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
肖丰
任建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4
|
|
2
|
埃舍尔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
石磊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6
|
|
3
|
海派家具的形成与特点(上) |
许美琪
|
《家具与室内装饰》
|
2012 |
11
|
|
4
|
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思考——“新境况下中国高校美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高端研讨会”侧记 |
雷雷
任晟姝
|
《美育学刊》
|
2020 |
10
|
|
5
|
社会转型期太极拳发展路径研究——以文化安全为视角 |
吴宣廷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8
|
|
6
|
“文以气为主”向“文以意为主”的转化——兼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 |
曾祖荫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7
|
“感事写意”说杜诗——论唐诗意象艺术转型之肇端 |
陈伯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8
|
艺术终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
何建良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4
|
|
9
|
大数据时代的艺术研究 |
黄鸣奋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7
|
|
10
|
艺术终结研究:现状与问题 |
何建良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1
|
社会转型视野中的艺术管理知识谱系研究 |
高迎刚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2
|
禅宗语录中的教学艺术初探——读禅悟教之二 |
李如密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1 |
6
|
|
13
|
基于文化学视角的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的比较研究 |
潘冬
岳文言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艺术介入策略下的乡村规划改造研究——以柳泉镇北村为例 |
王栋
马晓珂
|
《华中建筑》
|
2019 |
6
|
|
15
|
景德镇近代百年瓷画艺术风格的代际转换 |
李松杰
李航
|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6
|
地域生态与文化经验:西南当代艺术的流变与转型 |
王蓓蕾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4 |
0 |
|
17
|
艺术中介间性观:当代艺术文化与艺术文化学新探 |
程原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8
|
竹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创新应用 |
刘一墨
赵昆伦
|
《世界竹藤通讯》
|
2024 |
1
|
|
19
|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在当代艺术中的语言转化 |
周宏斌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5
|
|
20
|
客家文化导向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为例 |
赵永军
王沙莉
陈文武
张景
尹杨平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