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高长梅 王娟 张新晖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高血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高血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40例)和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更加,对照组相对更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之间舒张压、收缩压及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NIHSS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脑梗死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可发挥出巨大治疗作用,用药后可快速降低并稳定血压,缓解神经功能受损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老年急性梗死 高血压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朱新岭 陈颖 +2 位作者 杨君君 李伟 陈卓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828-1832,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分别加用血栓通、依达拉奉...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炎性反应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分别加用血栓通、依达拉奉、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核细胞趋化和激活因子(MCAF)、S100-β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白细胞介素(IL)-8、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梗死灶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依次升高(均P<0.05)。(2)随时间延长,各组NSE、MCAF、S100-β蛋白水平均有下降的趋势,SOD、T-AOC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均P<0.05);治疗后7 d及14 d,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NSE、MCAF、S100-β蛋白、MDA水平依次降低,而SOD、T-AOC蛋白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3)各组IL-8、IL-10及CRP水平均有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及14 d的IL-8、治疗后7 d的CRP水平均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后14 d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IL-10及CRP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4)治疗后,观察组NIHSS及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及其他两组(均P<0.05),梗死灶体积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炎性反应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依达拉奉 抗氧化能力 炎性反应 神经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急性脑梗塞后抑郁患者语言、肢体及心境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治娜 安媚 +2 位作者 吴燕燕 陈静 王宝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4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塞(ACI)后抑郁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心境状态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ACI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7)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塞(ACI)后抑郁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及心境状态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老年ACI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7)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失语指数(AQ)、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NIHSS、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Q、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减轻老年ACI后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神经、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老年 抑郁 早期康复护理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心境状态
原文传递
尿激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李雁君 李针 +3 位作者 刘超 陈勇 杨兵生 陈开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评价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PCI术组,溶栓组(41例)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PCI组(46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比较2... 目的评价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PCI术组,溶栓组(41例)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PCI组(46例)患者接受PCI治疗。比较2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3个月后,溶栓组和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8.5%和95.7%,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溶栓组及PCI组患者LVEF分别为(54.1±7.6)%和(64.2±8.1)%,PCI组显著高于溶栓组(P<0.05);2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均较为肯定,PCI对于提高术后患者血管再通率及LVEF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有氧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郑立敏 赵琳 +2 位作者 王亚杰 张娜 慕经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个体化有氧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运动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个体化有...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个体化有氧训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运动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个体化有氧训练,共训练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BI)、Fugl-Meyer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s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并测定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BI指数、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和As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R-R间期(NNI)、R-R间期标准差(SDNN)、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比率(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有氧训练有助于促进老年ACI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老年 个体化有氧训练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循证护理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艳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9期964-965,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的心...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循证护理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文兰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出血现象及不良预后状况,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评估脑梗死面积,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的62.07%(P<0.05);研究组治疗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分别为(7.25±0.64)cm2和(19.14±2.05)分,低于对照组的(10.39±0.66)cm2、(22.30±2.16)分(P<0.05)。研究组治疗后BI评分为(74.69±6.02)分,高于对照组的(70.83±5.92)分(P<0.05);两组患者继发性出血现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4.14%(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神经功能显著得到改善,预后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老年 临床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急诊介入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近期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朱冰冰 程训民 王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缺血症状和预后,降低近期死亡率,但针对PCI应用于高龄AMI患者的研究较少。文中评价...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缺血症状和预后,降低近期死亡率,但针对PCI应用于高龄AMI患者的研究较少。文中评价高龄(≥75岁)AMI患者急诊PCI的有效性与近期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急诊PCI的AMI患者213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n=57)与非高龄组(<75岁,n=156)。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非高龄组比较,高龄组患者以呼吸困难和疲乏等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者多见(21.1%vs 3.2%,P<0.01)、女性比例高(47.4%vs 16.7%,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比例高。2组急诊PCI治疗即刻成功率高(均达100%),高龄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8.8%)及院内死亡率(5.3%)分别与非高龄组的2.6%、6.4%和2.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患者的不典型临床症状多见,急诊PCI治疗高龄AMI可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顾建帮 顾维新 +1 位作者 蒋云 黄飞 《西部医学》 2013年第8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脑梗塞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脑梗塞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5%(P<0.05);入院后,患者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病4周时治疗组的H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病情进展至高峰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治疗组B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安全可靠,可延缓病情进展,减轻脑神经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老年 瑞舒伐他汀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玉勤 何家富 +3 位作者 李彬 朱锐 吴校林 陶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96-1498,1502,共4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治疗...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冠脉微循环相关指标差异、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b及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酶原(Fig)、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活性(PLG)。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4、24小时ST段下降幅度、AUC大于对照组,QTd间期短于对照组,PI强于对照组,到达酶峰时间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h观察组TT、PT、APTT、Fb长于对照组,血清D-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Fig、AT-Ⅲ、PC和PL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能有效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改善,有利于缺血心肌血流供应的恢复,减少心肌损伤和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微循环 凝血状态 瑞替普酶 替罗非班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红霞 袁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老年AMI患者209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并发症及预后,...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老年AMI患者209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并发症及预后,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血压下降发生率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以及因心律失常病死率和心力衰竭病死率高均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人AMI患者合并高血压者较非高血压者病情复杂且并发症严重,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知,严密监测病情,采取积极措施,以降低AMI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护理
下载PDF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19
12
作者 YAN Zhen-xian ZHOU Yu-jie ZHAO Ying-xin LIU Yu-yang SHI Dong-mei GUO Yong-he CHENG Wan-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82-786,共5页
