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正生 王孟 +1 位作者 郭洪海 孟宏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患者82例,对其使用SpO2监测仪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经SPO2监测仪监测,患肢的...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患者82例,对其使用SpO2监测仪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经SPO2监测仪监测,患肢的SpO2均≤95%,其中92%~95%有17例,血管探查手术率为0;86%~91%有38例,血管探查手术率为7.9%(3/38);85%以内有27例,血管探查手术率为14.8%(4/27);以SpO2在85%以内的患者血管探查手术率为最高,92%~95%的患者血管探查手术率为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5.75,P〈0.05)。结论 SpO2监测在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使用方便、出结果快、数据准确等优点,可协助临床尽早观察发现患肢血液循环的改变,为及时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尤其适合在急诊及院前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2监测 四肢动脉急、慢性缺血性疾病 预后
下载PDF
三联预康复策略在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围术期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谢芬 米元元 胡丽园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2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探讨三联预康复策略在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90例需择期在全麻下行下肢动脉探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选取2018年6-12月收治本院血管外科... 目的探讨三联预康复策略在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90例需择期在全麻下行下肢动脉探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选取2018年6-12月收治本院血管外科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6月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三联预康复策略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 min步行距离、抑郁状态、营养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结果6 min步行距离术前1 d、术后1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抑郁程度较对照组程度减轻;术前及术后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术前实施三联预康复措施能改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和营养状况,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手术应激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预康复 下肢外周动脉 围术期护理 效果评价
下载PDF
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衡 冉启胜 +1 位作者 邓洋 夏传江 《西部医学》 2019年第4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经我院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整理89例患者DSA与CT...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期及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经我院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整理89例患者DSA与CTA重建图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共同评估观察DSA与CTA重建图像,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进行计算,并分析CTA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临床分析的应用价值。结果 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膝上动脉血管狭窄≥50%的灵敏度为97.23%、特异性为97.15%、准确度为97.13%、阳性预测值为94.02%及阴性预测值为97.89%,Kappa=0.945;CTA诊断膝下血管狭窄≥50%诊断的灵敏度为96.12%、特异性为92.05%、准确度为94.13%、阳性预测值为92.22%及阴性预测值为96.34%,Kappa=0.875;CTA诊断足动脉血管狭窄的灵敏度为69.21%、特异性为90.95%、准确度为89.03%、阳性预测值为72.34%及阴性预测值为88.86%,Kappa=0.657。结论 CTA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能对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区进行直观、全面、清晰的准确显示,有利于影像医生对狭窄程度进行准确分级,可为临床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术前评价和筛选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下肢动脉 分期 狭窄程度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辉 刘炎 张林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5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TA检查。扫描范围1000~1500mm,层厚1.25mm,螺距0.984。造影剂剂用量90~100ml,注射速度3ml/s,高压注射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5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TA检查。扫描范围1000~1500mm,层厚1.25mm,螺距0.984。造影剂剂用量90~100ml,注射速度3ml/s,高压注射器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0S,对全部图像进行MIP、VRT、MPR重建使下肢血管清晰显示,每例患者血管分段为10段,并对图像进行评价。其中有20例患者1周内行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相同血管节段对照研究。结果:CTA结果与DSA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阳性预测率92.5%,阴性预测率98.6%。结论:64层CTA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可以成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术前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动脉 血管造影 64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放 唐玉新 +1 位作者 曲君成 李雪昆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行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42例,发病时间5 h~10 d,29例术后带管接微量泵继续溶栓3~7 d。结果 26例(61.9%)血管完全再通,动脉搏动恢复。10例(23.8%)... 目的观察和评价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行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42例,发病时间5 h~10 d,29例术后带管接微量泵继续溶栓3~7 d。结果 26例(61.9%)血管完全再通,动脉搏动恢复。10例(23.8%)虽主要动脉闭塞,但侧支循环建立,临床症状消失。