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on multiple ion channels in isolated ventricular myocytes 被引量:30
1
作者 LI Ning MA Ke-juan +3 位作者 WU Xiang-feng SUN Qi ZHANG Yi-hui PU Jie-l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68-1074,共7页
Background Shensong Yangxin (SSYX) is one of the compound recip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SYX on sodium current (/Na), L-type calcium current (/Ca.L), tr... Background Shensong Yangxin (SSYX) is one of the compound recip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SYX on sodium current (/Na), L-type calcium current (/Ca.L),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to), delayed rectifier current (/K), and 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s (/K1) in isolated ventricular myocytes. Methods Whole 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to study ion channel currents in enzymatically isolated guinea pig or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Results SSYX decreased peak Na by (44.84±7.65)% from 27.21±5.35 to 14.88±2..75 pA/pF (n=-5, P〈0.05). The medici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Ca,L. At concentrations of 0.25, 0.50, and 1.00 g/100 ml, the peak/Ca,L was reduced by (19.22±1.10)%, (44.82±6.50)% and (50.69±5.64)%, respectively (n=5, all P〈0.05). SSYX lifted the I-V curve of both /Na and /Ca,L without changing the threshold, peak and reversal potential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0.5%, the drug blocked the transient component of /to by 50.60% at membrane voltage of 60 mV and negatively shifted the inactive curve and delayed the recovery from channel inactivation. The tail current density of /K was decreased by (30.77±1.11)% (n=5, P〈0.05) at membrane voltage of 50 mV after exposure to the medicine and the time-dependent activity of /K was also inhibited. Similar to the effect on /K, the SSYX inhibited /K1 by 33.10% at the test potential of -100 mV with little effect on reversal potential and the rectification property. Conclusions The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SSYX could block multiple ion channels such as /Na /Ca,L, /k, /to and /K1, which may change the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nd contribute to some of its antiarrhythm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channels patch clamp antiarrhythmic drugs Shensong Yangxin capsule
原文传递
取代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文龙 宋学勤 +1 位作者 彭司勋 黄枕亚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815-823,共9页
粉防己碱有钙拮抗作用,临床试用于治疗高血压,其裂解产物钙拮抗作用降低,但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作用,本文以裂解物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两类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Ⅲ及Ⅳ。初步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 粉防己碱有钙拮抗作用,临床试用于治疗高血压,其裂解产物钙拮抗作用降低,但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作用,本文以裂解物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两类取代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Ⅲ及Ⅳ。初步药理试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作用,少数化合物钙拮抗活性有所增强,其中Ⅲ_(15,19)对正常麻醉大鼠有一定的降压作用、Ⅳ_(17,19)对实验性动物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部分化合物量化计算表明:化合物与α_1-受体作用方式可能是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 钙抗剂作用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时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子明 袁义强 +2 位作者 尹晓盟 杨延宗 夏云龙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空白期后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术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在空白期结束后,将空白期后心律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空白期后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术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在空白期结束后,将空白期后心律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至术后12个月)和对照组(停止应用胺碘酮及其他Ⅲ类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成功率、房颤负荷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远期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2.5%∶58.3%,P=0.534),但房颤负荷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病史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HR:1.013,95%CI:1.004~1.023,P=0.003)。结论:空白期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化应用对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影响甚微,但可降低房颤负荷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房颤病史是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疗效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的药物复律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佼彦 洪思婷 梁兆光 《医学综述》 2020年第9期1755-1759,1764,共6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用于房颤复律的有效药物包括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氟卡尼、普罗帕酮、吡西卡尼)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维纳卡兰、尼非卡兰)。氟卡尼、普罗帕酮、伊布利特是非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用于房颤复律的有效药物包括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氟卡尼、普罗帕酮、吡西卡尼)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维纳卡兰、尼非卡兰)。氟卡尼、普罗帕酮、伊布利特是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颤复律的首选;维纳卡兰、伊布利特可用于轻度心力衰竭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房颤复律;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颤复律首选胺碘酮。吡西卡尼、多非利特、尼非卡兰在房颤复律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应用是房颤药物治疗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节律控制 药物复律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高迎春 武云涛 +3 位作者 赵平 蒋鹏 贺利平 张颖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6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程3~9月,心脏超声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小于45 mm,左室射血分数大于50...