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地区森林植被带的三维空间分布 被引量:19
1
作者 方精云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东亚森林植被带主要由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冷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组成。这些植被带的垂直分布高度随纬度(温度梯度)和经度(干湿度梯度)的不同而变化。本文根据大量的地植物学资料,从生态气候学... 东亚森林植被带主要由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冷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组成。这些植被带的垂直分布高度随纬度(温度梯度)和经度(干湿度梯度)的不同而变化。本文根据大量的地植物学资料,从生态气候学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并给予了定量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湿润气候区,各森林植被带的分布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下降,下降趋势能用多级正弦函数来表达;随着经度的增加(由内陆向沿海变化),各植被带的分布高度呈直线下降趋势。基于这些结果,建立了东亚地区森林植被带三维空间分布的经验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森林植被带 纬度 经度 三维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下生长牦牛绝食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胡令浩 谢敖云 +2 位作者 韩兴泰 刘书杰 毕西潮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2年第2期1-5,共5页
用闭路循环式呼吸面具,分别在海拔高度2261m和4272m处的暖季对绝食5—7天的生长阉牦牛绝食产热(FHP)进行测定,并在海拔高度3250m处的冬、暖两季,测定不同气温下试牛的FHP。用Brouwer(1965)的简化式计算产热量。结果表明:①在海拔2261m和... 用闭路循环式呼吸面具,分别在海拔高度2261m和4272m处的暖季对绝食5—7天的生长阉牦牛绝食产热(FHP)进行测定,并在海拔高度3250m处的冬、暖两季,测定不同气温下试牛的FHP。用Brouwer(1965)的简化式计算产热量。结果表明:①在海拔2261m和4272m处,1、2、3岁牦牛的FHP(kJ/kgw^(0.75)·日)分别为351.544±25.744,305.344±20.920,298.583±17.910,和376.225±23.518,324.787±46.208,281.144±24.41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其方程为FHP(kJ/日)=920w^(0.52),n=25,r=0.8469。②环境气温显著影响FHP。当气温为8—15℃时,FHP相对恒定P>0.1);高于15℃时,每升高1℃,FHP(kJ/kgw^(0.52)·日)增加10.5(P<0.05);低于8℃时,每下降1℃,FHP减少14.6(P<0.05);低于-20℃时,每下降1℃,FHP增加18.4(P<0.05)。试验指出:①牦牛较低的FHP及它在不同海拔高度FHP的恒定性,是其适应青藏高原缺氧环境及冬春缺草环境的特点;它奇特的自我保护功能是适应严寒环境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在高海拔地区世代生活的家畜,其代谢值低,而且在其适应的海拔高度范围内相对恒定;未获得遗传性适应的家畜,其代谢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③生长牦牛代谢体重为w^(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牦牛 绝食代谢
下载PDF
猫儿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宋贤冲 陈晓鸣 +3 位作者 郭丽梅 邓小军 赵连生 曹继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45-3551,共7页
为研究猫儿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对该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植被带的5种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上升,土壤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海拔上升呈递增趋势,而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 为研究猫儿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对该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植被带的5种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上升,土壤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海拔上升呈递增趋势,而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递减趋势。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全磷外,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它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它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猫儿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该结果揭示了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及空间分布特点,为猫儿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的利用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植被带 土壤酶活性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原文传递
不同高程带上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存建 刘纪远 +2 位作者 张增祥 赵晓丽 周全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8,共4页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中国不同高程带上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轻度以上水蚀的百分比和水蚀综合指数的最高值都出现在第 6级高程带上 ,即在 10 0 0~ 35 0 0m的高程带上 ,分别为 49.2 %和 180。风蚀综合指数和土壤...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中国不同高程带上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轻度以上水蚀的百分比和水蚀综合指数的最高值都出现在第 6级高程带上 ,即在 10 0 0~ 35 0 0m的高程带上 ,分别为 49.2 %和 180。风蚀综合指数和土壤侵蚀综合指数最高值分别为 5 99和 367,均在第 6级高程带上。冻融侵蚀综合指数最高值为 2 18,出现在第 8级高程带上。在各个高程带上均有水蚀分布 ,在 1,8级 ,极强和剧烈的水蚀分布比例几乎为 0 ,而在 6级高程带上 ,却均在 69.9%以上。高程等级从 1级到 5级 ,均以水蚀为主。在 6级 ,以水蚀和风蚀为主 ,分别占 5 1.1%和 45 .2 %。在 7和 8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侵蚀 高程带
下载PDF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Different Altitudes Affect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bundance and Colonization in Cacao Plantations of Cameroon
5
