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场对双辊铸轧7075铝合金微观形貌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1
作者 苏鑫 李孟男 +2 位作者 张爱平 肖尧 许光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54-2358,共5页
利用电磁场的影响,生产铸轧合金板材,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对7075合金的微观形貌和晶体尺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传统铸轧板材方式相比,670℃下交变振荡电磁场铸轧7075板材的枝晶严重被破坏,拉伸,细化和等轴化。同时,在静磁场条件下的铸... 利用电磁场的影响,生产铸轧合金板材,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对7075合金的微观形貌和晶体尺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传统铸轧板材方式相比,670℃下交变振荡电磁场铸轧7075板材的枝晶严重被破坏,拉伸,细化和等轴化。同时,在静磁场条件下的铸板微观组织一定程度上细化和被拉伸,实验条件为励磁电流100 A。中心偏析带在直流磁场和交变振荡磁场条件下明显减轻,然而后者的影响效果更为突出。在表面和横截面处,7075板材硬度依次随着传统铸轧、静磁场铸轧和交变振荡磁场铸轧顺序增加。随着电磁强度增加,板材的强度和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无论板材何处,升高温度都会使电磁场作用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静磁场 交变振荡 双辊铸轧
原文传递
Alternating Minimization Method for Total Variation Based Wavelet Shrinkage Model 被引量:2
2
作者 Tieyong Zeng Xiaolong Li Michael Ng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SCIE 2010年第10期976-994,共19页
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a novel hybrid variational model which generalizes the classical total variation method and the wavelet shrinkage method.An alternating minimization direction algorithm is then employed.We a... 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a novel hybrid variational model which generalizes the classical total variation method and the wavelet shrinkage method.An alternating minimization direction algorithm is then employed.We also prove that it converges strongly to the minimizer of the proposed hybrid model.Finally,some numerical examples illustrate clearly that the new model outperforms the standard total variation method and wavelet shrinkage method as it recovers better image details and avoids the Gibbs oscil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ng minimization CONVERGENCE Gibbs oscillation wavelet shrinkage total variation
原文传递
振荡电磁场对双辊铸轧7075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鑫 张爱平 +2 位作者 肖尧 李孟男 许光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37-2942,共6页
研究了在670℃下,振荡磁场双棍铸轧对7075铝合金成型板材微观形貌和硬度影响。结果表明,同传统方式铸轧相比,采用振荡电磁场铸轧板材的枝晶被严重碎断、细化和等轴化。在此条件下7075板材的表面及中心的偏析程度大幅减轻,并且在交变振... 研究了在670℃下,振荡磁场双棍铸轧对7075铝合金成型板材微观形貌和硬度影响。结果表明,同传统方式铸轧相比,采用振荡电磁场铸轧板材的枝晶被严重碎断、细化和等轴化。在此条件下7075板材的表面及中心的偏析程度大幅减轻,并且在交变振荡场的作用下偏析完全消失。普通铸轧条件下板坯横向和轧向的HV硬度值分别为1104和1356 MPa;采用电磁场后,在交变振荡场下获得最大硬度为1615 MPa;除此之外,当磁场强度增加,板材性能会进一步提高。另外发现,无论在何种磁场条件下,升高浇注温度后,外加电磁场的细化作用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半波振荡 交变振荡 双辊铸轧
原文传递
微通道脉冲管中He气交替振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芦洋 祁影霞 +3 位作者 陆熠璇 车闫瑾 刘雅丽 陈卫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2,共7页
使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微通道脉冲管 (MPT )中由正弦速度活塞提供驱动力时He气交替振荡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并对MPT的冷却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MPT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之间存在一个交替的振荡过程,两个过程具有不对称的... 使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了微通道脉冲管 (MPT )中由正弦速度活塞提供驱动力时He气交替振荡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并对MPT的冷却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MPT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之间存在一个交替的振荡过程,两个过程具有不对称的属性分布,膨胀过程具有比压缩过程更大的轴向压力梯度. 当充气压力较低时,循环时间对冷端温度的影响很小,但是当充气压力高于20 bar时,冷端温度对时间较为敏感,随着时间的减少,冷端温度进一步降低,而冷端瞬时平均温度随着充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另外,压比随着时间的减少而增加,并且明显不受充气压力的影响,但它会在MPT的轴向上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 综上所述,在热端使用不同形式的换热器和调相元件会释放或回收额外的声功率. 固定工作模式和尺寸参数的MPT具有最佳频率,可以在冷端获得最低的空载温度. 仿真结果增进了对脉冲管制冷机的认识,并为微通道脉冲管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脉冲管 交替振荡 分子动力学 压力分布 温度梯度