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6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程3~9月,心脏超声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小于45 mm,左室射血分数大于50%。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进行分组,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30例,为射频消融组,给予包括环肺静脉隔离及线消融在内的射频消融治疗。另30例患者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是否能够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进行分析。结果射频消融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47~72岁,平均年龄(59.8±7.1)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2.8±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左房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有效率为46.7%,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是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对于本研究人群,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成人心脏骤停高级生命支持及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曹钰 李东泽 +5 位作者 余海放 蒋耀文 叶胜 郝迪 曹径实 李蕊芯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于2018年11月发表《2018 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成人心脏骤停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及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应用》。此指南更新立足于AHA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于2018年11月发表《2018 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成人心脏骤停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及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应用》。此指南更新立足于AHA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结合近期相关临床循证证据,对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出现除颤难治性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以及恢复自主循环后的用药,均提出建议。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与其他指南推荐内容对比,对此更新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抗心律失常药物 除颤难治性心室颤动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
原文传递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晔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1期159-161,共3页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当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展迅速,为方便广大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现阶段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当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展迅速,为方便广大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现阶段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汇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致心律失常作用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paeoniflorin monomer of a Chinese herb on cardiac ion channels 被引量:5
8
作者 WANG Rong-rong LI Ning ZHANG Yin-hui RAN Yu-qin PU Jie-l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9期3105-3111,共7页
Background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proarrhythmic effect of current antiarrhythmic drugs, it is still desirable to find safer antiarrhythmic drugs worldwide. Paeoniflorin is one of the Chinese herb monomers that have ... Background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proarrhythmic effect of current antiarrhythmic drugs, it is still desirable to find safer antiarrhythmic drugs worldwide. Paeoniflorin is one of the Chinese herb monomers tha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many ion channel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paeoniflorin on cardiac ion channels.Methods Whole-cell patch-clamp technique was used to record ion channel currents. L-type calcium current (/Ca-L),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 (/K1), and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to1) were studied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 and sodium current (/Na), slow delayed rectifier current (/Ks), and HERG current (/Kr) were investigated in transfected 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s.Results One hundred μmol/L paeoniflorin reduced the peak /ca-L by 40.29% at the test potential of ±10 mV (from (-9.78±0.52) pA/pF to (-5.84±0.89) pA/pF, n=5, P=0.028). The steady-state activation curve was shifted to more positive potential in the presence of the drug. The half activation potentials were (-11.22±0.27) mV vs. (-5.95±0.84) mV (n=5,P=0.007),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steady-state inactivation and the time course of recovery from inactivation were not changed. One hundred μmol/L paeoniflorin completely inhibited the peak /Na and the effect was reversible. Moreover,paeoniflorin inhibited the /K1 by 30.13% at the test potential of -100 mV (from (-25.26±8.21) pA/pF to (-17.65±6.52)pA/pF, n=6, F=0.015) without effects on the reversal potential and the rectification property. By contrast, 100 μmol/L paeoniflorin had no effects on/to1, /Ks or /Kr channels.Conclusion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aeoniflorin blocked /Ca-L, /Na, and /Kf without affecting /to1, /Ks, or /Kr. The multi-channel block effect may account for its antiarrhythmic effects with less proarrhythm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channels Chinese herbs antiarrhythmic drugs PAEONIFLORIN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宣 严金龙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4期443-447,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药物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首选,由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心脏外的不良反应,故而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受限。近年一些新药的研制给心房颤动的治疗带来了新...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药物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首选,由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心脏外的不良反应,故而在心房颤动的治疗中受限。近年一些新药的研制给心房颤动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现就心房颤动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凝药物
