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异常VEGF、ANG-2、NSE和S100B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蔡姝萍 刘美香 +1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我院收治12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我院收治12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脑卒中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各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ANG-2、VEGF、NSE和S100B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及脑卒中非认知障碍组相比,脑卒中患者血清VEGF、Ang-2表达显著下降,NSE和S100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重度组血清VEGF和Ang-2表达下降更加明显,NSE和S100b蛋白升高更加明显(P <0. 05)。血清VEGF和Ang-2表达与认知障碍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与认知障碍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 <0. 05)。结论血清VEGF、Ang-2、NSE和S100b蛋白与脑卒中认知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ang-2 VEGF NSE S100B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董桂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52-57,共6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Ⅱ(Ang-2)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114例、非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30 d治...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Ⅱ(Ang-2)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114例、非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30 d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血清中Ang-2、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在治疗后24 h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显著减少,且随着时间延长,评分呈时间依赖性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后24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显著增高,且随着时间延长,评分呈时间依赖性升高;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及Ang-2含量的比治疗前患者血清中VEGF及Ang-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VEGF及Ang-2含量显著增加,VEGF及Ang-2含量15 d时达到高峰,30 d时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后24 h VEGF及Ang-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及30 d后VEGF及Ang-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调节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ng-2、VEGF的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压氧 ang-2 VEGF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的血管生成及Ang-1,Ang-2,Ti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梁杰 尹登科 +5 位作者 李白坤 刘竹青 李珊珊 陈孟夏 王晓宇 彭代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731-3735,共5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的大鼠子宫微血管密度,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药物致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模型的大鼠子宫微血管密度,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SD早孕大鼠采用灌胃米索前列醇(100μg·kg-1)和米非司酮(8.3 mg·kg-1)造成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阳性药物益母草颗粒组(4.3 g·kg-1)、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18.0,9.0,4.5 g·kg-1),受孕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连续灌胃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及大鼠子宫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Ang-1和Ang-2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组织的Tie-2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桃红四物汤显著增加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的血管微密度,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Ang-2的含量,并使子宫组织中Tie-2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桃红四物汤有明显的促进不完全流产早孕大鼠子宫血管新生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Ang-1和Ang-2的浓度及子宫组织中Tie-2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MVD ang-1 ang-2 TIE-2
原文传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血清炎性因子与血管生成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0
4
作者 孔颖 王国栋 孟纯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1 (Ang-1)、血管生成素-2 (Ang-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收治的70例KOA患者为KOA组,并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素-1 (Ang-1)、血管生成素-2 (Ang-2)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收治的70例KOA患者为KOA组,并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 (IL-2)、白介素-6 (IL-6)、白介素-18 (IL-18)及bFGF、Ang-1、Ang-2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OA组患者血清IL-2、IL-6、IL-18、bFGF、Ang-1、Ang-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K-L分级等级增加,血清IL-2、IL-6、IL-18、bFGF、Ang-1、Ang-2水平均有显著增加,不同等组K-L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次为Ⅲ级>Ⅱ级>Ⅰ级(P<0.05)。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2、IL-6、IL-18均与bFGF、Ang-1、Ang-2呈显著正相关(P<0.05); bFGF与Ang-1、Ang-2呈显著正相关(P<0.05); Ang-1与Ang-2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健康组,且二者呈正相关,血清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血管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炎性因子 BFGF ang-1 ang-2
原文传递
姜黄素抗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伟 杨向红 +1 位作者 吴丽娜 韩豫生(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83-685,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观察姜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采用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作用人肺腺癌A2细胞不同时间后血管生成素(Ang-1、Ang... 目的:研究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观察姜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采用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作用人肺腺癌A2细胞不同时间后血管生成素(Ang-1、Ang-2)、血小板反应素(TSP)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能抑制HUVECs的增殖,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且能诱导HUVECs凋亡,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2细胞经100μmol/L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后Ang-1、Ang-2、TSPmRNA的表达率明显下降;VEGF与MMP-9的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下列途径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1)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2)抑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VEGF,Ang-1,Ang-2)的表达;3)促进血管生成抑制因子TSP的表达;4)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TSP ang-1 ang-2 VEGF MMP-9 肺腺癌A2
