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艾蒿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38
1
作者
李春娜
占颖
+5 位作者
刘洋洋
李朋收
时晓娟
魏茜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89-3891,共3页
艾蒿中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三萜类等。研究表明,艾叶油具有镇咳、祛痰和抗过敏性休克的疗效,还能对抗肾上腺素和组胺引起的心肌收缩,达到降低心脏收缩力的目的;艾叶油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艾蒿黄酮具...
艾蒿中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三萜类等。研究表明,艾叶油具有镇咳、祛痰和抗过敏性休克的疗效,还能对抗肾上腺素和组胺引起的心肌收缩,达到降低心脏收缩力的目的;艾叶油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艾蒿黄酮具有抗菌、抗氧化、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免疫抑制作用等。随着对艾蒿研究的日渐深入,发现艾蒿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对艾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艾蒿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原文传递
运用GC-MS对三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玲
吕磊
+2 位作者
董昕
吕狄亚
娄子洋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9-282,286,共5页
目的运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正己烷回流,静态顶空提取艾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NIST05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
目的运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正己烷回流,静态顶空提取艾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NIST05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3种方法共鉴别出艾叶中80个挥发油成分,其中静态顶空进样59个,水蒸气蒸馏37个,正己烷回流31个。结论结合水蒸气蒸馏和静态顶空进样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艾叶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静态顶空进样在挥发油成分鉴别上存在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静态顶空进样
桉油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蒿提取物对烟草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超影
胡国元
+4 位作者
胡坚
杨春雷
余君
杨锦鹏
袁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69-473,479,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对艾蒿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做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疫霉菌、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96h)、18.51%(168h),对烟草链格孢...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对艾蒿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做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疫霉菌、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96h)、18.51%(168h),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26%(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49%(120h)、87.42%(72h).在10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8.84%(48h)、100%(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11%(96h)、57.17%(72h)、32.87%(48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05%(6h).在50、100、20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均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
烟草疫霉菌
烟草链格孢菌
烟草青枯病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苍艾鼻用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丹
马云淑
+3 位作者
李婧瑜
晏菲
黎伟华
熊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04-2906,共3页
目的制备由苍术与艾叶等挥发油组成的苍艾鼻用微球,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以增加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增强其疗效。方法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并通过考察微球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采用正交试...
目的制备由苍术与艾叶等挥发油组成的苍艾鼻用微球,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以增加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增强其疗效。方法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并通过考察微球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评价微球质量。结果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采用乳化法交联法所制备的苍艾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49.45μm,粒径跨度为0.32μm,平均载药量为7.46%,药物包封率为23.05%。结论优选制备工艺所得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重复性,工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艾叶
挥发油
明胶微球
正交试验设计
原文传递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小梅
杨荣平
+2 位作者
胡人月
梁旭明
励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05期86-89,共4页
为分析研究艾叶炮制前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采取水蒸气蒸馏法对艾叶进行提取,提取物化学成分经GC—MS进行分离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艾叶经炮制后,挥发油组分发生了较大变化,生品中共鉴定了60种成分,其中有3...
为分析研究艾叶炮制前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采取水蒸气蒸馏法对艾叶进行提取,提取物化学成分经GC—MS进行分离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艾叶经炮制后,挥发油组分发生了较大变化,生品中共鉴定了60种成分,其中有36个成分在炮制后消失;醋艾炭共鉴定了45种成分,其中包含有炮制后19个新增成分。所获数据,为艾叶及其炮制品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炮制
挥发油
气质联用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艾联合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6
作者
冉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草药陈艾煎水洗澡联合维生素E外用按摩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陈艾煎水洗浴,同时给予维生素E胶丸外用涂...
