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断层放疗45例鼻咽癌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镭 马林 +4 位作者 周桂霞 冯林春 曲宝林 徐寿平 谢传滨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的经验及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观察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5例,鼻咽癌原发病灶(pGTVnx)及转移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70~76Gy/32~33F,高危区(CTV1)60~66Gy/32~3...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的经验及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观察2007年9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45例,鼻咽癌原发病灶(pGTVnx)及转移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70~76Gy/32~33F,高危区(CTV1)60~66Gy/32~33F,低危区(CTV2)49.5~56.1Gy/32~33F。根据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结果:随访时间1~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皮肤急性反应发生率1级75.6%、2级17.8%、3级2.2%;口腔黏膜急性反应发生率1~2级97.8%,3级2.2%;急性腮腺损伤发生率1级48.9%,2级46.7%,无3级损伤。鼻咽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88.9%和90.0%,无肿瘤进展及局部复发。结论: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严重急性反应发生率低,且治疗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急相反应
下载PDF
唑来膦酸注射液用于骨质疏松时急性期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措施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潇潇 李萍 +1 位作者 刘芳 赵荣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501-2503,2520,共4页
与口服制剂相比,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时每年输注1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是临床输注唑来膦酸时,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等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急性期反应(APR)的发生率可能与年龄、种族、体重指数、骨吸收... 与口服制剂相比,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时每年输注1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但是临床输注唑来膦酸时,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等急性期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急性期反应(APR)的发生率可能与年龄、种族、体重指数、骨吸收抑制药的应用、血25(OH)D水平相关。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急性期反应的防治。本研究旨在对注射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注射液 急性期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金理照 丁梯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3794-3797,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A 组)和全身麻醉组(B 组...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中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A 组)和全身麻醉组(B 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前5 min(T0)、气腹后15 min (T1)、和停气腹后10 min(T2)的 MAP、HR、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B 组 T1时的 MAP 和 HR[分别为(95.4±4.6)mmHg、(90.5±12.2)次/min]明显高于 A 组[分别为(87.1±6.0)mmHg、(83.2±13.5)次/min](t1=7.81,t2=6.98,均 P <0.05);B 组 T1、T2时的 E、NE 和 T2的CRP[分别为(242.1±40.5)ng/L、(271.5±31.5)ng/L、(238.0±41.8)ng/L、(265.1±40.6)ng/L、(39.3±3.9)mg/L]均明显高于 A 组[分别为(195.7±28.0)ng/L、(236.9±20.3)ng/L、(191.3±31.8)ng/L、(239.2±34.2)ng/L、(26.3±3.8)mg/L](t1=10.02,t2=8.06,t3=9.42,t4=8.69,t5=9.48,均 P <0.05);A 组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2±0.8)min、(11.2±7.3)min]明显短于 B 组[分别为(16.4±0.8)min、(18.8±0.4)min](t1=9.81,t2=9.60,均 P <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则能较好地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全身 急相反应
原文传递
比较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皮勇 尚红玲 王宏博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60例,其中行EST患者80例,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指标...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与开腹取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胆总管结石患者160例,其中行EST患者80例,行开腹手术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开腹组和EST组的IL-6、PCT和CRP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 EST组的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5 d两组的IL-6、CRP、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和EST组的Ig G、Ig A、Ig M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 EST组的Ig G、Ig A、Ig M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传统开腹组术后的CD4+、CD4+/CD8+水平低于EST组(P<0.05),C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传统开腹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EST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相比,EST对机体组织损伤小、免疫抑制轻,虽短时间内出现炎症反应增强,但经过对症治疗,对于患者生理和免疫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同时EST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且疼痛轻微,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扩约肌切开术 内镜 急性时相反应 免疫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体积与浆核复杂性在感染和应激性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金艳慧 王明山 +3 位作者 杨丽红 谢耀盛 张卓 吴秀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意外及大手术后等常见应激性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体积、浆核复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125例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66...