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BSA不同表位构型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丽华 刘文泰 +4 位作者 戴军 窦玉红 王茹 刘艳臣 彭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大黄素表位构型及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和琥珀酸酐偶联法制备两种不同表位构型的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膜双向免疫扩散法...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大黄素表位构型及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和琥珀酸酐偶联法制备两种不同表位构型的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醋酸纤维素膜双向免疫扩散法检测免疫原性及其抗体特异性。结果:大黄素-BSA1和大黄素-BSA2抗血清与大黄素反应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144 0±357.771和1∶440±219.089,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6)。分别与大黄素等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反应,前者对大黄素有较高特异性,抗原结合效价可达1∶1 843.2±457.947。后者对大黄素的特异性较低,结合效价仅为1∶8.8±4.382。结论:两种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表位构型不同,其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重氮化对氨基苯甲酸偶联法制备大黄素-BSA的免疫原性较高、大黄素特异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抗体反应 双向免疫扩散法 大黄素 半抗原-载体偶联法 表位
下载PDF
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汉忠 蒋金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58-960,共3页
利用微电子技术和电化学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应用恒电位法建立了该传感器的实验条件。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测试 ,阳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与阴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离散度 ,并能检测不同类型的抗原抗体反... 利用微电子技术和电化学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应用恒电位法建立了该传感器的实验条件。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测试 ,阳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与阴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离散度 ,并能检测不同类型的抗原抗体反应 ,不同抗原抗体之间没有交叉反应 ;测定一个样品用时不到 1h ,仅用血清 10 μL ;传感器操作简便 ,微型小巧 ,便于携带 ,通过进一步的设计和条件优化 ,有望应用于临床和现场抗原抗体反应的快速检测分析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恒电位法 研制 抗原抗体反应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噬菌体在血液中的失活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晓丽 吴庆庆 温龙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了研究噬菌体在体内的失活现象,探讨血液中影响噬菌体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噬菌体在体内作为治疗或诊断的可能应用以及动物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检测了M13噬菌体在血清和全血中的残余活性时间梯度,进行... 为了研究噬菌体在体内的失活现象,探讨血液中影响噬菌体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为噬菌体在体内作为治疗或诊断的可能应用以及动物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检测了M13噬菌体在血清和全血中的残余活性时间梯度,进行了体内实验,然后比较了几种情况下噬菌体在血液中的失活现象(KSCN洗脱与否、体温或补体失活的高温、注射免疫抑制剂与否、免疫缺陷型小鼠),并初步探讨了噬菌体失活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表明,血清造成噬菌体快速失活,KSCN及环磷酰胺处理可部分逆转该效应,60℃处理基本上完全消除该失活现象.T细胞缺陷型裸鼠和普通小鼠的失活效应相似.胰蛋白胨和牛血清白蛋白可部分解除血清对噬菌体的失活作用.我们认为,血清中存在的因子是导致噬菌体失活的主要因素,且很可能是由IgM介导的补体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失活 免疫球蛋白M 补体 抗原抗体反应
下载PDF
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大片形吸虫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汉忠 蒋金书 李义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恒电位法检测了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应用于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离散度;初步试验表明,该法的检测结果相对于ELISA检测结果,其... 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恒电位法检测了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应用于大片形吸虫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电流响应曲线具有明显的离散度;初步试验表明,该法的检测结果相对于ELISA检测结果,其符合率为83.3%;该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测定一个样品用时不到1h,每测一个样品血清用量仅10μl,与羊等多种血清无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抗原抗体反应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检测 诊断 大片形吸虫病
下载PDF
细胞浓度对血型血清学试验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韩莎莎 郭忠慧 朱自严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索在常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细胞浓度范围内,浓度的上限和下限对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抗球试验的检测灵敏度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Ig M及Ig G抗-D分别与1%、2%、3%、4%、5%、6%的R1R2细胞反应,通过试管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 目的探索在常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细胞浓度范围内,浓度的上限和下限对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抗球试验的检测灵敏度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Ig M及Ig G抗-D分别与1%、2%、3%、4%、5%、6%的R1R2细胞反应,通过试管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与不同浓度红细胞的反应效价,以及同一抗体浓度下不同浓度红细胞的抗体结合效率的差异。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单克隆抗体浓度进行定量。结果单克隆Ig M抗-D及Ig G抗-D的效价随着红细胞浓度的下降而依次降低,在常用血清学红细胞浓度范围内,2%红细胞与两类抗体的反应效价皆是5%的4倍。在相同抗体浓度下,细胞结合抗体平均荧光强度(MFI)随细胞浓度下降而升高。其中当Ig M、Ig G抗-D浓度分别为(25.50±1.1)μg/m L和(2.71±0.08)mg/m L时,2%红细胞结合Ig M抗-D及Ig G的MFI分别比5%红细胞高出104.2%和67.8%。结论在常用血型血清学试验细胞浓度范围内,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灵敏度随红细胞浓度下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浓度 抗体效价 抗体结合效率 抗原抗体反应 检测灵敏度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黄曲霉毒素B1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余厚美 王琴飞 +3 位作者 林立铭 韦卓文 徐缓 张振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399-6408,共10页
