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中年及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禹杰 何云锋 +3 位作者 张尧 蒲军 王德林 吴小候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523-4525,共3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中年及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12月,该科收治的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9例为小于60岁中年患者,21例高危患者均大于80岁且有各种不... 目的分析和总结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中年及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12月,该科收治的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9例为小于60岁中年患者,21例高危患者均大于80岁且有各种不同基础疾病,采用新手术方式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按照手术标准流程进行。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均于前列腺12点方向扩开至脂肪层,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6.7%(2/30),术后拔除尿管均排尿通畅。术后随访1-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V)等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中年及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补充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 中年患者 高危患者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沈周俊 何威 +5 位作者 王浩飞 王先进 余布为 郭健 马梦丹 钱蒨健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患者,男性,82周岁。超声显示"前列腺47mm×42mm×41mm,内部回声不均匀"。治疗前PSA11.9ng/ml,F-PSA1.43n... 目的探讨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患者,男性,82周岁。超声显示"前列腺47mm×42mm×41mm,内部回声不均匀"。治疗前PSA11.9ng/ml,F-PSA1.43ng/ml。临床诊断为T3a(直肠指检前列腺可扪及硬结),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为7分。盆腔CT扫描未见周围组织侵犯。2010年4月我们对该患者实施了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直视下行6套管法建立通道,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依次行双侧闭孔淋巴结清扫、前列腺切除、精囊切除、尿道吻合重建。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情况、引流管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70min(包括体位摆放及Da Vinci机器人到位30min),手术失血量1200ml,输红细胞3U,血浆300ml。术后无尿漏,第5天拔除左侧引流管,第6天拔除右侧引流管。术后病理报告"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3+4=7分,精囊未受侵犯"。术后1周查PSA0.17ng/ml。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可自行排尿,尿控良好。结论 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更加微创,适合于高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一般而言年龄不应成为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禁忌,但须充分关注手术的潜在风险并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前列腺癌 前列腺切除术 高龄 高危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成为HIV感染高发人群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小明 胡智平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97-698,共2页
目的:分析大冶市新发中老年HIV感染人群的特点及其感染原因,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对比2007年至2012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地区年新发艾滋病患者年龄段感染例数、性别及感染途径。结果:本地区中老年人群已成为艾滋病高发群体,以男性... 目的:分析大冶市新发中老年HIV感染人群的特点及其感染原因,并讨论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对比2007年至2012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地区年新发艾滋病患者年龄段感染例数、性别及感染途径。结果:本地区中老年人群已成为艾滋病高发群体,以男性为主,主要传播方式已由血液传播过渡为性传播。结论:如何关爱中老年人,关爱空巢老人,预防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HIV感染者 高发原因 预防措施 湖北大冶
下载PDF
ISBAR模式在老年高危跌倒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周影 唐蜜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7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ISBAR模式在老年跌倒高危患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高危跌倒患者20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02)和试验组(n=102)。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管理,... 目的:探讨ISBAR模式在老年跌倒高危患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高危跌倒患者20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02)和试验组(n=102)。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管理,试验组采用ISBAR模式进行管理。比较老年患者跌倒知信行得分以及护士跌倒管理相关知识的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患者跌倒知信行得分高于对照组,ISBAR模式实施后护士跌倒管理相关知识的考核成绩高于ISBAR模式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SBAR模式管理老年跌倒高危患者,能提高患者跌倒预防的知信行和提升护理人员的跌倒管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老年人 ISBAR模式 高危 知信行
下载PDF
高龄高危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爱斌 刘运洪 +1 位作者 李远勇 王彪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5期5196-519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总结防治经验,提高TUV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有症状行TUVP术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对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随访3个月。结果:本...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总结防治经验,提高TUV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有症状行TUVP术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32例,对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方法随访3个月。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电切综合征(TURS)3例,继发性出血3例,暂时性尿失禁12例,术后排尿困难2例,尿道狭窄9例,阳痿16例,逆行射精68例。结论:充分的围手术期安全评估及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避免出现严重后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高危 并发症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下载PDF
中青年超高危AC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降胆固醇药物使用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军 赵冬 +3 位作者 郝永臣 杨娜 孙兆庆 刘静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1-1168,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中青年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降胆固醇药物使用现状。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合作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CCC)项目。该项目... 目的了解中国中青年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降胆固醇药物使用现状。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合作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CCC)项目。该项目在全国159家三级医院和82家二级医院连续入选ACS住院患者,系统收集患者临床相关信息。本研究纳入CCC项目2014年11月至2019年12月入选的中青年(年龄18~59岁)ACS住院患者,根据CSC《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超高危患者的界定标准,分析超高危ACS患者LDL-C平均水平及院前接受调脂治疗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42230例中青年ACS住院患者,年龄(50.4±6.9)岁,男性86.8%(36676/42230)。86.9%(36687/42230)的患者符合超高危标准。超高危ACS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为(2.8±1.0)mmol/L,仅有5.3%(1948/36687)的患者达到1.4 mmol/L的目标值。超高危患者中,17.5%(6430/36687)的患者院前服用调脂药物,其中96.4%(6198/6430)的患者采用他汀单药治疗。接受他汀治疗的超高危患者中,9.9%(626/6323)的患者LDL-C<1.4 mmol/L。结论中青年ACS住院患者中绝大多数属于超高危,需要采用更低的LDL-C降脂治疗目标。超高危患者院前较少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大部分患者入院时LDL-C水平高于推荐的目标值且距目标值的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青年 超高危 LDL-C达标
