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日英同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被引量:3
1
作者 叶艳华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5年第2期93-96,F003,共5页
日英同盟的成立在国际关系中绝非偶然,有其深刻历史背景。从日本来讲,是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及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从英国来讲,则是英国面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德国、俄国)的挑战,为维护其在东... 日英同盟的成立在国际关系中绝非偶然,有其深刻历史背景。从日本来讲,是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及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从英国来讲,则是英国面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德国、俄国)的挑战,为维护其在东北亚的利益做出的无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英同盟 历史背景 均势 大陆政策
下载PDF
1921年华盛顿会议筹备阶段的英国决策与英美外交博弈
2
作者 李书剑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5-53,共9页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外交战略以欧洲为重点,远东太平洋地区在其战略排序中位置靠后,面对美日在该地区的崛起,英国并不想通过武力争夺地区利益,而是将外交方式作为英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行动首选。英国外交部在华盛顿会议之前的...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外交战略以欧洲为重点,远东太平洋地区在其战略排序中位置靠后,面对美日在该地区的崛起,英国并不想通过武力争夺地区利益,而是将外交方式作为英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行动首选。英国外交部在华盛顿会议之前的战略研判一方面认为美日两国的崛起将挤占英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又未能充分重视这种战略趋势,而是希望通过对日绥靖与对美妥协的方式维持英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英国在经过一系列权衡取舍后,决定以英美日三方协定来替代英日同盟。在美国酝酿召开华盛顿会议之际,英国就对美国施加外交影响,并且围绕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和筹备的主导权问题,英美展开了三个回合的激烈外交博弈。最终在美国坚持下,英国选择了妥协,将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与筹备主导权让与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会议 权力转移 英美外交博弈 英日同盟
下载PDF
伊藤博文与日英同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茹 《日本问题研究》 2009年第3期26-33,共8页
缔结日英同盟是近代日本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伊藤博文是元老中的主导者,在外交事务上拥有极大的发言权。伊藤博文对日英同盟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在同盟交涉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此史学界是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利用日英同盟的提... 缔结日英同盟是近代日本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伊藤博文是元老中的主导者,在外交事务上拥有极大的发言权。伊藤博文对日英同盟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在同盟交涉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对此史学界是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利用日英同盟的提出及交涉期间,伊藤与首相桂太郎、外相小村寿太郎、元老井上馨、驻英国公使林董等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料,来探讨一下伊藤的态度及其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伊藤博文不反对日英同盟,但主张先进行日俄协商,协商结束后再推进日英同盟。而桂太郎内阁则趁伊藤出访海外之机,全力推进缔结同盟,事实上将伊藤置于决策之外,使其处于被知会者地位,打破了长期以来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对日本外交的垄断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老 伊藤博文 日英同盟 日俄协商
下载PDF
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蓉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34-139,共6页
英日结盟是20世纪初英日两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权宜之计。由于相互的利益需要和地缘政治的因素,一强一弱的英国和日本通过同盟暂时稳定了两国关系。但是,"一强一弱"本身就预示着同盟带有致命的缺陷:如果两国国力发生变化,英国为... 英日结盟是20世纪初英日两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权宜之计。由于相互的利益需要和地缘政治的因素,一强一弱的英国和日本通过同盟暂时稳定了两国关系。但是,"一强一弱"本身就预示着同盟带有致命的缺陷:如果两国国力发生变化,英国为维护既得利益和日本为谋取扩张机会的不同目的势必会引发它们之间的矛盾与争夺。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同盟的解体则是英日两国的基本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以致无法协调的结果。文ujj从日英缔结同盟之初入手,分析了同盟在两国带来的不同结果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日同盟 解体 远东 国内舆论
下载PDF
美国与英日同盟的瓦解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城晨 李金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3,41,共9页
