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Ⅳ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结晶体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俊华 邝坚 +2 位作者 宋崇林 张仲荣 景晓军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7-552,共6页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重质谱联机等设备对采用SCR技术路线的国Ⅳ柴油车尾气管出现的结晶体进行成分分析.溶剂溶解性试验表明,结晶体是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体;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结晶体内含有两个或两个...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重质谱联机等设备对采用SCR技术路线的国Ⅳ柴油车尾气管出现的结晶体进行成分分析.溶剂溶解性试验表明,结晶体是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体;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结晶体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GC-MS分析结果表明,结晶体中含有尿素、三聚氰酸、氨基甲酸酰亚胺(缩二脲)、1,2肼二甲酰胺(联二脲)、脲基甲酸乙酯和亚胺二甲酸二乙酯.加热试验结果表明,结晶体加热后能产生氨;红外分析结果显示,结晶体内含有铵盐、仲胺盐、硝基(—N O2)、甲基(—C H3)、亚甲基(—CH2—)等一种或几种官能团;核磁共振结果表明,结晶体内含有双键及亚甲基;热重质谱联机的结果表明,结晶体内含有碳、氧、氨基、氨、氢氰酸、氮、氨基氰、异氰酸、氰酸和酰胺等分子或离子.ICP-MS的试验结果显示,结晶体吸附或与排气中的物质参加了反应.综合所有试验结果,推断出结晶体内的主要成分为尿素及三聚氰酸,从而认定结晶体是由于尿素起喷温度低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 后处理系统 选择性催化还原 结晶体
下载PDF
基于PEMS的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温敏感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志红 钱超 +1 位作者 郑灏 尹冬冬 《汽车实用技术》 201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围绕国Ⅴ重型柴油车排放气态污染物排温敏感特性规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研究中,基于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获取典型国Ⅴ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工况下排气系统尾管温度及主要气态污染排放物的瞬态特征。进一步,以瞬态排放因子为关键... 围绕国Ⅴ重型柴油车排放气态污染物排温敏感特性规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研究中,基于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获取典型国Ⅴ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工况下排气系统尾管温度及主要气态污染排放物的瞬态特征。进一步,以瞬态排放因子为关键评价指标,采用温度分段平均法获得目标车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温敏感特性,结果显示:随排气温度升高,NOx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CO和HC排放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国Ⅴ重型柴油车道路工况下排气污染物受排气温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PEMS 排温敏感性 排放因子 后处理系统
下载PDF
实现重型柴油机低排放的喷油策略及其与后处理耦合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贵升 马帅营 +3 位作者 毛斌 郑尊清 尧命发 林铁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0-406,共7页
在燃烧系统优化基础上,围绕燃油喷射参数与控制策略、EGR等参数对共轨重型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机理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喷油策略优化并与后处理系统耦合实现重型柴油机低排放.研究表明:小负荷采用单次喷射并通过降低喷油压力与推... 在燃烧系统优化基础上,围绕燃油喷射参数与控制策略、EGR等参数对共轨重型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机理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喷油策略优化并与后处理系统耦合实现重型柴油机低排放.研究表明:小负荷采用单次喷射并通过降低喷油压力与推迟喷油,可获得较低的NOx和soot排放,有效降低压力升高率;低转速大负荷通过降低喷油压力与推迟喷油定时相结合,在实现等NOx时能有效改善soot和油耗率;高转速中高负荷适宜提高喷射压力,采用主喷加后喷的多次喷油策略.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串联式两级增压与中等强度EGR(低于40%)耦合,NOx原始加权排放率降至欧Ⅴ水平;在依次加装氧化型催化器(DOC)、微粒捕集器(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通过喷油策略与后处理耦合,DPF的过滤效率高达90%,SCR转化效率达到85%,各项排放指标均满足欧Ⅵ的ESC限值要求,尿素喷射总量降至原机(国4的SCR机型)的1/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燃油喷射策略 后处理系统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寇耀飞 姜周曙 +1 位作者 黄国辉 朱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该文针对目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控制的难题,设计了改进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分析再生过程并提出喷油助燃催化再生的控制策略。