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记忆、社会变迁与家国同构:宗祠、族谱与祖茔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俊六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8-216,共9页
宗祠、族谱与祖茔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三者相互补充又相互印证,共同构筑宗族文化主体。宗祠、族谱与祖茔是族群记忆的文本叙事,是社会变迁的历史书写,蕴含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新时期以... 宗祠、族谱与祖茔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三者相互补充又相互印证,共同构筑宗族文化主体。宗祠、族谱与祖茔是族群记忆的文本叙事,是社会变迁的历史书写,蕴含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新时期以来,广大乡土社会兴起修建宗祠、修纂族谱与修缮祖茔的民间活动,深刻说明宗祠、族谱与祖茔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建构功能。为了实现家庭、家族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应在国家顶层文化战略的导引下,重新认识与判析宗祠、族谱与祖茔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着力挖掘宗祠、族谱与祖茔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力度对其保护与传承,为家族寻根、历史考证与家国情怀留下一份乡愁,同时为复兴中华文化、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传统智慧资源,为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效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祠 族谱 祖茔 族群记忆 社会变迁 家国同构
下载PDF
胙土命氏:汉魏士族形成史论 被引量:9
2
作者 范兆飞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共12页
先秦氏族并未因秦汉帝国的持续打击而彻底消亡。秦汉政府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强迁和离散大族,并任命酷吏弹压地方豪杰。这些举措并未奏效:六国贵胄的后裔以另一种形象继续活跃于两汉社会。汲黯家族在两百年间"世为卿大夫"具有典... 先秦氏族并未因秦汉帝国的持续打击而彻底消亡。秦汉政府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强迁和离散大族,并任命酷吏弹压地方豪杰。这些举措并未奏效:六国贵胄的后裔以另一种形象继续活跃于两汉社会。汲黯家族在两百年间"世为卿大夫"具有典型性。汉代史传和碑志中的祖先书写清晰说明,两汉士族与先秦氏族渊源颇深,具有非常强烈的血缘认同。东汉人物列传和相关碑志频繁出现"世为著姓"、"代为名族"等显示了贵族主义的语辞和表达。六朝史家在撰述史传中的士族谱系时,富有"实用理性"精神,和碑志作者关于士族祖先的"漫天想象"有所不同。两汉大族关于祖先记忆的模式,成为魏晋以降士大夫构建家族谱系的源头活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若干史料与汉代碑志或史传出于同一史源,其谱系构建和命氏方式的情况,反映了先秦氏族、汉魏士族与唐代贵族之间持续不断的发展逻辑,也可视作两汉士人祖先记忆、甚至是上古氏族"胙土命氏"观念在唐宋时期的层累和投影。中古政治社会的精英阶层呈现一脉相承、波动发展和代际更新的复杂面相。中古士族研究的继续深入亟须进行长时段的综合考察,打破人为切割的断代史藩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胙土命氏 先秦 汉魏 士族 祖先记忆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北朝黄帝祖源记忆建构与认同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文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65,共7页
北朝黄帝祖源记忆的建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中多元民族互动与凝聚为一体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根据相关史籍,北朝黄帝祖源记忆经历了从个体行为到政治体主动认同,再到北魏官方法统层面的建构历程... 北朝黄帝祖源记忆的建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中多元民族互动与凝聚为一体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根据相关史籍,北朝黄帝祖源记忆经历了从个体行为到政治体主动认同,再到北魏官方法统层面的建构历程;从墓志中发现,这种记忆最初是北魏政治体的典范引领,后逐步发展成为整个北方胡汉共同体的普遍历史记忆,从而促进了四裔群体的融合与凝聚。经过长时段的胡汉“一体化”整合,北朝晚期黄帝祖源记忆已超越单纯的“攀附”内涵,成为了“天下一家”四裔各族共享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在的情感价值与文化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北朝 黄帝 祖源记忆 华夏认同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腾冲汉族移民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勇 代艳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大批汉族移民尤其是军事移民落籍腾冲。