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方法对马来沉香和土沉香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0
1
作者 王冉 李吉跃 +2 位作者 张方秋 朱报著 潘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6,共9页
以珍贵树种马来沉香、土沉香1年生播种苗木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指数施肥、平均施肥对2种沉香苗期根系生长动态及对N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经氮素处理的马来沉香、土沉香的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等指... 以珍贵树种马来沉香、土沉香1年生播种苗木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指数施肥、平均施肥对2种沉香苗期根系生长动态及对N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经氮素处理的马来沉香、土沉香的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经指数施肥处理的苗木根系生长及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平均施肥处理。同一时期在相同施肥处理方式下,马来沉香苗根系生长及根系形态指标值均高于土沉香。洛伦兹模型对不同施肥方法处理下马来沉香、土沉香苗木生长指标与根系生物量进行拟合,具有较高的R2(0.95—0.99)和较低的RSMD(0.538—2.352);抛物面模型对不同施肥方法处理下马来沉香、土沉香苗木生长指标与比根长进行拟合,具有较高的R2(0.92—0.99)和较低的RSMD(3.218—6.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施肥 根系 洛伦兹模型 抛物面模型 马来沉香 土沉香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木香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66
2
作者 张玉臣 周再知 +3 位作者 梁坤南 马华明 黄桂华 林明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2,共5页
The rooting ability of the cuttings of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solutions of IAA,IBA,NAA and ABT-1 with the concentra... The rooting ability of the cuttings of semi-lignified branch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he solutions of IAA,IBA,NAA and ABT-1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500,1 000 mg·L-1 and 1 500 mg·L-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ooting ratio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The rooting ratio of cuttings with IAA 1 500 mg·L-1 treatment was the highest at 43.08%,followed by the cuttings with IBA 1 500 mg·L-1.The adventitious roots of the cuttings mostly appeared in the callus tissue of the cuttings’ bottom sec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0.5 cm away from lower cut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浓度 生根
下载PDF
沉香结香方法的历史记载、现代研究及通体结香技术 被引量:59
3
作者 黄俊卿 魏建和 +5 位作者 张争 杨云 刘洋洋 孟慧 张兴丽 张金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2-306,共5页
沉香为传统名贵中药,临床使用广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同时沉香也是一种名贵香料。沉香属植物中国沉香的唯一来源植物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自然条件下,健康白木香树并不产生沉香,只有受到外界伤害或真菌... 沉香为传统名贵中药,临床使用广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同时沉香也是一种名贵香料。沉香属植物中国沉香的唯一来源植物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自然条件下,健康白木香树并不产生沉香,只有受到外界伤害或真菌侵染时才能合成、积累沉香树脂。结香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因此天然沉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对沉香结香方法的历史记载以及现代结香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大规模生产沉香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白木香 结香方法
原文传递
沉香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4
作者 田耀华 原慧芳 +1 位作者 倪书邦 李国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4,共7页
对土沉香的植物形态、生态学特性、迁地保护措施、沉香形成机理,造香、采收和加工分级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其药用价值、园林绿化、香精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认为土沉香作为乡土树种,不仅经济和观赏价值较高,而且适应性强、繁殖简单、... 对土沉香的植物形态、生态学特性、迁地保护措施、沉香形成机理,造香、采收和加工分级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其药用价值、园林绿化、香精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认为土沉香作为乡土树种,不仅经济和观赏价值较高,而且适应性强、繁殖简单、栽培容易、病虫害少,可大力推广种植土沉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迁地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不同结香方法与国产沉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陈晓颖 高英 李卫民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对不同结香方法与国产沉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以三氯甲烷冷浸提取沉香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天然沉香的化学成分主要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成分... 目的:对不同结香方法与国产沉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以三氯甲烷冷浸提取沉香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天然沉香的化学成分主要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成分,两者的相对含量之比在0.78~2.32之间。刀砍物理法沉香的化学成分与天然沉香较相似,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成分的相对含量之比为2.43;化学刺激法沉香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倍半萜类成分,其相对含量之比为12.86。结论:对不同结香方法所得沉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差异分析,可为不同方法结香效果的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结香方法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磊 章卫民 +3 位作者 潘清灵 李浩华 陶美华 高晓霞 《菌物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37-42,共6页
对采自广东省信宜市的白木香进行了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50个菌株,通过rDNA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鉴定其为20个种,其中确定至种名的有7属8种,仅确定至属名的有8种,不能确定种属的有4种,其中A20菌株(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为... 对采自广东省信宜市的白木香进行了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50个菌株,通过rDNA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鉴定其为20个种,其中确定至种名的有7属8种,仅确定至属名的有8种,不能确定种属的有4种,其中A20菌株(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为国内首次报道。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共分离到17株,占分离总数的34%,为白木香优势种群;镰刀菌(Fusarium)共分离到11株,是结香部位的优势种群。白木香内生真菌分布部位的专一性不明显,茎中分离的数量及种类最多,叶中最少;5年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较好,10月龄的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内生真菌 分子鉴定 ITS区
下载PDF
沉香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田燕泽 秘效媛 朴香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7-81,共5页
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方面对沉香作一综述,为沉香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沉香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白木香组织培养技术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林妃 李敬阳 +5 位作者 黄东梅 许奕 李羽佳 李艳霞 丁哲利 唐粉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96-1299,共4页
