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 被引量:41
1
作者 仪平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生活美学是以人类的“此在”生活为动力、为源泉、为内容的美学 ,是将“美本身”还原为“生活本身”的美学 ,是彻底落实终极关怀使命的美学 ,是真正的人类学美学。生活美学是 2 1世纪人类美学的重要形态和发展趋向。
关键词 生活美学 21世纪新美学 美学趋势
下载PDF
走向生活美学的“生活美育”观——21世纪如何建设中国的新美育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悦笛 《美育学刊》 2012年第6期24-30,共7页
21世纪的中国新美育观的建设,一方面要"告别启蒙范式",另一方面要"回归生活世界"。所以说,"生活美育"的目标,就是对"生活艺术家们"的塑成,而人人都是艺术家则是其终极社会理想。"生活美育... 21世纪的中国新美育观的建设,一方面要"告别启蒙范式",另一方面要"回归生活世界"。所以说,"生活美育"的目标,就是对"生活艺术家们"的塑成,而人人都是艺术家则是其终极社会理想。"生活美育"既是"生活美学"的逻辑延展与有机构成,也深植于儒家生活美学及道家生活美学传统之中,"六艺之教"就是一种本土化的生活美育传统。这种新美育观不同于旧美育观的新特征就在于,"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而且是"文化教育",不再是他人教育而是"自我教育",不只是短期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美育作为生活的准备,这是启蒙主义的观念;美育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美学"的基本观点,"生活美学"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生活美育"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育 生活美学 生活艺术家 文化教育 自我教育 终身教育
下载PDF
美:让人快乐、幸福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元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7,共6页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就一刻也离不开审美。王建疆认为人生论美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深厚的思想资源,他强调了人生美的形态学特征,认为这不仅是审美形态学研究方面的超越,还具有恢复审美的全面性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双重意义。金雅认为,人生论美学注重审美与人生相统一,倡导以美的情韵和精神来体味创化人生的境界,具有独特的学理性和实践性。它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建构,也是一种价值上的信仰和实践中的践履,为生命的诗化和向美攀升打开广阔的天地,实现生命之谐和、翔舞与归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艺术 人生论美学 审美形态
原文传递
生命与生命美学 被引量:9
4
作者 封孝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17,共4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20世纪初年 西方哲学 现代形态 哲学思想 柏拉图 公元前 美本身
原文传递
重要的不是美学的问题,而是美学问题——关于生命美学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知常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共5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美学问题 美本质 历史演进
原文传递
宋韵:宋代美学的文化肌理与现代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沈佳钰 刘毅青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宋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有宋一代,文尊武卑的政治格局,斯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使得文人阶层迅速崛起,并主导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走向。文人美学的兴盛以及理学思想的昌明为韵文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韵根植于艺术生活化,文人... 宋代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转折点。有宋一代,文尊武卑的政治格局,斯文传统的继承发展,使得文人阶层迅速崛起,并主导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走向。文人美学的兴盛以及理学思想的昌明为韵文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韵根植于艺术生活化,文人以“韵”为纲开展的日常审美实践,催生了以“韵”为核心的美学,建立了以文人群体为审美主体的多视角多层次的美学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宋韵文化。以韵为中心的文人审美文化,具有世俗的生活美学向度。宋韵是以思想文化融入其中的美学,它不仅传承与演绎了中国传统生活美学,尤其是平淡美学,还为后世西方的极简美学和气氛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更为中西美学跨越时空对话打开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 古典美学 生活美学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命美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早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7,共5页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 潘知常认为,立足"价值-意义"框架,生命美学是研究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之学。