仲教授灵活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外感温病及内伤杂病,擅用升清降浊治法,组方用药体现了升清降浊的治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散 升清降浊法 郑启仲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升清降浊法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凯 何春霞 欧爱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263-264,共2页
目的:探讨国内升清降浊法的应用现状和动向。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3—2007年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升清降浊法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升清降浊法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结果:1983—2007年国内升清降浊法研究的文献... 目的:探讨国内升清降浊法的应用现状和动向。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3—2007年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升清降浊法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升清降浊法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结果:1983—2007年国内升清降浊法研究的文献有186篇,文献量年度发表量呈增长趋势。升清降浊法国内研究热点是①升清降浊法的具体临床研究;②方剂中的自拟升清降浊方、补中益气汤等;③疾病中消化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疾病。结论:升清降浊法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升清降浊的经典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而临床研究总体质量有待改善,研究范围亦有待进一步扩大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法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下载PDF
运用“膏脂”学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探析及临床运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小波 张永 +1 位作者 曾绍谦 沈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0-13,18,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糖脂代谢紊乱诱导的慢性肝损害。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的最常见肝病之一。中医学对本病的病机、治法探讨较多,各医家众说纷纭。笔者基于《黄帝内经》“膏脂”学说,提出中焦气机升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糖脂代谢紊乱诱导的慢性肝损害。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的最常见肝病之一。中医学对本病的病机、治法探讨较多,各医家众说纷纭。笔者基于《黄帝内经》“膏脂”学说,提出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膏脂转输障碍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核心病机,治疗遵升清降浊之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其理论依据及临证运用案例,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脂学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升清降浊 理论探析 临床运用
下载PDF
糖肾升清降浊颗粒治疗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焦东方 刘爱华 +4 位作者 王向歌 杜芬芬 李明 李梦豪 李鹏举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糖肾升清降浊颗粒治疗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蛋白尿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相同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予糖肾升清降浊颗粒口服,对照组加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糖肾升清降浊颗粒治疗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蛋白尿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相同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予糖肾升清降浊颗粒口服,对照组加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和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SCr、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G、HbA1c、TC、TG水平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肾升清降浊颗粒治疗蛋白尿期DN,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兼有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脂代谢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升清降浊 升降散
下载PDF
郑小伟应用温阳法治疗慢性咽喉炎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立珊 郑小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总结郑小伟治疗咽喉炎的经验,对郑小伟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郑老师从经典出发,结合近代医家治疗经验,认为慢性咽喉炎的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阴阳升降失调。治疗上顺应三伏时节阳气旺盛的特殊时期,用温补中阳、升... 总结郑小伟治疗咽喉炎的经验,对郑小伟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郑老师从经典出发,结合近代医家治疗经验,认为慢性咽喉炎的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阴阳升降失调。治疗上顺应三伏时节阳气旺盛的特殊时期,用温补中阳、升清降浊、通阳利咽的方法治疗慢性咽喉炎,可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常采用穴位贴敷、中药内服及耳穴按压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咽喉炎 阳气亏虚 阴阳升降失调 温补中阳 升清降浊 郑小伟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代谢性疾病经验
11
作者 凡晓菲 刘然 王晞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00-5904,共5页
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嘌呤、微量元素等物质与能量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王晞星教授认为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其从升阳益气、升阳除湿、升阳散火三方面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选用补中益... 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嘌呤、微量元素等物质与能量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王晞星教授认为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病机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其从升阳益气、升阳除湿、升阳散火三方面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选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基础方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升”与“降”在人体的运用中相辅相成,升降相因,有升则有降,有降则有升,“升”与“降”既对立又统一。文章总结了王教授的临床经验,王教授在运用升清降浊之法时,升清与降浊并用,配伍风药以胜湿。清阳升则人体脏腑得以濡养,浊阴降则糟粕垃圾排出体外,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阴平阳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疾病 升清降浊法 名医经验 升阳益气 升阳除湿 升阳散火
原文传递
升清降浊 法古探新——胃病治疗经验谈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胜利 何春梅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1,共2页
以升清降浊为原则 ,运用调畅通腑、益气养阴、淡渗助运药 ,治疗多种胃病 ,获良好疗效。附治疗萎缩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案三则。