下载PDF
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转复山羊持续性心房颤动过程中心房异常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单兆亮 王玉堂 +2 位作者 时向民 Mattias F.Duytschaever Maurits A.Allessie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的 :在山羊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模型上分析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对心外膜单极心房电图形态的影响。   方法 :在 7只山羊的心房外膜分别缝合 83个电极。用自动房颤刺激器维持房颤 ,待持续性房颤持续 4周后 ,静脉滴注ciben... 目的 :在山羊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模型上分析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对心外膜单极心房电图形态的影响。   方法 :在 7只山羊的心房外膜分别缝合 83个电极。用自动房颤刺激器维持房颤 ,待持续性房颤持续 4周后 ,静脉滴注cibenzoline[0 1mg/ (kg·min) ] ,直至房颤终止。记录用药后房颤周长 (AFCL)的变化 ,分析AFCL分别延长 2 0、40、60、80ms和房颤转复前各 16s的间期内 ,心房各部位异常电位的百分率和左心房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在静脉滴注cibenzoline后 ,平均AFCL逐渐延长 ,心房传导速度逐渐下降 ,异常电位的百分率逐渐减少 ,与静脉滴注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Ic类抗心律失常药cibenzoline延长AFCL ,减慢房颤波的传导速度 ,减少房颤时异常电位的比例。提示该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增加房颤的可兴奋间期从而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 Ic类抗心律失常药 CIBENZOLINE 山羊 持续性心房颤动 心房异常电位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在心律失常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腾琪 王小飞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1-915,共5页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伊伐布雷定是一种新型药物,除了具有降低心率而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益处。然而,由于其潜在的致心律失常风险,目前尚未被批准用于除窦性心律失常以外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一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伊伐布雷定是一种新型药物,除了具有降低心率而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潜在的抗心律失常益处。然而,由于其潜在的致心律失常风险,目前尚未被批准用于除窦性心律失常以外的心律失常治疗。在本综述中,我们分别总结了伊伐布雷定用于窦性、房性、交界性及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据,其对于窦性心律失常以外的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益处是否大于风险,目前尚无定论,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药物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药物治疗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书羽 江骏荣 +6 位作者 邓海 方咸宏 廖洪涛 詹贤章 付路 吴书林 薛玉梅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合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在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对76例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Pe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2例(42.11%)复发,根据用药情况,20例三联用药者为研究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合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在持续性心房颤动(PeAF)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对76例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Pe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2例(42.11%)复发,根据用药情况,20例三联用药者为研究组(胺碘酮/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12例为对照组(非三联)。研究组与对照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比例分别为55%、33.33%(P=0.29),复律中位时间分别为18.50 d、28.00 d(P=0.07)。研究组2周内转复5例,对照组则无2周内转复病例。两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例和1例,P=1.00)。结论:对PeAF消融术后复发的患者予胺碘酮/普罗帕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及地高辛相对安全、有效,可能缩短转复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抗心律失常药物 复发
原文传递
Acupuncture for paroxysmal and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An effective non-pharmacological tool? 被引量:4
13
作者 Federico Lombardi Sebastiano Belletti +1 位作者 Pier Maria Battezzati Alberto Lomuscio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2年第3期60-65,共6页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imulation of the Neiguan spot has been utilized to treat palpitations and symptoms related to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We evaluated whether acupuncture might exert an antiar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imulation of the Neiguan spot has been utilized to treat palpitations and symptoms related to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We evaluated whether acupuncture might exert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or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AF).Two sets of data are reviewed.The first included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who underwent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to restore sinus rhythm.The second included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aroxysmal AF.All subjects had normal ventricular function.Acupuncture treatment consisted of 10 acupuncture sessions on a once a week basis with puncturing of the Neiguan,Shenmen and Xinshu spots.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was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patients on amiodarone,but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measured after sham acupuncture treatment or in the absence of any antiarrhythmic drugs.In a smal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F,acupunctur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and duration of symptomatic AF episodes.In conclusion,we observed that acupuncture of the Neiguan spot was associated with an antiarrhythmic effect,which was evident in patients with both persistent and paroxysmal AF.These preliminary data,observed in 2 small groups of AF patients,need to be validated in a larger population but strongly suggest that acupuncture may be an effective non-invasive and safe antiarrhythmic tool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edicine antiarrhythmic drugs AUTONOMIC mechanisms ATRIAL ARRHYTHMIAS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福强 滕广帅 +2 位作者 王学文 焦占全 江勇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278-279,共2页
