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初陆军军医学校考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军 《军事历史研究》 2020年第2期23-44,共22页
陆军军医学校是民国中央政府开设的一所重要的军事医学院校,1901年在天津开创,归北洋军医局管理,1907年,陆军部接管并颇有建树。进入民国后,陆军部着力推进该校师资及其深造机制、医药人材分科递进培养机制的建设。该校招生政策虽然时... 陆军军医学校是民国中央政府开设的一所重要的军事医学院校,1901年在天津开创,归北洋军医局管理,1907年,陆军部接管并颇有建树。进入民国后,陆军部着力推进该校师资及其深造机制、医药人材分科递进培养机制的建设。该校招生政策虽然时有调整,但整体稳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比较严格,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1915年该校附属医院的设置,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师生的医学实践,为其扩展社会服务创造了条件,也为日后各种军事医学机构服务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板。20年代初,陆军军医学校因办学经费紧缺而走向没落,尽管遭遇政权更迭,仍在新时代中得以延续。这也是民初许多教育机构在时代转折中难以幸免的痛苦经历。缕清清末民初陆军军医学校的曲折发展历程,对近代中国军事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北洋军医学堂 陆军军医学校 军事医学 军事教育
原文传递
东京人骨事件与七三一部队人体试验
2
作者 李鹏莹 金士成 张艳荣 《中华医史杂志》 2022年第4期241-247,共7页
1989年7月22日,建筑施工队在日本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旧址施工时发现100多具人骨,该发现地正是在与七三一部队关系密切的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北侧,此事件引起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关注,并推测这些人骨可能为人体试验受害者。1991年经札幌... 1989年7月22日,建筑施工队在日本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旧址施工时发现100多具人骨,该发现地正是在与七三一部队关系密切的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室北侧,此事件引起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关注,并推测这些人骨可能为人体试验受害者。1991年经札幌大学佐仓朔教授鉴定,得出结论:"这些人骨掩埋的时间与原陆军军医学校存在时期一致,多为亚洲的中国、朝鲜蒙古系人种,确与战争有着密切关联,未发现与七三一部队人体试验有直接关系,但留有的人骨痕迹证明死者绝非因枪伤等战伤死亡,而是医学实验。"这一事件被称为"东京人骨事件"。通过梳理近30年国内外东京人骨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前陆军军医学校职员、七三一部队成员证词等,挖掘人骨发现地与七三一部队机构之间的联系,本文认为这些人骨虽无法被直接贴上"马路大"的标签,但有间接证据可以证明其与"马路大"有着某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人骨 陆军军医学校 七三一部队 人体试验
原文传递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卫生)学校解剖学教学探析
3
作者 李媛 刘善玖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69-374,共6页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卫生)学校——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解剖学作为西医教育的基础课、核心课、必修课,在红军军医学校教学体系中举足轻重。通过分析现有历史文献资料,探究红军军医学校解剖学课程的开...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卫生)学校——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西医院校。解剖学作为西医教育的基础课、核心课、必修课,在红军军医学校教学体系中举足轻重。通过分析现有历史文献资料,探究红军军医学校解剖学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学成效,管中窥豹,让读者感知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创办医学教育的艰辛历程,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在校医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军军医学校 解剖学 教学
下载PDF
日本731部队细菌战与人体试验研究:《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第1册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莹 张艳荣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是日本陆军军医学校(东京)的内部刊物,《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第1册是第2部第1号~第100号,主编为731部队长石井四郎,收录了1939年7月~1941年底日军细菌战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陆军军医学校... 《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是日本陆军军医学校(东京)的内部刊物,《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第1册是第2部第1号~第100号,主编为731部队长石井四郎,收录了1939年7月~1941年底日军细菌战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陆军军医学校、731部队、东京帝国大学等机构成员撰写的专题研究报告共计96篇,缺失4篇。日军在1939年~1945年在华多次发动细菌战,从报告发布时间看,全部发表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和细菌战开始之前;从报告内容看,有关血清、细菌培养、滤水器使用、疫苗研究等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出细菌战研究为开展细菌战所做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 细菌战 人体试验 731部队
下载PDF
对《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中“鼻疽菌”论文的分析
5
作者 莇昭三 韩慧光 《武陵学刊》 2018年第2期54-59,共6页
《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共刊载816篇论文,有关鼻疽菌的论文20篇,其研究主题包括鼻疽菌的培养、抗原、治疗、抵抗性等方面。日本在满洲的鼻疽菌研究,有据可查的主要是森健一、北野政次的论文,以及100部队和731部队的实验。论... 《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共刊载816篇论文,有关鼻疽菌的论文20篇,其研究主题包括鼻疽菌的培养、抗原、治疗、抵抗性等方面。日本在满洲的鼻疽菌研究,有据可查的主要是森健一、北野政次的论文,以及100部队和731部队的实验。论文作者大部分来自侵华日军731部队和100部队的细菌武器研究人员。日本在满洲开展鼻疽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鼻疽菌制造细菌武器,发动细菌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 鼻疽菌 731部队 100部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