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替牙期前牙反的早期矫治原则 被引量:5
1
作者 章晶晶 刘鹤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21-327,共7页
前牙反是乳替牙期常见的错畸形,是安氏Ⅲ类错畸形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儿童口腔医生常常需要面对的临床问题。安氏Ⅲ类错前牙反有骨性和非骨性之分,其鉴别诊断对前牙反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牙期常用的前牙反治疗技... 前牙反是乳替牙期常见的错畸形,是安氏Ⅲ类错畸形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儿童口腔医生常常需要面对的临床问题。安氏Ⅲ类错前牙反有骨性和非骨性之分,其鉴别诊断对前牙反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牙期常用的前牙反治疗技术包括乳尖牙调、咬翘法、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上颌垫舌簧矫治器及不良习惯去除。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是替牙期最为常用的前牙反矫治技术。随着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前牙反可能会出现加重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牙合] 安氏Ⅲ类 骨性与非骨性 上颌前方牵引
原文传递
替牙期前牙反矫治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宇钊 王小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5期67-69,共3页
前牙反牙是指在正中咬合时,前牙呈反覆盖反覆关系,由于前牙反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面部畸形症状逐渐加重,受到患者以及口腔科医师的重视。替牙期前牙反大多由乳牙列期发展而... 前牙反牙是指在正中咬合时,前牙呈反覆盖反覆关系,由于前牙反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面部畸形症状逐渐加重,受到患者以及口腔科医师的重视。替牙期前牙反大多由乳牙列期发展而来,是阻断性矫治的最有利时机。本文将针对替牙期前牙反矫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矫治方法
下载PDF
前牙反[牙合]与正常[牙合]自然舌姿势位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若萱 吕亚林 +2 位作者 殷戬 张伟 李国庆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前牙反[牙合]和正常殆在息止[牙合]位时舌的自然姿势特征,探讨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舌位置是否有特征性变化。方法征集正常[牙合]志愿者20名(男8名,女12名,正常黯组),平均年龄23.8岁;反[牙合]患者20名(男11名,女9... 目的通过比较前牙反[牙合]和正常殆在息止[牙合]位时舌的自然姿势特征,探讨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舌位置是否有特征性变化。方法征集正常[牙合]志愿者20名(男8名,女12名,正常黯组),平均年龄23.8岁;反[牙合]患者20名(男11名,女9名,前牙反[牙合]组),平均年龄24.6岁。问诊调查舌的习惯姿势位,并用硫酸钡标记舌背中线和腭黏膜中线。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息止[牙合]位侧位片,用t检验比较两组息止[牙合]位的舌位置。结果(1)正常[牙合]组整个舌背在硬腭、软腭处都与上腭完全贴合,舌尖置于上切牙舌隆突处;前牙反[牙合]组为舌背在软腭部有部分贴合,在部分软腭和硬腭区域远离上腭。舌体不易保持贴上腭位。(2)舌体的侧面轮廓在正常[牙合]组呈现向前上挺立,在前牙反[牙合]组表现为后下倾倒状。舌的最高点位置:正常组在硬腭与软腭交界区域;前牙反[牙合]组较正常殆组向下向后移位,在软腭与悬雍垂交界区域。(3)前牙反[牙合]组舌体位置(LP)比正常[牙合]组低(P〈0.01);两组的舌高和舌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息止[牙合]自然姿势位时前牙反[牙合]组较正常[牙合]组的舌位置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牙合] 舌姿势位 息止颌位 正常[牙合]
原文传递
乳牙列前牙反两种矫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汤腊梅 邹敏 张铁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Frank Ⅲ功能调节器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列反的疗效,总结出两种结果的共性与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科2004~2007年接诊乳牙列前牙反病例13例,随机分为功能矫治组和矫形矫治组,前者6例,后者7例。前者应用Fran... 目的:通过对比Frank Ⅲ功能调节器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列反的疗效,总结出两种结果的共性与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科2004~2007年接诊乳牙列前牙反病例13例,随机分为功能矫治组和矫形矫治组,前者6例,后者7例。前者应用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治疗,后者采用口内全包埋式活动矫治器配合成品前方牵引器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数值评价疗效。结果:矫治结束后,矫形矫治组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功能矫治组无统计学意义;矫治结束一年后,功能矫治组上颌骨向前生长明显优于矫形矫治组(P<0.05);两组对下颌骨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两组上前牙角度明显唇倾(P<0.001),矫治结束一年后继续唇向倾斜(P<0.05),增大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下前牙角度在矫形矫治组无明显舌倾,功能矫治组下前牙明显舌倾(P<0.05),矫治结束一年后两组下前牙自主唇倾,去代偿,功能矫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牙列反应尽早得到矫治,无论采取矫形力矫治或功能性矫治方法。功能调节器矫治主要以前牙唇倾度改变为主,随着前牙反的解除,上颌骨被诱导产生矢状向自主生长,对颌骨产生有利的影响。矫形力矫治以上颌骨前移、上前牙唇倾改变为主,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列 前牙反 前方牵引 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
