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离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余水静 彭艳平 邓扬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从福建上杭某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到一株嗜酸菌Y0611,以该菌16S rDNA同源性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显示与多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16S r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96%),确定该菌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确定了其生长最适条件,即在... 从福建上杭某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到一株嗜酸菌Y0611,以该菌16S rDNA同源性序列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发育树,显示与多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16S rDNA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96%),确定该菌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确定了其生长最适条件,即在对数生长期,按10%接种量接种,培养液pH为2.3,30℃时振荡培养,Y0611菌生长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16S RDNA 菌种分离 系统发育树 生长特性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方圆 吴冉冉 +3 位作者 曹昌丽 郑越 杨朝晖 赵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2-376,共5页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 使用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的胞外电子传递机理.通过比较分别以亚铁离子和单质硫为电子供体培养的At.f的循环伏安曲线的还原峰可知,At.f具有胞外电子传递能力;恒压-0.4 V时,加入亚铁离子能够促进At.f的胞外电子传递;好氧条件比厌氧条件产生/变化的电流大1个数量级,说明At.f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电化学活性.此外,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菌体的表面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电子传递 浸矿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下载PDF
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过程细菌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邹平 周兴龙 +2 位作者 张文彬 林连兵 张兰兰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和PCR-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以黄铜矿为主的低品位硫化铜矿中温硫杆菌柱浸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演替规律及与铜浸出率之间的关系.DGGE电泳图谱共6个条带中有5个条带对应的菌株1...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和PCR-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以黄铜矿为主的低品位硫化铜矿中温硫杆菌柱浸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演替规律及与铜浸出率之间的关系.DGGE电泳图谱共6个条带中有5个条带对应的菌株16SrDNA序列与已知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的同源性均为98%以上.用9K固体培养基从柱浸浸出液中随机分离出3个纯菌株的16SrDNA序列,与已知菌A.f的同源性也均为99%,均证明该生物柱浸过程以A.f为优势菌种.细菌柱浸的菌群演替发生在A.f同菌种内的各菌株之间.柱浸前期易浸的次生硫化铜矿选择了02和05两条带所对应的A.f菌株,柱浸中后期难浸的黄铜矿则选择了01,02,03,04,06五条带所对应的A.f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细菌种群结构 种群演替规律 16SrDNA 序列分析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下载PDF
氧化亚铁硫杆菌突变株对Fe^(2+)及SO_3^(2-)的氧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向东 蒋文举 +3 位作者 刘晓燕 魏文韫 林大为 李莎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6,共5页
利用紫外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对SO32-和Fe2+具有较高转化效率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突变菌株将Fe2+完全氧化所需时间从诱变前的48 h缩短为24 h,并且具有较宽酸碱度适应范围。在突变... 利用紫外线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对SO32-和Fe2+具有较高转化效率的突变菌株。结果表明,突变菌株将Fe2+完全氧化所需时间从诱变前的48 h缩短为24 h,并且具有较宽酸碱度适应范围。在突变菌株与Fe2+共存时,SO32-的氧化速率明显高于化学氧化,且以间接氧化为主,细菌对Fe2+的氧化是反应过程的限制步骤。当SO32-的初始浓度为2.7 g.L-1、Fe2+的浓度为0.43 g.L-1时,SO32-的转化速率为0.0153 g.L-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突变菌株 亚铁离子 亚硫酸盐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文焕 姜成红 +3 位作者 程迎 刘贺琴 许旭萍 陈祖亮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71-3676,共6页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实验菌株,探讨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CNTs)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手段分析CNTs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NTs对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 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实验菌株,探讨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CNTs)对其生长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手段分析CNTs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毒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NTs对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着CNTs剂量的增加,毒性增大。在CNTs投加量为500 mg/L时,培养40 h后菌株的生长量OD420达到最大值0.117,低于空白组的0.163。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的pH对CNTs的细胞毒性效应有较大影响,在菌体生长的适宜条件下(pH 3.0,温度为30℃),CNTs对菌体的毒性最强。SEM、EDS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CNTs附着在细胞表面,与细胞表面的羟基、氨基等基团相互作用,并可能诱发菌体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长 毒性
原文传递
温度对嗜酸性硫杆菌活性和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永伟 赵博文 +2 位作者 霍敏波 崔春红 周立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264-3271,共8页
通过实验室摇瓶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氧化亚铁的活性及对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H2O-A.ferrooxidans休止细胞体系中,低温明显抑制了A.ferrooxidans菌的氧化活... 通过实验室摇瓶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氧化亚铁的活性及对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H2O-A.ferrooxidans休止细胞体系中,低温明显抑制了A.ferrooxidans菌的氧化活性.培养5 d后,10℃和28℃体系中Fe2+氧化率分别为11.81%和100%.当温度从10℃(培养7 d)调至28℃后,Fe2+氧化率在1 d内就迅速上升到95.10%.Fe2+最高氧化速率依次为:10℃(培养7 d)+28℃(2.25 h-1)>28℃(1.42 h-1)>10℃(0.81 h-1).次生铁矿物XRD图谱表明,在9K培养基中,10℃条件下较低的Fe3+供应速率更有利于无定型施威特曼石的形成.而在28℃条件下,施威特曼石优先于黄铁矾生成,且随着时间延长黄铁矾结晶度愈来愈高.通过XRD图谱和SEM微形貌特征判断,28℃下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主要为施威特曼石和黄钾铁矾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活性 次生铁矿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