原文传递
长沙市某社区中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珊 易海波 +1 位作者 席明霞 舒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9期90-93,共4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社区中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构成及分布特点,为对其开展规范化教育及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社区、乡镇人群筛查表》对长沙某社区1944名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社区中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构成及分布特点,为对其开展规范化教育及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社区、乡镇人群筛查表》对长沙某社区1944名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435名中老年常住居民被评定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2.38%),脑卒中高危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增的趋势(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该社区中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影响因素之一。385名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前3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及缺乏运动。结论血脂异常、高血压、缺乏运动为影响该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性别、年龄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不同,应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差异,开展个体化的综合干预和健康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脑卒中 高危人群 血脂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应用颈动脉超声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颖萍 田双艳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3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筛查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时应用颈动脉超声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111例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筛查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时应用颈动脉超声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8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15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111例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斑块以及内膜增厚检出情况、颈动脉斑块检出性质、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斑块、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分别为41.74%、21.74%、45.22%,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斑块为观察组颈动脉斑块的主要类型,构成比为72.00%,规则均质为斑块的主要性质,占44.00%;对照组所有斑块均为单发斑块,占100.00%,不规则不均质为斑块的主要性质,占75.0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检出率均更高(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在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用来判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筛查 高危人群 颈动脉超声 效果
原文传递
阶梯式功能锻炼在高龄高危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淑粉 马胜利 +1 位作者 袁红 冯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6期819-820,共2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功能锻炼在高龄高危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功能锻炼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阶梯式功能锻炼在高龄高危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功能锻炼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评分、尿垫试验评分、尿失禁严重程度。结果出院后6个月,实验组的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垫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尿失禁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龄高危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实施阶梯式功能锻炼干预,能增强膀胱平滑肌和尿道括约肌的有效收缩,减少尿失禁的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高危 前列腺术 尿失禁 阶梯式功能锻炼 盆底肌锻炼
下载PDF
中老年HIV/AIDS病人确诊前后高危行为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许艳 黑发欣 +7 位作者 惠珊 陈红 梁丽 朱秋映 秦倩倩 丁正伟 李培龙 王璐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1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确诊前的高危行为状况,确诊后的高危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 目的了解中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确诊前的高危行为状况,确诊后的高危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0岁的HIV/AIDS病人443例,其中男性308例,女性135例。确诊前,调查对象发生过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6.2%和27.1%。确诊后,调查对象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5%和4.1%,均较确诊前降低。确诊前一年,调查对象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只有0.7%、3.8%;确诊后最近一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临时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0.0%、30.0%,均较确诊前上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确诊前无固定性伴的调查对象,在确诊前发生非固定性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其OR值分别为28.180和7.564。结论高危性行为是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根本上控制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流行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影响因素 非固定性行为
原文传递
铥激光与绿激光治疗80g以上高龄高危BPH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春来 薛东炜 +1 位作者 刘屹立 王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经尿道铥(2微米)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分别用PVP及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BPH患者各82例、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经尿道铥(2微米)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分别用PVP及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BPH患者各82例、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费用、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等指标。结果:11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输血。TmLRP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手术费用均明显少于PVP组(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最大尿流率(Qm ax)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PVP与TmLRP治疗80 g以上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TmLRP在手术时间及费用方面优于P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高龄 高危 激光手术