下载PDF
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振动准则
5
作者 俞元洪 靳明忠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文给出了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新的振动准则。所得结果改进了若干熟知的振动准则。
关键词 非线性 变号系数 振动准则
下载PDF
交直流耦合作用弱化稳定性机理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超 马世英 +3 位作者 盛灿辉 庞晓艳 林俊杰 李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8,共6页
继"十一五"末复龙—奉贤特高压直流投运后,2014年四川复龙地区还将投运溪洛渡—浙江±800kV/8 000MW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于配套溪洛渡电站部分机组先于直流投运,为充分利用水电,2013年溪洛渡电站将通过长链型交流通道... 继"十一五"末复龙—奉贤特高压直流投运后,2014年四川复龙地区还将投运溪洛渡—浙江±800kV/8 000MW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于配套溪洛渡电站部分机组先于直流投运,为充分利用水电,2013年溪洛渡电站将通过长链型交流通道,经复龙换流站接入四川主网。研究表明,复龙换流站交流出线故障,由于网架结构薄弱和交直流耦合作用等不利因素影响,送端机组存在第2摆暂态失稳和功角增幅振荡等稳定问题,并成为制约水电充分利用的关键因素。文中通过送端混联电网受扰后特征量动态轨迹分析,揭示了直流功率快速恢复导致送端机组回摆过制动继而引发第2摆暂态失稳,以及直流送电功率随振荡中心电压起伏而"助增促降"交流线路功率波动,弱化系统振荡阻尼的物理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过渡期水电大容量外送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交流电网 耦合作用 第2摆暂态稳定 增幅振荡 动态轨迹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浸绝缘纸的绝缘累积效应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司马文霞 吴婧瑜 +1 位作者 华杰方 孙魄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27-3834,共8页
变压器内油纸绝缘在雷电冲击电压的重复作用下会产生累积损伤,从而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实际侵入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受变电站进线衰减、折反射及绕组谐振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振荡特性,该波形与IEC规定的标准雷电波形有... 变压器内油纸绝缘在雷电冲击电压的重复作用下会产生累积损伤,从而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实际侵入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受变电站进线衰减、折反射及绕组谐振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振荡特性,该波形与IEC规定的标准雷电波形有显著差异。为此基于变电站实测的雷电侵入波形,通过试验方法产生了不同波形参数的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采用柱–柱电极结构测量了冲击电压幅值与冲击电压累积次数之间的关系特性(U-N特性)。通过观察累积冲击作用前后油浸绝缘纸的微观形貌变化并测量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探索了多次冲击电压作用对油浸绝缘纸的累积损伤效应。研究表明,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浸绝缘纸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电极覆盖区域的试品表面会出现乳白色胶状附着物,且试品表面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粗糙程度逐渐增大,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均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绝缘纸 双极性衰减振荡冲击电压 累积效应 U-N特性 表面形貌 频域介电谱法
下载PDF
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油纸绝缘累积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司马文霞 吴婧瑜 +3 位作者 孙魄韬 华杰方 叶练 陈秋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5-1740,共6页
为研究电力变压器实际遭受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和IEC规定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SLIW)对油浸绝缘纸累积作用,基于变电站实测的雷电侵入波形,通过试验方法产生了不同波形参数的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采用匝间绝缘模型模拟真实状况下油纸... 为研究电力变压器实际遭受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和IEC规定的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SLIW)对油浸绝缘纸累积作用,基于变电站实测的雷电侵入波形,通过试验方法产生了不同波形参数的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采用匝间绝缘模型模拟真实状况下油纸绝缘所承受的电场,并通过测量冲击电压幅值与冲击电压累积次数之间的关系特性和不同次数冲击电压作用前后相对介电常数等电气参数,探索了多次冲击电压作用对油纸绝缘的累积效应。研究表明: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在不同波形参数的冲击电压作用下油浸绝缘纸的U-N特性曲线均呈指数变化规律;在相同电压幅值下,油浸绝缘纸对双极性振荡衰减波的累积耐受能力比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更好,表明相同电压幅值下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对绝缘的要求偏严;油浸绝缘纸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均随累积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多次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对油纸绝缘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双极性衰减振荡冲击电压 累积效应 U-N特性 频域介电谱法