在漫长的历史嬗变中,落籍腾冲的汉族移民通过修撰家谱、建盖宗祠等方式,在"土-客"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建构起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了祖先认同和... 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大批汉族移民尤其是军事移民落籍腾冲。在漫长的历史嬗变中,落籍腾冲的汉族移民通过修撰家谱、建盖宗祠等方式,在"土-客"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建构起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了祖先认同和族群意识,汉族移民身份的记忆通过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族文化得以保留和强化,以实现他们同内地汉族在祖源上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汉族移民的族群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汉族移民 家谱 宗祠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下载PDF
记忆、转化与地方资本的文化遗产——以广西防城港市“黄氏平夷将领纪念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蒙秋月 宗喀·漾正冈布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5,共9页
文化遗产保护是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场社会实践与知识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地方资本为视角,以广西防城港市文保单位“黄氏平夷将领纪念堂”为例,探讨在地民众将式微的家祠发展为公祠... 文化遗产保护是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场社会实践与知识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地方资本为视角,以广西防城港市文保单位“黄氏平夷将领纪念堂”为例,探讨在地民众将式微的家祠发展为公祠并使其发展存续的遗产化实践问题,从而揭示遗产得以“活化”利用的地方资本转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黄家祠 地方资本 祖先记忆
下载PDF
八部大王传说与祖先记忆——以酉水流域土家族始祖信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八部大王传说是湘西酉水流域土家人共同的祖先记忆。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八部大王传说存在于土家人处理过去和现在关系的过程中,曲折而隐晦地反映出不同时代下的现实需要。对照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这两类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流传“文本”的... 八部大王传说是湘西酉水流域土家人共同的祖先记忆。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八部大王传说存在于土家人处理过去和现在关系的过程中,曲折而隐晦地反映出不同时代下的现实需要。对照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这两类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流传“文本”的差异,土家人祖先记忆的多重面相以及不同时代下社会权力关系的变动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部大王传说 祖先记忆 始祖信仰 历史叙事
下载PDF
祖先记忆与区域历史:“土兵后裔”传说解析——以桂林山区“河池南丹土兵后裔”传说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小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6,共4页
桂林山区普遍存在"河池南丹土兵后裔"的传说,通过分析该传说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探寻传说背后所体现的寻祖寻根文化,得出结论是:这种文化能够促进民族交流与团结,理清其形成的过程,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区域历史过程。
关键词 祖先记忆 族群历史 寻根文化 南丹土司
下载PDF
祖先记忆与文献传播:“瓦屑坝”三考的来龙去脉 被引量:3
8
作者 游欢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江西"瓦屑坝"的移民传说,曾广泛流传于明清以后湖北黄州府与安徽安庆府两地。清代康熙以后,在江淮之间的广阔区域内,敬宗收族、寻根问祖成为一时之风尚。以张希良、靖道谟、史珥为代表的湖北、江西两地文化精英,更孜孜于"... 江西"瓦屑坝"的移民传说,曾广泛流传于明清以后湖北黄州府与安徽安庆府两地。清代康熙以后,在江淮之间的广阔区域内,敬宗收族、寻根问祖成为一时之风尚。以张希良、靖道谟、史珥为代表的湖北、江西两地文化精英,更孜孜于"瓦屑坝"确切地点的考证求索,于是便产生了"瓦屑坝"前后三考这一移民传说的精英文本,并进一步规范和影响了地方宗族关于始迁祖的历史记忆。"瓦屑坝"三考文字的产生与流传,既充分体现了地方士大夫在移民传说由口头传述向文字书写转变当中的文化创造作用,也深刻揭示了移民传说流传背后地方宗族发展的区域历史文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记忆 文献传播 瓦屑坝三考