1902年建立的英日同盟在经历了两次续约后按照华盛顿会议的安排走向终结。在英日同盟瓦解的过程中,美国作为直接受益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兴大国的美国不仅成功分离原有霸权国主导的双边联盟,同时通过建立替代性机制为本国安... 1902年建立的英日同盟在经历了两次续约后按照华盛顿会议的安排走向终结。在英日同盟瓦解的过程中,美国作为直接受益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兴大国的美国不仅成功分离原有霸权国主导的双边联盟,同时通过建立替代性机制为本国安全与利益提供了保障。回顾这一过程,可以清晰地辨识美国处理英日同盟问题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与战略选择,这些经验对于我们妥善应对亚太安全环境的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日同盟 威胁 联盟分离战略
下载PDF
日俄战争之后中国收回威海卫的尝试与曲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229,共8页
1906年中国试图收回威海卫,是一件在晚清不无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日俄战争后,俄国此前向中国强租的旅顺地区转手日本,中国外交官根据中英条约中威海卫的租期与俄租旅顺租期相同的规定,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英国因英日同盟的关系以及试... 1906年中国试图收回威海卫,是一件在晚清不无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日俄战争后,俄国此前向中国强租的旅顺地区转手日本,中国外交官根据中英条约中威海卫的租期与俄租旅顺租期相同的规定,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英国因英日同盟的关系以及试图维护在华形象,同时担心归还后他国染指等因素,在该事情上拖延、敷衍,使得中国交涉失败。不过,晚清职业外交官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日益增强的国权意识却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还威海卫 汪大燮 晚清外交 英日同盟
下载PDF
试论第三次日英同盟
7
作者 朱涓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1911年续订的第三次日英同盟,起因于英国竭力想要避免因同盟义务而卷入可能发生的日美战争,而日本出于避免在国际上被孤立、制衡俄国、平衡英美关系、继续侵略中国等考虑,也接受了这个没有军事协议的军事同盟。
关键词 日英同盟 日美关系
下载PDF
历史上的英日同盟——英国“先欧后亚”外交战略的转变
8
作者 喜富裕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6期29-32,共4页
英国长期以来坚持奉行"光荣孤立"政策,推行"均势外交",以欧洲为外交重点,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缔结同盟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之时,却游离于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外,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宗旨,... 英国长期以来坚持奉行"光荣孤立"政策,推行"均势外交",以欧洲为外交重点,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缔结同盟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之时,却游离于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外,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宗旨,实施远交近攻战略,与亚洲崛起的日本谈判签订了《英日同盟协定》。这种"先亚后欧"的外交战略抉择,是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外交的重大调整转变,也是英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和均衡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日同盟 先欧后亚 外交战略 转变
下载PDF
华盛顿会议前夕英国对日本和中国的政策
9
作者 王蓉霞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英国局部调整了对日本和中国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英日同盟问题上,决定扩大同盟范围;在远东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上,采取"一强标准"但遏制日本;在中国势力范围问题上,同意美国提出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英国局部调整了对日本和中国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英日同盟问题上,决定扩大同盟范围;在远东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上,采取"一强标准"但遏制日本;在中国势力范围问题上,同意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行各国共管中国。英国政策的局部调整表面看侧重于遏制日本,但没有改变英、日在华的相对强权地位,英国寻求的仅仅是保持中日之间的均势,英国推行均势政策的目的是从绝对的国家利益出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日本 中国 英日同盟 海军 势力范围
下载PDF
刘玉麟评第三次英日同盟及英美和平仲裁协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颖丽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
刘玉麟是晚清最后一任驻英公使,通过他的一则公文,根据其中对第三次英日同盟条约和英美和平仲裁协议签订相关条款的评述,分析第三次英日同盟和英美和平仲裁协议签约的背景、意义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探讨刘玉麟对英、美、日三国签订条约和... 刘玉麟是晚清最后一任驻英公使,通过他的一则公文,根据其中对第三次英日同盟条约和英美和平仲裁协议签订相关条款的评述,分析第三次英日同盟和英美和平仲裁协议签约的背景、意义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探讨刘玉麟对英、美、日三国签订条约和协议的态度,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清末民初外交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玉麟 第三次英日同盟 英美和平仲裁协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