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忠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3-77,共5页
意识形态是带有阶级自觉的思想体系,文艺在本质上与关于意识形态的上述规定并不符合。因此,文艺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文艺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情感。
关键词 文艺 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阶级自觉 思想体系 审美情感
下载PDF
敦煌飞天造型艺术赏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天一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0,66,共6页
梳理与解读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造型形式,分析了敦煌飞天在中国的衍变、发展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等因素。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中,敦煌飞天形成了其不同的艺术造型风格特点,并从造型手法和审美特点两方面进... 梳理与解读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造型形式,分析了敦煌飞天在中国的衍变、发展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等因素。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文艺术环境中,敦煌飞天形成了其不同的艺术造型风格特点,并从造型手法和审美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挖掘出敦煌画中飞天的艺术影响力和审美价值。敦煌飞天艺术从引入、吸纳古印度佛教和古希腊神话两大源头的文化滋养,到融汇中国本土的宗教人文思想进入融合时期,经过中国历代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创造出了具有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卓越艺术珍品。敦煌飞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无穷的智慧。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汉文化艺术的相互吸纳兼容创新的完美形象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飞天艺术 美学思想 造型设计 艺术形式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志宏 张弘(点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5,共6页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 “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哲学误区影响,错误地将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相等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设施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方面的序列,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质方面的序列,两者不可相混。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性质的反映,不是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分类。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都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身不是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文艺本性 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原文传递
视觉表征的意识形态和审美逻辑——本土图像艺术中的“他者”形象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建平 顾明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在"图像转向"之后视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图像艺术中的"他者"形象,尤其是本土艺术中的异族"他者"形象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土艺术中的"他者"形象指某一文化传统的艺术中出现的不属... 在"图像转向"之后视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图像艺术中的"他者"形象,尤其是本土艺术中的异族"他者"形象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土艺术中的"他者"形象指某一文化传统的艺术中出现的不属于自己族群、而是来自异邦的人物形象。前全球化时期东西方艺术在视觉领域都有大量的"他者"形象,通过探讨这些"他者"形象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认识视觉表征的深层结构与审美机制。在创造"他者"形象的过程中,有哪些影响"他者"形象塑造的因素呢?哪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一决定因素如何影响和左右了他者形象的塑造呢?由于受制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图像艺术中的他者形象在"美化"与"丑化"的两极之间互动,但采取何种形式处理取决于本土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地缘政治、世界秩序以及本土文化在当时的软实力和话语权。换言之,是权力政治和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了塑造他者形象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形象 本土艺术 意识形态 审美逻辑 视觉表征
原文传递
纪念碑、偶像、符号与公共艺术——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城市雕塑反映的社会意识形态 被引量:7
5
作者 季峰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271-277,共7页
中国城市雕塑的建设发展经历了殊为重要的几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建设面貌都对应着其存在的特定历史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对各历史时段的城市雕塑形态及创作环境分析,勾画出影响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城市雕塑... 中国城市雕塑的建设发展经历了殊为重要的几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建设面貌都对应着其存在的特定历史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对各历史时段的城市雕塑形态及创作环境分析,勾画出影响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城市雕塑发展面貌的社会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纪念碑 偶像 符号 公共艺术 社会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图像与媒介—论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岸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接续了米歇尔关于"什么是图像"的讨论,讨论了哪些类型的图像适合于做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用什么方法分析它们才是恰当的。本文认为,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认知意义的图像,是适合视觉文化研究进行分析的对象。面对这类图像,... 本文接续了米歇尔关于"什么是图像"的讨论,讨论了哪些类型的图像适合于做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用什么方法分析它们才是恰当的。本文认为,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认知意义的图像,是适合视觉文化研究进行分析的对象。面对这类图像,如性别形象、阶级形象,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艺术生产理论,是最常见的两种分析工具。本文认为,在对图像做意识形态分析时,应注意避免简单的还原论和非历史化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还应结合社会生产视角,并兼顾常规艺术史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视觉文化 新艺术史 艺术生产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准确认识“艺术学理论”的五个内涵体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17,共6页
2018年是艺术学独立为门类的第七个年头,那么,有必要对艺术学门类各学科的"完善度""更新度""提升度"做出明确的结论。其中,艺术学理论(艺理学)学科尤其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文章以质性研究方法针对当下... 2018年是艺术学独立为门类的第七个年头,那么,有必要对艺术学门类各学科的"完善度""更新度""提升度"做出明确的结论。其中,艺术学理论(艺理学)学科尤其需要给出明确的答案。文章以质性研究方法针对当下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依然存在的误识等问题,提出和论析从历史、理想、学科、功能、价值"五个体系"切入认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特质、内涵与作为取向,力图基于更新性认识有效建构和把握"艺术学理论"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学科体系 公共知识 艺术意识形态 内涵体系