Background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effects in lower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vascular access site and improv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the femoral ap... Background 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effects in lower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vascular access site and improv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compared to the femoral approach.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ransradial approach for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 A total of 103 consecutive elderly patients Cage 〉65 years) who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AMI were indicated for PCI. Among them, 57 patients received primary PCI via the transradial approach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TRI group), and 46 underwent primary PCI via the transfemoral approach (transfemoral intervention, TFI group).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puncture time, cannulation time, repeffusion time, the total time for PCI, the success rate of PCI, the use rates of temporary pacemaker and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procedure, vascular access site complications and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in the two groups in one month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s of puncture (98.2% vs 100.0%) and PCI (96.5% vs 95.7%)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TRI and TFI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uncture time ((2.4±1.1) vs (2.0±0.9) minutes), cannulation time ((2.7±0.5) vs (2.6±0.5) minutes), reperfusion time ((16.2±4.5) vs (15.4±3.6) minutes), total time of the procedure ((44.1±6.8) vs (41.2±5.7) minutes), use rates of temporary pacemaker (1.8% vs 2.2%) and IABP (0 vs 2.2%)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 hospital stay of the TFI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TRI group ((10.1±4.6) vs (7.2±2..6) days, P〈0.01). A radial occlusion was observed in the TRI group, but no ischemic syndrome in h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RADIAL TRANSFEMOR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derly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军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2993-2996,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老年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2)和联合治疗组(n=53)。常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老年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2)和联合治疗组(n=53)。常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Vm)和峰流速(Vp)水平。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hort form-36,SF-36)标准评价神经损伤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高,Vm、Vp、SF-36评分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相应值明显升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相应值明显降低(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可有效安全应用于老年ACI患者的治疗期间,可明显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神经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阿替普酶 老年 脑血流 神经损伤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何战斌 陈圆圆 +1 位作者 樊旺祥 冯雁 《安徽医学》 2018年第8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比(E/A)、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心脏相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4.12±0.34)vs(3.68±0.43)],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及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51±0.34)mmol/L vs(3.42±0.52)mmol/L;(14.72±5.21)ng/m L vs(18.14±4.32)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分级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IMI帧数(CTFC)低于对照组[(27.62±4.74)vs(37.34±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E/A、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比例低于对照组[2.08%vs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有助于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水平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心功能 组织灌注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NP、NSE、S100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军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水平的影响。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水平的影响。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住院部老年ACI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52)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联合治疗组(n=53)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参照中国卒中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标准评价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BNP、S100β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测定血清NSE水平。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 2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 85%),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NP、NSE和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以联合治疗组的增高幅度更明显,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以联合治疗组的增高幅度更明显,P <0. 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老年ACI患者的疗效满意,可有助于明显降低血清BNP、NSE、S100β值,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阿替普酶 老年 脑利钠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杜晓 袁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71例行PCI术的中老年AMI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71例行PCI术的中老年AMI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75名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3D-STI检查,统计2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大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并分析3D-STI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ESV、左心房大小、LVEDD水平较对照组高,LVE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LVP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D-STI左心室GLS、GRS、GAS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3D-STI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GLS(r=-0.817)、GAS(r=-0.899)与LVEF呈负相关,GRS(r=0.860)与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3D-STI能定量分析中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为PCI术后疗效评估提供有利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D-STI技术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知江 《四川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下属网络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配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 目的探讨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下属网络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配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化后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评价。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评价,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不仅提升了整体的护理效果,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患关系,是值得临床运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的康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江生 张宏元 +1 位作者 戴若竹 杨菊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
研究对象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的患者13例。年龄60~80(68±594)岁。左室射血分数33%~50%(4061%±623%)。10例采用福建省老年医院的4周康复程序,3例采用泉州市第一医院的2周... 研究对象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的患者13例。年龄60~80(68±594)岁。左室射血分数33%~50%(4061%±623%)。10例采用福建省老年医院的4周康复程序,3例采用泉州市第一医院的2周康复程序。程序结束时7例完成踏车试验(功率50~100W),2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达到Bruce3级,4例能上、下三层楼或步行300m。结果提示基本控制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的老年患者在严密监护下进行康复医疗是安全、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合并症 康复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董维森 李洁 +2 位作者 陈赫军 何芳 崔永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9-1502,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 L,ivgtt,qd,连用21 d;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 L,ivgtt,qd,7~10 d后停用,改用银杏叶片1片,po,tid,累计用药21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S评分、ADL评分、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S和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TC和TG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成本分别为(7 060.9±234.8)元和(5 800.7±149.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序贯疗法与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相当,但序贯疗法更具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银杏叶提取物 序贯疗法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4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16
20
作者 詹艳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7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整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病人缓解明显37例,占92.5%,共死亡3例,占7.5%,其中1例死于无法纠正的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溶栓治疗并发颅内出血,1例死于入院...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整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病人缓解明显37例,占92.5%,共死亡3例,占7.5%,其中1例死于无法纠正的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溶栓治疗并发颅内出血,1例死于入院后7~8天再次心梗并发心跳骤停。结论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与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