本研究利用白木香无菌种苗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获得一套白木香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赤霉素能提高白木香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A3:MS+GA31.0 mg/L;最适合白木香顶芽诱导丛生芽的培养... 本研究利用白木香无菌种苗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获得一套白木香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赤霉素能提高白木香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A3:MS+GA31.0 mg/L;最适合白木香顶芽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B3:MS+6-BA 1.0 mg/L+NAA 0.1+KT 0.5 mg/L;最适合白木香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C3:1/2MS+IBA 1.0 mg/L+NAA 0.5 mg/L。本研究为实现今后白木香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组织培养 芽诱导 生根
原文传递
白木香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聂春晓 宋月林 +4 位作者 陈东 薛培凤 屠鹏飞 汪科元 陈金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8-860,共3页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为白木香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木香叶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5,4′...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为白木香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木香叶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5,4′-二甲氧基-黄酮(1),洋芹素-7,4′-二甲醚(2),木犀草素-7,3′,4′-三甲醚(3),异紫堇啡碱(4),对羟基苯甲酸(5),正三十二(烷)醇(6),正三十一烷(7),α-豆甾醇(8),表木栓醇(9),木栓烷(10),木栓酮(11),芫花素(12),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13)。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属 白木香 白木香叶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黄野螟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乔海莉 陆鹏飞 +5 位作者 陈君 徐常青 马维思 覃蓉敏 李向明 程惠珍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4-1252,共9页
黄野螟是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近几年在我国白木香种植区大面积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目前仅发现为害白木香。本文通过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黄野螟在广东省化州地区一年发生8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 黄野螟是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近几年在我国白木香种植区大面积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目前仅发现为害白木香。本文通过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黄野螟在广东省化州地区一年发生8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成虫陆续羽化,4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4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孵化,各虫态在不同世代的发育历期不同,12月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28~32 d。卵集中产在白木香幼嫩叶片背面,孵化率达95%以上,卵期约3~4 d。幼虫共5龄,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的土壤中或枯枝落叶层间结蛹室化蛹,化蛹深度在距地表2 cm左右,蛹期8~15 d。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白木香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天敌
原文传递
N素指数施肥对沉香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冉 何茜 +4 位作者 丁晓纲 李吉跃 张方秋 朱报著 苏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4,共7页
设置每株0、1000、2000、3000、4000、5000mg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进行珍贵树种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N素指数施肥试验,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N素对马来沉香、土沉香生长及光合特... 设置每株0、1000、2000、3000、4000、5000mg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进行珍贵树种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N素指数施肥试验,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N素对马来沉香、土沉香生长及光合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地径、苗高以及生物量随着N素浓度增加而增大,至N施用量每株>3000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马来沉香(1995.33cm2)与土沉香(1366.57cm2)处理Ⅳ整株叶面积最大,在苗期生长季内的比叶质量变化趋势是生长初期和末期低,而中期比较高,马来沉香对照(处理Ⅰ)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Ⅰ~Ⅴ的比叶质量季节变化曲线是双峰式。马来沉香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Ⅳ(3000mg/株)的光合能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沉香 土沉香 指数施肥 光合生理特性 光响应曲线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agarwood in Aquilaria sinensis trees via whole-tree agarwood-induc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31
12
作者 Xing Li Zhang Yang Yang Liu +5 位作者 Jian He Wei Yun Yang Zheng Zhang Jun Qing Huang Huai Qiong Chen Yu Jun 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727-730,共4页
We used whole-tree agarwood-induction technology to produce agarwood from Aquilaria sinensis trees within 20 months,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is agarwood. The results showed its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to t... We used whole-tree agarwood-induction technology to produce agarwood from Aquilaria sinensis trees within 20 months,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is agarwood. The results showed its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high-grade wild agarwood in terms of texture, chemical constituents, essential oil content, and ethanol-soluble extract content, with the lattermost quality far surpassing the requir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arwood, as indicat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first study to show that high-quality agarwood can be produced in whole A. sinensis trees via a chemically induced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RWOOD aquilaria sinensis Chemically induced QUALITY Whole-tree agarwood-induction technology
原文传递
土沉香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汪腾越 周再知 +4 位作者 裘珍飞 梁坤南 曾炳山 马华明 黄桂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8,共5页
