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艳 张双月 张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99,共7页
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强化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方式和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是家庭文化资本与农科... 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强化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方式和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是家庭文化资本与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中介变量,家庭文化资本通过学习成绩间接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家庭文化资本越高,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越低;城乡之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农科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方式存在路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文化资本 农村基层就业 农科大学生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708份调研数据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亚东 张应良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第2期72-81,共10页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上分析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分析得到六类变量: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上分析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分析得到六类变量: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六类变量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愿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对就业考虑因素影响最大;第二,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的态度,即农科大学生是否考虑父母期望,对自身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影响最大;第三,父母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上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子女的社会层面思考,而不是经济层面。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有序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汉峰 石波罗 孙钦秀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年第6期23-27,共5页
高等农业院校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文章从部分农业院校的实践条件、师资队伍、创新氛围、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农业院校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各种举措、实际效果及存在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大... 高等农业院校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文章从部分农业院校的实践条件、师资队伍、创新氛围、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农业院校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各种举措、实际效果及存在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现状进行总结梳理,借鉴有效经验和成果,探索了新时期构建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有效载体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平台 学生自主实践
下载PDF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俊喜 王志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5-47,共3页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文章调查了农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差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下载PDF
试论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改革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中涛 王志跃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加强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应该从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考试制度和实验实习环节等方面的改革入手,努力构建高等农科教育创新保障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内部环境。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大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刍议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源 张祥 陈德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52期203-204,共2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七大战略之一。农科大学生作为农业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是未来"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七大战略之一。农科大学生作为农业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是未来"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农科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养成与校地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构建是促进农科大学生适应新时代"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科大学生 培养机制
下载PDF
涉农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冯楠 王翠琴 《中国农业教育》 2014年第2期85-91,共7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对华中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200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高。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主要受到选择专业...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心理维度对华中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200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高。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主要受到选择专业的缘由、专业课程设置、实习次数、学习兴趣、专业的社会重要性判断、就业前景预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专业 专业认同 大学生
下载PDF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修新田 林婉玲 +3 位作者 肖锦 涂丹明 韩梦竹 陈月霄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96,共16页
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确立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识与行为模型指标,通过构建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知和行为结构模型,以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24.0、Amoss23.0等分析工具,对影响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各指标进行分... 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确立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识与行为模型指标,通过构建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认知和行为结构模型,以农林类高校大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SPSS24.0、Amoss23.0等分析工具,对影响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运用计划理论研究大学生的垃圾分类认知对其参与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是合理和适用的,揭示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为选择遵循"行为认知→行为意向→分类行为"的逻辑。(2)大学生行为态度、主观准则、感知行为控制、情感体验四个变量对行为意向和行为响应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行为意向在大学生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行为响应受控制认知影响最大,行为意向第二,主观准则第三,行为态度第四,情感体验影响力最弱。(4)从观测变量的影响效应来看,垃圾分类设施情况、知识情况、参与花费时间、精力和空间资源等因子对行为响应影响最大。(5)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意向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但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整体意向还是较高的,只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热情和兴趣、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的价值等,就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文章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可为高校进一步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类高校 大学生 垃圾分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时期农科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蔡茂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新时期农科大学生消费行为状况展开调查,并与2000年、2004年广东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新时期农科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以理性消费为主流,提出促进学生科学消费观形成的措施。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消费行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永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为研究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调查,结果表明: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有社会和个人2方面的原因,应... 为研究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调查,结果表明: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有社会和个人2方面的原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要增强女性对自身性别的信心,健全法规以应对就业歧视,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培训和咨询;要学会正确归因,积极进取,努力拓展职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大学生 职业自我效能感 性别差异 正确归因
下载PDF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其椿 何龙飞 +2 位作者 黄桂香 盛玉萍 王爱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104,107,共4页