6例(14.3%)主要动脉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欠佳,但临床症状改善,下肢病变平面下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具有溶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螺旋CT动脉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娄琳 郭德安 +2 位作者 张志芳 刘青 童卫玲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脉造影(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糖尿病伴下肢不适的患者行CTA检查,范围腹主动脉远段至足底,层厚5 mm,螺距1.375,重建层厚1.25 mm,重叠50%,对比剂量100~150 ml,注射速率3.5 ... 目的探讨螺旋CT动脉造影(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糖尿病伴下肢不适的患者行CTA检查,范围腹主动脉远段至足底,层厚5 mm,螺距1.375,重建层厚1.25 mm,重叠50%,对比剂量100~150 ml,注射速率3.5 ml/s,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并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病变血管表现为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等。结论 CTA可准确地显示糖尿病血管病变情况,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介入技术在下肢动脉取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澄宇 苏榕 +1 位作者 骆曦图 唐毅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应用介入技术,改进传统的下肢动脉取栓手术,降低手术后的再栓塞率、截肢率、死亡率。方法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应用术中造影、导丝引导下置管、监视下拖栓、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等介入技术结合动脉取栓手... 目的应用介入技术,改进传统的下肢动脉取栓手术,降低手术后的再栓塞率、截肢率、死亡率。方法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应用术中造影、导丝引导下置管、监视下拖栓、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等介入技术结合动脉取栓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阻塞24例,涉及24条下肢动脉。结果全组病例手术后再栓塞3例,无截肢,无死亡。结论取栓手术中应用介入技术后,明显降低术后再栓塞率,截肢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内 下肢动脉 取栓手术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7
8
作者 杜昕 任昊 +4 位作者 郭伟 张敏宏 贾鑫 许永乐 贾森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4-896,共3页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血管闭塞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引发跛行、组织坏死、截肢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临床症状,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接受微创治疗开通血管、改善组织血供,缓解临床症...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血管闭塞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引发跛行、组织坏死、截肢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临床症状,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接受微创治疗开通血管、改善组织血供,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动脉硬化的进展、组织的增生反应、血管本身的弹性回缩等造成的再狭窄、再闭塞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主要问题。目前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心血管介入器材领域的发展以及成功应用,我们似乎看到了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方向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腔内治疗 支架 球囊 载药器材 生物可降解材料
原文传递
下肢双能CTA去骨去钙化功能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郝永 宋云龙 +6 位作者 弥龙 刘侠 王东 李相生 孟利民 方红 祝红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0-703,共4页
目的研究双能CT下肢动脉成像去骨去钙化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患者进行双能CT下肢动脉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图像,残留骨手动去除,记录各自去骨时间及对各节段血管的侵... 目的研究双能CT下肢动脉成像去骨去钙化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3例患者进行双能CT下肢动脉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图像,残留骨手动去除,记录各自去骨时间及对各节段血管的侵蚀度。判定斑块去除前后对血管狭窄度测量的影响。结果残留骨仅在未去除钙化斑块图像上观察到,双能去骨时间(1.86±0.28)min低于传统自动去骨时间(2.00±0.24)min(P<0.01,t=-4.382);共对822节段血管进行分析,血管侵蚀率前者低于后者,且最常发生于小腿部血管(χ2=13.13,P<0.01)。结论双能CTA明显优于传统多层螺旋CTA,双能自动去骨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小腿部血管的显示,自动去斑块功能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血管造影 双能CT
原文传递
1例暴发性心肌炎行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继发动脉血栓患儿个体化抗栓治疗分析
10
作者 高年婷 王欣怡 李波霞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7期1953-1956,共4页
本文报道了1例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患者经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继发导管相关性下肢动脉血栓,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及循证证据,结合动脉血栓特点制订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最终患儿转归良好。患儿... 本文报道了1例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患者经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继发导管相关性下肢动脉血栓,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及循证证据,结合动脉血栓特点制订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最终患儿转归良好。患儿ECMO抗凝治疗仍缺少大规模研究,目前为止尚缺少权威性指南。临床药师应熟练掌握抗栓药物特点,结合患者个体情况权衡风险和获益,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抗血栓治疗
