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中国传统膏药发展前景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良平 朱传先 +1 位作者 张翼 游桂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从祖国医学外治法出发 ,着重介绍了黑膏药从基质到使用上的弱点 ,势必发展成橡皮膏的原因 ;从国外巴布剂的发展进程中指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高分子工业的飞跃发展 ,一场由高分子基质代替天然基质变革已经到来 ;2 1世纪中国... 从祖国医学外治法出发 ,着重介绍了黑膏药从基质到使用上的弱点 ,势必发展成橡皮膏的原因 ;从国外巴布剂的发展进程中指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高分子工业的飞跃发展 ,一场由高分子基质代替天然基质变革已经到来 ;2 1世纪中国的中药橡皮膏必将采用高分子基质 ,并结合中国医学的优势 ,引进透皮促进技术和发热膏药 ,磁疗膏药的特技将传统工艺与高科技相结合 ,创造出具有中国医学特色的新型膏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膏药 橡皮膏 基质 生产工艺 巴布剂 中药
下载PDF
挥发性成分在橡胶膏剂处方中的作用及如何提高其稳定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静 贾晓斌 +2 位作者 郑智音 黄洋 金鑫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60-1364,共5页
在中药橡胶膏剂的处方中,多含有薄荷醇(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等挥发性成分,文章通过对这类成分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本身具有的杀菌、消炎、止痛、镇痛的作用,以及在制备橡胶膏剂的过程中,起到了软化橡胶的作用,进行文... 在中药橡胶膏剂的处方中,多含有薄荷醇(薄荷脑)、冰片、樟脑、水杨酸甲酯等挥发性成分,文章通过对这类成分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本身具有的杀菌、消炎、止痛、镇痛的作用,以及在制备橡胶膏剂的过程中,起到了软化橡胶的作用,进行文献总结。针对其含量的多少对中药橡胶膏剂舒适性和成型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包合技术、脂质体技术、微囊化技术等控制此类成分的挥发,达到控制其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膏剂 挥发性成分 薄荷醇 樟脑 冰片 水杨酸甲酯
原文传递
橡胶贴膏剂制备方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永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31-234,共4页
橡胶膏剂有溶剂法和热压法2种制备方法。溶剂法生产的产品黏性好、皮肤残留物少,但生产过程使用了溶媒,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取消了溶媒,安全、环保、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挥发性药物损失少、老化慢、生产... 橡胶膏剂有溶剂法和热压法2种制备方法。溶剂法生产的产品黏性好、皮肤残留物少,但生产过程使用了溶媒,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取消了溶媒,安全、环保、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挥发性药物损失少、老化慢、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热压法代替溶剂法生产橡胶膏剂是发展趋势。橡胶膏剂的涂胶工艺分为直涂法和反涂法2种,直涂法对布匹要求高,生产时胶面容易产生黏连等问题;反涂法操作简单、含膏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应用四面弹性布做衬材。降低橡胶基质软化温度并且保证其耐热性能是实现反涂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关键,调整基质中软化剂、增粘剂、橡胶等用量比例,能够实现热压法产品在光泽度、初粘性、持粘性、内聚力等方面与溶剂法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膏剂 热压法 溶剂法 反涂法 直涂法 生产工艺
原文传递
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工艺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永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22-226,共5页
作者根据20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际经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基质组成及其作用;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操作要点;热压法混炼工序的3种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现状;热压... 作者根据20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际经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基质组成及其作用;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操作要点;热压法混炼工序的3种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现状;热压法涂胶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引用实例和文献数据说明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优势,与溶剂法工艺相比,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具有不使用溶媒、成本低、生产安全、环保等优点,厂房占地面积缩小150 m2,薄荷脑等易挥发性药物损失量减少1.7倍,黏性适中、老化慢,生产周期缩短一半,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讨论了影响橡胶膏剂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认为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从事橡胶膏剂研究和生产人员提供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膏剂 生产工艺 热压法 基质配方
原文传递
雷公藤贴膏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彭代银 刘青云 +2 位作者 赵春 黄文林 邱季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10期524-527,共4页
雷公藤生物碱和总萜内酯是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二者的量,探索雷公藤有效成分透皮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雷公藤生物碱及总萜内酯成分均可透过鼠皮,12小时透过率分别达13.40%、17.60%,雷公藤贴膏敷贴人体12小时后... 雷公藤生物碱和总萜内酯是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二者的量,探索雷公藤有效成分透皮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雷公藤生物碱及总萜内酯成分均可透过鼠皮,12小时透过率分别达13.40%、17.60%,雷公藤贴膏敷贴人体12小时后,膏中生物碱及总萜内酯成分分别被吸收17.34%、22.13%,提示雷公藤可经应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生物碱 总萜内酯 贴膏 透皮吸收
下载PDF
新型膜韧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谢路平 武镇忆 +1 位作者 张琥 石关桐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4-35,共2页