"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一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能够延续"五四运动"光荣传统,使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发挥农科专业优... "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一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能够延续"五四运动"光荣传统,使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发挥农科专业优势,服务农业生产。"三农"问题调查、"三农"政策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科技支农等活动内容是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实践证明,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农科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发挥专业优势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 社会实践 农科大学生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偏向的矛盾分析——基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7-229,共3页
农科大学生面对严重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学农不择农"的就业偏向,这就造成农科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的矛盾。通过对农科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我国农业和基层发展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以探求影响学生择... 农科大学生面对严重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学农不择农"的就业偏向,这就造成农科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的矛盾。通过对农科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我国农业和基层发展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以探求影响学生择业偏向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做好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业 农科大学生 调查与研究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因素评价
13
作者 张成凤 谢治国 李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农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基于563份问卷数据和30份访谈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tlab软件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并求解。结果显示,涉...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涉农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基于563份问卷数据和30份访谈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与Matlab软件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并求解。结果显示,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一级指标相关性排序为: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二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收入、职业发展、家庭经济状况、职业人格特征、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与专业背景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建议。一是政府和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改善工作环境及生产条件,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经济收入;二是涉农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取向,精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家庭应优化教育环境,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支持大学生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四是个人要提升乡村就业认识,存储就业创业知识,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大学生 新型职业农民 影响因素 评价
农业发展趋势和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小龙 周海渊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必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目前,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持续改善,但是仍然面临产业需求、政策待遇、创业环境等机遇与挑战。为探索涉...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必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目前,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持续改善,但是仍然面临产业需求、政策待遇、创业环境等机遇与挑战。为探索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出路,从育人新体系、发展新方向、培养新范式、时代新青年四个角度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遵循砥砺前行、科学应变、守正创新、厚植情怀的原则,大力培养有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的时代新人、创新人才,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趋势 涉农专业 新农科 大学生就业
原文传递
农业院校的农科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洋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30-131,135,共3页
通过对农业院校的农科大学生学习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农科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教学管理方面提出了提高农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学习现状 教学管理 对策
下载PDF
农林类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鹤立 郑超明 +3 位作者 刘胜 钟凤林 申宝营 潘东明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通过分析第五届和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据,结合目前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林类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例,从专业优劣势、政策宣传、学校师... 通过分析第五届和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据,结合目前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发现农林类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例,从专业优劣势、政策宣传、学校师资、设施建设和大学生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农林类院校 互联网+ 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就业导向的涉农专业高职生专业认同感提升路径探析——以浙江省供销社系统院校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敏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7年第4期58-64,共7页
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及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亟待解决从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作为浙江省供销社系统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此类学校涉农专业出现"招生不旺、就业不畅"的现象,其中重要影响因素就是这些涉... 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及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亟待解决从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作为浙江省供销社系统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此类学校涉农专业出现"招生不旺、就业不畅"的现象,其中重要影响因素就是这些涉农专业高职生的专业认同感。本文在相关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涉农专业高职生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探讨提升涉农专业高职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涉农专业 高职生 专业认同感
原文传递
榜样精神融入高等农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温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23-26,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有效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的可持续供给,应充分发挥榜样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在榜样精神融入高等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有效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人才的可持续供给,应充分发挥榜样精神在高等农业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在榜样精神融入高等农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出现了“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不精细”“实践教育活动低效化”等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应进一步融入榜样精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深度融合课程体系、倾力打造校园文化、全方位开拓实践教育等方面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榜样精神 思政教育 大学生 课程体系 校园文化 实践空间
下载PDF
浅谈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从业园艺疗法的优势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红瑞 黄勇 +2 位作者 高致明 李贺敏 周艳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基于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中药学专业的基础,又有农学类专业的特色以及园艺疗法专门人才的旺盛需求,分析了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从事园艺疗法相关工作的优势,以期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 基于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中药学专业的基础,又有农学类专业的特色以及园艺疗法专门人才的旺盛需求,分析了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从事园艺疗法相关工作的优势,以期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中药学专业 大学生 就业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20
作者 刘大丽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1期88-91,共4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农业快速发展时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人才培养成为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农科视域下的农业高等教育为主线,论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涉农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以及现代农业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农业快速发展时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人才培养成为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农科视域下的农业高等教育为主线,论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涉农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农学专业领域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更新教育理念、推动跨学科合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实施、加强思政引领,全链条培养新时代知农爱农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