下载PDF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铁死亡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金学连 何霄 +2 位作者 贾海博 吴丹 赵凯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索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潜在铁死亡相关生物标志物及诊断治疗靶点。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转录组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 目的探索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潜在铁死亡相关生物标志物及诊断治疗靶点。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转录组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并与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得到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诊断价值;之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Cytoscape中的算法预测关键基因;最后通过miRWalk预测靶向关键基因的miRNA并构建网络图。结果共筛选出9个下肢外周动脉疾病铁死亡相关基因,GO与KEGG的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铁死亡、免疫调节、凋亡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ROC诊断提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9个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30;基于算法筛选出4个关键基因:HMOX1、ALOX5、IL1B和CYBB,而CYBB和HMOX1同时受miR-6734-3p调控。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得出HMOX1、ALOX5、IL1B和CYBB在下肢外周动脉疾病中存在诱导铁死亡的潜在作用,而miR-6734-3p作为HMOX1与CYBB的共同靶向miRNA,有望成为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下肢外周动脉疾病 铁死亡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诊断分析(附89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韶卿 王忠周 郭启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9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9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示,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动脉硬化闭塞症 彩色多普勒 双功能超声
下载PDF
彩超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蓉 王依宁 +3 位作者 梁祯 杨丽 刘华丽 胡蜀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根据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结合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有无狭窄及患侧上肢动脉血流变化,探讨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9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椎动脉、上肢动... 目的根据椎动脉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结合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有无狭窄及患侧上肢动脉血流变化,探讨彩超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29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椎动脉、上肢动脉血流方向、速度、频谱特征等比较,根据椎动脉血流频谱表现将其分为三型:隐匿型(收缩期出现切迹)、部分型(收缩期血流反向,舒张期血流正向)、完全型(全心动周期血流均反向)。结果病变左侧多见,病因以动脉硬化为主,约86.2%(25/29),大动脉炎3例占10.3%,动脉发育畸形1例占3.4%;完全型窃血9例,部分型15例、隐匿型5例。患侧上肢动脉血流流速正常或减低、频谱呈单峰或低慢波。结论彩超能对绝大多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能明确诊断,窃血程度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椎动脉 上肢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锋 梁惠民 +3 位作者 韩萍 熊斌 郑传胜 冯敢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使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治疗61例共75段长段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长度为10.7~40.5 cm,平均(24.7±7.8)cm。其中13例共13段闭塞动脉采用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长段闭塞腔内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使用腔内介入治疗方法治疗61例共75段长段动脉闭塞性病变。病变长度为10.7~40.5 cm,平均(24.7±7.8)cm。其中13例共13段闭塞动脉采用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48例共62段闭塞动脉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结果两种方法结合共有55例69段闭塞动脉再通成功,其中47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8例无明显改善。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2例因并发症较严重放弃介入手术,余7例经处理后均得以妥善治疗,未影响临床疗效。术后1年随访一期通畅率为75.5%。结论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可行性强,近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其可部分取代传统外科手术,可作为治疗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长段闭塞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64层MS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旷连勤 戴世明 +4 位作者 张靖 冉启胜 陈金华 张伟国 王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2期2277-228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可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对全下肢动脉进行CTA扫描,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传入AW4.2P后处理工作站,血管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可疑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对全下肢动脉进行CTA扫描,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传入AW4.2P后处理工作站,血管重建技术包括VR、MIP、MPR及CPR,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采用智能血管分析与目测法相结合。结果:21例患者共显示血管336段,均获得了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全部满足诊断要求。除5例患者下肢动脉CTA表现正常外,其余16例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336段血管中,7段有脂质纤维性斑块,27段有钙化斑块,222段显示广泛的混合性斑块;其中完全闭塞占4.46%;重度狭窄7.14%;中度狭窄31.8%;轻度狭窄32.7%;无明显狭窄者23.8%。