作者 Franklin Tounkam Ketchiemo Beaulys Fotso +4 位作者 Astride Stéphanie Mouafi Djabou Victor Jos Eyamo Evina Japhet Youri Essambita Franck Maxime Ewane Tang Nicolas Niemenak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4年第2期57-82,共26页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bundance of AMF according to soil properties and altitudes in different cacao plantations of Cameroon. Physico-chemical analyses were made on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ree agro-...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abundance of AMF according to soil properties and altitudes in different cacao plantations of Cameroon. Physico-chemical analyses were made on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ree agro-ecological zones. Soil samples were also used to evaluate directly the AMF abundance following the various altitudes and after trapping by sorghum 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properties, AMF spore abundances and colonization fluctuated significantly at different altitudes. The most represented texture was sandy loam. The bimodal zone presented a homogeneous texture (sandy loam) in all its localities. Cacao soi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nitrogen rate (0.47%;p 0.05, Scott-Knott test) was recorded at Melong in a monomodal zone while Tonga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displayed the lowest rate (0.13%). Soil P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 in monomodal zones (Mbanga and Melong). Soil pH level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from Tonga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was neutral (pH = 6.67), and soils of other localities under study were acidic with the lowest (4.75) pH level recorded at Melong in a monomodal zone. In soil samples, the highest spore density (1.03 spores/g soil) was observed at Ntui in Bimodal zone, while the lowest spore density (0.26 spores/g soil) was observed at Bafang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Root colonization showed that the sample from Bokito in a bimodal zone displayed the best frequency of mycorrhization (86.11%) while the sample from Bafang in the Western highlands recorded the lowest (27.11%). The PCA analysis highlighted that available phosphorus, pH and altitude all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AMF root colonization abil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or of AMF colonization ability in cacao rhiz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ecological zone altitude Variation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Soil Properties Theobroma cacao
下载PDF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格局与变化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广元 唐志红 文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62-65,共4页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地貌分区、高程分带、坡度分级和叠加分析等过程,分析了湖南醴陵市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中南丘陵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地貌分区、高程分带、坡度分级和叠加分析等过程,分析了湖南醴陵市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中南丘陵区地形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河谷平原,土地利用方式以水田、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以水田减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为主要特征;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地和丘岗坡地,土地利用方式以旱地和林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旱地的减少和林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丘陵区 地貌分区 高程分带 坡度分级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limate response of surface sediment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Motuo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Himalayas
7
作者 XIE Mengping SONG Yougui +2 位作者 LAN Minwen ZHANG Mingyu HAN Yixiao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624-640,共17页
Background,aim,and scope Certain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topsoi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limatic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and precipitation.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topsoil properties and ... Background,aim,and scope Certain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topsoi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limatic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and precipitation.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topsoil properties and climatic factors is essential for quantitative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Motuo located in the eastern Himalayas,exhibits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gradient of over 7000 m from Nnamjagbarwa Peak(7782 m a.s.l.)to the Baxika(150 m a.s.l.).This region features a complete vertical zonation of vegetation,from alpine meadow to tropical forest,presenting an ideal plac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vegetation,soi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cross altitudinal gradients.