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亮菌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及PDCD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胡磊 朱耀东 +1 位作者 李平 张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探讨亮菌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联合饥饱失常的方法制备CAG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亮菌口服液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亮菌口服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联合饥饱失常的方法制备CAG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亮菌口服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胃复春组。连续灌胃28 d后,测定大鼠胃液pH、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效价; HE染色观察胃病理形态变化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PDCD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液pH值增高(P <0. 01),胃液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效价明显减少(P <0. 01),胃黏膜腺体萎缩,胃黏膜组织中PDCD4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亮菌口服液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胃复春组胃液pH值降低(P <0. 01),胃液分泌量及胃蛋白酶效价增多(P <0. 05),胃黏膜组织PDCD4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 <0. 05)。结论亮菌口服液能够有效抑制CAG模型大鼠黏膜腺体的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DCD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口服液 慢性萎缩性胃炎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下载PDF
2014年我院门诊亮菌口服溶液处方点评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宏 王默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24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亮菌口服溶液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其用药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患者亮菌口服溶液的使用处方记录,筛选处方共计9686份,并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亮菌口服溶液在临床...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亮菌口服溶液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其用药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患者亮菌口服溶液的使用处方记录,筛选处方共计9686份,并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亮菌口服溶液在临床应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超量使用、无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应加强亮菌口服液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口服液 用药合理性 处方分析
原文传递
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非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预后。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CAG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胃泌素含量及治...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预后。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CAG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胃泌素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含量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菌口服溶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CAG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口服溶液 奥美拉唑 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
下载PDF
亮菌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丽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5期66-66,68,共2页
目的研究亮菌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亮菌口服液,配合常规治疗如微生态制剂、光疗等;对照组仅给予... 目的研究亮菌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亮菌口服液,配合常规治疗如微生态制剂、光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菌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口服液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下载PDF
亮菌口服溶液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疗法治疗72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巩会杰 唐建荣 +1 位作者 付雪琴 姚兰杰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抗Hp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亮菌口服... 目的观察亮菌口服溶液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抗Hp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亮菌口服溶液联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炎性程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炎性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亮菌口服溶液联合抗Hp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性程度,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口服溶液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下载PDF
亮菌口服溶液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彭卫卫 钟丽婷 +2 位作者 李泽蕾 钟炳娣 聂启鸿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亮菌口服溶液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94例,根据术后应用药物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抗感染、护肝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研... 目的 探讨亮菌口服溶液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94例,根据术后应用药物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常规抗感染、护肝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亮菌口服溶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肝功能指标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CD8+及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FS和OS均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亮菌口服溶液可调节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抗炎、抗肿瘤效果显著,并可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亮菌口服溶液 CD3+ CD4+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丙氨酸转氨酶 药物毒性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8
7
作者 闫洁 袁森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西安市北方医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西安市北方医院老年病科和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首次剂量为300 mg;同时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首次剂量为300 m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1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缓解所需硝酸甘油用量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聚集率(MPA)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阿司匹林肠溶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冠心病心绞痛 血浆黏度 血细胞比容 血小板聚集率
原文传递
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晖 潘国兴 刘巍峰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8年第9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奈哌齐治疗(5 mg/次,一日1次),对照组采用脑循环治疗...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奈哌齐治疗(5 mg/次,一日1次),对照组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一日1次,每次治疗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液(10 ml/次,一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周内对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 CA)量表、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o CA量表、WMS和ADL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o CA量表、WMS和ADL量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和ADL,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液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青云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1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耳鸣、耳闷和眩晕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HS)、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VCAM-1)、过氧化脂质(LPO)、血栓素B2(TXB2)水平均明显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甲钴胺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爱华 孟宪举 崔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阿...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其中10%静脉推注,剩余的90%在1 h内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欧洲生活质量量表(Euro QOL)评分、血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Euro QOL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和EuroQO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β蛋白(S100β)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SE、Hcy、S100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注射用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剑 车玲艳 +2 位作者 谢华宁 张荣怀 刘富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3期4545-4548,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 目的:研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全科医学科、急诊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口服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CO和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CO和LVEF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尼可地尔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尼可地尔 冠心病
原文传递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苏雯雯 蒋健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6期90-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金华市中医医院和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金华市中医医院和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12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经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抑郁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8、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SA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SA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6±1.58)分vs.(12.87±1.89)分,t=11.538,P<0.001]。结论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抑制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其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玉华 杨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蜜环...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对颈性眩晕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性眩晕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国际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晕眩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2%)高于对照组(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HI、欧洲眩晕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7%(3/58)低于观察组3.45%(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前列地尔较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可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提升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DHI、欧洲眩晕量表得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前列地尔 颈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璐 王淑洁 张英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2... 目的:观察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过氧化脂质(P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P-LPO、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升高(P<0.05),P-LPO、MDA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L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O、ET-1、6-Keto-PGF1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降低(P<0.05),NO、6-Keto-PGF1α、VEGF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6-Keto-PGF1α、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盐酸多奈哌齐与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天容 李安洪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与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在盐酸多奈哌齐基础上加用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与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在盐酸多奈哌齐基础上加用银杏蜜环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4、12周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血常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与银杏蜜环口服液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整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及行为功能,且对血常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银杏蜜环口服液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效果
16
作者 武天坤 高明 +4 位作者 陈楠 孟醒 陈涛 陈平 吴国学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4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甲泼尼龙+...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68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甲泼尼龙+巴曲酶+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疗程均为12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凝血酶受体(PAR)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听力治疗有效率(64.71%)低于治疗组的85.29%(P=0.048),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70.59%)低于治疗组的91.18%(P=0.031)。两组治疗后CRP、PA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RP、PA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能降低患者CRP、PAR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耳鸣症状及听力,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全聋型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