原文传递
反思工具论——以白族祖源议题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腾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74,共16页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晚近诸多工具论观点的民族认同研究成果,关注人群民族认同的流动性及祖源等共同体集体记忆的不确定性。以白族为例,许多研究利用族谱文本,分析元明以来大理白族的南京祖源记载与变动,指出受中央王朝政权更迭的影...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晚近诸多工具论观点的民族认同研究成果,关注人群民族认同的流动性及祖源等共同体集体记忆的不确定性。以白族为例,许多研究利用族谱文本,分析元明以来大理白族的南京祖源记载与变动,指出受中央王朝政权更迭的影响,当地普遍存在通过变更族谱更改祖源的现象。相对于此,从人类学取径出发可以发现,工具论者视祖源为行动者的理性选择工具,容易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与推论上强调流动性,而忽视祖源是人类追溯自身存在的根基性认同,常为个人或群体所坚持。相对于历史文本分析而言,亲属称谓与亲属实践更具有稳定性,由人类学取径开展的相关研究,可以呈现不同的解释观点与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工具论 根基论 祖源 集体记忆 民族认同
下载PDF
祖先记忆与国家认同:明清河湟土司家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40-48,共9页
家谱是家族记忆和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边地上层河湟土司也渐习诗书,开始广泛纂修家谱。河湟土司通过在家谱中对祖先权贵、忠贞和纯孝的形象塑造,强化了家族意识,彰显了礼仪之家的身份,使家族正统性文化身份日... 家谱是家族记忆和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边地上层河湟土司也渐习诗书,开始广泛纂修家谱。河湟土司通过在家谱中对祖先权贵、忠贞和纯孝的形象塑造,强化了家族意识,彰显了礼仪之家的身份,使家族正统性文化身份日渐清晰,逐渐融入地方社会,拓宽了其在王朝国家中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记忆 河湟地区 土司 家谱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他乡客家人的认同与识别——以广西陆川县客家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玲 黄震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125-130,共6页
从闽、粤、赣交接区域等客家基本住区外迁的客家人,经过数百年的变迁,在与当地民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其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出与客家原乡很不相同的特征。在客家族群认同方面,他们更多的表现在对祖居地... 从闽、粤、赣交接区域等客家基本住区外迁的客家人,经过数百年的变迁,在与当地民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其语言、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出与客家原乡很不相同的特征。在客家族群认同方面,他们更多的表现在对祖居地的认同。而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他们对祖居地的历史记忆。广西陆川县的客家族群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居地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他乡客家
下载PDF
元末西夏遗民诗人王翰与东南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18-126,共9页
王翰是元代迁居东南地区的第四代西夏遗民,主要生活在安徽、福建、广东等东南地区,入明十一年后,自杀殉元。王翰为研究元末明初西夏遗民生存状况提供了范本。东南地区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都深刻影响了王翰的思想、创作,在王翰的多族交游网... 王翰是元代迁居东南地区的第四代西夏遗民,主要生活在安徽、福建、广东等东南地区,入明十一年后,自杀殉元。王翰为研究元末明初西夏遗民生存状况提供了范本。东南地区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都深刻影响了王翰的思想、创作,在王翰的多族交游网络中,吴海对王翰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尤其深刻。东南地区理学之风甚盛,为王翰理学思想的形成营造了大环境,王翰的理学思想体现在孝道、忠君爱国等方面。王翰的山水题材的诗歌彰显了他的理学精神,其诗歌带有东南地域色彩,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翰 祖先记忆 东南文化 山水诗 西夏遗民
下载PDF
唐诗中“祖先记忆”的类型化书写举隅
13
作者 陈文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20-22,27,共4页