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in the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psoil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seven top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00 m intervals from 800 m to 3600 m a.s.l.along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Himalayas.Grain size,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eochemical elements were measured to discuss the vertic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psoil composi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limatic factors.Results(1)The grain size of topsoil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Motuo is mainly composed of sand accounting for an averaged 53.2%,followed by silt and clay.(2)In the mixed forest zone,frequency dependent magnetic susceptibility(χfd%)shows a clear relationship with altitude,and cla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altitude and climatic factors.(3)The oxides of topsoil in this area mainly consist of SiO_(2),Al_(2)O_(3)and Fe_(2)O_(3),followed by MgO,CaO,Na_(2)O and K_(2)O,with slight variations in the primary components at different altitudes.The sensitivity of elements to climate varies across different altitudes and vegetation zone,likely due to the region’s complex topography and vegetation.(4)Physical and biological weathering dominates in the broad-leaved forest zone of Motuo,while chemical weathering is more prominent in the coniferous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lope of the Himalayas MOTUO TOPSOIL altitude difference vegetation zone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睡眠环境局部供氧方法及其富氧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艳峰 宋志远 +2 位作者 宋聪 王登甲 索朗白姆 《暖通空调》 2022年第9期140-146,共7页
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下人体处于低水平氧合状态,由此引发的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和工作质量。基于此,研究提出睡眠环境局部弥散供氧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局部供氧条件下人体吸入区氧气浓度的... 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下人体处于低水平氧合状态,由此引发的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和工作质量。基于此,研究提出睡眠环境局部弥散供氧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局部供氧条件下人体吸入区氧气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吹风感等指标剖析了局部风环境的舒适水平。结果表明:采用局部弥散供氧方法,由供氧口到吸入区过程中氧气浓度衰减较小,富氧效果稳定,同时氧气射流有效降低了吸入区的二氧化碳浓度;出口风速在0.20~0.30 m/s范围内时,面部舒适风速比最高,且吹风感低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睡眠环境 局部弥散供氧 富氧效果 氧气浓度 吹风感 吸入区
下载PDF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Gagea Salisb. Is Distribution in the Flora of the Urgut Region (Uzbekistan)
9
作者 Gulsauir T. Kurbaniyazova Igor G. Levichev Ulugbek Kh. Kadirov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2年第9期1183-1195,共13页
In this article, 1650 herbarium specimens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enus Gagea Salisb. were used as research material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Herbarium of Uzbekistan (TASH). It presents a geographical co... In this article, 1650 herbarium specimens o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enus Gagea Salisb. were used as research material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Herbarium of Uzbekistan (TASH). It presents a geographical coordinate system, habitats, phenology, and economic values.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in Uzbekistan was indicated by the phytogeographic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herbarium material of Gagea Salisb. has been studied in TASH, SAMSU and MSU. The TASH Herbarium presents samples from 1914 to 2019. The review was written using information published between 1988 and 2019 from a number of reliable sources, including Science Direct, Springer, PubMed, EMBASE and Wikip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ea Salisb. HABITAT PHENOLOGY Economic Significance altitude zone Geographical Map Urgut Region
下载PDF
Drag derived altitude aided navigation method
10
作者 Hua SONG Meiling WANG +3 位作者 Jing YANG Dantong SUN Longtao KONG Chunling WE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750-1764,共15页