下载PDF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极坐标法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俊杰 张良 冯妍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临床采用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患者,以极坐标系头影测量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替牙期功能性前牙反患者22例(年龄7-11岁,平均年龄9.7岁,男女各半),治疗前后正中咬位... 目的:临床采用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患者,以极坐标系头影测量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替牙期功能性前牙反患者22例(年龄7-11岁,平均年龄9.7岁,男女各半),治疗前后正中咬位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以Bolton(Bo)点为极点,Bo-N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分别测量颌面部A、B、Gn、Sn、U1、L1、UL、LL、Pog等9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极角和极径共18个测量项目。测量数据经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Bo-A平均增大2.84mm,Bo-U1平均增大3.36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o-Pog平均减小2.09mm,Bo-LL平均减小2.4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头影测量采用极坐标系可以整体描述患者颅面侧貌变化,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可以快速改善患者颜面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坐标 前牙反 替牙期 前方牵引
下载PDF
下颌可后退的前牙反(牙合)患者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颌后退位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陈贵 +1 位作者 姜若萍 许天民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可后退的前牙反(牙合)患者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领后退对刃位的颅面特征,及两种(牙合)位头影测量的差异。方法将39名下颌可后退的前牙反(牙合)患者(男21,女18,年龄7.1~12.4岁)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颌后退对刃位的17项头影测量... 目的探讨下颌可后退的前牙反(牙合)患者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领后退对刃位的颅面特征,及两种(牙合)位头影测量的差异。方法将39名下颌可后退的前牙反(牙合)患者(男21,女18,年龄7.1~12.4岁)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颌后退对刃位的17项头影测量项目分别与正常值比较并相互比较,采用单样本 T 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1)习惯性(牙合)位时仅 MP/SN,MP/FH,MP/PP 和 UI/SN 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下颌后退对刃位时 SNB,U1/SN,ANS-Me,ANS-Me/N-Me,SL 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颌后退对刃位时 SNA,U1/SN,L1/MP,ANS-Me/N-Me,SE 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牙反(牙合)患者习惯性(牙合)位与下颌后退对刃位头影测量均可能在某些方面夸大或掩饰骨性错(牙合),应对两者进行综合分析,并尽可能参考不受(牙合)位变化干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牙合) 习惯性(牙合)位 下颌后退对刃位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牙合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典岳 张黎 +2 位作者 符方满 韦传熙 吴善成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75-376,381,共3页
为探索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性,采用磨牙颊面管和双尖牙托槽固定在牙合垫的颊面,使牙合垫和直丝弓矫治器合二为一而成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结果表明:前牙反牙合较易解除,反牙合解除时间平均3.4个月.混合式直丝弓矫治... 为探索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性,采用磨牙颊面管和双尖牙托槽固定在牙合垫的颊面,使牙合垫和直丝弓矫治器合二为一而成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结果表明:前牙反牙合较易解除,反牙合解除时间平均3.4个月.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方法,与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 前牙反[牙合] [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
下载PDF
Digora数字影像系统测量分析前牙反乳牙列
8
作者 刘艳 石四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牙列模型测量方法——Digora数字影像系统测量法,采用此方法测量分析前牙反(?)乳牙列的特征,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电子游标卡尺和Digora数字影像系统测量20副前牙反(?)乳牙列模型,比较两种方...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牙列模型测量方法——Digora数字影像系统测量法,采用此方法测量分析前牙反(?)乳牙列的特征,为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电子游标卡尺和Digora数字影像系统测量20副前牙反(?)乳牙列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各项测量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电子游标卡尺与Digora数字影像系统各项测量值之比相对稳定,两者存在高度相关关系(P值均<0.01);前牙反(?)的乳牙列上颌牙弓长度、宽度、周长均大于下颌(P值均<0.05);男女之间比较,除上颌乳磨牙区牙弓宽度、周长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外 (P值均<0.05),其余测定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 Digora数字影像系统是测量牙列模型的一种崭新、快捷的方法,前牙反(?) 对乳牙列的影响应该受到口腔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 乳牙列 数字影像系统 模型测量