下载PDF
经颅交流电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雪琳 杨秋丽 +4 位作者 司夏樱 黄佩姗 王克 苗懿 董强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高级功能的损伤,由神经精神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造成严重影响。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通过调节特定频率的神经振荡、影响5-羟色胺和多巴胺...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高级功能的损伤,由神经精神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转归造成严重影响。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通过调节特定频率的神经振荡、影响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脑网络局部与远端的同步,达到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特定频率的tACS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其中以gamma和theta频率tAC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tACS安全性高,操作难度小,对改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神经振荡 作用机制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精神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交替方向隐式平衡截断法的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分析的模型降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进钊 严干贵 刘侃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850-858,共9页
研究了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分析的降阶模型,提出了基于交替方向隐式(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ADI)的平衡截断方法。首先,根据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数学表征搭建风电场的数学模型,采用ADI方法迭代求解李亚普诺夫方程,得到... 研究了直驱风电场次同步振荡分析的降阶模型,提出了基于交替方向隐式(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ADI)的平衡截断方法。首先,根据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数学表征搭建风电场的数学模型,采用ADI方法迭代求解李亚普诺夫方程,得到可控的格莱姆矩阵与可观的格莱姆矩阵;然后,采用平衡截断的方法得到降阶模型;通过对比全阶模型与降阶模型的时域仿真波形、Bode图、计算耗时以及次同步振荡模式,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降阶模型与全阶模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计算速度提高,降阶阶数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交替方向隐式(ADI) 次同步振荡 模型降阶 平衡截断法
下载PDF
不同频率经颅交流电刺激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雪琳 张兰 +4 位作者 司夏樱 王克 黄佩姗 苗懿 董强利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782,共5页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的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存在明显缺陷。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伴有认知和行为改变的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存在明显缺陷。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抑郁症和大脑内源性神经振荡、突触可塑性的异常有关,tACS可以对以上机制产生影响,从而治疗抑郁症。不同频率的tACS刺激可以改善抑郁症状,其中以γ、α频率的刺激最受关注。本文主要对tACS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不同频率tACS在抑郁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探讨tACS治疗抑郁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交流电刺激 神经振荡 频率 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经颅交流电刺激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思源 李雪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61-2074,共14页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领域中,其中,以γ、α频率最受关注。tACS作用于精神疾病的可能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直接调节异常的大脑神经活动和间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首先,使用特定频率的tACS作用目标脑区,可...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领域中,其中,以γ、α频率最受关注。tACS作用于精神疾病的可能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直接调节异常的大脑神经活动和间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首先,使用特定频率的tACS作用目标脑区,可以调节对应频率的神经振荡和大脑功能连接,通过作用于疾病相关的异常大脑活动,直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次,并不针对某种疾病特异受损的大脑活动,而是用tACS激活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大脑环路,广泛地提高患者的注意、记忆等多种认知功能,进而整体上缓解不良症状。目前,使用tACS治疗精神疾病这一领域还有一些尚未解决、值得探讨的问题。tACS的作用机制研究、刺激参数和范式改进、技术升级,可以成为心理学、脑科学以及临床医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精神疾病 神经振荡 认知功能 干预
下载PDF