下载PDF
中老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及其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农丽萍 何波 +3 位作者 农全兴 李斯斯 黄晓芳 邓小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1-644,665,共5页
目的了解低档场所中老年嫖客高危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本市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南宁市B县对低档场所的中老年嫖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高危行为特征... 目的了解低档场所中老年嫖客高危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本市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南宁市B县对低档场所的中老年嫖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高危行为特征和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并采集静脉血3~5m L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接受调查的368名中老年嫖客中,有94.84%(349/368)的人承认最近1年内有过商业性行为,其中,有10.32%(36/349)的人最近1年内每月发生2次及以上,38.40%(134/349)的人每月发生1次;最近1年内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3.35%(256/349);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7.59%(201/349);316名在婚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内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均无人使用安全套;有29.89%(110/368)的调查对象最近半年内曾与非婚非商业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有1.72%(6/349)的人承认最近1年与商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使用过壮阳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老年嫖客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不坚持使用安全套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平均每次嫖娼价格、最近1年每月嫖娼次数、是否做过HIV检测影响。结论应针对中老年嫖客高危性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不断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套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嫖客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县(市)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翟晶 牛瑾 +8 位作者 宋丽军 梅静远 肖民扬 罗红兵 马艳玲 张建梅 李文华 杨庆伟 贾曼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 了解≥50岁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疫情较重的红河州建水县、个旧市、蒙自市≥50岁HIV感染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样本量450人。结果 41.2%(122/296)的感染者最近1年曾发... 目的 了解≥50岁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疫情较重的红河州建水县、个旧市、蒙自市≥50岁HIV感染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样本量450人。结果 41.2%(122/296)的感染者最近1年曾发生婚内性行为,婚内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4%(81/122)。8.9%(28/313)的男性感染者在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7.9%(5/28)。7.1%(32/450)的感染者最近1年有临时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8.7%(6/32)。城镇感染者商业性行为比例为13.4%(19/115),高于农村的4.5%(9/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5,P=0.001)。男性、50~59岁、城镇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缺乏家庭社会支持为发生商业和临时性行为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农村、收入相对较高、缺乏家庭社会支持为感染者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仍有一定比例的≥50岁感染者继续发生高危性行为,成为HIV二代传播的推动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对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安全性行为促进,提高家庭成员和社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低档暗娼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HIV感染者 高危性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以漫画为核心的“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对中青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夏 陈玉娇 +3 位作者 陈丽丽 程鎏 陆春宇 徐晓英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5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以漫画为核心的新型“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新型管理)在中青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以下简称高危人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4月在上海某街道写字楼员工中筛选出118例高危人员,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索一种以漫画为核心的新型“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新型管理)在中青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以下简称高危人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4月在上海某街道写字楼员工中筛选出118例高危人员,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型管理组及常规管理组,每组各59例。所有人员入组后填写健康知识测验,并对其进行6个月的健康管理。6个月后再次填写风险评估问卷及医学知识测验。对比分析2组理化指标、知行指标、失访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新型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在BMI降幅[1.3(0.9,1.6)vs.0.9(0.3,1.3)]、收缩压降幅[20.0(14.5,23.0)mm Hg vs.16.0(12.0,19.0)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降幅[10.0(14.5,23.0)mm Hg vs.8.0(5.0,9.0)mm Hg]、LDL-C降幅[1.1(0.7,1.3)mmol/L vs.0.7(0.2,1.0)mmol/L]、血压监测次数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新型管理组吸烟量低于干预前(P<0.001);新型管理组失访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服务满意度比例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将新型管理模式用于高危人群,能增加该类人群对疾病及自身状态的了解,提高血压、血脂、BMI、吸烟量的控制水平,增强依从性,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青年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21~24岁年轻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建议及子宫颈病变的处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健 郭雯雯 冯慧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8-612,共5页
21~24岁年轻女性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较低,且该年龄段子宫颈病变逆转可能性大,因此对21~24岁年轻女性初级筛查建议采用单独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推荐随访为主;异常组织病理学趋于保守处理,根据病变... 21~24岁年轻女性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较低,且该年龄段子宫颈病变逆转可能性大,因此对21~24岁年轻女性初级筛查建议采用单独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推荐随访为主;异常组织病理学趋于保守处理,根据病变级别和细胞学筛查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并采取子宫颈脱落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21~24岁女性 子宫颈癌筛查 细胞学高危异常
原文传递