“祖先记忆”的诗性书写肇始于诗骚,至唐诗而明书暗引不胜其数。作为家族制度与家族意识的诗性投影,唐诗中的“祖先记忆”包括对姓氏起源、远近先祖功业才德事迹、家风家学的追溯等多种内容类型。不同模式的“祖先记忆”书写所蕴含的士... “祖先记忆”的诗性书写肇始于诗骚,至唐诗而明书暗引不胜其数。作为家族制度与家族意识的诗性投影,唐诗中的“祖先记忆”包括对姓氏起源、远近先祖功业才德事迹、家风家学的追溯等多种内容类型。不同模式的“祖先记忆”书写所蕴含的士人心态或情感迥异,自我表述多与获取现实自信相关、自他表述多出于对后裔的褒赞、合并表述与实现情感共识相关、旁观者表述多用以抒发历史沧桑变幻的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祖先记忆 类型化 书写
下载PDF
少数民族的祖先记忆与华夏认同——以广西泗城岑氏土司为例
14
作者 李天雪 朱运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广西岑氏土司的个案告诉人们:虽然一个族群的历史细节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但这并不能决定这个族群的集体记忆。因为,集体记忆的产生跟"历史本身"并不具有同一性,它只是当时的社会状况一种反映,是对"历史"... 广西岑氏土司的个案告诉人们:虽然一个族群的历史细节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但这并不能决定这个族群的集体记忆。因为,集体记忆的产生跟"历史本身"并不具有同一性,它只是当时的社会状况一种反映,是对"历史"的一种剪裁和拼贴。在此基础上,再来观照华夏族群的发展,就会发现"华夏"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集体记忆系统,5 000年来不同的族群采取不同的方式,不间断地在建构着这一概念,但无论各个族群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如何,无论各个族群想起或忘却什么,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同华夏文化,共享华夏文明,这也许就是华夏族能够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迅速扩散到整个大中华区域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祖先记忆 华夏认同
下载PDF
《爨龙颜碑》中的社会文化功能探析
15
作者 罗操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392-398,共7页
现存云南曲靖地区的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二年《爨龙颜碑》,其文体书法皆为汉晋正传,被世人誉为南朝碑版之冠。此碑不仅从政治生态层面记录着爨氏家族统治南中的一段历史,呈现出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密切关系,还从文化心态视角承载... 现存云南曲靖地区的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二年《爨龙颜碑》,其文体书法皆为汉晋正传,被世人誉为南朝碑版之冠。此碑不仅从政治生态层面记录着爨氏家族统治南中的一段历史,呈现出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密切关系,还从文化心态视角承载着哀思群体慎终追远、抚慰人心的精神需求,描摹出他们的血缘认同感、群体凝聚力和文化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爨龙颜碑》 社会功能 祖先记忆 差序群体 儒学门风
原文传递
新时期乡村公共空间的生产与重构——以皖南X村祠堂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洪舒华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24-130,共7页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交流和互动的社会空间及精神文化场域,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双重冲击下,乡村传统的公共空间面临着活动萎缩、功能弱化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祠堂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得...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交流和互动的社会空间及精神文化场域,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双重冲击下,乡村传统的公共空间面临着活动萎缩、功能弱化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近年来,祠堂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得以重建,这是值得学界重视的乡村社会文化现象。鉴于此,以皖南X村为例,分析祠堂的重建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记忆、交往维系、秩序整合等诸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功能。以地方党委和政府引领、村民主体参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多重发展机制,可以有效重构乡村公共空间,共同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堂重建 乡村公共空间 文化记忆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民间宗祠保护与文化传承机制的探讨及实证
17
