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企业财务欺诈案件透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小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5-100,共6页
20 0 2年以来 ,美国的几家大公司相继曝出财务欺诈丑闻 ,这些案件对美国经济和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分析美国频繁出现公司财务欺诈案件的原因 ,了解美国政府防治企业舞弊的举措 ,对我国的公司治理与会计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美国企业 财务欺诈案件 会计改革 会计信息失真
下载PDF
美日公司治理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毕克新 高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5-189,共5页
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是国际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主流模式。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督、经营者激励、创新团队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对两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通... 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是国际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主流模式。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督、经营者激励、创新团队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美国和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对两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改革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美国公司 日本公司 治理模式
下载PDF
美国公司董事薪酬管理原则与最优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泽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文章在资料介绍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公司董事薪酬设计的目的、薪酬管理原则、薪酬确定方式、薪酬效果评价、董事薪酬水平和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最优实践以及强制性披露董事薪酬信息的规则。
关键词 美国 公司 董事 薪酬管理 股权结构 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 现金股利
下载PDF
经济丑闻案后美国公司治理中信用机制的重建
4
作者 张义忠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剖析了经济丑闻中美国公司治理暴露的信用与信用机制问题,揭示了经济丑闻后美国公司治理中信用机制重建的理念基础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美国公司 经济丑闻 公司治理 信用机制 重建
下载PDF
中美企业外宣话语语法衔接使用能力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王晓冬 孟莎莎 《中国ESP研究》 2024年第3期106-117,177,178,共14页
作为特定语境中具有独特功能的商务话语,企业外宣话语是商务语境下企业社会行为的产物。本研究以2023年《财富》中国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为样本框,选取26个企业英文宣传片分别建立中美企业外宣话语语料库,基于Halliday&H... 作为特定语境中具有独特功能的商务话语,企业外宣话语是商务语境下企业社会行为的产物。本研究以2023年《财富》中国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为样本框,选取26个企业英文宣传片分别建立中美企业外宣话语语料库,基于Halliday&Hasan(1976)的语法衔接模式对比研究中美企业外宣商务话语语法衔接的使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外宣话语中语法衔接资源的总体使用频率低于美国企业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中美企业都倾向于使用指称和连接进行企业外宣,但美国企业的语法衔接手段更加丰富。本研究旨在增强中国企业未来外宣商务话语语言使用的科学性,提升中国企业外宣话语的语法衔接意识,也为ESP教师的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外宣话语 语法衔接 中美企业宣传片 ESP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企业形象研究——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郝嘉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51-59,共9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外介绍和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成效,反映企业的管理理念,塑造企业形象。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联邦快递集团的英文版社会责任报告为例,运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分析和对比报告所塑造的中美...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外介绍和宣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成效,反映企业的管理理念,塑造企业形象。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联邦快递集团的英文版社会责任报告为例,运用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分析和对比报告所塑造的中美两家物流企业的形象特点。两家企业均塑造了积极向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形象。中国外运强调严格管理、遵纪守法,而联邦快递突出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中美物流企业 语料库 企业形象
下载PDF
美国公司法联邦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少伟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52,共16页