目的 探讨抗心律常药物西地兰和艾司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1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治... 目的 探讨抗心律常药物西地兰和艾司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17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控制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给予吸氧,先后给予速尿、西地兰,之后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20μg/min。开始注射硝酸甘油后,建立另一个静脉通道,每30 min给予0.2 mg西地兰,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艾司洛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室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早期及晚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西地兰联合小剂量艾司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适当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物 西地兰 艾司洛尔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立标 林文龙 +1 位作者 郑爱 施务务 《辽宁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对盐酸利多卡因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以2,6-二甲基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酰化、胺化、成盐合成出了原料药盐酸利多卡因。结果还原反应Pd/C的最佳用量为2,6-二甲基硝基苯质量的2%;酰化反应2,6-二甲基苯胺和氯乙酰氯... 目的对盐酸利多卡因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以2,6-二甲基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酰化、胺化、成盐合成出了原料药盐酸利多卡因。结果还原反应Pd/C的最佳用量为2,6-二甲基硝基苯质量的2%;酰化反应2,6-二甲基苯胺和氯乙酰氯最佳摩尔比为1∶1.1;胺化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59~61℃,2,6-二甲基氯代乙酰苯胺和二乙胺最佳摩尔比1∶2.0,最佳反应时间为12 h;成盐反应成盐后将溶剂和水蒸干,再加入结晶溶剂丙酮进行结晶,可大大提高收率。结论该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行,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利多卡因 局麻药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情景模拟结合循证医学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孙陈铃 贾敏 +1 位作者 吴惠 王立春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循证医学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结合循...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循证医学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结合循证医学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情景模拟结合循证医学理论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房颤患者,可提升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依从性,改善自我效能感及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抗心律失常药物 情景模拟 循证医学理论 临床护理路径 依从性
下载PDF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妙龄 曾晓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心房颤动(a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病率较高,平均为0.15%-1%,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患者发病率达3.8%,80岁患者可高达9.0%。Heeringa研究发现,55岁以上的男性房颤患者... 心房颤动(a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病率较高,平均为0.15%-1%,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患者发病率达3.8%,80岁患者可高达9.0%。Heeringa研究发现,55岁以上的男性房颤患者死亡率约23.8%,女性约为22.2%,且与患者本身的心脏疾病有密切关系。Schumacher等研究表明,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可使心输出量减少30%,其中15%是由于心房失去泵功能所致,15%是由心室律不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恶性心律失常42例急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兆忠 吴木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56-58,共3页
目的讨论恶性心律失常急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临床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肺复苏和药物治疗的经验。结果 4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成功35例,死亡7例。结论... 目的讨论恶性心律失常急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临床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肺复苏和药物治疗的经验。结果 4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成功35例,死亡7例。结论恶性心律失常急救的关键是动态的心电监护、及时电除颤、规范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心脏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电除颤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 心脏起搏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汤日波 马长生 +10 位作者 董建增 刘兴鹏 龙德勇 喻荣辉 康俊萍 史力生 田颖 郑斌 何华 陶海龙 刘小慧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210例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联合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其中服用普罗帕酮29例、...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影响。方法210例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联合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其中服用普罗帕酮29例、胺碘酮113例、索他洛尔3例,未服用药物65例,因索他洛尔组病例数少仅对前三组进行分析。早期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3个月内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晚期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3个月后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结果三组平均年龄具有显著差异,余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内共88例(41.9%)出现早期复发,普罗帕酮、胺碘酮、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三组早期复发率分别为41.4%,32.7%,55.4%,具有显著差异(P=0.013)。Logistic分析显示胺碘酮与早期复发独立相关(比数比=0.37,95%可信区间0.19~0.72,P=0.003)。随访180±75(91~374)天,66例(31.4%)晚期复发,三组晚期复发率分别为34.5%,28.3%,32.3%,无显著差异(P=0.752)。Logistic分析显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978)。服索他洛尔3例均出现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结论术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胺碘酮可显著降低房颤导管消融的早期复发,但对晚期复发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复发 抗心律失常药物
下载PDF
III类抗心律失常药RP58866对豚鼠及犬内向整流及瞬时外向钾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宝峰 孙建平 +3 位作者 李贵荣 StanleyNattel 周晋 高焕焕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目的:研究III类抗心律失常药RP58866 对IK1 ,瞬时外向钾电流(Ito) 的作用。方法:用豚鼠和犬离体心肌细胞及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结果:在- 100 m V 时,RP58866 以浓度依赖方式明显减少了豚鼠心室肌细... 目的:研究III类抗心律失常药RP58866 对IK1 ,瞬时外向钾电流(Ito) 的作用。方法:用豚鼠和犬离体心肌细胞及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结果:在- 100 m V 时,RP58866 以浓度依赖方式明显减少了豚鼠心室肌细胞IK1 ,其IC50 为(3-4±0-8) μmol·L- 1 。在犬心室肌细胞,RP58866 可明显抑制Ito( 在100 μmol·L- 1 时减少87% ±2-1% ),其IC50 为(2-3±0-5) μmol·L- 1 。结论:RP58866 对心肌细胞的IK1 和Ito 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钾通道阻断剂 抗心律失常药 药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