作者 陈彦祺 王葆华 +1 位作者 李千卉 樊欣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162-166,共5页
宗祠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最独特、鲜明的表征形式。鉴于宗祠建筑损毁及文化价值流失、传承意识淡薄、系统保护措施匮乏等“文化失忆”问题。选取黄河流域民间宗祠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民间宗祠文化的传承机制为研究主线,溯源民... 宗祠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最独特、鲜明的表征形式。鉴于宗祠建筑损毁及文化价值流失、传承意识淡薄、系统保护措施匮乏等“文化失忆”问题。选取黄河流域民间宗祠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民间宗祠文化的传承机制为研究主线,溯源民间宗祠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基于SPSS分析,采用田野调查法、因子分析法、比较归纳法等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相耦合,厘清黄河流域民间宗祠的现实困境及宗祠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总结出抢救式保护宗祠建筑本体、活态化转译宗祠文化基因、多维度赋能乡村建设的在地性保护传承模式,以期更好地助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事业与乡村振兴建设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失忆 黄河流域 民间宗祠 文化传承机制 记忆重构
下载PDF
苗族的祖源传说与身份认同--以清水江上游清江村田氏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轶峰 石凯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4期65-74,154,共11页
长期以来,清水江上游苗族内部广泛流传着祖先起源的历史传说。清江村即是清水江上游的一个传统民族村落。清江田氏通过口耳相传一代又一代将自己的祖源传承下去,又通过传统民俗节日不断强化自己的民族记忆。“中原”“江西”和“鼓”等... 长期以来,清水江上游苗族内部广泛流传着祖先起源的历史传说。清江村即是清水江上游的一个传统民族村落。清江田氏通过口耳相传一代又一代将自己的祖源传承下去,又通过传统民俗节日不断强化自己的民族记忆。“中原”“江西”和“鼓”等汉文化符号始终贯穿其迁徙、定居、土著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漫长迁徙历程中的记忆,时常与王朝政治、历史发展以及自身利益交织在一起。最后,田氏通过祖源传说,淡化自身“外来者”的身份,追求自身文化的正统性,融入地方社会,参与传统仪式与节日空间的建构,塑造和强化着对祖源历史的深切记忆和对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源传说 历史记忆 身份认同 苗族
下载PDF
从太庙到和平公园:清遗民的太庙记忆及书写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静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8,共9页
民国时期,在北京市政建设过程中,北京古城的旧貌也随之改变。大量现代公园的建设即肇端于此,其中,和平公园的情况非常特殊。和平公园的前身是逊清皇室的祖庙--太庙。太庙角色的转变是剧烈的,重要的是关于它的记忆与书写。在新文化人笔下... 民国时期,在北京市政建设过程中,北京古城的旧貌也随之改变。大量现代公园的建设即肇端于此,其中,和平公园的情况非常特殊。和平公园的前身是逊清皇室的祖庙--太庙。太庙角色的转变是剧烈的,重要的是关于它的记忆与书写。在新文化人笔下,太庙是腐朽的象征;溥仪出宫后,太庙被辟为和平公园,正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果。但在清遗民笔下,太庙仍然牵连着礼制、皇权与逊清皇室。他们对太庙的记忆、对太庙灰鹤的书写,关乎逊清故国,但更关乎他们自己以及渐行渐远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庙 和平公园 清遗民 同光记忆
原文传递
“朴窝”考释——兼论彝文献中的彝族祖先迁徙叙事与祖灵崇拜
20
作者 茶志高 段金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21,共7页
云南古代汉语诗歌和地方志文献中保存了数量较多的彝语词汇,对研究汉译彝音、彝语方言、地名及辞书编纂等具有重要价值。清代著名诗人、诗学理论家许印芳《五塘诗草》《朴窝行》中有"朴窝"一词即滇东昭通彝语,为"坝子&qu... 云南古代汉语诗歌和地方志文献中保存了数量较多的彝语词汇,对研究汉译彝音、彝语方言、地名及辞书编纂等具有重要价值。清代著名诗人、诗学理论家许印芳《五塘诗草》《朴窝行》中有"朴窝"一词即滇东昭通彝语,为"坝子"之意。现滇西巍山彝族腊罗话亦言"朴窝",意为"山坳,山间平地"。"朴窝"一词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许印芳解释为彝族首领二木那所居之地,《昭通志稿》解释"二木那"为地名,应依后者。《勒俄特依》中载"滋滋蒲吾",彝族"六祖分支"所载祖地"氐导普卧""滋祖仆吾""德砥仆卧""德歹濮卧",即《明史》所载"窦地甸",为昭通府。"朴窝""普卧""蒲吾""蒲武""仆吾""仆卧"等为汉译彝音,实为一义,均指"平坝"。彝文典籍中反复出现的"某某朴窝",与彝族先民的迁徙路线、定居地点有密切关系。弄清"朴窝"之义,无疑对研究昭通的历史地位及彝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许印芳 朴窝 六祖分支 迁徙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