实验表明,在车载工况下,这种再生控制策略能够准确把握再生时机,有效控制了再生温度的上升速率,确保再... 该文针对目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控制的难题,设计了改进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装置,分析再生过程并提出喷油助燃催化再生的控制策略。实验表明,在车载工况下,这种再生控制策略能够准确把握再生时机,有效控制了再生温度的上升速率,确保再生过程平稳快速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后处理 微粒捕集器 再生监控系统 再生策略
下载PDF
重型国Ⅵ柴油机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睿钊 张磊 +4 位作者 刘吉绪 吴春玲 张琳 高涛 汪晓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在三台满足国Ⅵ阶段排放标准的重型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冷热态WHTC尾气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热态WHTC试验中N_(2)O排放水平与NO_(X)相当,N_(2)O排放与排气温度有很高的相关性,冷态排放低于热态,冷热态间N_(2)O排放差... 在三台满足国Ⅵ阶段排放标准的重型车用柴油机上进行了冷热态WHTC尾气N_(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冷热态WHTC试验中N_(2)O排放水平与NO_(X)相当,N_(2)O排放与排气温度有很高的相关性,冷态排放低于热态,冷热态间N_(2)O排放差异主要体现在I阶段。热态WHTC初期N_(2)O排放突增峰值与冷态循环末期后处理系统中残留的过量喷射尿素有关。低浓度尿素有助于降低N_(2)O排放,但同时也会导致NO_(X)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系统 氧化亚氮 排放特性 瞬态循环 尿素
下载PDF
国六阶段车用柴油机尾气中N2O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磊 黄志强 彭程 《内燃机》 2019年第4期26-30,共5页
以一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车用柴油机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国六标准试验循环WHSC和WHTC中N2O的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后处理的使用会增加柴油机N2O排放,其中尿素的喷射与否更会显著地影响N2O的排放;在WHSC和非再生模式WHTC循环... 以一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车用柴油机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国六标准试验循环WHSC和WHTC中N2O的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后处理的使用会增加柴油机N2O排放,其中尿素的喷射与否更会显著地影响N2O的排放;在WHSC和非再生模式WHTC循环中,N2O在后处理中的产生主要发生在SCR中,循环浓度峰值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泄露的NH3在ASC中的氧化。再生模式WHTC循环中,N2O来自SCR及ASC,由于再生排气温度高且THC排放浓度高,DOC中的催化反应也是N2O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N2O 标准循环 后处理系统 排放特性
下载PDF
发动机润滑油的环境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兴虎 《内燃机》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从润滑油的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组成和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体污染物与微粒的生成机理出发,分析了润滑油对内燃机气体污染物、微粒物和后处理装置的影响。对内燃机使用中和报废后的废弃润滑油对水系或土壤等的环境影响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从润滑油的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组成和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体污染物与微粒的生成机理出发,分析了润滑油对内燃机气体污染物、微粒物和后处理装置的影响。对内燃机使用中和报废后的废弃润滑油对水系或土壤等的环境影响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加严,润滑油对内燃机污染物生成量及后处理系统性能的影响逐渐变大,控制发动机润滑油的环境危害变得更为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环境影响 发动机 排放
下载PDF
探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及电气系统验证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晖 《汽车电器》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针对我国颁布的国IV排放要求,介绍商用车柴油发动机的后处理技术中的SCR技术和EGR+DPF技术,探讨二者之间的性能差异,提出发动机SCR后处理技术中的电气系统的验证项目,以达到提高排放性能、完善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方法。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尾气后处理 SCR EGR 电气系统 验证