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意外及大手术后等常见应激性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体积、浆核复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VCS技术,测定125例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4例急发性心脑疾病患者、66例大手术后患者及69名健康对照者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值和NE的体积(NEV)、电导率(NEC)、光散射性(NES),及各自的平均分布宽度(NEVSD、NECSD、NESSD),并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各参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细菌感染组NEV、NES、NEVSD分别为154.3±15.2、135.7±9.9、26.8±4.2,大手术后组分别为147.2±8.9、141.5±7.7、23.0±2.8,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分别为144.9±5.2、146.0±5.0、19.6±1.6,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9.7±4.6、145.0±3.8、1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650、38.122、54.604,P均〈0.05),以急性细菌感染组的上述各参数变化最为显著。应激性疾病组(合并急发性心脑疾病组和大手术后组)的NEV、NES、NEVSD分别为146.5±9.5、144.3±9.4、21.3±3.3,与急性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40、7.533、-8.999,P均〈0.01)。ROC曲线分析NEVSD、NEC、NES、NECS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45、0.833、0.849,其中NEVSD的临界值(cut-off值)≥24.0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达83.3%和82.0%。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和常见应激性疾病可使中性粒细胞体积、胞核大小及胞浆颗粒等发生明显变化,以细菌感染性疾病变化最明显;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预测细菌感染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WBC计数和NE值,以NEVSD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急相反应 中性白细胞 细胞大小 白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Microvascular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changes in related injury factors in a rat acute blood stasis model 被引量:5
6
作者 Zhang Junxiu Feng Yu +4 位作者 Li Shaodan, Liu Yi Zhang Yin Guo Yunxia Yang Minghu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8-115,共8页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icrovascular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related injury factors in a rat model of acute blood stasis.METHODS: A total of 75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and equa...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microvascular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related injury factors in a rat model of acute blood stasis.METHODS: A total of 75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and equally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 assessed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0, 1, 3 or 6 h after stasis)(n = 15). The acute blood sta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rat tail-vein injection of high-molecular-weight dextran. After Electrocardiograph(ECG) detection at predetermined times(0,1, 3 and 6 h after induction of stasis),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blood and cardiac samples were harvested for analysis. Hematoxylin-eosin(HE)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for histopathological detection; 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romboxane B2(TXB2) and 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 concentrations; a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reaction system was used to detect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 m RNA expression;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ct 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 protein expression.RESULTS: The ST segment in the ECG showed gradual elevation after induction of stasis and continued elevation at a high level at 3 and 6 h. The HE staining showed changes in myocardial cell necrosis and tissue dissociation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 along with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Result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immediate changes in blood stasis and lumen occlusion in the microvasculature, along with endothelial cell swelling.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 TXB2 concentrations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6-Keto-PGF1αconcentrations were immediate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XB2/6-Keto-PGF1αratio wa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ICAM-1 m RNA expression showed an unstable elevation while VCAM-1 m 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he induction of stasi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VE-c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stasis acute-phase reaction MICROVESSELS Endothelial cells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原文传递