它不但在美学问题上立一家之言,而且具备了在美学问题的思考层面的较为广阔的理论前景与阐释空间。封孝伦认为,立足于"生命"方能对"美本质"进行普适性界定。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生命美学可合理化解美学中的难题。林早则指出,世纪之交是中国现代生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高峰期,此后生命美学应用性研究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研究的丰硕显示了传统美学资源与现代生命美学理论建构之间的丰富可能,而西方生命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薄弱则启发我们重思生命美学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学研究 生命美学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现代 美学发展 艺术文化 审美文化
原文传递
生活美学视域下宋代耀州窑陶瓷审美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高黎 陈亚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6-181,共6页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宋瓷器型简洁,端庄典雅,含蓄内敛,给人恬淡宁静之美。宋代耀州窑陶瓷,不仅造型优美大方,而且釉色纯正自然,刻花工艺也独具匠心。主要从耀州窑陶瓷“取之自然,用之生活”和“雅俗共赏,兼容并蓄”及“...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宋瓷器型简洁,端庄典雅,含蓄内敛,给人恬淡宁静之美。宋代耀州窑陶瓷,不仅造型优美大方,而且釉色纯正自然,刻花工艺也独具匠心。主要从耀州窑陶瓷“取之自然,用之生活”和“雅俗共赏,兼容并蓄”及“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三个方面探讨其生活化的美学特征,从器型、纹饰分析耀州窑陶瓷“物以致用”和“制器尚象”的制器理念以及生活化的艺术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学 耀州窑陶瓷 器型纹饰 审美
下载PDF
建立在审美形态学研究基础上的人生美学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建疆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2,共5页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就一刻也离不开审美。王建疆认为人生论美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深厚的思想资源,他强调了人生美的形态学特征,认为这不仅是审美形态学研究方面的超越,还具有恢复审美的全面性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双重意义。金雅认为,人生论美学注重审美与人生相统一,倡导以美的情韵和精神来体味创化人生的境界,具有独特的学理性和实践性。它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建构,也是一种价值上的信仰和实践中的践履,为生命的诗化和向美攀升打开广阔的天地,实现生命之谐和、翔舞与归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美学 审美形态学 最大价值 海德格尔 人生观 伦理学 关怀 哲学
原文传递
人生论美学的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8,共7页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就一刻也离不开审美。王建疆认为人生论美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深厚的思想资源,他强调了人生美的形态学特征,认为这不仅是审美形态学研究方面的超越,还具有恢复审美的全面性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双重意义。金雅认为,人生论美学注重审美与人生相统一,倡导以美的情韵和精神来体味创化人生的境界,具有独特的学理性和实践性。它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建构,也是一种价值上的信仰和实践中的践履,为生命的诗化和向美攀升打开广阔的天地,实现生命之谐和、翔舞与归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实践 价值维度 人生论 美学 向度 生命活动 相统一 审美
原文传递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白族民居彩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文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白族民居彩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部分。白族民居彩绘可以看作是美的直观形态,对白族民居彩绘的欣赏也就是对美的欣赏。总体来说,白族民居彩绘是日常中的审美表现,蕴含着白族人民丰富的生活理趣和生命情趣,充... 白族民居彩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部分。白族民居彩绘可以看作是美的直观形态,对白族民居彩绘的欣赏也就是对美的欣赏。总体来说,白族民居彩绘是日常中的审美表现,蕴含着白族人民丰富的生活理趣和生命情趣,充分体现了生活与艺术合一、以和为美的生活美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学 白族 民居彩绘 审美
下载PDF