下载PDF
某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得志 刘钊宾 +3 位作者 杨茵 肖勇 邢首辰 张露云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1年第1期32-34,39,共4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将某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按照一阶六面体单元划分网格,以正弦位移激励来模拟瞬态冲击工况,计算出该安装支架的米塞斯应力状态,据此进行强化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支架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如此反复,最终完成该支架...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将某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安装支架按照一阶六面体单元划分网格,以正弦位移激励来模拟瞬态冲击工况,计算出该安装支架的米塞斯应力状态,据此进行强化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支架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如此反复,最终完成该支架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后处理系统 安装支架 优化
下载PDF
柴油机SCR后处理装置结构性能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军 周磊 +2 位作者 臧志成 赵闯 卢凯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6-58,共3页
柴油机后处理装置主要有方形和桶形两种,货车因为空间布置的限制一般采用方形结构,方形后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载体脱落、隔板开裂,异响等结构问题。为了研究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对一款方形后处... 柴油机后处理装置主要有方形和桶形两种,货车因为空间布置的限制一般采用方形结构,方形后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载体脱落、隔板开裂,异响等结构问题。为了研究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对一款方形后处理装置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分析表明:支架和隔板刚度不足是导致载体脱落和异响的主要原因。对后处理装置进行结构改进,并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装置 ANSYS WORKBENCH 载体脱落 异响
下载PDF
催化技术在油田装备尾气颗粒物治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智勤功 詹燕飞 +3 位作者 魏宽 冯峥毅 朱明礼 钱云寿 《现代车用动力》 2022年第4期38-41,共4页
随着“十四五”规划实施,“蓝天保卫战”不断深入,国家的环保排放法规不断加严,非道路中重型机械尾气排放严重超标。油田动力装备以柴油机为主,排放大量的颗粒物(PM)、HC、CO和NO_(x),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采用以催化净化为主的末端... 随着“十四五”规划实施,“蓝天保卫战”不断深入,国家的环保排放法规不断加严,非道路中重型机械尾气排放严重超标。油田动力装备以柴油机为主,排放大量的颗粒物(PM)、HC、CO和NO_(x),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采用以催化净化为主的末端治理尾气技术是实现排放达标的有效解决方案,将有严重污染的各类废气及其颗粒物催化净化为CO_(2),N_(2)和H_(2)O,最终降低柴油机颗粒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动力装备 柴油机尾气排放 催化净化技术 后处理系统
下载PDF
水洗消烟系统在柴油机后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为佳 沈卫东 +1 位作者 邵锦萍 李建平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分析了水洗消烟系统的净化原理,设计了水洗消烟净化方案,建立了气液二相流模型,通过对喷淋式消烟系统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设计尺寸、位置进行了修正;进行了等比模型试验进一步改进了喷淋系统,制作实物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分析了水洗消烟系统的净化原理,设计了水洗消烟净化方案,建立了气液二相流模型,通过对喷淋式消烟系统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设计尺寸、位置进行了修正;进行了等比模型试验进一步改进了喷淋系统,制作实物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喷淋式消烟系统能够使柴油机烟度、NOx和噪声得到良好的控制,在柴油机后处理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 水洗消烟 喷淋式
下载PDF
不同湍流模型下乘用车排放后处理系统流场研究
13
作者 于洋磊 曾志新 +2 位作者 冯博 胡天相 董愚 《汽车零部件》 2021年第10期25-28,共4页