下载PDF
Ang-2/Tie、VEG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兴木 尤巧英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9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90例... 目的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又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49例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41例。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中促血管生成素1,促血管生成素2,Tie-2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促血管生成素1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P<0.05);促血管生成素2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明显高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组(P<0.05),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又高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5);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在3组中逐渐升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视网膜病变中促血管生成素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Tie-2受体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血管生成素1和促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组成的信号传导系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柴牡醒脑汤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脑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毛平安 吕雪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柴牡醒脑汤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脑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牡醒... 目的:柴牡醒脑汤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脑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牡醒脑汤。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和MMSE积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和第12周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中VEGF、Ang-1和Ang-2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积分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MMSE积分(P<0.05);治疗第6周和第12周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6周和第12周后血清中的VEGF、Ang-1和Ang-2显著性的高于相同治疗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柴牡醒脑汤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柴牡醒脑汤改善血液流变学,进而促进病变部位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牡醒脑汤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血液流变学 VEGF ang-1 ang-2
下载PDF
恩度联合T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Ang-2、Hsp90α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魏军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顺铂+紫杉醇(T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本...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顺铂+紫杉醇(T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NSCLC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治疗6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VEGF、Ang-2、Hsp90α水平,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缓解34例(52.31%),对照组22例(33.85%),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2、Hsp90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2、Hsp90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显著(P均<0.05),随访观察1年,对照组存活率为81.54%,观察组存活率为93.85%,观察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TP方案化疗对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清VEGF、Ang-2、Hsp90α水平,患者生存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顺铂+紫杉醇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热休克蛋白90Α
下载PDF
5种血清学标志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曾宪飞 卢东雪 +1 位作者 张西京 李军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592,6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白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水平变化和对ARDS诊断、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两个医学中心重...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白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水平变化和对ARDS诊断、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两个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49例ARDS患者,同期50例非ARDS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科时(T1)、诊断为ARDS时(T2)血清标志物水平,记录临床基本资料。结果ARDS组5种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T2时间点高于T1(P<0.05);除vWF(P>0.05)外,ARDS死亡组(n=17)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存活组(n=3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单一标志物(T1)诊断ARDS的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30,0.902)(KL-6),联合诊断最大AUC为0.869(95%CI:0.795,0.942)(KL-6+Ang-2);单一标志物(T2)预测死亡的最大AUC0.764(95%CI:0.627,0.901)(IL-8),联合预测最大AUC0.829(95%CI:0.715,0.943)(IL-8+KL-6)。结论5种血清标志物与重症患者ARDS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血清KL-6和Ang-2水平变化有助于诊断,血清IL-8与KL-6水平升高预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清标志物 血管生成素2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 白介素8
下载PDF
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柳书勤 殷敏敏 +1 位作者 齐继红 何静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3399-3403,共5页