针对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有效消毒方式问题,以1年生土沉香实生苗为材料,开展了茎段外植体次氯酸钠(5%、10%、20%)和升汞(0.05%、0.1%、0.2%)3个浓度水平的消毒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植体(... 针对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有效消毒方式问题,以1年生土沉香实生苗为材料,开展了茎段外植体次氯酸钠(5%、10%、20%)和升汞(0.05%、0.1%、0.2%)3个浓度水平的消毒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植体(叶片、顶芽和茎段),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3,5 min)和升汞消毒时间(0,3,5 min)的3因素3水平正交L9(34)组合排列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采用10%浓度的次氯酸钠、0.1%浓度的升汞消毒,效果较好;茎段较叶片、顶芽的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高,为适宜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浸泡30 s,0.1%升汞消毒5 min,该方法污染率最低、存活率最高,分别为43.33%、3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消毒方法
下载PDF
A new cytotoxic 2-(2-phenylethyl)chromone from Chinese eaglewood 被引量:26
14
作者 Jun Liu Jiao Wu +3 位作者 You Xing Zhao Yuan Yuan Deng Wen Li Mei Hao Fu Da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34-936,共3页
A new compound 8-chloro-5,6,7-trihydroxy-2-(3-hydroxy-4-methoxyphenethyl)-5,6,7,8-tetralaydro-4H-chromen-4-one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eaglewood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Its structure was elu... A new compound 8-chloro-5,6,7-trihydroxy-2-(3-hydroxy-4-methoxyphenethyl)-5,6,7,8-tetralaydro-4H-chromen-4-one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eaglewood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Compound I showed cytotoxicity against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 in vitro by MTT method with the IC50 value of 14.6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eaglewood aquilaria sinensis CHROMONE CYTOTOXICITY
下载PDF
土沉香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5
15
作者 兰芹英 方春妍 +1 位作者 何惠英 程治英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本文研究了土沉香成熟胚的不同器官的分化力。结果表明 :土沉香胚轴接种在MS+BA0 .1 mg/L+NAA0 .0 1 mg/L和 1 /2 MS+BA0 .1 mg/L+NAA0 .0 1 mg/L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 80 .0 0 %和 83.33%。 2 ,4 -D 2 mg/L加 BA0 .5~ 2 mg/... 本文研究了土沉香成熟胚的不同器官的分化力。结果表明 :土沉香胚轴接种在MS+BA0 .1 mg/L+NAA0 .0 1 mg/L和 1 /2 MS+BA0 .1 mg/L+NAA0 .0 1 mg/L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 80 .0 0 %和 83.33%。 2 ,4 -D 2 mg/L加 BA0 .5~ 2 mg/L和 ZT 1 mg/L加 IAA 0 .1 mg/L有利于子叶诱导愈伤组织 ,诱导率为 1 0 0 %。 1 /2 MS+BA 2 mg/L+NAA 0 .5 mg/L+蔗糖 3%有利丛芽的诱导 ,但苗易玻璃化。而 1 /2 MS+KT2 mg/L+IAA0 .0 2 mg/L对侧芽的诱导和生长较有利。幼苗用 1 0 0 0 mg/L的NAA浸泡 2 0 min,生根率达 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成熟胚 香料作物
下载PDF
土沉香黄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志云 李东文 +3 位作者 王玲 李奕震 黄湘如 秦长生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4,共5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土沉香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外的观察,结果表明,土沉香黄野螟1年可以发生6代。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翌年4月初羽化。成虫趋光性弱。26℃条件下,卵期6.6 d,幼虫期14.1 d,预蛹期2.9 d,...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土沉香的主要害虫。通过室内、外的观察,结果表明,土沉香黄野螟1年可以发生6代。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翌年4月初羽化。成虫趋光性弱。26℃条件下,卵期6.6 d,幼虫期14.1 d,预蛹期2.9 d,蛹期9.8 d,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8.7和8.6 d。幼虫共5龄,1~4龄具群集性,5龄的取食量占幼虫期的70.24%。卵主要分布于寄主树冠下层嫩叶端部的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黄野螟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白木香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冯洁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本文鉴定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金合欢素(2)、木犀草素(3)、芫花素(4...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本文鉴定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金合欢素(2)、木犀草素(3)、芫花素(4)、芫花苷(5)、腺苷(6)、芫花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7)、高次衣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次黄嘌呤(9)、尿嘧啶(10)、8-C-β-D-半乳糖基异牡荆素(11)、4-(1,2,3-三羟基丙基)-2,6-二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12)。结论:除化合物1,3,4外,化合物2,5~12均为首次从白木香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黄酮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沉香中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邓红梅 童汉清 周如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3-635,共3页
目的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中的精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并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沉香药材粉末过40目筛,萃取率达0.62%;... 目的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中的精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沉香精油的工艺,并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与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沉香药材粉末过40目筛,萃取率达0.62%;共分离出3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34个成分。首次分离出γ-芹子烯、α-可巴烯-8-醇、广藿香醇(3种倍半萜化合物)、5-羟基-7-甲氧基-2-戊色酮、8-甲氧基-2-(2-苯乙基)色烯-4-酮、7-苄氧基-甲酰色烯-4酮(3种色酮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精油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白木香
下载PDF
白木香叶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冯洁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六烷酸(2)、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3)、2α-羟基熊果烷(2α-hydrox...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十六烷酸(2)、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3)、2α-羟基熊果烷(2α-hydroxyursane,4)、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 I,5)、丹参酮I(tanshinone I,6)、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7)、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8)、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9)、对羟基苯酚(hydroquinone,10)和胡萝卜苷(11)。结论:除化合物9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木香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丹参酮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7-632,657,共7页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物中成功诱导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产生,为研究中药沉香活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建立了一个试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黄绿墨耳真菌 2-(2-苯乙基)色酮 白木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