为研究湍流模型对排放后处理系统流场的影响,基于Spalart-Allmaras、标准K-Epsilon、Realizable K-Epsilon和SST K-Omega等4种典型模型,利用STAR-CC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湍流模型收敛性差... 为研究湍流模型对排放后处理系统流场的影响,基于Spalart-Allmaras、标准K-Epsilon、Realizable K-Epsilon和SST K-Omega等4种典型模型,利用STAR-CC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湍流模型收敛性差异较大,Spalart-Allmaras收敛最快;SST K-Omega和Spalart-Allmaras相比于Realizable K-Epsilon模型在监测面最大速度均偏大,最大偏差分别为11.58%和17.82%;Spalart-Allmaras对低雷诺数的分离流动模拟较好,标准K-Epsilon和Realizable K-Epsilon在高速区域流动发展更为充分;K-Epsilon湍流模型对背压仿真精度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系统 湍流模型 流场 背压
下载PDF
DOC系统催化性能的仿真和分析
14
作者 谭理刚 郭雅各 +2 位作者 杨树宝 冯鹏飞 李子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04-2009,共6页
以Langmuire Hinshelwood机理为理论依据,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DOC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参数(如空速、氧气浓度、NO2/NOx比例)对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部分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从... 以Langmuire Hinshelwood机理为理论依据,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DOC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参数(如空速、氧气浓度、NO2/NOx比例)对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部分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而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空速的降低可以增大DOC对CO、HC、NO的氧化性能,这是由于排气在催化器内的反应时间增长。当排气温度为225~300℃时,减小空速对增大HC的氧化效率效果明显,当排气温度在175~450℃范围内,减小空速对增大NO的氧化效率影响明显;当O2浓度低于1%,排气温度在175~250℃时,CO转化效率增大,在250℃之后均接近100%。当O2浓度为10%时,温度的变化对CO的转化效率影响很小。当O2浓度大于1%时,温度的变化对NO的氧化效率影响较大;当排气温度在300~550℃时,NO2/NOx比例的变化对NO的转化效率影响较大。降低排气中NO2/NOx比例,能够在排气温度高于300℃时,明显提高NO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后处理系统 数值模拟 气态排放物
原文传递
某车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应力分析
15
作者 徐向 张强 宋杰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16期67-69,共3页
本文针对某车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可能存在的应力集中和强度破坏问题,对该尾气后处理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应力计算和强度分析。应用Hypermesh分析软件对尾气后处理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型的前、后处理,得到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应力分布... 本文针对某车用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可能存在的应力集中和强度破坏问题,对该尾气后处理系统进行了相关的应力计算和强度分析。应用Hypermesh分析软件对尾气后处理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型的前、后处理,得到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应力分布云图、变形云图和疲劳强度,判断该系统结构强度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系统 有限元分析 应力 强度
下载PDF
对柴油机集成后处理系统催化性能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谭理刚 刘少春 +3 位作者 刘湘玲 郭雅各 冯鹏飞 杨树宝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359-6365,共7页
为研究柴油机集成后处理系统的催化性能,应用CFD软件建立包括尿素水溶液分解、一氧化氮氧化和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化学反应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在SCR催化器上游加装DOC和CDPF催化器后不同排气温度和氨氮比时系统的催化效率。结果表明:当... 为研究柴油机集成后处理系统的催化性能,应用CFD软件建立包括尿素水溶液分解、一氧化氮氧化和NOx选择性催化还原化学反应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在SCR催化器上游加装DOC和CDPF催化器后不同排气温度和氨氮比时系统的催化效率。结果表明:当温度达到300℃以上时,尿素分解效率可达81%左右;NO的氧化效率基本维持在45%~60%,系统具有很好的低温催化性能,200℃时NO_x催化效率可达76.6%;当氨氮比为1.0时,大多数工况下NO_x催化效率均高于90%,最高可达98.7%。