改良水化方法对哩来麟酸注射液急性期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蕊 朱丛丛 +2 位作者 李晓宇 王蕾明 赵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行建立的改良水化方法对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急性期反应(APR)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风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拟接受首次或二次密固... 目的探讨自行建立的改良水化方法对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急性期反应(APR)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因风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拟接受首次或二次密固达治疗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水化组和常规水化组。改良水化组患者在静脉滴注密固达前、后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各500 ml,用药前、后2 h内在护士照护下应用量水模具饮水各750 ml,总入液量>2500 ml;常规水化组患者仅被叮嘱在静脉滴注密固达前、后多饮水,要求总饮水量>2000 ml,但未提供量水模具,用药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冲管,总入液量>2000 ml。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3 d内APP发生情况和用药后第3天Scr水平的差异。结果共190例患者纳入研究,改良水化组100例,常规水化组90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首次与二次应用密固达者比例、用药前最低骨密度T值及用药前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滴注密固达后3 d内改良水化组APR发生率和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水化组[40.0%(40/100)比68.9%(62/90),P<0.01;23.0%(23/100)比44.4%(40/90),P<0.01]。改良水化组中首次和二次用药者APR发生率和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水化组中相同用药次数者[首次用药:53.3%(32/60)比73.6%(39/53),30%(18/60)比50.9%(27/53);二次用药:20%(8/40)比62.2%(23/37),12.5%(5/40)比35.1%(13/37)],二次用药者APR发生率和乏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首次用药者[20.0%(8/40)比53.3%(32/60),17.5%(7/40)比41.7%(25/60)];常规水化组中二次用药者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首次用药者[0%(0/37)比13.2%(7/53)];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水化组和常规水化组均无一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Scr水平分别为(52±20)和(52±13)μmol/L。结论改良水化方法可有效降低首次与二次使用密固达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 水化 骨质疏松 急性期反应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参与小鼠Hepcidin基因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荣霞 孙建国 +2 位作者 钟小林 周建新 王元忠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参与Hepcidin基因急性时相表达转录调控的可能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模型,检测Hepcidin表达与LPS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初步探讨NF-kB参...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参与Hepcidin基因急性时相表达转录调控的可能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小鼠急性时相反应模型,检测Hepcidin表达与LPS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电泳迁移率变动实验(EMSA)初步探讨NF-kB参与Hepcidin基因转录调控的可能性;构建NF-kB p65亚基特异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pAVU6+27-NF-kB,DOTAP脂质体法瞬时转染小鼠原代肝细胞,观察NF-kB p65基因沉默后Hepcidin表达改变以及LPS诱导Hepcidin表达情况。结果 Hepcidin表达与LPS注射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50 μg LPS注射后10h,Hepcidin表达达到峰值。EMSA 显示-53~-64 bp位点出现明显的滞后带。NF-kB p65特异的siRNA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原代肝细胞后,基因沉默效率为50%~67%,转染细胞Hepcid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并不能被LPS显著诱导。结论 NF- kB参与Hepcidin转录调控,p65亚基是其上调Hepcidin基因表达的关键组分,-53~-64 bp是p65亚基的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急性时相反应 HEPCIDIN RNA干扰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患者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致急性期反应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萍 李潇潇 赵荣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425-431,共7页
目的 评价骨质疏松患者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反应(APR)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致骨质疏松患者APR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7月.依据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NOS)... 目的 评价骨质疏松患者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反应(APR)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致骨质疏松患者APR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7月.依据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指标为OR或均数差(MD)及其95%CI.结果 共17篇文献、1981例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的骨质疏松患者纳入Meta分析,其中APR(+)组979例,APR(-)组1002例.17篇文献NOS评分均≥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APR(+)组患者年龄低于A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27,95%CI:-4.54~-2.01,P〈0.00001);有口服含氮双膦酸盐(NBP)史者APR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口服NBP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7,95%CI:0.17~0.41,P〈0.00001);有骨折史者APR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骨折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31,95%CI:1.29~4.13,P=0.005);预防性使用解热镇痛药者APR发生率显著低于未预防性使用解热镇痛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4,95%CI:0.05~0.37,P〈0.0001).体重指数、内生肌酐清除率、钙剂使用史、骨化三醇使用史和性别与APR的发生均无相关性.结论 低龄、骨折史是发生APR的危险因素,既往口服NBP、预防性使用解热镇痛药是有助于减少APR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急相反应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Alpha 1-antitrypsin and alpha 1-acid glycoprotein reduce the sensitivity of human dermal fibroblast to endotoxin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照帆 王光毅 +1 位作者 葛绳德 田建广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1年第4期199-203,共5页