为比较用不同溶媒、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新型膜韧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将原膜韧膏 (红花、当归等组成 )制成橡皮膏和凝胶膏两种新剂型 ,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78例 ,疗程 4天 ,于治疗后第 2天和第 4天观察疼痛、压痛、肿胀... 为比较用不同溶媒、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新型膜韧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将原膜韧膏 (红花、当归等组成 )制成橡皮膏和凝胶膏两种新剂型 ,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78例 ,疗程 4天 ,于治疗后第 2天和第 4天观察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变化。结果 :新型膜韧膏能有效地减轻症状 ,其中凝胶膏剂疗效相对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膜韧膏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雷公藤橡胶膏剂的制备与物理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霄翔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2-94,共3页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橡胶膏剂的最佳处方:按新药审批办法中对橡胶膏剂稳定性试验要求,对该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分别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考察。结果得出拉力值最大而皮肤刺激性最小的最佳处方为:基...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出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橡胶膏剂的最佳处方:按新药审批办法中对橡胶膏剂稳定性试验要求,对该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分别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室温留样考察。结果得出拉力值最大而皮肤刺激性最小的最佳处方为:基质10g,提取物为0.2g(A_2),无水乙醇0.2ml(B_1),二甲基亚砜0.2ml(C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橡胶膏剂 物理稳定性
下载PDF
关节止痛膏改进基质辅料前后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储益平 杨保新 居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比较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对皮肤刺激性及导致皮肤过敏2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分别在家兔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上贴两种不同胶布,并以另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时段的刺激性;2)豚鼠用阳性药及受试... 目的:比较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对皮肤刺激性及导致皮肤过敏2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分别在家兔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上贴两种不同胶布,并以另一侧完整或破损的皮肤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时段的刺激性;2)豚鼠用阳性药及受试药接触致敏3次,于末次接触后第14天激发接触,观察除去药物时及时间段的过敏反应情况。结果: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对豚鼠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也使少数豚鼠出现红斑,经χ2检验后发现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对豚鼠皮肤的刺激性比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大,2者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试验表明,关节止痛膏改进橡胶膏基质辅料前后的样品24h、48h、72h均无过敏反应,2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使用改变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胶布代替原有基质辅料配方的关节止痛膏胶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止痛膏 橡胶膏 皮肤刺激 皮肤过敏
下载PDF
迷彩橡塑复合胶布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盛伟 刘勇 贾立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5,60,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封套的具有高阻隔、可热封、耐候性能优异的迷彩橡塑复合胶布。方法在比较不同封套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铺层结构设计,以丁基胶布为阻隔层,聚酯纤维为基材层,聚氨酯涂覆薄膜为耐磨热封层,通过橡胶胶布刮涂制造工艺制成。...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封套的具有高阻隔、可热封、耐候性能优异的迷彩橡塑复合胶布。方法在比较不同封套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铺层结构设计,以丁基胶布为阻隔层,聚酯纤维为基材层,聚氨酯涂覆薄膜为耐磨热封层,通过橡胶胶布刮涂制造工艺制成。结果通过对聚氨酯涂层织物的预处理,解决了覆层材料-丁基橡胶与骨架材料-聚酯纤维难粘合的问题,经涂胶,停放72 h内合布、硫化,制得的迷彩橡塑复合胶布其透湿率为2.19 g/(m2·24 h)。结论整合了现有资源,从材料性能设计、结构铺层设计及功能层材料选用等封套包装复合材料设计的关键环节入手,解决了传统橡胶胶布加工制作的封套在用于大型装备野外封存时存在现场施工不便利,工艺性不佳的缺点,满足了对大型装备实施野外长期封存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存 封套 橡塑复合 胶布
下载PDF
3种橡胶膏剂控制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新霞 杨淑先 +1 位作者 刘英 陶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3526-3527,共2页