通过台架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绝对误差在5%以内,表明模拟计算结果可靠,可为后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集成后处理系统 催化性能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DOC/POC/SCR组合后处理技术在非电控柴油机排放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洋 孙亮 +3 位作者 白书战 王刚 张杰 李国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一台经典非电控柴油机上进行了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氧化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组合后处理排放控制研究以使其达到国-Ⅴ标准... 在一台经典非电控柴油机上进行了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颗粒氧化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组合后处理排放控制研究以使其达到国-Ⅴ标准要求,对后处理单元的选择及排布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DOC+POC及SCR单后处理系统仅能使试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中颗粒物(PM)或NOx达到国-Ⅴ标准;而DOC/POC/SCR组合后处理系统则可使两种污染物排放均满足标准要求。SCR与DOC+POC排布顺序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无明显影响。对POC的被动再生研究表明:DOC+POC系统需置于SCR系统前以使排气中NO2量满足POC的连续再生要求,且SCR系统后置也可降低其入口温度,减小温度对涂层的热老化影响。通过陶瓷POC的应用及结构优化设计使得组合后处理系统排气背压控制在25kPa之内,可减少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非电控柴油机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颗粒氧化转化器 选择性催化还原 组合后处理系统
下载PDF
DOC/SCR组合方式及关键参数对NO_x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孟忠伟 晋兆祥 +6 位作者 陈超 李健 刘苗 陈秋宇 闫妍 柏威廉 方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483-5489,共7页
在柴油机中等转速下,通过改变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的组合方式,以及改变喷嘴位置、两级SCR载体间距和催化剂成分,获得各种条件下的NO_x转化效率,为优化组合方式和关键参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增加... 在柴油机中等转速下,通过改变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的组合方式,以及改变喷嘴位置、两级SCR载体间距和催化剂成分,获得各种条件下的NO_x转化效率,为优化组合方式和关键参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增加尿素喷嘴与SCR入口的相对距离,NO_x转化效率升高,喷嘴距离为45 cm较为合适;载体间距的增大,NO_x转化效率先略有升高,后急剧下降,间距为2 cm较为合适;载体体积增大,NO_x转化效率明显升高,在满足目标NO_x转化效率的前提下,载体体积不宜过大;DOC与SCR的组合方式对NO_x转化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前置DOC能够有效的提高NO_x转化效率;在催化条件下,NO_x转化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铜基>钒基>铁基;对于复合催化剂而言,铜铁复合基>铁铜复合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尾气后处理系统 关键参数 组合方式 NOx转化效率
原文传递
柴油机后处理系统HC覆盖故障浅析
19
作者 董家波 王海燕 +2 位作者 孙振杰 常汝智 王利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8期69-71,共3页
以市场反馈的车用发动机故障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故障机型分布、应用场景分布、台架测试等环节。逆向梳理柴油机后处理因碳氢覆盖机理,为因后处理碳氢覆盖导致发动机最终排放超标找到优化措施。根据分析,碳氢覆盖主... 以市场反馈的车用发动机故障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故障机型分布、应用场景分布、台架测试等环节。逆向梳理柴油机后处理因碳氢覆盖机理,为因后处理碳氢覆盖导致发动机最终排放超标找到优化措施。根据分析,碳氢覆盖主要原因集中在燃烧室设计不合理、喷油器积碳后雾化效果差、发动机设计排温较低、驾驶习惯不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系统 HC覆盖故障
下载PDF
重型车辆低负荷工况开发
20
作者 胡熙 李菁元 +1 位作者 刘昱 汪晓伟 《商用汽车》 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
重型车在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比例和排放水平较高,将能反映该情景的发动机测试工况引入排放水平的评估认证中,是提高验证结果对实际减排促进效果的关键举措。本文提出用于发动机台架测试的低负荷工况开发方法 :首先根据我国重型车负荷情... 重型车在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比例和排放水平较高,将能反映该情景的发动机测试工况引入排放水平的评估认证中,是提高验证结果对实际减排促进效果的关键举措。本文提出用于发动机台架测试的低负荷工况开发方法 :首先根据我国重型车负荷情况定义并筛选低负荷窗口,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和模型转换为重型车典型低负荷行驶情景工况库,最后从库中选择合理样本进行组合构建发动机低负荷工况循环;另外,通过台架试验证明该工况能够全面有效地满足多种低负荷情景下对后处理系统性能的评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车减排技术 低负荷窗口库 测试工况构建 后处理系统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