下载PDF
艺术传播构筑主流文化认同的逻辑关联、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宋蓓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104-115,共12页
艺术传播能以隐性知识和柔性方式引领公众的价值信念,促进公众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从而在其面临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冲击时发挥关键作用。艺术传播是主流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和特殊途径,主流文化认同则是艺术传播的主要倾向和根... 艺术传播能以隐性知识和柔性方式引领公众的价值信念,促进公众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从而在其面临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冲击时发挥关键作用。艺术传播是主流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和特殊途径,主流文化认同则是艺术传播的主要倾向和根本目标。我国未来的艺术传播要坚持通过审美文化元素、社会情感元素、民族精神元素和传统伦理元素作用于增强公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主流文化认同 艺术接受 文艺事业 意识形态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谭好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0,共8页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对文艺意识形态论的质疑乃至否定出自两种情况:一是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二是学术认识上的错误与片面。把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是造成某些激进理论家错误地以艺...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对文艺意识形态论的质疑乃至否定出自两种情况:一是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二是学术认识上的错误与片面。把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是造成某些激进理论家错误地以艺术的审美性对抗与否定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一个原因,而文艺存在现象和文艺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多方面性,也是造成诸多以"片面的深刻"为理论呈现姿态的多种非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文艺意识形态论研究中应申明两个前提性认识:其一,迄今为止,人类仍是在意识形态的网络中展开自己的历史创造活动包括文艺活动;其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一个真问题,也是面向未来的中国文艺理论建设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一个基础性、核心性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论 文艺本质
下载PDF
神话学超越文字限制的跨学科范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舒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9,共15页
神话学在我国被归入文学研究,特别是民间文学领域。国际的神话学在20世纪取得跨越性发展,早已超越文字和文学的界限,成为打通文史哲与政治、宗教、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先锋。本文强调神话学对文字限制和文学学科限制的突破... 神话学在我国被归入文学研究,特别是民间文学领域。国际的神话学在20世纪取得跨越性发展,早已超越文字和文学的界限,成为打通文史哲与政治、宗教、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先锋。本文强调神话学对文字限制和文学学科限制的突破及其作用——进入大传统文化文本研究的可能,评述四种跨学科研究范式,提示神话学与考古学、艺术史、文化传播、物质文化和意识形态研究相互交叉融合的学术动向,从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说明其对原有的文学研究格局带来的知识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学 考古学 艺术史 文化传播 物质文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达疆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1-28,共8页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孔子就曾言,教育以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自古以来,在教育之中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作为一体两翼,加以重视。本文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措施,使得在... 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孔子就曾言,教育以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自古以来,在教育之中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作为一体两翼,加以重视。本文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措施,使得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并驾齐驱,是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育人理念的提升。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感性思维特征和艺术类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艺术专业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艺术采风、创作、展演、文化艺术服务基层等丰富多彩的赋有思政元素的实践课程途径影响引导教育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 课程思政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在意识形态与文学形式之间——试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茂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以文学形式为切入点,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起点分析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化现象,是伊格尔顿文学观念的理论核心。在伊格尔顿看来,现代文学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它的生成及转变与西方社会和历史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社会关联... 以文学形式为切入点,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起点分析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化现象,是伊格尔顿文学观念的理论核心。在伊格尔顿看来,现代文学话语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它的生成及转变与西方社会和历史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社会关联,这种关联不是体现在文学内容上,而是体现在文学形式上。打破文学的自律性幻想,引入文化研究的思想,进而在深层次上突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伊格尔顿文学观的现实指向。作为“左”派理论的重要代表,伊格尔顿的文学观念具有鲜明的反本质主义色彩,但也体现着这种“左”派理论的泛政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观念 文学形式 艺术生产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汉代吉祥动物纹瓦当的装饰艺术与美学思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小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汉代是我国古代瓦当发展的高峰时期。考古出土的汉代瓦当装饰纹样十分丰富,尤以动物题材的纹样居多。本文选取典型的汉代吉祥动物纹瓦当,对其纹样题材、表现形式、象征意向等进行分析,归纳其装饰艺术特征,并对其所反映的汉代美学思想进... 汉代是我国古代瓦当发展的高峰时期。考古出土的汉代瓦当装饰纹样十分丰富,尤以动物题材的纹样居多。本文选取典型的汉代吉祥动物纹瓦当,对其纹样题材、表现形式、象征意向等进行分析,归纳其装饰艺术特征,并对其所反映的汉代美学思想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瓦当 吉祥动物纹 装饰艺术 美学思想
下载PDF
艺术设计的格调与中国传统思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克兢 田合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通过对艺术设计及其格调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艺术设计格调与风格的区别和联系,由此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艺术设计格调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艺术设计格调提升的重要性,提出了艺术设计格调魅力展现... 通过对艺术设计及其格调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艺术设计格调与风格的区别和联系,由此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艺术设计格调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艺术设计格调提升的重要性,提出了艺术设计格调魅力展现基于中国传统思想活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格调 传统思想