目的:对3种橡胶膏剂所建立的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试验,采用以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对3种橡胶膏剂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及方法学验证:样品... 目的:对3种橡胶膏剂所建立的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试验,采用以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对3种橡胶膏剂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查及方法学验证:样品加入30mL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振摇后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萃取,取水层作为1:10供试品溶液。结果:所采用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可使膏层溶解完全,控制菌检查均可采用常规法,检查结果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控制菌检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所选3种橡胶膏剂的控制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膏剂 供试品溶液 制备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复方倍氯米松橡胶膏中微量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悦 蔡志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 建立了复方倍氯米松橡胶膏剂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RP HPLC外标法 ,Shim packCLC ODSC18柱 ,6 .0mm× 15 0mm ,5 μ ;流动相为 0 .0 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 (用 80 %磷酸溶液调节 pH值至 2 .5 ) 甲醇 (... 目的 建立了复方倍氯米松橡胶膏剂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RP HPLC外标法 ,Shim packCLC ODSC18柱 ,6 .0mm× 15 0mm ,5 μ ;流动相为 0 .0 5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 (用 80 %磷酸溶液调节 pH值至 2 .5 ) 甲醇 ( 2 0∶80 ) ;柱温4 0℃ ;检测波长 2 4 0nm。结果 当进样体积为 5 0 μL时 ,在 0 .10 9~ 4 .3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其他相似物质峰对丙酸倍氯米松的测定没有任何干扰 ;方法的重复性、回收率、溶液的稳定性均令人满意。结论 本法灵敏、方便、准确 ,可作为复方倍氯米松橡胶膏剂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丙酸倍氯米松 橡胶膏剂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喎僻贴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12
作者 孙文格 《中医药研究》 2001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 口呙 僻贴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及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松香、氧化锌、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做成的新基质 ,加入中药提取物 ,制成浅黄色的外贴膏剂 ,运用单盲对照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观察 10 4例 ,总有效率 口... 目的 :探讨 口呙 僻贴外用膏剂的制备方法及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松香、氧化锌、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做成的新基质 ,加入中药提取物 ,制成浅黄色的外贴膏剂 ,运用单盲对照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共观察 10 4例 ,总有效率 口呙 僻贴组 (6 6例 )为 86 .36 % ,对照组 (38例 )为 6 8.42 %。结论 :口呙 僻贴性能稳定 ,使用方便安全 ,疗效确切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僻贴 膏剂 面神经麻痹 临床应用 制备
下载PDF
明胶在LiFePO_4电极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胜利 杨胜杰 +1 位作者 宋延华 李良玉 《电池工业》 CAS 2009年第4期219-222,共4页
应用恒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明胶在LiFePO4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及合膏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明胶的固化作用下,导电剂在LiFePO4颗粒表面均匀分布,传导电子的路径更加稳定,锂离子更容易嵌入和脱出。研磨滴... 应用恒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明胶在LiFePO4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及合膏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明胶的固化作用下,导电剂在LiFePO4颗粒表面均匀分布,传导电子的路径更加稳定,锂离子更容易嵌入和脱出。研磨滴加法工艺简单,更适合工厂规模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明胶 导电胶 合膏工艺
下载PDF
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蕾 李国勤 +12 位作者 边永君 林英翔 林江涛 张继洪 张鸿 刘国梁 刘丽 李光熙 李辉 刘俊玲 金在艳 刘志国 刘世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评价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分别给予消喘膏和安慰剂贴敷治疗,1年贴治3次,连续贴敷2年。观察呼吸疾病问卷(SGR... 目的评价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分别给予消喘膏和安慰剂贴敷治疗,1年贴治3次,连续贴敷2年。观察呼吸疾病问卷(SGRQ量表)、BODE指数、年均感冒和急性加重次数、急诊和住院次数、肺功能和皮肤刺激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年、治疗2年与治疗前比较,SGRQ量表总分及症状、活动、影响部分评分均下降(P<0.05),除症状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治疗组治疗2年活动、影响部分及总分评分较治疗1年和对照组同期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2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比较BODE指数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同期(P<0.01)。对照组治疗2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有改善(P<0.05),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年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治疗1年比较有升高,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年年均感冒和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且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治疗1年时(P<0.05);治疗组治疗2年年均急诊和住院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P<0.05)。