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2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现句中的there 被引量:63
1
作者 唐玉柱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生成语法文献中几种对存现句 there的代表性分析方法: there作为格传递者; there作为位置填充成分以及there作为LF词缀,指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但同时各自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为此本文作者在对有关... 本文介绍了生成语法文献中几种对存现句 there的代表性分析方法: there作为格传递者; there作为位置填充成分以及there作为LF词缀,指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但同时各自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为此本文作者在对有关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观点:在没有方位地点词组出现的存现句中,there作为独立论元出现;在有方位地点词组出现时,there作为该方位地点词组的LF层面上的同标共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there 英语 语法 格传递说 逻辑式词缀
下载PDF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被引量:48
2
作者 游汝杰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共6页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 ,它与连谓句、小句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必有论元有两个 ,一个在前 ,一个在后...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 ,它与连谓句、小句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必有论元有两个 ,一个在前 ,一个在后。第二个动词的必有论元只有一个 ,是在它的前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语式 连谓句 施事 受事 论元 题元
下载PDF
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 被引量:43
3
作者 戴曼纯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英语中动词与作格动词形成对照 ,前者描述类属情况 ,后者描写事体。它们是否都以不及物动词的形式在词库中生成 ,语言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在现有关于中动词的研究中 ,Stroik的观点最具解释力。他认为 ,中动结构靠句法推导而成 ,中动词具... 英语中动词与作格动词形成对照 ,前者描述类属情况 ,后者描写事体。它们是否都以不及物动词的形式在词库中生成 ,语言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在现有关于中动词的研究中 ,Stroik的观点最具解释力。他认为 ,中动结构靠句法推导而成 ,中动词具有完整的论元结构 ,论元降格原则使外论旨角色降至VP附加语位置 ;内论元通过升格移入结构主语位置。本文以Stroik的研究为基础 ,利用约束原则、PRO和格等已有概念来解释中动词的句法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词 论元 论旨角色 PRO
原文传递
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兼论新课改如何穿新鞋走出老路 被引量:50
4
作者 纪德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4,共7页
新课改十年经历了连续四次争鸣,其实质就是双方“破”与“立”的博弈,即新课改是实然改革还是应然愿景。不可否认,新课改理念本身既存在理想超前的事实,又遭遇付诸实施艰难的现实。因此,新课改既要加强主体能量的提升,增强适应性... 新课改十年经历了连续四次争鸣,其实质就是双方“破”与“立”的博弈,即新课改是实然改革还是应然愿景。不可否认,新课改理念本身既存在理想超前的事实,又遭遇付诸实施艰难的现实。因此,新课改既要加强主体能量的提升,增强适应性,还要注重自身问题的修正,增加适切性;新课改需要“无为而无不为”的大智慧,既要强调尊重现实与继承传统,更要寻求公众认同,获得改革合力,形成改革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争鸣 反思 改革自觉
下载PDF
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 被引量:29
5
作者 唐玉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4-87,共4页
本文分析了Levin&RappaportHovac(1995)提出的存现句中的谓语动词除非宾格动词之外,也包括其他部分不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的观点;在提出新的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所有存现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具有非宾格性,从而维护了... 本文分析了Levin&RappaportHovac(1995)提出的存现句中的谓语动词除非宾格动词之外,也包括其他部分不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的观点;在提出新的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所有存现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具有非宾格性,从而维护了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统一了存现结构中的谓语动词类型,为存现结构的统一解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动词 非宾格动词 非宾格性 非作格动词 论元
下载PDF
开创情报学的未来——争论的焦点问题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梁战平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概括了当前中国情报界每论的10类观点,体现在2个层面上和集中在1个焦点上。通过对焦点问题的解读,试图破解争论,统一认知,共同推进情报学的学科发展。
关键词 情报学 观点 争论 发展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安全的现状、争论与建议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哲敏 孙君茂 曹新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8-71,共4页
农产品安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述了当前农产品安全的三个主要争论焦点 。
关键词 中国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现状 质量标准 高新技术
下载PDF
几何定理可读证明的自动生成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景中 杨路 +1 位作者 高小山 周咸青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0-393,共14页