目的探索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反应中反应条件对抗原(antigen,Ag)与抗体(antibody,Ab)结合的影响。方法以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抗原抗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ELISA中包被... 目的探索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反应中反应条件对抗原(antigen,Ag)与抗体(antibody,Ab)结合的影响。方法以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抗原抗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ELISA中包被方法、包被液、离子浓度、pH、时间、温度、终止液等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吸光度值(optical density,OD)和抑制率等指标,了解反应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差异情况,讨论反应条件对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结果两步包被抗体法效价高、抑制率好,包被液用pH 7.0、0.10 mol/L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抑制率高,封闭时间影响较小,25℃反应更适合操作,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抗原稀释液离子浓度0.020 mol/L pH=7.0时抗原-抗体结合最好,用盐酸比硫酸作为终止液更稳定。结论包被方法、包被液、离子浓度、pH、时间、温度、终止液等条件,均是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原-抗体 反应条件
下载PDF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pinal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using a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被引量:1
7
作者 Tao Sui Jun Que +5 位作者 Dechao Kong Hao Xie Daode Wang Kun Shi Xiaojian Cao Xiang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8期686-692,共7页
The fast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nerve tracts is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nerve anastomosis. Taking advantage of differences in acetylcholinesterase content between the spinal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e develo... The fast and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nerve tracts is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nerve anastomosis. Taking advantage of differences in acetylcholinesterase content between the spinal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e developed a novel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metho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nerves based on acetylcholinesterase antibody reactivity. The acetylcholinesterase antibody was immobilized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of a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and reacted with the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sample solution. The formed antigen and antibody complexes added to the mass of the electrode inducing a change in frequency of the electrode. The spinal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ere distinguished by the change in frequency. The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were cut into 1 to 2-mm long segments and then soaked in 250 pL PBS. Acetylcholinesterase antibody was immobilized on the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gold electrode surfac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 10 minutes, both spinal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induced a frequency change; however, the frequency change induced by the ventral roots was notably higher than that induced by the dorsal roots. No change was induced by bovine serum albumin or PBS. Thes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a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sensor can be used as a rapid, highly sensitiv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tool for the quick identification of spinal nerve roots intraoper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basic research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biosensor spinal nerve nerve tract ACETYLCHOLINESTERASE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identification ANASTOMOSIS nerve repair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NEW FINDINGS ABOUT THE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BETWEEN ANTIBOVINE CuZn-SOD ANTISERA AND CuZnSOD IN THE BLOOD OF CANCER PATIENTS
8
作者 方允中 刘智峰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8年第24期2036-2040,共5页
Human and bovine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s (CuZn-SOD) are not the sam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species origin, but in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two enzymes, 83.3% of amino acid residue sequences are prove... Human and bovine copper-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s (CuZn-SOD) are not the sam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species origin, but in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two enzymes, 83.3% of amino acid residue sequences are proved to be iden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SOD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anti-bovine CUZN-SOD ANTISERA cancer patient