Objectiv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cute phase reactants, such as alpha 1-antitrypsin and alpha 1-acid glycoprotein, could protect mammalian cells from further damage. Methods: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5×10 ... Objective: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cute phase reactants, such as alpha 1-antitrypsin and alpha 1-acid glycoprotein, could protect mammalian cells from further damage. Methods: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5×10 4) were cultured with DMEM plus 10% FBS at 37℃ in a 5% CO 2 incubator. Different doses of LPS (lipopolysaccharide) and/or acute phase reactants were added. After 24 hours, the cultured supernatant was aspirated, the cells were washed, fixed and stained by methylene blue. The unbound stain was washed off. The stained cells were solubilized in 0.1 ml of 1% Triton X-100. The absorbance of each well was measured using an ELISA spectrophotome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LPS which decreased the absorbance to 70% of the control (LPS-free) cultures was defined as LD 30. Results: In order to achieve LD 30 in the presence of acute phase proteins, it was necessary to alter the LPS concentrations. The LD 30 of LPS treated with 0, 0.5, 2, 10 mg/ml antitrypsin and 0, 0.5, 2, 10 mg/ml glycoprotein was 5.4, 6.5, 7.6, 14.2 mg/ml and 5.2, 5.9, 6.9, 10.5 mg/ml,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with the treatment of more than 2 mg/ml antitrypsin or glycoprotein, LD 30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s: Our data show that fibroblasts are susceptible to the direct toxicity of LPS. Alpha 1-antitrypsin and alpha 1-acid glycoprotein can reduce the toxicity and/or increase the tolerance of mammalian cells to L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OXINS acute-phase reaction Fibroblasts Alpha 1-antitrypsin OROSOMUCOID
原文传递
赤凤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具堂 闫振录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比较赤风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Ol例,随机分为赤凤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组(治疗组,57例)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赤凤迎... 目的比较赤风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Ol例,随机分为赤凤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组(治疗组,57例)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赤凤迎源针法针刺腰阳关、大肠俞、环跳等穴,然后行腰骶部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优29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对照组优15例、良10例、可11例、差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5/57例)高于对照组81.8%(36/44例)(P〈0.05)。结论赤风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常规针刺治疗法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相反应 重度 赤凤迎源针法 中草药
原文传递
脑创伤患者急性期皮质醇分泌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勇 李清 +5 位作者 高风 于泳浩 陈怡 王国林 朱锡德 张建宁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创伤患者急性期皮质醇(COR)分泌的变化.方法 创伤后2~24 h入院的脑创伤患者75例,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分为轻度脑创伤组(TBI1组,n=30)、中度脑创伤组(TBI2组,n=12)和重度脑创伤组(TBI3组,n=33),13例同期住院的颈椎... 目的 探讨脑创伤患者急性期皮质醇(COR)分泌的变化.方法 创伤后2~24 h入院的脑创伤患者75例,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分为轻度脑创伤组(TBI1组,n=30)、中度脑创伤组(TBI2组,n=12)和重度脑创伤组(TBI3组,n=33),13例同期住院的颈椎病或颅骨骨瘤患者为对照组(C组).于入院后1 d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总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结合球蛋白的浓度,计算游离COR浓度及游离COR指数.记录高血COR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BI1组、TBI2组和TBI3组血清总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游离COR的浓度及游离COR指数均升高(P<0.05),且TBI2组和TBI3组高于TBI1组(P<0.05);四组间皮质醇结合球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1组、TBI2组和TBI3组高血COR发生率高于C组,且TBI3组高于TBI1组和TBI2组(P<0.05).结论 脑创伤患者急性期COR分泌升高,COR分泌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创伤 急相反应 氢化可的松
原文传递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铁蛋白的研究
13
作者 陈湛华 尹良红 郑绮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6-196,213,共2页
目的 :评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 ,建立一种新的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随机选择3 5名急性肾功能衰竭 (简称急性肾衰 )患者 ,和 3 5名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称慢性肾衰 )患者分成两组 ,急性肾衰A组和慢性肾衰B组 ,并选 3 0名... 目的 :评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 ,建立一种新的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随机选择3 5名急性肾功能衰竭 (简称急性肾衰 )患者 ,和 3 5名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称慢性肾衰 )患者分成两组 ,急性肾衰A组和慢性肾衰B组 ,并选 3 0名正常人为C组和 2 0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为D组作为对照 ,测定血尿素氮 (BUN)、血清肌酐 (Scr)、红细胞压积 (Hct)、血红蛋白 (Hb)、血清铁蛋白 (SF)和血清铁 (SI)水平。结果 :A组SF水平明显高于B、C组 (P <0 0 1) ,B组与C组SF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铁蛋白 急相反应 ARF
下载PDF
Hypoalbuminemia: an underestimated, vital characteristic of hospitalized COVID-19 positive patients?