目的探讨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总队医院治疗的80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 目的探讨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总队医院治疗的80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妇止血丸,6 g/次,3次/d。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候积分、相关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9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流血量评分、失眠多梦评分、腰膝酸软评分、倦怠乏力评分、五心烦热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BAC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GQOL-74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BAC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QOL-74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ng-2、E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VEGF、Hb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妇止血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及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妇止血丸 黄体酮胶囊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BAC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GQOL-74评分 血管生成素-2 雌二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坤宁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胜华 杨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目的探讨坤宁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坤宁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坤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共计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平均完全止血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2(Ang-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2.35%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08%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平均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E2、P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E2、P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和Ang-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EGF和Ang-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宁颗粒联合米非司酮能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出血量及缩短子宫出血时间,能显著降低FSH、E2、P、VEGF及Ang-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宁颗粒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2
原文传递
VEGFA、Ang-2在肿瘤生长及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甘新天 李哲宏 金宇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2期194-201,共8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不仅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肿瘤免疫反应;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不仅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肿瘤免疫反应;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中高表达,导致血管结构异常和功能性减弱,肿瘤血管呈现紊乱、渗漏。目前,有关VEGFA与Ang-2抑制剂的研究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VEGFA、Ang-2在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及VEGFA、Ang-2抑制剂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生长因子 A 血管生成素 2 肿瘤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超然 孙忠人 +1 位作者 仇立波 孙琦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5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修复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电针组、针刺组与空白组,每组30只。再将其随机分入5个治疗时间点,即1天组、... 目的:研究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修复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电针组、针刺组与空白组,每组30只。再将其随机分入5个治疗时间点,即1天组、3天组、5天组、7天组、9天组,每小组6只。在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处用造模装置制造压疮后针刺组取压疮局部皮肤进行傍刺治疗,电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观察治疗过程中创面/修复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与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压疮皮肤Ang-1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3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针刺5天组低于针刺3天组(P<0.05);大鼠压疮皮肤组织Ang-2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1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空白1天组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与7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7天组(P<0.05);电针5天组高于针刺5天组(P<0.05);针刺5天组高于空白5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电针5天组低于电针3天组(P<0.05);针刺7天组低于针刺5天组。结论:电针傍刺能促进大鼠压疮皮肤创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压疮皮肤中Ang-1及Ang-2表达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电针 傍刺 ang-1 ang-2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新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覃肯 罗薇絮 +2 位作者 王萍 肖小文 周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14 d后处死,检测实验各组标本的Ang-1和Ang-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和达...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隔药饼灸组、西药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14 d后处死,检测实验各组标本的Ang-1和Ang-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的Ang-1表达均相对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Ang-1表达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的Ang-2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Ang-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促进降低Ang-2的表达,抑制血管异常增生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隔药饼灸 ang-1 ang-2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与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凌艳 刘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龙岗中心医院2012年9月~12月间收集的EMs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龙岗中心医院2012年9月~12月间收集的EMs手术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71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6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联合检测Ang-2、VEGF、CD 105的表达。