原文传递
去上皮对离体气管平滑肌反应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锦 张海娟 +1 位作者 靳素珍 杨贺松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去上皮致敏豚鼠气管标本对乙酰胆碱。组胺,P物质和氯化钡的敏感性比未去上皮标本为高。上述药物在去上皮标本上得到的EC_(50)仅为未去上皮的1/6—1/30。由抗原抗体反应或电场刺激所引起的去上皮标本的收缩幅度和对照组相比升高了50%—... 去上皮致敏豚鼠气管标本对乙酰胆碱。组胺,P物质和氯化钡的敏感性比未去上皮标本为高。上述药物在去上皮标本上得到的EC_(50)仅为未去上皮的1/6—1/30。由抗原抗体反应或电场刺激所引起的去上皮标本的收缩幅度和对照组相比升高了50%—100%。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气管上皮对呼吸道,尤其是对其过敏性收缩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组胺 P物质 气管 上皮
原文传递
去上皮细胞对离体气管平滑肌反应性的作用
10
作者 张海娟 靳素珍 +1 位作者 杨贺松 李锦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在离体实验中,观察了用机械和抗原抗体反应的方法去除卵蛋白致敏豚鼠气管上皮细胞标本,对收缩物质、抗原攻击和电场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去上皮标本对多种收缩物质的敏感性较未去上皮组明显升高,EC50减少6~30倍,去上皮标本... 在离体实验中,观察了用机械和抗原抗体反应的方法去除卵蛋白致敏豚鼠气管上皮细胞标本,对收缩物质、抗原攻击和电场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去上皮标本对多种收缩物质的敏感性较未去上皮组明显升高,EC50减少6~30倍,去上皮标本对电场刺激和抗原攻击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幅度较对照组增大1.5~2.0倍。提示,气管上皮细胞对气管平滑肌功能,尤其是对其过敏性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具有重要调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上皮细胞 平滑肌反应性
下载PDF
血吸虫病兔血清5-羟色胺同抗体关系的研究
11
作者 任园 黄文长 +2 位作者 夏宝芬 闵卫平 马细妹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1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重感染组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200条,轻感染组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0条,观察两组家兔血清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同抗体的关系。发现:感染后第15d 两组家兔血清5-HT 含量均增高,且抗体高的重感染... 10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重感染组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200条,轻感染组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0条,观察两组家兔血清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同抗体的关系。发现:感染后第15d 两组家兔血清5-HT 含量均增高,且抗体高的重感染组5-HT 增高更多;5-HIAA 亦随抗体增高而升高,感染后第15d、第30d 重感染组比轻感染组更明显。结果表明:血吸虫病兔免疫反应可影响血清5-HT、5-HIAA 含量。血清5-HT、5-HIAA 同抗体含量具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血清素 抗原-抗体反应
下载PDF
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测试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波 元秀华 +2 位作者 金四化 吴雄文 尹丙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利用自行初步设计的SPR传感仪,对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合反应中两者的适宜比例。实验表明,所得曲线与理论基本相符。
关键词 表面等离体谐振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下载PDF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万军梅 聂李平 +3 位作者 李明 陶小梅 张锐发 汪明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NHFTR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输血疗效。方法:对135例未用白细胞虑器受血者进行临床观察,用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发生率15.6%,血清HLA抗体阳性率51.8%,有反应组则达80.... 目的:探讨NHFTR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输血疗效。方法:对135例未用白细胞虑器受血者进行临床观察,用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发生率15.6%,血清HLA抗体阳性率51.8%,有反应组则达80.8%,并提示淋巴细胞毒反应强度指数SI值>28%、HLA抗体效价>8时,反应发生率增高。结论:结合动态研究表明,NHFTR与HLA抗体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HLA抗原 HLA抗体 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
下载PDF
活性氧对蛋白质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反应性增强的效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培峰 方允中 +1 位作者 陈吉中 吕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4-86,共3页
牛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经H_2O_2和抗坏血酸-Fe ̄(3=)处理后与其相应抗体的反应及与抗狗、抗猪和抗人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抗体的交叉反应均显著增强;H_2O_2-Cu ̄(2+)和抗坏血酸-Fe ̄(3+)处... 牛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经H_2O_2和抗坏血酸-Fe ̄(3=)处理后与其相应抗体的反应及与抗狗、抗猪和抗人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抗体的交叉反应均显著增强;H_2O_2-Cu ̄(2+)和抗坏血酸-Fe ̄(3+)处理后人血清白蛋白及人IgG与其相应抗体的反应也显著增强。结果提示活性氧所致蛋白质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反应的增强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蛋白质 抗原 抗体 反应
下载PDF
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指导下的HIV确证流程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武 杨文娟 +3 位作者 魏垠昊 王中浩 罗岚 陶传敏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85-592,共8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对HIV确证流程的指导意义,并对现有的确证流程进行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我院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患者数据,分析试剂的检测值和抗原抗体反应模式对HIV感染...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对HIV确证流程的指导意义,并对现有的确证流程进行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我院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患者数据,分析试剂的检测值和抗原抗体反应模式对HIV感染者和假阳性者的区分能力,探讨基于HIV抗原抗体反应模式优化HIV确证流程的可行性。结果2021年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的患者共225094例,其中676例筛查阳性,513例真阳,2例失访,总体阳性预测值达76.11%。