用计算机能生成几何定理的易为人们理解的证明吗?这个几十年来进展很小的难题,自1992年以来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一大类欧氏几何命题──构造性几何命题,已有了相当有效的算法.基于此算法所编制的程序,已证明了500多条非平... 用计算机能生成几何定理的易为人们理解的证明吗?这个几十年来进展很小的难题,自1992年以来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一大类欧氏几何命题──构造性几何命题,已有了相当有效的算法.基于此算法所编制的程序,已证明了500多条非平凡的几何命题.对其中大多数命题,机器自动生成的证明是简明而易于理解的.本文是对这一领域近三年来取得的进展的综述.包括了在非欧几何可读证明方面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读机器证明 几何定理 计算机
下载PDF
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4期27-32,共6页
本文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论元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探讨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研究发现:标识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状况论元在句中处于状语或补语位置上时,介词一般不能省略.... 本文借鉴格语法、配价语法以及论元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探讨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研究发现:标识主体论元和客体论元的介词一般不能省略.状况论元在句中处于状语或补语位置上时,介词一般不能省略.可以省略介词的情况有:标识客事论元的介词"对、对于"可以省略;状况论元通过话题化或述题化等手段变换话题或宾语的位置上时,介词一般要省略;数量论元一般不用介词标识;标识时间论元的介词往往可以省略;框式介词的前项一般可以省略.介词省略后,论元角色仍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来,原因在于采用了其他的手段,以补偿介词的标识功能:表示时间和数量的词语本身含有较为固定的论元角色,因此时间论元和数量论元一般不用介词标识.标识处所、源点、终点、时间、原因/目的等论元的框式介词中的前项省略后,框式介词的标识功能就全部转移到了后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现代汉语 格语法 配价语法 论元理论 标识功能
下载PDF
语用论辩术——一种批判性思维视角 被引量:20
10
作者 熊明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1-46,共6页
理性是人类交往追求的理想境界,批判性思维是人们通往理性的桥梁,论证则是实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与论证分析和评价紧密相关的是“符号三维度”,即:语形维度、语义维度和语用维度。在《工具论》和《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便是从这... 理性是人类交往追求的理想境界,批判性思维是人们通往理性的桥梁,论证则是实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与论证分析和评价紧密相关的是“符号三维度”,即:语形维度、语义维度和语用维度。在《工具论》和《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便是从这三个维度来讨论论证分析与评价的。遗憾的是,随着以亚氏三段论为基础的演绎逻辑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继弗雷格之后数理逻辑的发展,基于语形和语义的论证评价模型成为经典逻辑发展方向,相应地,论证评价的语用维度似乎被人们忽略了,论证往往被看作是无目的性、静态性、零主体性(至多是一种独白式的)和缺乏背景敏感性的。而日常生活中的论证却具有目的性、动态性、主体性(特别是多主体性的)、背景敏感性等特征。换句话说,论证有一个语用维度,且离开这个维度所进行的论证评价显然是不充分的。北美的非形式逻辑、荷兰的语用论辩术以及法国的激进论辩主义均从语用维度出发试图给出相应的论证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批判性思维 论证 数理逻辑 语用论辩术
下载PDF
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1
作者 熊明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随着非单调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人们提出了“究竟什么是逻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形成了逻辑学的两个学派??抽象逻辑学派和具体逻辑学派。抽象派主张逻辑学是研究有效论证的科学,具体派则认为逻辑学是研究好论证的标准的... 随着非单调逻辑的产生和发展,人们提出了“究竟什么是逻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形成了逻辑学的两个学派??抽象逻辑学派和具体逻辑学派。抽象派主张逻辑学是研究有效论证的科学,具体派则认为逻辑学是研究好论证的标准的科学。前者把论证的有效性看做是完全从其背景中抽象出来的,是研究基于零主体的人工语言论证的分析与评价,实际上把论证评价标准局限于演绎逻辑或单调逻辑范围之内,并把归纳推理、回溯推理和各种实践推理排斥在逻辑学之外;后者则认为论证评价需要考虑其运用背景或论辩目的,研究的是基于多主体的自然语言论证的分析和评价,涵盖了各种形式实践推理的研究,并把论证评价的标准扩充至了修辞学范围。如何划清逻辑与修辞在论证评价中的作用范围呢?非形式逻辑学家们似乎正在做这项工作。该文在把论证分为作为静态成品的论证和作为动态过程的论证两大类的基础上,把非形式逻辑区分为形式论辩学派和语用论辩学派两大学派,分析了非形式逻辑的理论来源、基本特征和研究对象,探讨了非形式逻辑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非单调逻辑 非形式逻辑 修辞学 论证评价 有效性
下载PDF
论证的图尔敏模式——兼评国内若干论著的误释 被引量:19
12
作者 武宏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23-27,共5页
图尔敏模式是非形式逻辑刻画日常论证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包括主张、根据、正当理由、支援性陈述、模态限定和反驳 6部分。随着非形式逻辑研究在我国的兴起 ,国内学人有不少论著陆续介绍图尔敏模式。但他们对这一模式的解释存在不少问题 。
关键词 论证 图尔敏模式 主张 根据 正当理由 支援性陈述 模态限定 反驳 非形式逻辑
下载PDF
无格的同源宾语——最简方案内特征核查得出的结论 被引量:20
13
作者 高华 金苏扬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64,F003,F004,共5页
本文从θ准则与格鉴别式在解释同源宾语现象上遇到的问题展开,采用最简方案(Chomsky,1995)作为框架,论证了格鉴别式只适用于主目语NP;同源宾语实质上是一种附加语,只能用[-θ角色,-格]这种特征组合对它加以分析。它不能被移到一... 本文从θ准则与格鉴别式在解释同源宾语现象上遇到的问题展开,采用最简方案(Chomsky,1995)作为框架,论证了格鉴别式只适用于主目语NP;同源宾语实质上是一种附加语,只能用[-θ角色,-格]这种特征组合对它加以分析。它不能被移到一致关系投射的范围内进行格特征的核查。此外,笔者认为此结论也适用于其他作状语的附加语NP,它们进行WH-移动的目的是为了核查[+WH]特征,而不是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宾语 主目语 附加语 核查
全文增补中
略论民国时期的武术研究及在学术问题上的争鸣 被引量:20
14
作者 马爱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8,共6页