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家庭支持与高危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苑 王润中 +13 位作者 杨义 范双凤 奚静 伍霞 李娜 廖瑞平 许靖 肖洁 肖伟 冷凤生 王雪松 万怡吉 白云瑞 骆国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了解成都某县级市农村50岁以上男性高危性行为现状与家庭支持的关系,探讨影响路径。方法:多阶段抽样获得397个50岁以上男性样本,访谈式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性行为情况数据。用SPSS22.0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 目的:了解成都某县级市农村50岁以上男性高危性行为现状与家庭支持的关系,探讨影响路径。方法:多阶段抽样获得397个50岁以上男性样本,访谈式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性行为情况数据。用SPSS22.0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回归关系,并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397例样本,平均年龄63.63±7.67岁,高危性行为发生率16.1%(64例)。有序logistic分析显示,月收入在3000~4000元(P=0.035),离异丧偶有固定性伴(P=0.023)已婚分居婚姻状态(P=0.024),家人从不(P=0.002)偶尔(P=0.017)经常(P=0.030)提供物质支持,偶尔与家人深入交流(P=0.024),亲密家庭成员数(P=0.029)等变量在回归模型中有统计学意义,决定系数在0.124~0.218之间。列线图预测模型AUC=0.769。结论:该地区中老年男性存在高危性行为,高收入、异常婚姻、高家庭物质支持、低家人交流频率、低亲密家庭成员数是农村中老年男性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孤独感、生活满意度、可支配经济条件、家庭责任、健康信念等可能是其影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中老年男性 高危性行为 家庭支持
下载PDF
高龄高危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3
17
作者 皮小波 张洲 江春秀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28-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患者上腹部手术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加大对照方法,选择80例76岁以上择期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15例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B组25例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C组40例为小剂量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患者上腹部手术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加大对照方法,选择80例76岁以上择期手术患者分为3组:A组15例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B组25例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C组40例为小剂量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中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吸呼、镇静镇痛、肌松、苏醒等情况,并行麻醉效果评价。结果C组苏醒及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及拔管期,B组血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探查时血压下降程度明显>B、C组,且出现明显的牵拉不适、肌紧、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评价C组明显优于A、B组。结论小剂量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能够弥补硬膜外或全身麻醉单一方法的不足,避免呼吸抑制、牵拉不适、肌肉紧张和麻醉用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安全范围,适用于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高危患者 上腹部手术 连续硬膜外阻滞 复合麻醉
下载PDF
海口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雪娟 童靖怡 +1 位作者 邢艺 张大启 《华南预防医学》 2023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对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6—10月在海口市范围内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 目的对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6—10月在海口市范围内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0岁的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筛查1680名居民,共检出356例脑卒中高危者,检出率为21.19%。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各危险因素的比例依次为缺乏运动(74.16%)、血脂异常(73.60%)、超重或肥胖(58.15%)、高血压(55.06%)、吸烟(45.51%)、糖尿病(29.21%)、脑卒中家族史(10.39%)、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3.9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OR=1.375)、年龄(OR=1.031)、家庭月均收入<2000元(OR=2.101)、居住在城市(OR=1.610)是检出脑卒中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海口市≥40岁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缺乏运动和血脂异常为该地区居民的最主要高危因素、低收入及居住地为城市是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群 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筛查
原文传递
经皮封堵术在55岁以上高危卵圆孔未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曹月诚 羡海英 +3 位作者 石秋林 王金星 王小祥 陈登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行经皮封堵术的必要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术的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24例(A组),年龄小...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行经皮封堵术的必要性、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外科行PFO封堵术的患者共60例,其中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24例(A组),年龄小于55岁患者36例(B组);观察A、B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隐匿性脑卒中等反常栓塞事件复发率等预后情况。选取同期行药物治疗的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PFO患者30例为对照组(C组)。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FO相关的反常栓塞事件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TIA或隐匿性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药物治疗方案,经皮封堵术在年龄大于55岁的高危PFO患者有着更好的疗效,同时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因此对伴有TIA或隐匿性脑卒中的年龄大于55岁的PFO患者在除外禁忌症后,仍应考虑行经皮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经皮封堵术 55岁以上 高危
下载PDF
中老年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管理方法研究
20
作者 张文瑾 卢彩玲 +3 位作者 严晨蕴 赵秀敏 谭玲 黄佳鸥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45~70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不同管理方法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HR—HPV^+中老年妇女66例,HR—HPV联合TCT组(单纯随诊组...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45~70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不同管理方法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HR—HPV^+中老年妇女66例,HR—HPV联合TCT组(单纯随诊组)23例、HR-HPV联合EC检查组(阴道镜随诊组)21例和HR-HPV联合TCT同时聚甲酚磺醛栓治疗组(治疗随诊组)22例,于6、12、24个月进行追踪随诊,比较各组的转归情况。同时,比较TCT检测、EC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组转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诊断≥CINI宫颈病变,TCT检查的灵敏度为75%(3/4),特异度为95.12%(39/41),阳性预测值为60%(3/5),阴性预测值为97.5%(39/40);Ec检查的灵敏度为50%(1/2),特异度为94.73%(18/19),阳性预测值为50%(1/2),阴性预测值为94.73%(18/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中等(kappa=0.6303),EC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中等(kappa=0.4475)。结论中老年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随诊中应用HR—HPV联合TCT检测进行观察性等待,必要时的Ec检查应该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妇女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