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符号·生命·幻象——苏珊·朗格论艺术的表现方式与生成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5-80,共6页
苏珊·朗格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性哲学家,也是艺术符号美学的代表人物。朗格广泛采纳哲学、美学、心理学的思想质素,从艺术的表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探讨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她将符号与形式看作艺术的表现,将情感与生命看作艺术的...
苏珊·朗格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性哲学家,也是艺术符号美学的代表人物。朗格广泛采纳哲学、美学、心理学的思想质素,从艺术的表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探讨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她将符号与形式看作艺术的表现,将情感与生命看作艺术的本质,创造性地以抽象与幻象的建立探讨了艺术的生成机制,最终糅合了艺术创作的“表现说”与“形式说”,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命题,对后来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符号
情感生命
艺术幻象
苏珊·朗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术幻觉的审美本质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2
作者
王永葆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2-35,共4页
艺术幻觉类似于生活幻觉,又不同于生活幻觉,它在客观形态和认识习惯上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在审美心理上却更真实,它包括创作主体情感的真实和人物“心造”的真实,这种真实性来自于艺术创作心理,是一种不合常态的变态心理,它是...
艺术幻觉类似于生活幻觉,又不同于生活幻觉,它在客观形态和认识习惯上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在审美心理上却更真实,它包括创作主体情感的真实和人物“心造”的真实,这种真实性来自于艺术创作心理,是一种不合常态的变态心理,它是原始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积淀。作家和作品人物遵循“人我不分,推已及人”和“物我一体,推已及物”的原则,在审美接受活动中,幻觉性意象服从艺术传达的“可信性”和“可接受性”,具有生理心理学上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幻觉
真实性
变态心理
可接受性
审美心理
审美本质
文学创作
艺术创作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杜诗中的时空艺术
3
作者
杜松梅
《唐都学刊》
2020年第2期28-33,共6页
杜甫思想深厚博大,对历史现实、宇宙人生都有深刻而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诉诸诗歌常表现为诗中阔大的时空背景、深沉的历史意识与人生关怀,反映着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索。杜甫异于常人的敏锐感受,上接宇宙、下系苍生的孤独体验,使其...
杜甫思想深厚博大,对历史现实、宇宙人生都有深刻而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诉诸诗歌常表现为诗中阔大的时空背景、深沉的历史意识与人生关怀,反映着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索。杜甫异于常人的敏锐感受,上接宇宙、下系苍生的孤独体验,使其时空意识绵远而阔大,有别于初、盛唐其他诗人。杜甫不仅在修辞中将其作为一种具体的时、空对仗手法,也将之整体艺术化,从而为其诗之风格增添了阔大、深邃的美感。及至他突破时空限制,古今、彼此、时地错综,虚实互见,惝恍杳冥,则造就了其诗独特的时空艺术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时空意识
修辞手法
艺术构思
时空表现效果
时空艺术幻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符号·生命·幻象——苏珊·朗格论艺术的表现方式与生成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洁
机构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5-80,共6页
文摘
苏珊·朗格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女性哲学家,也是艺术符号美学的代表人物。朗格广泛采纳哲学、美学、心理学的思想质素,从艺术的表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探讨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她将符号与形式看作艺术的表现,将情感与生命看作艺术的本质,创造性地以抽象与幻象的建立探讨了艺术的生成机制,最终糅合了艺术创作的“表现说”与“形式说”,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一命题,对后来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艺术符号
情感生命
艺术幻象
苏珊·朗格
Keywords
artistic
Symbol
Emotional
Life
artistic
illusion
Susanne
Langer
分类号
J0-02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术幻觉的审美本质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2
作者
王永葆
机构
陇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摘
艺术幻觉类似于生活幻觉,又不同于生活幻觉,它在客观形态和认识习惯上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但在审美心理上却更真实,它包括创作主体情感的真实和人物“心造”的真实,这种真实性来自于艺术创作心理,是一种不合常态的变态心理,它是原始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积淀。作家和作品人物遵循“人我不分,推已及人”和“物我一体,推已及物”的原则,在审美接受活动中,幻觉性意象服从艺术传达的“可信性”和“可接受性”,具有生理心理学上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艺术幻觉
真实性
变态心理
可接受性
审美心理
审美本质
文学创作
艺术创作心理
Keywords
artistic
illusion
truthfulness
psychopathology
the
receptivity
application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杜诗中的时空艺术
3
作者
杜松梅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唐都学刊》
2020年第2期28-33,共6页
文摘
杜甫思想深厚博大,对历史现实、宇宙人生都有深刻而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诉诸诗歌常表现为诗中阔大的时空背景、深沉的历史意识与人生关怀,反映着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索。杜甫异于常人的敏锐感受,上接宇宙、下系苍生的孤独体验,使其时空意识绵远而阔大,有别于初、盛唐其他诗人。杜甫不仅在修辞中将其作为一种具体的时、空对仗手法,也将之整体艺术化,从而为其诗之风格增添了阔大、深邃的美感。及至他突破时空限制,古今、彼此、时地错综,虚实互见,惝恍杳冥,则造就了其诗独特的时空艺术景观。
关键词
杜诗
时空意识
修辞手法
艺术构思
时空表现效果
时空艺术幻境
Keywords
Du
Fu’s
poems
spatiotemporal
consciousness
rhetorical
device
artistic
conception
spatiotemporal
presentation
effect
spatiotemporal
artistic
illus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符号·生命·幻象——苏珊·朗格论艺术的表现方式与生成机制
赵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艺术幻觉的审美本质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王永葆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杜诗中的时空艺术
杜松梅
《唐都学刊》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