美国公司法联邦主义所呈现出的公司市场规制竞争以及规范二元主义有其历史背景,在此格局形成过程中,联邦政府曾多次介入。无论是一开始的罗斯福政府时期,还是后来继任的塔夫脱政府,均试图干预并对公司法实施联邦化,并推出各种议案,但都... 美国公司法联邦主义所呈现出的公司市场规制竞争以及规范二元主义有其历史背景,在此格局形成过程中,联邦政府曾多次介入。无论是一开始的罗斯福政府时期,还是后来继任的塔夫脱政府,均试图干预并对公司法实施联邦化,并推出各种议案,但都以失败告终。此后美国公司规制的进一步碎片化,致使公司法联邦化最终成为泡影。通过对美国公司法何以去联邦化这一历史演变的解读与分析,不难发现,公司法规则变迁路径需进行反思,商人角色的转换、公司定位的演变、压力性变迁的新型研究范式和作为第三种力量的媒体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公司法规则何以变迁这一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司法 州际竞争 联邦化 制度变迁
下载PDF
美国重整立法的利益倾向与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英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16-19,共4页
美国重整制度被认为是偏重债务人利益的典型代表,自动冻结制度、经管债务人制度、债务人提出重整计划的专有期以及强制批准制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法的这一特征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同时也与美国完善的破产市场运作体系密切... 美国重整制度被认为是偏重债务人利益的典型代表,自动冻结制度、经管债务人制度、债务人提出重整计划的专有期以及强制批准制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法的这一特征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同时也与美国完善的破产市场运作体系密切相关。我国虽然已经引进了重整制度,但与美国的情况相比较,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运行环境都不太理想,需要在未来的立法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重整制度 利益冲突 债务人利益
下载PDF
西方典型公司治理模式对国企改制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伟文 邓向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作者通过对西方两种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的分析比较 ,结合中国国情与国有企业现有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型公司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 西方公司治理模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作者通过对西方两种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的分析比较 ,结合中国国情与国有企业现有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型公司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银行通过相机治理机制成为外部治理的基础 ;内部治理采用共同治理模式 ,确保相关利益者和股东拥有平等的机会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 ,参与公司治理。新型公司治理模式吸收了西方两种典型模式的优点 ,比较接近于德国模式 ,更适合中国目前国企改制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司治理模式 德国 国有企业 西方国家 体制改革 政企关系 政府职能 共同治理模式
下载PDF
美国法中股东提名董事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8,共7页
2003年以来,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就股东提名董事问题陆续发布若干建议规则,并于2010年发布最终规则14a-11,允许股东使用公司委托书提名董事。虽然法院在商业圆桌会议诉证券与交易委员会一案中宣布规则14a-11无效,该规则的一些具体规定... 2003年以来,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就股东提名董事问题陆续发布若干建议规则,并于2010年发布最终规则14a-11,允许股东使用公司委托书提名董事。虽然法院在商业圆桌会议诉证券与交易委员会一案中宣布规则14a-11无效,该规则的一些具体规定仍可为我国所借鉴。我国公司法应增设股东提名董事制度。在现阶段,应由中国证监会或者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相关规则,对提名股东的资格要件、提名人数的限制以及信息披露义务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提名制度 董事制度 股东权利 美国公司法
下载PDF
中国公司法与美国公司法功能之比较
11
作者 卓英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0-33,共4页
对法进行功能分析就是对法所产生的行为后果在社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认识和评价。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与美国公司法关于治理结构、股东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及清算责任认定等方面的规定在现实中所发挥的功能进行比较 ,为完善我国公司法提供... 对法进行功能分析就是对法所产生的行为后果在社会整体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认识和评价。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与美国公司法关于治理结构、股东会与董事会的权力及清算责任认定等方面的规定在现实中所发挥的功能进行比较 ,为完善我国公司法提供一些粗浅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司法 美国 功能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美国企业文化对武汉城市圈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12
作者 王国平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2-65,共4页
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源地,在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中,无一例外地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武汉城市圈企业文化建设必需传承本土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倡导开拓创新,... 美国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源地,在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中,无一例外地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武汉城市圈企业文化建设必需传承本土文化,形成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品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企业和谐文化,倡导开拓创新,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企业文化 武汉城市圈 企业文化建设
下载PDF