下载PDF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畸形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晓丽 王春玲 +3 位作者 肖丽丽 呼明燕 王海任 任大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替牙期轻中度和重度骨性前牙反患者,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例患者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 目的:探讨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替牙期轻中度和重度骨性前牙反患者,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例患者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方牵引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前牙反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基本中性,Ⅲ类骨面型明显改善。结论:①同时伴有上颌骨后缩和下颌骨前突的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应早期进行前方牵引。②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后,骨性变化(26%)明显小于轻中度组骨性变化(42%)。③单纯采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其软组织侧貌及骨骼改形均有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性前牙反 前方牵引 替牙期
原文传递
恒牙期前牙反固定矫治前后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李明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633-635,共3页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期前牙反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1例恒牙期前牙反的病例,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软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U1-SN平均增加6.5°,L1-MP平均减...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期前牙反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1例恒牙期前牙反的病例,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软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U1-SN平均增加6.5°,L1-MP平均减小5.23°,鼻唇角平均减小4.95°,上下唇角平均减小4.45°,软硬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通过唇倾上前牙、舌倾下前牙可以快速解除恒牙期前牙反,固定矫治器是矫治恒牙期前牙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期前牙反殆 固定矫治 软硬组织
下载PDF
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软组织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军 赵彦文 +3 位作者 侯录 徐实谦 王世振 牛金城 《德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5-60,共6页
研究用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矫治处于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的软组织侧貌的形态变化.通过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矫治的,处于替牙期,临床表现为前牙反并伴有软组织侧貌异常的患者26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3岁.采... 研究用颊侧多曲簧矫治器矫治处于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的软组织侧貌的形态变化.通过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矫治的,处于替牙期,临床表现为前牙反并伴有软组织侧貌异常的患者26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3岁.采用颊侧多曲簧矫治器进行矫治,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自身分别拍摄头影侧位片,进行软组织侧貌测量,得出11项对比指标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下唇突角(S-NsLL)、下唇基角(S-Ns-Si)、下唇突度(LL-E)明显减小(P〈0.05),患者下颌发生后退,下颌相对于颅底平面出现后移;上唇突度(UL-E)、上下唇突角(UL-Ns-LL)加大(P〈0.05),该矫治器引起上颌向前发育,使上颌骨位置前移;鼻唇角(Cm-Sn-UL)、颏唇角(L-Bs-Pos)变化不明显(P〉0.05).从而得知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患者时,不仅能对硬组织形态产生改变,而且对软组织侧貌改良也较为明显,能引导软组织侧貌向正常方向发展,其为现阶段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侧多曲簧矫治器 前牙反 软组织侧貌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的改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秀婧 阎燕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软组织、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7名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患者,男9名,女8名,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8岁,平均疗程13.4月,未进行扩弓直接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术前... 目的初步探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软组织、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17名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患者,男9名,女8名,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8岁,平均疗程13.4月,未进行扩弓直接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术前术后拍头颅侧位片,测量17名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头影测量采用Dentalvision软件,记录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颌骨前移1.8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上前牙唇倾4.2度,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上前牙前移3.4mm,差别有显著性差异。下颌骨后退4.1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下切牙后退3.9mm,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软组织的改变:上唇突、下唇突、面型角、上唇-审美距、下唇-审美距、鼻点-H线、下唇-H线、颏沟点-H线的距离均向正常值靠拢,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的面型更加协调。结论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使患者的软硬组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前方牵引矫治器 骨性Ⅲ类错[牙合]