The navigation problem of the lifting reentry vehicles has attracted much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navigation in the blackout zone during the reentry phase of the aircraft, when ... The navigation problem of the lifting reentry vehicles has attracted much research interest in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navigation in the blackout zone during the reentry phase of the aircraft, when the communication signals are attenuated and even interrupted by the blackout zone. However, when calculating altitude, a pure classic inertial navigation algorithm appears imprecise and divergent. 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precise aircraft altitude, this paper applies an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inertial navigation algorithms, which uses drag derived altitude to aid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during the blackout zone. This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 and the main error factors, such as the atmospheric coefficient error and drag coefficient erro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n the damping circuit design of the navig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the damping coefficients determination is introduc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 typical reentry trajectory simul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terative times on the accuracy is analyz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terative three times achieves the best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ed navigation system Blackout zone Drag derived altitude Inertial navigation Integrated navigation Reentry vehicles
原文传递
近50a来新疆降水随海拔变化的区域分异特征 被引量:37
11
作者 赵成义 施枫芝 +4 位作者 盛钰 李君 赵志敏 韩明 伊力哈木.伊马木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3-1213,共11页
依据降水随高度变化率和分区连片的原则,将新疆102个气象站划为两种类型6个降水分区.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近似呈线性;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呈近似二次曲线类型.线性分布类型最大降水高度带在山顶,二... 依据降水随高度变化率和分区连片的原则,将新疆102个气象站划为两种类型6个降水分区.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近似呈线性;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呈近似二次曲线类型.线性分布类型最大降水高度带在山顶,二次曲线类型最大降水高度带在"山腰",它随季节和气候干旱程度发生变化:夏季高,冬季低;气候越干旱,最大降水高度越高,反之亦然.最大降水高度的分布依气候的干湿程度和季节变化,各区的最大降水高度及降水量具有明显差异,1区最大降水高度带约为3 190m,年平均降水量226.9mm;4区最大降水高度带约为海拔3 332m,年平均降水量为86.9mm,6区最大降水高度带约为海拔3 840m,年平均降水量为36.4mm.降水量越少(干旱)的地区,最大降水高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降水变化 区域分异 最大降水高度带 新疆
下载PDF
“07.5”湖北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降水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世刚 梁涛 +2 位作者 彭盼盼 汪高明 胡昌琼 《暴雨灾害》 2007年第3期230-235,共6页
利用2007年5月30~31日天气图、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初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中尺度系统和强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 利用2007年5月30~31日天气图、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及常规观测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初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中尺度系统和强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绥、鄂中切变线维持、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是这次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强对流云团或西南低涡中尺度云团是造成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及鄂西南北部强降水的主要云团;整个暴雨过程伴随着强对流雷达回波的初生、发展、合并和减弱,降水主要由逐渐发展的强回波造成;低空急流输送水汽、中低层层结对流不稳定、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配置以及暴雨区存在较强锋生作用是此次暴雨的主要降水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高低空急流 锋区锋生 对流不稳定
下载PDF
石油地质学理论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9
13
作者 胡见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油气勘探的深入和扩大对石油地质学理论提出了很多需要深入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就目前部分热点问题,包括高海拔区油气藏形成理论、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发展和挑战、具有潜力的油气藏类型和勘探领域(地层-岩性油气藏)及天然气区形成分布... 油气勘探的深入和扩大对石油地质学理论提出了很多需要深入研究或探讨的问题。就目前部分热点问题,包括高海拔区油气藏形成理论、陆相石油地质学理论的发展和挑战、具有潜力的油气藏类型和勘探领域(地层-岩性油气藏)及天然气区形成分布的自身属性等,提出了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简要的分析阐述。认为:高海拔区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面临严格的条件制约;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在深层油气成藏原理与油气成藏匹配方面面临很多待明确和需解决的问题;地层-岩性油气藏在盆地勘探中的地位将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日显重要;天然气区相对独立分布并且有其自身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油气藏 动态油气藏 深层 地层-岩性圈闭 天然气区
下载PDF
对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降温值、平衡线下降值与模拟结果的讨论 被引量:17
14
作者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22,共11页
1999年 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 ,内容丰富 ,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 ,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 ,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 1999年 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 ,内容丰富 ,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 ,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 ,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的普遍性推断 ,还为时过早。青藏高原新近研究表明夏季降温值是较小的 ;冰川平衡线高度取决于以夏季温度为标志所提供的消融热量与全年降雪积累量的平衡 ,单纯就降温值 ,不能决定平衡线下降值 ;全球各地气候、地形差别很大 ,冰期变化也很悬殊 ,不存在全球均一的 1 0 0 0m左右平衡线下降值 ,干旱区的下降值多低于此数。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 (LGM)冰川堆积 (终碛、侧碛 )和侵蚀形态(冰斗、槽谷 )一般保存良好、形态鲜明 ,较易识别 ,近年已获取测年资料 ,证明过去地貌法判别的LGM冰川规模 ,并以此决定的LGM平衡线位置基本恰当 ,当然也有误判者。从 2 0世纪 2 0年代起 ,研究者逐渐认识高原内部主要是中西部LGM平衡线下降值较小 ,经过多次改进的LGM平衡线高度分布图显示约有 1 /3左右地区 ,平衡线下降值不足 30 0m ,实为世所罕见。其原因可能主要在高原西北部是全球惟一高海拔寒旱核心区域 ,为极大陆型或极地型冰川分布区 ,以现代西昆仑山崇测冰川、古里雅冰帽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末次冰盛期 平衡线下降值 极大陆型冰川 冰雪带面积 古气候 气温