结果: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及Ang-2、CD 105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ng-2、CD 105阳性表达在异位、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组织中及各增生期与分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Ang-2、CD 105阳性表达在异位、在位内膜中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Ang-2、VEGF、CD 105过度表达可能与EM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和外周血HIF-1a、PDGF、VEGF和Ang-2表达与MVD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雪梅 杨敏 +2 位作者 田鹏 李霞斌 黄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变化以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变化以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124例和良性宫颈病变患者61例,收集其术前外周血和术后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和外周血HIF-1a、PDGF、VEGF和Ang-2的表达以及与MVD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VD的诊断效力。结果 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IF-1a、PDGF、VEGF和Ang-2高表达率分别为78.23%、71.77%、79.84%、73.39%,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44.82±119.36)ng/ml、(748.19±315.24)pg/ml、(1189.45±313.62)pg/ml、(539.65±218.57)pg/ml,均高于宫颈良性病变患者(P<0.05)。HIF-1α、PDGF、VEGF、Ang-2蛋白高表达者MVD值分别为43.09±9.35、42.49±8.27、38.56±9.54、44.63±9.09,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VD预测宫颈癌的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60.0%,最佳截断值为20.58。MVD>21宫颈癌患者中血清HIF-1α、PDGF、VEGF、Ang-2水平分别为(723.11±252.74)ng/ml、(997.28±376.12)pg/ml、(1349.23±353.87)pg/ml、(735.65±226.78)pg/ml,均高于MVD≤21宫颈癌患者的(156.24±199.38)ng/ml、(423.25±284.69)ng/ml、(841.21±298.46)ng/ml和(330.01±194.7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和外周血中HIF-1α、PDGF、VEGF、Ang-2水平可作为预测其侵袭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IF-1α PDGF VEGF ang-2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补肾益气养血方对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秀芳 侯丽 +2 位作者 肖永峰 贾卫静 孙晓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1842-1844,18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促血管生成素(Ang)-2水平变化以及补肾益气养血方对二者影响。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患者108例,行清宫后,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7例和西药组41例。西药组自然妊娠后...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促血管生成素(Ang)-2水平变化以及补肾益气养血方对二者影响。方法选取复发性流产患者108例,行清宫后,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7例和西药组41例。西药组自然妊娠后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治疗,直至超过前次孕周2周以上;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补肾益气养血方治疗3个月,自然妊娠后治疗同西药组。选取同期相同孕周正常早孕妇女30例作为正常组。分别测定3组就诊时血清PLGF、Ang-2水平,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达前次相同孕周时再次采血测定PLGF、Ang-2水平;统计2治疗组妊娠成功率和流产率。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PLGF、Ang-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妇女(P均<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血清PLGF、Ang-2水平均较前次妊娠明显升高(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LGF、Ang-2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补肾益气养血方联合黄体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治疗能够提高患者血清PLGF、Ang-2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 胎盘生长因子 ang-2 补肾益气养血方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抑制裸鼠肝癌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运龙 覃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抑制裸鼠肝癌中血管生成素 2 (Ang 2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小鼠白细胞介素 12基因转染小鼠肝癌H 2 2细胞后,接种到裸鼠肾包膜下,第11天取出肿瘤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抑制裸鼠肝癌中血管生成素 2 (Ang 2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小鼠白细胞介素 12基因转染小鼠肝癌H 2 2细胞后,接种到裸鼠肾包膜下,第11天取出肿瘤组织。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瘤组织中Ang 2和VEGF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Ang 2和VEGF基因的PCR产物条带亮度均弱于对照组(P <0 .0 5 ) ,实验组Ang 2 (0 .7878±0 .14 71)和VEGF(0 .8867±0 .192 4)基因的PCR产物条带辉度比值低于载体对照组(1.0 3 19±0 .15 74、1.1744±0 .1189)和空白对照组(1.0 3 61±0 .15 3 6、1.1874±0 .175 2 ,P <0 .0 5 )。结论 IL 12抑制Ang 2和VEGF基因在裸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2 其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裸鼠 抑制 小鼠白细胞介素-1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VEGF基因 PCR产物 mRNA水平 基因表达及 血管生成素 H22细胞 IL-12 对照组 实验组 小鼠肝癌 基因转染 肾包膜下 肿瘤组织 PCR) 肝癌组织
原文传递
血管生成素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舒 王绿娅 +1 位作者 郭恒怡 吴其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5,共3页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1组分泌型的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家族在血管重塑、胚胎血管发育、癌症等研究热点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根据目前研究现状,对血管生成素家族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作用机制 功能 ang-1 ang-2
原文传递
大黄素抑制胰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敏远 徐锦波 +1 位作者 王兆洪 胡万乐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新生血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胰腺癌SW1990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N组)、大黄素低剂量组(20mg/kg,E20组)、大黄素中剂量组(40mg/kg,E40组)以及大黄素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新生血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胰腺癌SW1990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N组)、大黄素低剂量组(20mg/kg,E20组)、大黄素中剂量组(40mg/kg,E40组)以及大黄素高剂量组(80mg/kg,E80组)。各组均采取腹腔注射给药,每周3次,共2周,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CD3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及血管内皮生产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末次用药后1周,大黄素组MVD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MVD与大黄素用药浓度呈负相关(P<0.05);大黄素组Ang-1、Ang-2、Tie-2及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大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的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大黄素改变新生血管相关的Ang-1、Ang-2、Tie-2及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胰腺癌 新生血管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酷氨酸激酶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