贴敷治疗2年两组均未出现局部皮肤强烈反应,两组患者局部皮肤刺激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能改善稳定期COPD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加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消喘膏 贴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肌内效胶贴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楠 张军 +2 位作者 张亚军 符波 张葆现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评价肌内效胶贴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某训练基地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113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肌内效胶贴组(A组,n=58)和肌内效胶贴联合训练组(B组,n=53),于治疗1周后和4周后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 目的评价肌内效胶贴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某训练基地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113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肌内效胶贴组(A组,n=58)和肌内效胶贴联合训练组(B组,n=53),于治疗1周后和4周后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SW)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1和4周后,VAS评分(5.05±1.98)分、OSW(64.73±7.92)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1周后,疼痛症状和残疾指数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治疗4周后明显好转。治疗后1周和4周B组的VAS评分及OSW指数较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内效胶贴与运动训练联合应用能显著缓解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残疾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肌内效胶贴 运动训练
下载PDF
3种固定腹腔引流管方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黄秋霞 王瑞兰 +2 位作者 韩湘华 白志芳 陶红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分别采取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A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固定腹腔引流管,分别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分别采取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A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固定腹腔引流管,分别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脱管率、更换间隔时间、费用、皮肤过敏度。结果 A组与B组腹腔引流管脱管率明显多于C组,3组患者脱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皮肤过敏率多于C组,3组患者过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平均更换间隔时间中C组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A组和B组(P<0.05);3组患者满意度调查,C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另2组(P<0.05)。结论采用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优于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及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弹力胶布 腹腔引流管 固定方法
下载PDF
不同透皮促进剂对丹参贴膏离体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考祥 徐凯建 +4 位作者 田辉凯 刘晶霞 吴琳华 胡君茹 姜波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8-59,共2页
本文报道了4种透皮促进剂3%月桂氮卓酮(Azone)+5%丙二醇,3%Azone,5%丙二醇和5%二甲基亚砜(DMSO)对丹参贴膏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几条醛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鼠皮为皮肤模型,实验装置应用自行设计的单室透皮扩... 本文报道了4种透皮促进剂3%月桂氮卓酮(Azone)+5%丙二醇,3%Azone,5%丙二醇和5%二甲基亚砜(DMSO)对丹参贴膏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几条醛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离体鼠皮为皮肤模型,实验装置应用自行设计的单室透皮扩散池,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4种透皮促进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丹参贴膏的透皮吸收效果,其中3%Azone+5%丙二醇组成的二元透皮促进剂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促进剂 透皮吸收 丹参贴膏
下载PDF
川芎贴膏的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龙向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32-634,共3页
川芎贴膏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缓释长效制剂。本文通过对川芎贴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以确证透皮促渗剂氮酮(Azone)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川芎贴膏 透皮吸收 氮酮
下载PDF
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毛林燕 高家鉴 褚东宁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 以丁香酚为指标 ,考察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渗透情况。方法 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体外皮肤渗透实验。结果 哮喘巴布膏本身具有良好的透皮作用 ,加入 1.5 %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效果最佳。结论 哮喘巴布膏经皮渗透能在短... 目的 以丁香酚为指标 ,考察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渗透情况。方法 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体外皮肤渗透实验。结果 哮喘巴布膏本身具有良好的透皮作用 ,加入 1.5 %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效果最佳。结论 哮喘巴布膏经皮渗透能在短时间内较快地达到一定药量 ,随后缓慢持久地释放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咳喘巴布膏 哮喘 实验研究 透皮促进剂 透皮作用 经皮渗透 改良 释放 药物
原文传递
传统膏药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伟志 秦阿娜 +1 位作者 钟伯雄 崔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传统膏药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的新的制备工艺和剂型,旨在通过对现有工艺优点与不足之处的论述,找到膏药制备工艺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黑膏药 中药橡皮膏 巴布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