对民国时期的武术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武术图书刊物的岀版呈兴盛之势,不少著作文章观点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除了武术家自己著书立说外,很多爱好与精通武术的文人史家也参与其中,极大地改善了武术的发展环... 对民国时期的武术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武术图书刊物的岀版呈兴盛之势,不少著作文章观点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除了武术家自己著书立说外,很多爱好与精通武术的文人史家也参与其中,极大地改善了武术的发展环境与文化层次和结构,武术理论内容特别是有些武术拳派的理论特色初步构建起来。武术史上少林拳与太极拳的起源传说附会问题严重,民初兴起的武术拳史考据之风,使这种混浊状况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变化,这对于我国武术理论的发展与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武术 研究 争呜
下载PDF
Existence of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of neutr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piecewise constant argument 被引量:18
15
作者 袁荣 洪佳林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6年第11期1164-1177,共14页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n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 it is proved that the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neutr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piecewise constant argument exist.
关键词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s PIECEWISE constant argument neutr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原文传递
A new almost periodic type of solutions of second order neutral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piecewise constant argument 被引量:17
16
作者 袁荣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0年第4期371-383,共13页
A definition of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 is given and the existence of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 to difference equation is studied. Based on these, the existence of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to neu... A definition of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 is given and the existence of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 to difference equation is studied. Based on these, the existence of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to neutral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piecewise constant argument is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PSEUDO ALMOST PERIODIC sequences neutral delay equation piece- wise constant argument.
原文传递
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之争辩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斌 何志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争辩问题进行研究。表明:"学科"与"术科"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基础;概念模糊、内涵不清、认识偏差是造成"学科"与&qu...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争辩问题进行研究。表明:"学科"与"术科"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基础;概念模糊、内涵不清、认识偏差是造成"学科"与"术科"争辩之根本原因。提出:应明确"学科"与"术科"的本质属性,加强体育专业教育领域研究,促进体育学科和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教育 学科 术科 争辩
下载PDF
“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 被引量:11
18
作者 武宏志 刘春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1-55,共5页
非形式逻辑实际是一种论证的逻辑或论证的哲学或理论。它是大学逻辑课程回应现实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对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反对。尽管非形式逻辑仍在主流哲学的视野之外,但它从非正统逻辑观对一系列论证问题的审... 非形式逻辑实际是一种论证的逻辑或论证的哲学或理论。它是大学逻辑课程回应现实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对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反对。尽管非形式逻辑仍在主流哲学的视野之外,但它从非正统逻辑观对一系列论证问题的审视是值得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逻辑 非形式逻辑 论证 论证逻辑 论证哲学 自然逻辑 应用认识论
下载PDF
群体决策争议的支持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程少川 孙景乐 卢明德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366-370,共5页
针对群体决策过程存在知识断层和决策争议的问题 ,讨论了对群体决策中的争议过程进行支持的Toul min逻辑表达结构 ,并对将Toulmin逻辑结构应用于设计支持非结构化群体过程的“公共大脑”
关键词 Toulmin结构 争议 公共大脑 群体决策
下载PDF
评高兴刚的中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景泉 何建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30,共7页
高兴刚(2000)提出,中间动词的逻辑主语是PRO以及中间结构的派生涉及wh 移位。应该说,高文的分析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理论问题。事实上,中间动词来源于对应的及物动词,其间经历了一个状态化的词汇派生过程,即动词在状态化构词规则的作用下... 高兴刚(2000)提出,中间动词的逻辑主语是PRO以及中间结构的派生涉及wh 移位。应该说,高文的分析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理论问题。事实上,中间动词来源于对应的及物动词,其间经历了一个状态化的词汇派生过程,即动词在状态化构词规则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有的概念结构,从而生成中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结构 论元 论旨角色 状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