目的:探讨中草药陈艾煎水洗澡联合维生素E外用按摩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陈艾煎水洗浴,同时给予维生素E胶丸外用涂硬肿处并按摩,5~7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90.0%,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时间(4.71±0.30)d,体温恢复时间(7.08±1.45)d,住院(8.36±1.35)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4、3.421、2.894、2.636,P均<0.05)。结论:陈艾煎水洗澡联合维生素E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尤适用于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艾
维生素E
新生儿
硬肿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艾与家艾茎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黎文炎
张应团
+1 位作者
周大寨
李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157,189,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艾与家艾茎、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分别比较家艾和野艾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艾蒿的茎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09种挥发性成分,野艾和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艾与家艾茎、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分别比较家艾和野艾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艾蒿的茎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09种挥发性成分,野艾和家艾的茎叶中共有12种相同的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家艾、野艾茎中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66.352%,51.473%,而家艾、野艾叶中萜类化合物含量约为74.336%,73.186%。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家艾和野艾茎叶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植酮、金合欢烯、蒎烯、桉叶油醇、樟脑、石竹烯、香叶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艾
野艾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蕲艾燃烧灰烬化学成份的HPLC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农熠瑛
杨梅
+1 位作者
江丹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分离蕲艾燃烧灰烬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方法:在C18柱,甲醇、水混合流动相(体积比10∶90),柱温30℃,检测波长219 nm条件下用HPLC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4个独立峰,表明样品中至少含有14种化合物.结论:此方法分离蕲艾燃烧灰烬甲醇...
目的:分离蕲艾燃烧灰烬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方法:在C18柱,甲醇、水混合流动相(体积比10∶90),柱温30℃,检测波长219 nm条件下用HPLC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4个独立峰,表明样品中至少含有14种化合物.结论:此方法分离蕲艾燃烧灰烬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
燃烧灰烬
化学成分
HPLC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蒿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38
1
作者
李春娜
占颖
刘洋洋
李朋收
时晓娟
魏茜
徐暾海
刘铜华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89-3891,共3页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No.2010DFB33260)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项目(No.2011-CXTD-19)~~
文摘
艾蒿中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苯丙素类、三萜类等。研究表明,艾叶油具有镇咳、祛痰和抗过敏性休克的疗效,还能对抗肾上腺素和组胺引起的心肌收缩,达到降低心脏收缩力的目的;艾叶油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艾蒿黄酮具有抗菌、抗氧化、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免疫抑制作用等。随着对艾蒿研究的日渐深入,发现艾蒿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对艾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艾蒿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艾蒿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Keywords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
Chemical
component
Pharmacological
a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运用GC-MS对三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玲
吕磊
董昕
吕狄亚
娄子洋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药材科
出处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9-282,286,共5页
文摘
目的运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正己烷回流,静态顶空提取艾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NIST05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3种方法共鉴别出艾叶中80个挥发油成分,其中静态顶空进样59个,水蒸气蒸馏37个,正己烷回流31个。结论结合水蒸气蒸馏和静态顶空进样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艾叶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静态顶空进样在挥发油成分鉴别上存在一定优势。
关键词
艾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静态顶空进样
桉油精
Keywords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GC-MS
static
headspace
eucalyptol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蒿提取物对烟草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超影
胡国元
胡坚
杨春雷
余君
杨锦鹏
袁军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湖北省烟草科研所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69-473,479,共6页
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科技项目计划(中烟办2010 221号)资助
文摘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滤纸片法,对艾蒿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做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疫霉菌、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96h)、18.51%(168h),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26%(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49%(120h)、87.42%(72h).在10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8.84%(48h)、100%(6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11%(96h)、57.17%(72h)、32.87%(48h);艾蒿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05%(6h).在50、100、200mg·mL-1的浓度下,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烟草青枯菌均无抑制作用.
关键词
艾蒿
烟草疫霉菌
烟草链格孢菌
烟草青枯病菌
Keywords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Phytophthora
parasztzca
vat.
nzcotzanae
Alternarzaalternata
Ralstonia
solanacearum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S-3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苍艾鼻用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丹
马云淑
李婧瑜
晏菲
黎伟华
熊磊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04-290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60651)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No.2012J011)
文摘
目的制备由苍术与艾叶等挥发油组成的苍艾鼻用微球,探究其最佳制备工艺,以增加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增强其疗效。方法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并通过考察微球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评价微球质量。结果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采用乳化法交联法所制备的苍艾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49.45μm,粒径跨度为0.32μm,平均载药量为7.46%,药物包封率为23.05%。结论优选制备工艺所得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操作重复性,工艺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苍术
艾叶
挥发油
明胶微球
正交试验设计
Keywords
Atractylodes
chinensis
(
DC.