结论:64层MS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具有很高准确性,各种血管重建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勃脉粥样硬化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彩虹 柯小瑚 +3 位作者 汤兰欢 陈溢斌 叶美平 邓莲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7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依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7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依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年龄、LDL-C、CHOL、糖尿病病程、超敏CRP是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共同的危险因素,SBP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2h血糖是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呈等级正相关,SBP高者易发生颈动脉硬化,餐后2h血糖高者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应多因素全面控制以防治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下肢动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行下肢动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光 杨宁 +3 位作者 潘杰 刘巍 孙革利 金征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下肢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并探讨其技术要点、适应证、禁忌证及主要优点。资料与方法 对 90例下肢动脉急慢性缺血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插管行下肢动脉造影 ,统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90例患者 ...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下肢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并探讨其技术要点、适应证、禁忌证及主要优点。资料与方法 对 90例下肢动脉急慢性缺血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插管行下肢动脉造影 ,统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90例患者 ,87例经桡动脉行下肢动脉造影获得成功 ,成功率为 96 .7% ,余 3例改行经肱动脉途径。局部发生轻微血肿 2例 ,术后 8例 (9.2 % )桡动脉搏动减弱 ,无搏动消失及手部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下肢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舒适、不影响治疗计划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下肢 动脉造影 可行性研究 安全性 适应证
下载PDF
彩超诊断腓动脉末支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秋华 燕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48-849,共2页
目的 对20 例腓动脉末支血管作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 被检查者取侧卧位,下肢髋、膝关节弯曲呈放松状态,探头置在距膝关节约6 cm 处,声像图显示腓骨和周围诸肌。观察血管的内径及彩色血流的充盈情况等。结果 管径为1-33&#... 目的 对20 例腓动脉末支血管作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 被检查者取侧卧位,下肢髋、膝关节弯曲呈放松状态,探头置在距膝关节约6 cm 处,声像图显示腓骨和周围诸肌。观察血管的内径及彩色血流的充盈情况等。结果 管径为1-33±0-13 m m ,收缩期峰值流速为15-6±11-6 cm/s,阻力指数为0-9 ±0-07 ,平均流速为8-6 ±3-16 cm/s。结论 本文的腓动脉末支血管的收缩期峰值流速与文献报道的胫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近似,作者在检查该血管时发现大多数为单相波型,很少为三相波型,认为接近骨面区的动脉末支血管受肌肉阻力少或无。彩超可较准确地评估下肢动脉的功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末支血管 彩超 诊断 血流动力学 腓骨移植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手术取栓联合持续灌注治疗中期下肢动脉血栓46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云 梅志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评估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手术取栓联合持续局部灌注溶栓治疗中期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6例病人就诊时间均属发病中期,在DSA监测下接受股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有基础狭窄病变者选择行股深动脉成形、... 目的:评估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手术取栓联合持续局部灌注溶栓治疗中期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6例病人就诊时间均属发病中期,在DSA监测下接受股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有基础狭窄病变者选择行股深动脉成形、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成形术,患肢留置导管局部尿激酶溶栓,配合抗凝、扩管、活血等治疗。结果:46例病人平均住院时间5.4d,显效30例,有效Ⅰ型8例,有效Ⅱ型5例(其中膝下截肢、截趾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3.48%,肢体存活率95.63%。结论:DSA下手术取栓联合持续局部灌注溶栓治疗中期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病人具有诊断准确、治疗彻底、住院时间短、救肢率及存活率高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血栓 栓塞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栓切除术 导管溶栓
下载PDF
下肢双能CTA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永 宋云龙 +5 位作者 弥龙 刘侠 王东 毕永民 李相生 孟利民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研究双能CTA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者进行双能下肢CTA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手动去骨后的图像,分别记录两者去骨时间及对各血管节段的侵蚀度。其中13例患者1周内行血... 目的:研究双能CTA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患者进行双能下肢CTA检查,得到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手动去骨后的图像,分别记录两者去骨时间及对各血管节段的侵蚀度。其中13例患者1周内行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相同血管节段对照研究。结果:双能去骨时间(1.86±0.28)min低于传统手动去骨时间(5.54±0.63 min),P<0.01,t=-34.962;共对903节段血管进行分析,血管侵蚀率前者低于后者,且最常发生于小腿部血管(χ2=4.13,P<0.05)。CTA与DS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一致性非常好,K=0.95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8%、93.3%、96.9%。结论:双能自动去骨方法较传统手动去骨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小腿部血管的显示率,自动去斑块功能可提高狭窄程度判定的准确性。双能CTA在评价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与DSA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是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双能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