美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沿 史永隽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9-62,共4页
股权至上是美国传统企业治理结构的最显著特征。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趋势是物质资本投入者与人力资本投入者的权益配置双加强型模式对股权至上模式的替代。理解现代企业的双重依赖性则是理解这一创新趋势的关... 股权至上是美国传统企业治理结构的最显著特征。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趋势是物质资本投入者与人力资本投入者的权益配置双加强型模式对股权至上模式的替代。理解现代企业的双重依赖性则是理解这一创新趋势的关键之所在。我们应借鉴双加强型模式,完善我国的企业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企业治理结构 变革 经济根源 启示
下载PDF
由上市公司假账丑闻看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
14
作者 封文丽 岳国震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05-108,共4页
以安然和世界通信公司为代表的美国一系列上市公司假账丑闻使以市场导向为特征的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开始受到质疑。内部治理结构的失衡与外部监控机制的弱化为上市公司连假大开方便之门。为重建投资者信心,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出台公司改... 以安然和世界通信公司为代表的美国一系列上市公司假账丑闻使以市场导向为特征的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开始受到质疑。内部治理结构的失衡与外部监控机制的弱化为上市公司连假大开方便之门。为重建投资者信心,美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出台公司改革法案在内的一揽子举措。我国公司治理应从财经丑闻中吸取教训并借鉴华尔街灵敏及时的纠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美国 公司治理模式 内部治理结构 监控机制 假账丑闻
下载PDF
美国企业道德规范语篇的体裁研究
15
作者 王义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3期214-215,228,共3页
该文运用Swales和Bhatia的体裁分析理论,对从美国公司官方网站上下载的30篇企业道德规范语篇进行了语步分析,提取该体裁文本的图式结构,总结了此类语篇在功能、文化、语言上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体裁分析 图式结构 企业道德规范语篇
下载PDF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美丰银行的倒闭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颖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6-68,共23页
上海美丰银行(American 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于1918年由雷文(Frank Jay Raven)创办,该行除经营存放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外,还通过美东银公司和普益地产公司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地产和证券投机。随着上海房地产业衰落和美国白银政策... 上海美丰银行(American 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于1918年由雷文(Frank Jay Raven)创办,该行除经营存放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外,还通过美东银公司和普益地产公司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地产和证券投机。随着上海房地产业衰落和美国白银政策影响,上海美丰银行于1935年倒闭。在清理的过程中,雷文被揭发出挪用诈骗他人存款等犯罪事实,被美国在华法院(theUnited States Court for China)判处入狱5年。归根到底,美丰银行的倒闭是金融市场的衰落和自身从事高风险投资行为导致的结果,这起事件扰乱了当时的金融秩序,也暴露了中美两国对其监管的漏洞。当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衍生物纷拥迭至,美丰银行事件,无论给银行还是监管部门,都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丰银行 倒闭 美国在华法院 雷文
下载PDF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英美烟反抵制销售策略研究
17
作者 李惠芬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74-76,共3页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英美烟公司针对中国国内的抵制英货运动而采取了反抵制销售手段。这些手段除了利用正常的营销工具外,他们使用更多的则是非正常的营销工具,包括利用经销商、勾结军阀政客等。这些非正常手段的使用,混淆了视听,转移...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英美烟公司针对中国国内的抵制英货运动而采取了反抵制销售手段。这些手段除了利用正常的营销工具外,他们使用更多的则是非正常的营销工具,包括利用经销商、勾结军阀政客等。这些非正常手段的使用,混淆了视听,转移了中国人民抵制英货的视线,在近代史上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 英美烟公司 反抵制销售策略 抵货运动 经济侵略
下载PDF
国内外复合材料工艺设备发展述评之八——热压罐成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博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1-134,共14页
本文分析了热压罐成型工艺所用设备的发展历程,指出其优缺点,并对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热压罐 热压罐系统 预浸料/真空袋热压罐成型 美国卫星公司(ASC)Econoclave^®热压罐 切裁机 超声波切割 铺层可视辅助系统 激光定位铺层自动铺放 热隔膜成型 模具材料及结构 发展
下载PDF
民国初年的中美导淮合作及其流变
19
作者 李楠 《运河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淮河水患为祸多年,淮河流域民生多艰。清末民初,美国红十字会在参与多次赈灾后,将目光转向消除水患,这与中国政府的治淮意愿及行动不谋而合。在中外借款等各类国际交往中,中国因美国红十字会在淮河流域的赈济慈善而倾向于与美国合作。... 淮河水患为祸多年,淮河流域民生多艰。清末民初,美国红十字会在参与多次赈灾后,将目光转向消除水患,这与中国政府的治淮意愿及行动不谋而合。在中外借款等各类国际交往中,中国因美国红十字会在淮河流域的赈济慈善而倾向于与美国合作。美国红十字会提议的中美合作导淮成为美国对华独立投资的良好契机。值得注意的是,在英、俄、法、日等国激烈争夺在华利权的时局下,选择与美国合作导淮是中国政府做出的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不过,导淮合作又因国际局势的变迁及复杂的利益纠葛,流变成合作整理运河,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淮 中美关系 美国红十字会 广益公司 银行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