)
Koidz.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VolatiLe
oils
Microspheres
Orthogonaltest
design
分类号
R283.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小梅
杨荣平
胡人月
梁旭明
励娜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05期86-89,共4页
基金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资助项目
文摘
为分析研究艾叶炮制前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采取水蒸气蒸馏法对艾叶进行提取,提取物化学成分经GC—MS进行分离鉴定。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艾叶经炮制后,挥发油组分发生了较大变化,生品中共鉴定了60种成分,其中有36个成分在炮制后消失;醋艾炭共鉴定了45种成分,其中包含有炮制后19个新增成分。所获数据,为艾叶及其炮制品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艾叶
炮制
挥发油
气质联用法
Keywords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prepared
volatile
oil
GC-MS
分类号
Q946.91 [生物学—植物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艾联合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6
作者
冉燕
机构
四川省富顺县妇幼保健院
出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9-5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草药陈艾煎水洗澡联合维生素E外用按摩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陈艾煎水洗浴,同时给予维生素E胶丸外用涂硬肿处并按摩,5~7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90.0%,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时间(4.71±0.30)d,体温恢复时间(7.08±1.45)d,住院(8.36±1.35)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4、3.421、2.894、2.636,P均<0.05)。结论:陈艾煎水洗澡联合维生素E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尤适用于基层医院。
关键词
陈艾
维生素E
新生儿
硬肿症
Keywords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
VitE
Newborn
Scleredema
分类号
R722.16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艾与家艾茎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黎文炎
张应团
周大寨
李伟
机构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157,189,共5页
基金
国家民委指导性项目(编号:14HBZ015)
文摘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艾与家艾茎、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分别比较家艾和野艾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艾蒿的茎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09种挥发性成分,野艾和家艾的茎叶中共有12种相同的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家艾、野艾茎中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66.352%,51.473%,而家艾、野艾叶中萜类化合物含量约为74.336%,73.186%。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家艾和野艾茎叶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植酮、金合欢烯、蒎烯、桉叶油醇、樟脑、石竹烯、香叶烯。
关键词
家艾
野艾
挥发油
GC-MS
Keywords
domestic
artemisia
argyi
I.evl.
et
vant
wild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volatile
oil
GC
M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R284.1 [理学—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蕲艾燃烧灰烬化学成份的HPLC分析
被引量:
4
8
作者
农熠瑛
杨梅
江丹
洪宗国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ABA071)
文摘
目的:分离蕲艾燃烧灰烬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方法:在C18柱,甲醇、水混合流动相(体积比10∶90),柱温30℃,检测波长219 nm条件下用HPLC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4个独立峰,表明样品中至少含有14种化合物.结论:此方法分离蕲艾燃烧灰烬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有可行性.
关键词
蕲艾
燃烧灰烬
化学成分
HPLC分析
Keywords
QiAi(
artemisia
argyi
levi
.
et
vant
.
cv.
qiai)
ash)
chemical
compositions
HPLC
分类号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艾蒿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李春娜
占颖
刘洋洋
李朋收
时晓娟
魏茜
徐暾海
刘铜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8
原文传递
2
运用GC-MS对三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分析
李玲
吕磊
董昕
吕狄亚
娄子洋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艾蒿提取物对烟草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李超影
胡国元
胡坚
杨春雷
余君
杨锦鹏
袁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苍艾鼻用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征
赵丹
马云淑
李婧瑜
晏菲
黎伟华
熊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5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张小梅
杨荣平
胡人月
梁旭明
励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陈艾联合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冉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野艾与家艾茎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黎文炎
张应团
周大寨
李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蕲艾燃烧灰烬化学成份的HPLC分析
农熠瑛
杨梅
江丹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