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雅 聂振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6,共6页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形成了其理论建构与人生关怀相统一的重要特色。它以关注现实关怀生存为要旨,凸显了鲜明的人生精神、积极的美育指向、内在的诗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美...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形成了其理论建构与人生关怀相统一的重要特色。它以关注现实关怀生存为要旨,凸显了鲜明的人生精神、积极的美育指向、内在的诗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美学传承发扬民族美学固有的精神传统,并融会创化中西美学、文化、艺术思想的诸元素而形成的重要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学 人生美学 精神传统
下载PDF
宋代茶酒叙事的诗话呈现与文化引领
13
作者 周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7,共10页
在宋代文化话语中,茶酒是生活美学与技术美学的常见载体,具有塑造精英共同体及引领时代风尚的双重作用。宋代诗话茶酒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并汇集为技艺文化、雅道文化、理性文化3类主体话语,体现出宋人对科... 在宋代文化话语中,茶酒是生活美学与技术美学的常见载体,具有塑造精英共同体及引领时代风尚的双重作用。宋代诗话茶酒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并汇集为技艺文化、雅道文化、理性文化3类主体话语,体现出宋人对科学精神、高雅品味、文明理念的执著追求。从技艺文化来说,宋酒虽小有革新,但力度不如宋茶;与唐人相异,宋人贵团轻散、尚白抑碧,以建茶取代紫笋茶为茶中极品,以点茶法取代煎茶法为化茶法门,处处涌动着文化创意。从雅道文化来说,宋人把茶酒审美奠基在自然法则而非神秘附会之上,追求酒品、酒界,意在祛除酒的负向功能,使人超越感官享受而导向精神旷达。从理性文化来说,茶酒为自由意志与理性精神的平衡提供了试验场所,故而宋人强调以茶作为交际媒介的适度性,以酒作为政治屏障的合理性。可以说,宋代诗话茶酒叙事推动日常生活精致化、技术路线审美化、社会规则文明化,不仅印证了诗话是按传播逻辑成篇的文体特性,而且有助于提升精英文化圈的智识水平,拓展受众的茶酒认知,并为文学叙事提供了典型样本及话语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酒叙事 宋代诗话 技艺美学 生活美学 文化引领
原文传递
论“意境”“气氛”与“氛围感”
14
作者 魏云洁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对“意境”概念的解读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意境在融入现代美学及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问题。自德国美学家波默的“气氛美学”传入中国,许多学者将其与“意境”进行类比,试图推进“意境”概念的发展,但这种努力目前... 对“意境”概念的解读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意境在融入现代美学及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问题。自德国美学家波默的“气氛美学”传入中国,许多学者将其与“意境”进行类比,试图推进“意境”概念的发展,但这种努力目前看来仍未完全实现。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氛围感”概念,既有“意境”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美学特质,又与产生于环境美学及生活美学背景下的“气氛”概念息息相关,是“意境”在中国当下美学语境中的新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气氛 氛围感 传统美学 生活美学
下载PDF
“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基于生命美学的视角
15
作者 黄英杰 刘瑞斌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幼儿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其生长离不开环境,生命美学以“人的生命需要”为逻辑起点,深度契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在要求。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关键场域,其创设应紧紧围绕幼儿的生命来展开。“生生不已”既... 幼儿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其生长离不开环境,生命美学以“人的生命需要”为逻辑起点,深度契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在要求。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关键场域,其创设应紧紧围绕幼儿的生命来展开。“生生不已”既符合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意蕴,又是当代生命美学回归生命本体的凝练表达。“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关键在于遵循幼儿生命完整性、幼儿生命体验性、幼儿生命审美性的三重原则,在运动变化、持续向上中彰显幼儿生命之美。“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在于:在自然环境下,丰富幼儿生命的感性认知;在虚拟和真实环境的相互结合中,赋能幼儿生命的多重体验;在物质美和精神美的美美与共里,呵护幼儿生命的自由表达。这三条创设路径之间互生互动,共同指向幼儿生命的美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创设 生命美学 生生不已 幼儿生命
下载PDF
杨红樱日记体书写中的生活美学研究
16
作者 李洁欣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5-51,共7页