交流变频调速装置在方坯连铸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会成 《山东冶金》 CAS 1999年第2期23-26,共4页
济钢第二炼钢厂在方坯连铸机上应用交流变频装置,通过设定频率给定增益值实现用一个给定信号完成拉速与振频的最佳匹配,实现对铸机传动系统的调速,并解决自动送引锭、控制拉矫机抱闸等问题。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可... 济钢第二炼钢厂在方坯连铸机上应用交流变频装置,通过设定频率给定增益值实现用一个给定信号完成拉速与振频的最佳匹配,实现对铸机传动系统的调速,并解决自动送引锭、控制拉矫机抱闸等问题。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可节省投资费用,减少生产事故;提高铸机作业率,提高铸坯表面质量;节能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坯连铸 交流变频调速 连铸机 调速装置
下载PDF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4
作者 宋俐荣 晏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第9期102-103,共2页
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中,出现与理论不相符的现象,在输入为正弦交流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端却观察不到同频率的放大的正弦交流信号,取而代之的是一调幅信号。通过对实验系统的观察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实验板的... 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中,出现与理论不相符的现象,在输入为正弦交流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端却观察不到同频率的放大的正弦交流信号,取而代之的是一调幅信号。通过对实验系统的观察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实验板的较宽的铜箔导线之间存在分布电容。由此确定实验系统的改进措施,即在三极管的基极和射极之间加一电容,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交流信号 铜箔导线 分布电容 自激振荡
下载PDF
半波长交流输电点对网的并网特性分析和功率振荡阻尼
15
作者 戴朝波 王鑫 +1 位作者 李琳 祁晓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2-97,共6页
为研究半波长交流输电的点对网并网特性,通过PSCAD (power system computer-aided design)仿真,分析了并网点两侧电压存在幅值偏差、相角偏差或频率偏差时的并网特性。等值系统能将半波长线路另一端的发电机拉入同步,但并网后的功率振... 为研究半波长交流输电的点对网并网特性,通过PSCAD (power system computer-aided design)仿真,分析了并网点两侧电压存在幅值偏差、相角偏差或频率偏差时的并网特性。等值系统能将半波长线路另一端的发电机拉入同步,但并网后的功率振荡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通常,串联调谐器要比并联调谐器更适合于阻尼这些功率振荡,因此,仅对串联调谐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修改。PSCAD仿真结果表明串联调谐器能有效地阻尼这些功率振荡,显著改善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的并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长交流输电 并网特性 功率振荡阻尼 串联调谐器 PSCAD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brupt Drought-Flood Transition over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1 and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ver Mid-High Latitudes of East Asia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双艳 武炳义 +1 位作者 张人禾 周顺武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3年第2期129-143,共15页
NCEP/NCAR daily reanalysis data and Chinese dai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data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prupt drought-flood transition over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1 and the ... NCEP/NCAR daily reanalysis data and Chinese daily gridded precipitation data a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prupt drought-flood transition over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1 and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30-60 days) in the mid-high latitud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of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East Asia. The abrupt transition from drought to flood occurs in early June. The first two recovered fields of the complex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show that northward-propagating westerlies from low latitudes converge with southward-propagating westerlies from high latitudes over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in mid late May. The timing of this convergence corresponds to the flood period in early-mid June. The ISO index 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over the MLRYR. During the dry phase (before the transitio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MLRYR is characterized by cyclonic flow, easterly winds, and convergence.