关键词 升清降浊 调畅通腑 益气养阴 淡渗助运 萎缩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下载PDF
郑启仲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宏 钱红涛 +4 位作者 冯斌 廉文君 卢婷婷 陆相朋 郑攀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郑启仲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以郑启仲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395首原始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频次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提取出常见药物组合,并...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郑启仲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以郑启仲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395首原始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频次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提取出常见药物组合,并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结果处方共涉及199味中药,出现频次位于前10位的依次是白芍、僵蚕、蝉蜕、甘草、全蝎、天麻、谷精草、白附片、片姜黄、龙骨;性味归经以性寒、平、温,味甘、辛、苦以及归肝、肺、脾经为主;药物间关联度居前3位的依次为蝉蜕、僵蚕,白芍、甘草,白芍、蝉蜕、僵蚕;复杂熵聚类发现10个药物组合;中医证型分析以痰热动风、阴虚阳亢证最为常见。结论郑启仲教授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基本病机为气机失调、升降失常,临证治疗以"和法"为主,升降同用、寒温并举,达到升清降浊、调畅气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儿童 升清降浊 调畅气机 关联规则 复杂熵聚类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郑启仲
原文传递
白术治疫古今探微
14
作者 李玉国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13-716,共4页
中医治疫主要包括外防邪气和内养正气两个方面,外防邪气旨在避免疫戾之邪侵袭,内养正气可培补正气以抗邪。白术善调脾胃,既可补气健脾,辅助人体正气以防疫;又可调畅脾胃气机,升清降浊而治疫;还可祛湿化浊,防止疫戾之邪羁留深入。白术药... 中医治疫主要包括外防邪气和内养正气两个方面,外防邪气旨在避免疫戾之邪侵袭,内养正气可培补正气以抗邪。白术善调脾胃,既可补气健脾,辅助人体正气以防疫;又可调畅脾胃气机,升清降浊而治疫;还可祛湿化浊,防止疫戾之邪羁留深入。白术药性平和兼能调和五脏,补益脾胃兼能祛湿化浊,主入中焦使机体气机升降有序,具有良好的防疫、治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疫病 气机 升清降浊
下载PDF
单兆伟教授运用升阳降浊法治疗胃下垂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荀兰兰 单兆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1期90-92,共3页
胃下垂与中气下陷有着密切联系,但临证中,单用升阳之法疗效差强人意。文章总结了单兆伟教授用升阳降浊法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加以阐述。
关键词 胃下垂 升阳降浊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阻断CRF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娟 傅贵平 +5 位作者 李庆耀 王冬芽 王霞 戴彩华 钟丹 刘思美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江西省名中医傅贵平教授经过30余年肾病临床治疗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浊毒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以升麻10 g,大黄10 g,黄芪20 g,桃仁10 g,丹参20 g,白花蛇舌草12 g,鹿衔草15 g,蒲公... 江西省名中医傅贵平教授经过30余年肾病临床治疗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以浊毒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以升麻10 g,大黄10 g,黄芪20 g,桃仁10 g,丹参20 g,白花蛇舌草12 g,鹿衔草15 g,蒲公英10 g,马鞭草15 g为主方随症加减,以益气升清、降浊排毒法为主旨贯穿各期,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升清降浊 中医机理 升麻 大黄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星羽 赵唯含 +2 位作者 陈琛 邱鹏辉 雷根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0期1132-1137,共6页
升清降浊法是中医常见治法之一,由来已久,现已被应用到多个疾病领域,多项研究表明升清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KD)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从DKD与蛋白尿的相关性、DKD引发蛋白尿的基本病机、升清降浊法治疗DKD蛋白尿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4... 升清降浊法是中医常见治法之一,由来已久,现已被应用到多个疾病领域,多项研究表明升清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KD)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从DKD与蛋白尿的相关性、DKD引发蛋白尿的基本病机、升清降浊法治疗DKD蛋白尿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4个方面入手,探讨升清降浊法治疗DKD蛋白尿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参考文献5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健脾益肾
下载PDF
僵蚕量效研究和治疫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国 张文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06-609,共4页
通过梳理古籍及医家经验,总结僵蚕的常用功效为息风止痉,化痰散结,常用于治疗各种风痰阻滞之顽症,如惊厥抽搐、积聚肿痛、喉痹咽痛、偏正头痛、痈疮疔肿、中风偏瘫等。此外,僵蚕还有防治疫病的特殊功用,主要与僵蚕疏风散邪,升清降浊之... 通过梳理古籍及医家经验,总结僵蚕的常用功效为息风止痉,化痰散结,常用于治疗各种风痰阻滞之顽症,如惊厥抽搐、积聚肿痛、喉痹咽痛、偏正头痛、痈疮疔肿、中风偏瘫等。此外,僵蚕还有防治疫病的特殊功用,主要与僵蚕疏风散邪,升清降浊之性有关,其治疫的核心是与蝉蜕配伍,发挥散疫毒,解郁热,升清降浊的作用。临床中僵蚕多生用或炒制用,其用量为5~3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量效研究 疫病 升清降浊
下载PDF
刘仍海教授基于“浊毒理论”以补脾柔肝、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肛窦炎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美悦 刘仍海 +4 位作者 刘薇 张慧丽 宫僖浩 黄思瑶 李维康 《四川中医》 2023年第9期8-12,共5页
刘仍海教授从事肛肠疾病研究三十余载,对慢性肛窦炎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刘教授认为本病是由内外浊毒之邪相兼致病,浊毒既指机体正常代谢所排泄的污浊之物,也指因机体功能失常而内生的一种致病因素,脾虚肝郁为本病之本,浊毒蕴结... 刘仍海教授从事肛肠疾病研究三十余载,对慢性肛窦炎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刘教授认为本病是由内外浊毒之邪相兼致病,浊毒既指机体正常代谢所排泄的污浊之物,也指因机体功能失常而内生的一种致病因素,脾虚肝郁为本病之本,浊毒蕴结为局部之标,清阳不升、浊阴难降是本病缠绵难愈之关键,治疗当“断其源,散其储”。本文从浊毒致病阐释慢性肛窦炎的发生发展及致病特点,介绍刘教授基于“浊毒理论”以补脾柔肝、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肛窦炎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理论 补脾柔肝法 升清降浊法 慢性肛窦炎
下载PDF
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医案撷萃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文恺 周晓波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79-82,共4页
总结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作者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其用药特色。周晓波教授治疗脾胃病以健脾益中,升降并用为核心,升法中补气升阳,配伍风药,降法中以降气为主,同治兼证,升降法... 总结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作者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其用药特色。周晓波教授治疗脾胃病以健脾益中,升降并用为核心,升法中补气升阳,配伍风药,降法中以降气为主,同治兼证,升降法中擅用药对,注重疏肝宣肺,取得良好疗效。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 名医经验 脾胃病 周晓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