下载PDF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忠厚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58-61,87,共5页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其实,文艺不是意识 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是指带有阶级自觉的体系化的意识或思想,而文艺作品并不总是具有阶级自 觉的,更不是什么思想体系。文艺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感情,只是带有...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其实,文艺不是意识 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是指带有阶级自觉的体系化的意识或思想,而文艺作品并不总是具有阶级自 觉的,更不是什么思想体系。文艺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感情,只是带有意识形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意识形态 审美感情
下载PDF
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解析钢琴表演的二度创作 被引量:4
16
作者 申莉娜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2期78-79,共2页
在钢琴表演中,如何准确把握二度创作,是完美演绎钢琴作品的关键问题。运用艺术符号学的审美意识,将表演主体个性与原作品共性有机结合,使表演得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艺术符号学 钢琴表演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论陶行知的书法教育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爱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写字教育为研究视角,从写字教育的主体性、艺术性、思想性、 系统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陶行知写字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 写字教育 主体性 艺术性 思想性 系统性
下载PDF
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话语建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天一 李艳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100,共13页
艺术教育主要被包含在以下两种范畴的认知之中,第一种艺术教育是对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各门类艺术领域中教授给学生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等方面的知识,用以进行相应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的书写与创作。第二种艺术教育是重点发挥... 艺术教育主要被包含在以下两种范畴的认知之中,第一种艺术教育是对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各门类艺术领域中教授给学生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等方面的知识,用以进行相应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的书写与创作。第二种艺术教育是重点发挥艺术的现实功能作用,通过培养人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挖掘人本身的自由天性和社会属性,探究艺术的审美、社会等价值。文章将讨论第二种范畴内的艺术教育,因为目前学界普遍缺乏在本土环境中对艺术教育的自主认识,而往往看待艺术活动的视野又过于狭窄,故希望通过对社会实践领域中艺术教育的体系性认识,解决艺术教育跟风性和封闭性的问题,以便更好融入新时代思想文化之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构建关于艺术教育的话语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艺术教育和文化语境、哲学观念、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文化语境植根于当前消费文化、技术文化,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性符码在当代的转译,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艺术教育的价值研判;哲学观念下的艺术教育以"美学""美育"等术语作为其书写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的核心概念,找寻艺术教育的价值根基;艺术教育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实现艺术教育"去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化"的辩证统一,它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有效性。文化语境、哲学观念、意识形态是关于艺术教育本质的探讨,从三者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中反映艺术教育的限定条件和根本目的,故文化语境、哲学观念、意识形态共同决定了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话语体系,同时它赋予了艺术教育在新时代具体的价值取向,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中文化语境、哲学观念、意识形态的比对,发现新时代艺术教育话语生产过程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必然联系。新时代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文化语境 哲学观念 意识形态 话语体系 新时代
下载PDF
艺术感知社会学理论纲要(1968)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计武(译) 《艺术管理(中英文)》 2022年第3期5-19,共15页
译文是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1968年发表的一篇长文,后收入《文化生产场》(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1993)。受到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启发,布尔迪厄把艺术感知与艺术解码能力结合起来,重点探讨了... 译文是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1968年发表的一篇长文,后收入《文化生产场》(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1993)。受到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启发,布尔迪厄把艺术感知与艺术解码能力结合起来,重点探讨了艺术感知的社会生成,艺术编码与解码能力的社会条件,以及艺术能力与艺术教育、阶级习性之间的文化逻辑关系。鉴于艺术感知是一种间接的以编码为基础的解码行为,而解码需要掌握不同复杂程度的符码,所以天真的观者的“纯真之眼”是一种并不存在的感知神话。艺术解码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对解码工具即解释图式(interpretation schemes)的掌握程度。毋庸置疑,对艺术解释图式的掌握离不开在家庭成长环境中熏陶渐染的艺术氛围,离不开观展、听戏等艺术活动中所获得的艺术体验,更离不开规范化的艺术教育。在此意义上,作为符号资本和象征权力,优雅的品位是一种卡里斯玛型的意识形态。它让文化与艺术才能成为一种有教养的天性,悬置了使文化成为可能的社会条件,掩饰了文化资源配置与文化资本分布的不平等,将社会阶层的区隔合法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知 社会学 艺术编码 艺术解码 卡里斯玛型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戰争意識規範下的“文藝戰鬥隊”——文工團的歷史考察及其功能闡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國昌 《人文中国学报》 2013年第1期385-410,共26页
文工團是應革命戰争的需要産生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後成爲解放區文學體制的構成要素。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前,解放區的文工團以'民族主義'爲社團宗旨,社團活動以帶有個人主義傾向的文藝創造爲中心。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後,解... 文工團是應革命戰争的需要産生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後成爲解放區文學體制的構成要素。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前,解放區的文工團以'民族主義'爲社團宗旨,社團活動以帶有個人主義傾向的文藝創造爲中心。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後,解放區的文工團以無産階級意識形態爲社團宗旨,社團活動以文藝演出、政治宣傳、戰地救護爲主體。由於解放區後期文工團的社團活動的意識形態引導性,它自然變成了解放區文學體制的規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工團 文學體制 民族主義 意識形態 “講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