14
作者 Giuliano Ramadori 《Hepatoma Research》 2020年第6期1-10,共10页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led to the greatest worldwide health crisis in decades.The number of infec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SARS-CoV-2(COVID-19)disease has overwhelmed the capacity of almost all health care systems a...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led to the greatest worldwide health crisis in decades.The number of infec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SARS-CoV-2(COVID-19)disease has overwhelmed the capacity of almost all health care systems around world.Hypoalbuminemia has now been reported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ease seeking help in the emergency room because of COVID-19 infection.In the past,hypoalbuminemia was considered to be a negative prognostic marker,not onl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but also in patients with SARS and MERS infections.Albumin is the major serum protein synthesized by the liver.A low serum albumin level is an ominous clinical sign.Int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to a patient's diet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hepatic albumin synthesis in different clinical situations.Thi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nutritional support during the early phases of COVID-19-infection.Furthermore,albumin synthesis in the hepatocyte is downregulated at a pretranslational level by the direct interaction of the major acute-phase cytokines which are released into the circulation during the cytokine"storm"induced by the viral effects on the lungs.Both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severe hypoalbuminemia which,combined with massive fluid losses due to the fever,is responsible for severe hypovolemia and shock common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critical care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nonavirus 2 SARS-CoV-2 COVID-19 albumin synthesis nutrition acute-phase reaction cytokines liver extrahepatic organs
原文传递
血清PCT和hs-CRP检测在AECOP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桂容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加重病因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50例(稳定组)和加重期患者50例(加重组),测定血清PCT和hs-CRP...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加重病因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50例(稳定组)和加重期患者50例(加重组),测定血清PCT和hs-CRP。结果:加重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定AECOPD患者是否由感染因素加重,血清PCT的敏感性87.50%、特异性72.22%、准确性82.00%,血清hs-CRP的敏感性90.63%、特异性66.66%、准确性82.00%,二者联合的敏感性96.88%、特异性94.44%、准确性96.00%。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PCT和hs-CRP水平升高,因感染原因加重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更高,血清PCT联合hs-CRP有利于判定COPD加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1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秀文 李清华 +1 位作者 任芳 梁东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三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P)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据入院时服毒量及临床体征分轻度中毒组及中、重中毒组两组共35例,于第3天采集空腹静脉...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三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RP)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据入院时服毒量及临床体征分轻度中毒组及中、重中毒组两组共35例,于第3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应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POA1、CRP,终点法检测血清ALB,并选28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APP患者血清APOA1(1.230±0.317)g/L、ALB(37.628±5.364)g/L较对照组(1.392±0.125)及(41.343±2.373)g/L分别有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17.82±18.47)mg/L较对照组(2.86±3.72)mg/L极显著性升高(P〈0.01),且中、重度中毒组(27.39±20.34)mg/L较轻度中毒组(9.02±3.15)mg/L升高明显(P〈0.01)。结论APP时,患者血清APOA1、ALB及CRP改变机体是应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损伤等的综合表现,观测上述三种APRP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损害状况,观察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百草枯 载脂蛋白A1 白蛋白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晶 毕凌云 +1 位作者 任一帅 朱凤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MPP患儿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不同住院时间、累及肺段范围、肺外脏器受累及伴严重肺内并发症情况下,患儿血清急性时相...