纵观杨红樱的日记体创作,从《女生日记》《男生日记》开始,到新童话《笑猫日记》,再到图画书《熊猫日记》,通过儿童视角向动物视角的转变将青春期日常生活场景切换至自然灵性世界,层层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儿童向动物的转变增... 纵观杨红樱的日记体创作,从《女生日记》《男生日记》开始,到新童话《笑猫日记》,再到图画书《熊猫日记》,通过儿童视角向动物视角的转变将青春期日常生活场景切换至自然灵性世界,层层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儿童向动物的转变增强了叙事自由度,以他者视角观察人类世界,拓展了日记体言说的空间。杨红樱通过儿童对外在服饰、日常饮食及居住空间的可控性建构起日记体儿童文学中的主体性身份,又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观照儿童生活中的心理难题,以一种互为表里的方式诠释了儿童生活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天府文化,而长久浸润的文化土壤促发了杨红樱日记体创作中散文般的天气表达。天气时移之美与天府文化之间的内在亲缘关系构成了其日记体的生命内核,从不同视角展现出独特的美学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红樱 日记体 生活美学 天气 动物 成都
下载PDF
回归诗意,重拾优雅——浅谈朱乐耕环境陶艺空间装置艺术观
17
作者 余曜翀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11-13,共3页
朱乐耕先生的环境陶艺实践,将环境陶艺从特定环境中剥离开,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价值,又因其与生活空间的密切联系,由此提出了对生活美学的艺术思考。艺术源自生活,同时也需要回归生活。朱乐耕先生的环境陶艺实践就是以陶艺的形式,让艺术... 朱乐耕先生的环境陶艺实践,将环境陶艺从特定环境中剥离开,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价值,又因其与生活空间的密切联系,由此提出了对生活美学的艺术思考。艺术源自生活,同时也需要回归生活。朱乐耕先生的环境陶艺实践就是以陶艺的形式,让艺术回归到最本质、最广泛的人民与生活中,也通过对生活空间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建构生活美学的重要元素。朱乐耕先生作品所营造出来的沉浸式生活美学空间,触及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本质,从这个意义上看,其提出的思考和实践,已经跳出了艺术领域,而从文化的层面去思考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乐耕 环境陶艺 生活美学
下载PDF
生活即艺术--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精神旨归及当代意义
18
作者 刘丽丽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晚明时代,文人们受启蒙思潮影响,并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日常生活审美化风尚。文章从晚明生活美学的文化土壤出发,揭示这种风尚是晚明文人个性解放、正视需求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反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价值意... “天崩地解”“王纲解纽”的晚明时代,文人们受启蒙思潮影响,并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启日常生活审美化风尚。文章从晚明生活美学的文化土壤出发,揭示这种风尚是晚明文人个性解放、正视需求的表现,折射出他们反抗世俗、超越世俗的价值意图,承载着他们的精神寄托。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所表征的对个体价值的体认及尊生的旨归,面对现实困境的精神选择与审美取向,对生活的热爱态度及对生活智慧的经验总结,对当代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参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生活美学 精神世界 参鉴意义
下载PDF
论“孔颜之乐”美学命题价值
19
作者 岳进 周伟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孔颜之乐”命题的演变经历了宋儒前的语词诠释、宋儒以来的哲学命题诠释和王国维以来的美学命题诠释三个历程。从美感问题出发,围绕美学史发生逻辑,“孔颜之乐”美学命题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人格美感,即“从吾所好”的审美情趣观、... “孔颜之乐”命题的演变经历了宋儒前的语词诠释、宋儒以来的哲学命题诠释和王国维以来的美学命题诠释三个历程。从美感问题出发,围绕美学史发生逻辑,“孔颜之乐”美学命题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人格美感,即“从吾所好”的审美情趣观、“君子上达”的审美意志观与“忧道不忧贫”的审美认知观;其二是艺术美感,即“曲―数―志―人”的四层境界论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艺术评价“中庸”之道。“孔颜之乐”美学命题的价值主要为发展当代美学基础理论与解决当下民众自身的精神困境,有益于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立足“人生美学”,并为当下民众探索“诗意地栖居”生活模式提供了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颜之乐 美学命题 美感 人生美学
下载PDF
生活美学视域下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玉凤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乡村民宿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奋斗目标指引下,用生活美学明晰乡村民宿的经营理念、引领乡村民宿规划设计、提升乡村民宿服务水... 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乡村民宿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奋斗目标指引下,用生活美学明晰乡村民宿的经营理念、引领乡村民宿规划设计、提升乡村民宿服务水平、驱动乡村民宿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生活美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