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检测值可以区分真阳性者(即HIV感染者)和假阳性者,检测值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Z=22.03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0.995,最佳阈值为24.90,此时方法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8.10%。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反应模式同样可以区分真阳性者和假阳性者,其三种反应模式中,“抗原抗体双阳性(Ag+Ab+)”阳性预测值最高(卡方检验及两两比较均P<0.05),在本研究中高达100%。此外,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反应模式对HIV确证流程具有指导意义,7例反应模式呈抗原单阳性(Ag+Ab-)患者,首次HIV-RNA定量均>5000拷贝/ml,但此时HIV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试验,WB)均未达到阳性标准,因此这类患者应直接采用HIV-RNA定量进行确证,证实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中确证流程的价值。在反应模式呈Ag+Ab+的患者中,尽管HIV-RNA定量相对于WB的诊断效能优势并不显著,但可以显著减少诊断时间(V=78,P<0.001),有助于加快患者(尤其是急性HIV感染者)启动治疗,因此我们对技术规范中的确证流程进行优化,推荐Ag+Ab+患者直接采用HIV-RNA定量进行确证。在实践中,对Ag+Ab-和Ag+Ab+患者直接进行HIV-RNA定量显著缩短了急性HIV感染者的确证耗时。结论对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检测值高的患者和反应模式呈Ag+Ab-的患者,应当加强患者的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 反应模式 蛋白印迹试验 HIV-RNA定量
下载PDF
免疫荧光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新技术
16
作者 魏华 韩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参与抗原抗体反应,使细胞的膜通透性增强,利于荧光标记抗体染液渗入,从而更快速、广泛地接触抗原,更有效的抗原抗体的嵌合交联。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染色效果,缩短了实验时间,简化了操作,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使实... 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参与抗原抗体反应,使细胞的膜通透性增强,利于荧光标记抗体染液渗入,从而更快速、广泛地接触抗原,更有效的抗原抗体的嵌合交联。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染色效果,缩短了实验时间,简化了操作,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使实验准确性提高,为临床确诊、疗效观察及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膜通透性 催化抗原抗体反应
下载PDF
固相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模型与主动式生物芯片系统
17
作者 朱文伟 张文红 +3 位作者 朱文彪 韩锋产 董秀珍 阎小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9-742,共4页
为了克服现有被动式生物芯片的不足,我们从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固相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蛋白芯片系统,该系统中引入负压发生装置及控制装置,可对硝酸纤维素(NC)膜上发生的抗原抗体... 为了克服现有被动式生物芯片的不足,我们从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固相表面的抗原抗体反应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蛋白芯片系统,该系统中引入负压发生装置及控制装置,可对硝酸纤维素(NC)膜上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控制。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快速、稳定、鲁棒性好等优点,能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将有助于提高抗原抗体反应的效率,改善芯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生物芯片 蛋白芯片 抗原抗体反应模型 压力控制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产生钩状效应的防范 被引量:11
18
作者 滕晓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649-1650,共2页
目的正确认识免疫透射比浊法应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抗原过量产生的钩状效应及对这种钩状效应的防范。方法首先对仪器的测量线性范围上限和仪器自动稀释重做功能进行设置,然后对设置前超过测量范围上限的样本进行设置测定及设置前... 目的正确认识免疫透射比浊法应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抗原过量产生的钩状效应及对这种钩状效应的防范。方法首先对仪器的测量线性范围上限和仪器自动稀释重做功能进行设置,然后对设置前超过测量范围上限的样本进行设置测定及设置前且人工对倍稀释测定。结果设置前测定组平均值为2.49g/L设置后测定组平均值为3.31g/L设置前且人工对倍稀释测定组平均值为3.33g/L。结论高剂量钩状效应使强阳性标本误测为弱阳性,甚至假阴性结果,高浓度标本误测为低值,所以对仪器进行设置且对标本倍比稀释来进行测定,测出来的值更接近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比浊测定法 抗原-抗体反应 防范措施
下载PDF
血清类风湿因子对免疫比浊法测定甘胆酸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鹏 谷春 +1 位作者 李建立 刘贵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评估类风湿因子对血清甘胆酸测定的影响并探讨结果审核办法。方法用含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的血清分别稀释不同水平的甘胆酸血清样本,测定原始和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样本类风湿因子和甘胆酸水平,观察稀释后测定结果的变化曲线,确认干扰存... 目的评估类风湿因子对血清甘胆酸测定的影响并探讨结果审核办法。方法用含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的血清分别稀释不同水平的甘胆酸血清样本,测定原始和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样本类风湿因子和甘胆酸水平,观察稀释后测定结果的变化曲线,确认干扰存在;同时平行检测抗核抗体,观察干扰情况。结果添加类风湿因子后的血清甘胆酸测定结果下降,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因子水平在545 IU/mL以下时对血清甘胆酸测定基本没有影响,随着水平升高,干扰强度上升,甘胆酸检测结果急剧下降;未观察到抗核抗体干扰甘胆酸的测定。结论血清样本中较高水平的类风湿因子会干扰甘胆酸的测定,导致血清甘胆酸水平假性降低,需要引起临床重视。结果审核时应结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综合分析报告血清甘胆酸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甘胆酸 干扰 抗原抗体反应
下载PDF
血清高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素芸 王瑜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评估血清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去除血清中的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处理前后标本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判断两组数据有无差异。结果:去除类风湿因子后的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 目的:评估血清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对胱抑素C检测的干扰。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去除血清中的高浓度类风湿因子。处理前后标本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判断两组数据有无差异。结果:去除类风湿因子后的血清胱抑素C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类风湿因子浓度较高的血清样本对胱抑素C的检测会带来干扰,引起血清胱抑素C假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胱抑素C 抗原抗体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