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 is dominated by a wave train with a cyclone over east of Lake Baikal, an anticyclone over northern China, and a cyclone over the MLRYR. During the wet phase, the situation is reverse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wave train during the dry phase favors the southward propagation of westerly wind disturbances, whil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wave train during the wet phase favor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a pumping effect and sustained ascending motions over the MLR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the East Asian mid-high latitude area the mid-low reaches of theYangtze River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原文传递
斯特林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直线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大明 王凯 +3 位作者 楼平 赵益涛 张学军 邱利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7-1462,共6页
为探索发电机负载与热声发动机之间的耦合规律,开展发电机负载和声学传输管对斯特林型热声发动机工作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自行搭建一套斯特林型热声发动机驱动单直线发电机的实验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与发电机间球阀的开关考察发... 为探索发电机负载与热声发动机之间的耦合规律,开展发电机负载和声学传输管对斯特林型热声发动机工作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自行搭建一套斯特林型热声发动机驱动单直线发电机的实验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与发电机间球阀的开关考察发动机在有无负载情况下的工作特性,通过改变声学传输管长度考察声学传输部件对发动机输出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发电机负载使系统起消振温度提高,而接入发电机负载前后系统工作频率基本不变;通过优化声学传输部件可有效改善发动机的输出特性,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压力振幅和发电机输出电功;计算结果表明,改善频率匹配可大幅提高热声发动机驱动发电机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发动机 直线发电机 声振荡 热电转化
下载PDF
淮河流域夏季旱涝急转的低频环流成因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敏 丁小俊 +2 位作者 罗连升 程智 徐胜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5,共10页
利用1960 2007年4—8月逐日降水资料挑选了淮河流域各分区旱涝急转事件,分析了旱涝急转夏季,逐日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夏季逐日降水30 60 d周期振荡明显加强,流域大部分地区30—60 d低频振荡的方差贡献与夏季降水量呈... 利用1960 2007年4—8月逐日降水资料挑选了淮河流域各分区旱涝急转事件,分析了旱涝急转夏季,逐日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夏季逐日降水30 60 d周期振荡明显加强,流域大部分地区30—60 d低频振荡的方差贡献与夏季降水量呈正相关,低频方差贡献大(小)对应夏季降水量多(少),并且,相关显著区域位于流域南部。欧亚中高纬度高度场、经向风场的低频位相在少雨、多雨期呈相反纬向分布是造成旱涝急转的环流成因。通过对典型年份分析,给出了低频分布型的形成过程。在少雨期,北半球中高纬度扰动场为4—5波列,从东北大西洋经欧洲和贝加尔湖至东亚太平洋沿岸为"+、-、+、-",与低频位相分布一致。在多雨期,副极地波导从欧洲北部沿急流流向亚洲高纬度地区,并在鄂霍次克海形成强盛的正扰动中心,有利于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的形成与维持。当中纬度中亚为负扰动中心,印度季风偏弱时,由于下游效应在日本海形成负扰动,导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在低纬度孟加拉湾到中国南海对流层高层为负扰动时,中国南海对流活动偏弱。少雨、多雨期的欧亚中高纬度纬向低频环流型实际上反映了副极地、副热带急流罗斯贝波导结构及其传播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旱涝急转 低频振荡 波作用通量
下载PDF
山东雨季季内降水分型及旱涝并存与急转——气候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群 黄菲 +2 位作者 王启 龚佃利 郑明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0-696,共7页
采用1965—2007年山东省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量和同期NCEP日平均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季内降水分型、季节内振荡及旱涝突变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分为全省一致Ⅰ、东西反相Ⅱ、南北反相Ⅲ三种类型。他们的季内旱涝急转... 采用1965—2007年山东省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量和同期NCEP日平均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季内降水分型、季节内振荡及旱涝突变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主要分为全省一致Ⅰ、东西反相Ⅱ、南北反相Ⅲ三种类型。他们的季内旱涝急转显示了典型的气候意义,Ⅰ型在6月下旬旱涝急转、8月中旬后期和9月初涝旱急转,与山东"夏季"雨季开始、结束时间的关键期是一致的。分型不仅限于山东,而是有着更广的旱涝区域。当Ⅰ型正相位时500 hPa高度场对应亚欧-北太平洋中高纬度为正距平,Ⅱ型表现出西北太平洋西岸的PJ波列,Ⅲ型对应着从西太沿岸-美洲西岸的类PNA型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降水特征 EOF 旱涝并存与急转 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 山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