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MPP患儿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不同住院时间、累及肺段范围、肺外脏器受累及伴严重肺内并发症情况下,患儿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结合珠蛋白(HP)、铜蓝蛋白(CP)]水平差异,分析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描述MPP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住院时间MPP患儿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累及肺段范围患儿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伴严重肺内并发症MPP患儿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高于无严重肺内并发症者;有肺外脏器受累MPP患儿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高于无肺外脏器受累者(P<0. 05)。MPP患儿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与累及肺段范围、肺外脏器受累、伴严重肺内并发症情况呈正相关(P<0. 05)。ROC曲线显示,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评估累及肺段是否超过2/3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941、0. 879、0. 930、0. 738,评估有无严重肺内并发症的AUC分别0. 918、0. 746、0. 819、0. 673,评估有无肺外脏器受累的AUC分别为0. 946、0. 905、0. 955、0. 740。结论 MPP患儿血清CRP、α1-AGP、HP、C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较为紧密,可为临床监测病情、评估预后提供指导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患儿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俐 杨云龙 +1 位作者 崔妍 吴永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7-1340,1374,共5页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急性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96例、非高龄老年组(65岁≤年龄<80...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急性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0岁)96例、非高龄老年组(65岁≤年龄<80岁)80例和绝经后非老年组(年龄<65岁绝经后女性)40例。测定并比较各组血钙、血磷、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peptide,P1N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基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 D,25(OH)D]和临床等指标的差异。其中140例患者初次静滴唑来膦酸5 mg治疗,并按年龄分为80岁以上组(80^+组)75例和80岁以下组(80^-组)65例,观察两组输注唑来磷酸后两周内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cute-phase response,APR)的情况。结果非高龄老年组血肌酐水平高于绝经后非老年组(P=0.01);高龄老年组与绝经后非老年组比较,血肌酐偏高(P=0.000),25(OH)D水平偏低(P=0.007),PTH水平偏高(P=0.032)。随着分组平均年龄的增大,CTX与P1NP有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组的APR总体发生率与8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发热、肌骨痛的发生率在80^+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并非都表现为低转换。初次使用5 mg唑来膦酸静滴,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发热、肌骨痛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骨质疏松 骨代谢 唑来膦酸 急性期反应
下载PDF
肌少症治疗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14
19
作者 夏维波 付勤 +1 位作者 王鸥 陈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51-256,共6页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 肌肉骨骼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高龄后骨骼和肌肉均减少或称肌肉骨骼老化,随着脂肪浸润增加,呈现肌纤维和骨矿含量减少的复合进程[1]。肌肉骨骼老化的功能减低会导致平衡力降低、容易摔倒易发生骨折,进而增加老年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防治骨折的策略主要聚焦于骨骼和增加骨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 骨矿含量 肌生长抑制素 胃饥饿素 脂肪浸润 受体激动剂 骨质疏松 运动疗法 脂肪量 下肢肌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和急性时相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吕有凯 林明强 +2 位作者 王日兴 黄大海 林芳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744-1746,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部感染休克组64例,胸部感染休克组53...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部感染休克组64例,胸部感染休克组53例,治疗28 d死亡19例、存活98例,比较所有患者入科时、治疗24 h、48 h和72 h后的血清PCT及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结果腹部感染休克组在入科时、治疗24 h、48 h和72 h后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胸部感染休克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胸部感染休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科时、治疗24 h、48 h和72 h后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感染休克组、胸部感染休克组、存活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在治疗48 h时达到高峰,而前白蛋白浓度水平在治疗48 h时达到最低水平,后逐渐恢复;死亡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前白蛋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动态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变化可以对患者感染原因、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清降钙素原 急性时相蛋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