下载PDF
空间与地面菲涅尔区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邹高翔 童创明 +1 位作者 王童 孙华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雷达导引头在下视探测超低空目标时,集中在第一菲涅尔区的多径能量会影响雷达的探测能力。针对菲涅尔区的特性,定义了电磁波传输的空间菲涅尔区和超低空探测下的地面菲涅尔区。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定理,建立了空间和地面菲涅尔区的数学模... 雷达导引头在下视探测超低空目标时,集中在第一菲涅尔区的多径能量会影响雷达的探测能力。针对菲涅尔区的特性,定义了电磁波传输的空间菲涅尔区和超低空探测下的地面菲涅尔区。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定理,建立了空间和地面菲涅尔区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馈源与接收天线距离和工作波长对第一空间菲涅尔区的影响,得到了第一地面菲涅尔区随弹目投影间距离和投射余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处理多径信号、对反射面进行有限截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空探测 空间菲涅尔区 地面菲涅尔区
下载PDF
拉萨市近49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雷阳 王红宾 +3 位作者 鲁同所 刘栎乐 傅文雪 卫东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2-503,共12页
2019年6月24日拉萨市出现了30.8℃的高温,创历史新高。为了更好的了解拉萨市气候变暖的机理以及评估该区域未来气候的变化状况,本文基于拉萨市自动气象站近49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R/S分... 2019年6月24日拉萨市出现了30.8℃的高温,创历史新高。为了更好的了解拉萨市气候变暖的机理以及评估该区域未来气候的变化状况,本文基于拉萨市自动气象站近49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了多时间尺度上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a)拉萨市年平均温度正以0.5℃/10a的速率上升,各季节均温也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速率最快,(b)年平均温度M-K检测的两条统计曲线,在1995年虽有交点,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的可信度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在该点并没有发生突变,而季节平均气温的突变检验在交点(1995年附近)之后UF曲线均突破显著性水平α=0.05,说明在此之后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c)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具有8年和28年时间尺度特征,春、夏、秋三季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与年平均气温相似,但冬季温度周期性变化规律相对复杂,(d)年平均气温和各季节平均气温的Hurst指数表明未来拉萨的气温将会延现今趋势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 气温突变 超高海拔地区 相关系数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我国低空空域结构调整与划设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潇竹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简述了我国现阶段低空空域结构,通过研究美国的空域结构和使用情况,分析了我国低空空域在通信、导航和监视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从如何有效进行飞行保障建设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低空空域的结构调整和划设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低空空域 低空保障 预警缓冲带
下载PDF
K指数和低空急流在暴雨过程中的预报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晓刚 李月安 +2 位作者 李丽光 魏涛 李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619-19622,共4页
利用2010年5月~6月初中国南方持续暴雨资料,对K指数、低空急流的预报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K2对未来24 h区域暴雨强度及落区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超前性和相关性,正相关系数达0.987;低空急流对未来24 h区域暴雨强度及影响范围同... 利用2010年5月~6月初中国南方持续暴雨资料,对K指数、低空急流的预报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K2对未来24 h区域暴雨强度及落区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超前性和相关性,正相关系数达0.987;低空急流对未来24 h区域暴雨强度及影响范围同样有较好的超前指示意义,相关系数达0.8以上。将K2和低空急流作为主要因子,建立了暴雨落区的基本概念模型。该模型已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了业务自动化。其中,K2为暴雨强度和落区预报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 低空急流 预报特征 暴雨落区模型
下载PDF
大型长距离输水灌区工程测量技术研究
19
作者 乐文强 颜景顺 徐咏梅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针对大型长距离输水灌区工程测量的重点和难点,从控制网建立、地形图测绘两个关键节点,探析如何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平面控制网观测利用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利用自编水准数据处理小软件提高高程控制网建立的效率,地形图测绘采用低空无人... 针对大型长距离输水灌区工程测量的重点和难点,从控制网建立、地形图测绘两个关键节点,探析如何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平面控制网观测利用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利用自编水准数据处理小软件提高高程控制网建立的效率,地形图测绘采用低空无人机航测、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外业调绘加载高精度大地水准面模型提高高程测量精度等)快速、高效、高质量完成测量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 输水灌区 工程测量 低空无人机航测 激光雷达测量 龙江河谷灌区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投影变形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
20
作者 刘周巍 朱啟成 +1 位作者 罗麒杰 周宇超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在高海拔地区工程坐标系统建设中,对高精度GNSS测量投影变形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合云南高海拔地区程海水利联通工程项目实例,对工程测量中投影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与公式推导,分析比较投影变形计算方法中投影... 在高海拔地区工程坐标系统建设中,对高精度GNSS测量投影变形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合云南高海拔地区程海水利联通工程项目实例,对工程测量中投影变形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与公式推导,分析比较投影变形计算方法中投影面与投影中央子午线的不同组合方案。实例研究得出,在高海拔地区项目以测区平均高程为投影面,反算中央子午线,进行任意带中央子午线投影设置,投影变形最小,建立坐标系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长度变形 投影面 投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