原文传递
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颏兜及上颌后牙平面式垫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3
13
作者 訚侃 彭友俭 陈国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比较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颏兜及后牙垫 (实验组 )矫正前牙反 ,与单纯直线弓矫治器 (对照组 )二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方法 选择前牙反 49例 ,分为实验组 34例、对照组 15例、分析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 ,解除反时间等。 结果... 目的 比较直丝弓矫治器联合颏兜及后牙垫 (实验组 )矫正前牙反 ,与单纯直线弓矫治器 (对照组 )二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方法 选择前牙反 49例 ,分为实验组 34例、对照组 15例、分析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 ,解除反时间等。 结果 实验较对照组有利于前牙反颅面部生长型向正常方向转化、缩短疗程 ,且不会对TMJ产生不良影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HE 直丝弓矫治器 颏兜 上颌后牙平面式he
原文传递
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前牙反的软组织侧貌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兴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482-483,共2页
目的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伴软组织侧貌形态异常患儿28人,年龄8-11岁,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软组织侧貌的头影测量分析。对测量项目... 目的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伴软组织侧貌形态异常患儿28人,年龄8-11岁,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软组织侧貌的头影测量分析。对测量项目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下唇突角、鼻唇角、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下唇突角、上唇突度明显加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RⅢ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后鼻、上唇、下唇及颏部四者关系趋于协调,Ⅲ类面型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牙合] 功能矫治器 软组织侧貌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牟明奎 李瑛 +2 位作者 邵玶 展望 曹宇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88-690,共3页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平面变平。结论:MEAW可以有效矫治恒牙初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曲方丝弓 恒牙初期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前牙反
下载PDF
成年人上前牙缺失伴前牙反矫治后修复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汤国荣 李建平 +1 位作者 施斌 夏海斌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固定矫治的方法矫正成年人上前牙缺失伴前牙反牙合后再修复缺失牙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患者均用固定矫治的方法解除前牙反牙合后再行固定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的前牙。结果 2 0例矫治后均取得正常的咬合关系... 目的 探讨用固定矫治的方法矫正成年人上前牙缺失伴前牙反牙合后再修复缺失牙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患者均用固定矫治的方法解除前牙反牙合后再行固定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缺失的前牙。结果 2 0例矫治后均取得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正常的失牙修复 ,平均追踪 2年 ,未见反牙合复发和修复牙的异常。结论 用固定矫治方法解除成年人前牙缺失后的反牙合再行义齿修复 ,保证了失牙修复功能和美观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HE 前牙缺失 失牙修复 口腔正畸
原文传递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矫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志华 余道信 胡杰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前牙骨性反He 矫治 上颌快速扩大 前方牵引 治疗
下载PDF
上颌固定矫治器联合下颌垫及颏兜矫治恒前牙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珉华 金叶俊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矫治恒前牙反(牙合)的方法。方法:将50例恒前牙反(牙合)患者分为两组,用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矫治,观察解除反(牙合)所需的时间。结果:结果显示固定矫治组疗程明显短于活动矫治组。结论:对于恒前牙反(牙合)患者,可以用固定... 目的:探讨矫治恒前牙反(牙合)的方法。方法:将50例恒前牙反(牙合)患者分为两组,用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矫治,观察解除反(牙合)所需的时间。结果:结果显示固定矫治组疗程明显短于活动矫治组。结论:对于恒前牙反(牙合)患者,可以用固定矫治器联合下颌(牙合)垫、颏兜矫治,缩短疗程,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恒前牙反H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