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调节扩张型心肌病大鼠AT_1受体和lamin A表达
1
作者 马国添 谢秀梅 +2 位作者 陈晓彬 申定珠 方叶青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_1 Rs)和核纤层蛋白A (lamin A)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SD大鼠DCM模型。13周后大鼠分为4组:A组为正常大鼠,B组为DCM大鼠,均不予药物...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_1 Rs)和核纤层蛋白A (lamin A)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SD大鼠DCM模型。13周后大鼠分为4组:A组为正常大鼠,B组为DCM大鼠,均不予药物干预;C、D组均为DCM大鼠,C组予以培哚普利,D组予以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RT—PCR方法检测AT_1Rs、lamin A表达。结果:(1)C、D组干预后LVEF明显升高(P<0.01),D组LVEF高于C组(P<0.05)。(2)与A组比较,B组AT_1Rs表达下调(P<0.05);与B组比较,C、D组AT_1 Rs表达上调(P<0.05),D组AT_1Rs表达上调更明显。(3)与A组比较,B组lamin A表达下调(P<0.05);D组lamin A表达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DCM的发展伴随心肌AT_1Rs及lamin A表达下调。培哚普利联合厄贝沙坦使AT_1Rs表达明显上调及lamin A表达上调,有利于DCM心力衰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1受体阻滞剂 扩张心肌病 血管紧张素1受体 A 层蛋白
下载PDF
早老症(HGPS)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曾涛 刘新光 周中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7-694,共8页
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是一种早发而严重的过早老化性疾病.它是由于编码A/C型核纤层蛋白的LMNA基因发生点突变而引起.这个突变激活了基因11号外显子上一个隐蔽的剪接位点,产生了一种被截短了50个氨基酸的A... 早老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HGPS)是一种早发而严重的过早老化性疾病.它是由于编码A/C型核纤层蛋白的LMNA基因发生点突变而引起.这个突变激活了基因11号外显子上一个隐蔽的剪接位点,产生了一种被截短了50个氨基酸的A型核纤层蛋白.然而,一个广泛分布于核膜上结构蛋白的突变,如何引起HGPS患者的早老表现,目前还不太清楚.最近研究发现,HGPS患者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各种异常,主要表现在:progerin蓄积与核变形、细胞核机械性质的改变、组蛋白修饰方式与外遗传控制的改变、基因表达调控异常、p53信号传导通路激活和基因组不稳定等方面.目前存在机械应激假说和基因表达失控假说两种假说解释HGPS的发病机制.对于HGPS患者,尚无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但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治疗策略,如应用法尼基化的抑制剂、反义寡核苷酸和RNA干扰方法.HGPS被认为是研究正常衰老机制的一个模型.对HGPS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A型核纤层蛋白和核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在生理衰老和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老症 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A层蛋白 基因突变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与扩张型心肌病 被引量:5
3
作者 阳茂春 马国添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469-471,共3页
A型核纤层蛋白决定细胞核的大小及形状,与细胞核的稳定性、染色质结构以及基因表达有关。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是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之一,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相关突变位点。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细胞核膜破坏,... A型核纤层蛋白决定细胞核的大小及形状,与细胞核的稳定性、染色质结构以及基因表达有关。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是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之一,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相关突变位点。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细胞核膜破坏,核纤层蛋白与其他核膜蛋白、染色质连接异常;进一步引起心肌细胞功能失常,影响转录、染色体的构成和细胞收缩功能,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 扩张心肌病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致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莫宾海 李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351-354,共4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心肌病之一,40%~50%的扩张型心肌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其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是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致病基因之一,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常伴心脏传导异常且预后差,目前研究表明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 扩张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心肌病之一,40%~50%的扩张型心肌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其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是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致病基因之一,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常伴心脏传导异常且预后差,目前研究表明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的机制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现就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的机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心肌病 基因 发病机制 A层蛋白基因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春海 刘新光 周中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8,共6页
A型核纤层蛋白由LMNA基因编码,为核纤层的主要成分,呈动态网状结构,位于核膜下层,起重要的机械支持作用,直接或间接与染色质相互作用,在维持染色质结构、转录、DNA复制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M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lamin A/C异... A型核纤层蛋白由LMNA基因编码,为核纤层的主要成分,呈动态网状结构,位于核膜下层,起重要的机械支持作用,直接或间接与染色质相互作用,在维持染色质结构、转录、DNA复制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M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lamin A/C异常能引起一组人类遗传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为深入了解A型核纤层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在相关核纤层蛋白病中的作用,本文就A型核纤层蛋白的结构分类、修饰组装、动力学、相互作用蛋白及相关核纤层蛋白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 修饰和组装 动力学 相互作用蛋白 层蛋白病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多种结合蛋白共同的“脚手架” 被引量:1
6
作者 霍丽蓉 钟南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4-269,共6页
A型核纤层蛋白是核纤层的组成成分,由LMNA基因编码,是核内许多蛋白分子的共同锚定物,A型核纤层蛋白及其结合蛋白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系列组织特异性疾病,称为核纤层疾病(lamin- opathies)。为深入了解A型核纤层蛋白复合体的功能,探索核... A型核纤层蛋白是核纤层的组成成分,由LMNA基因编码,是核内许多蛋白分子的共同锚定物,A型核纤层蛋白及其结合蛋白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一系列组织特异性疾病,称为核纤层疾病(lamin- opathies)。为深入了解A型核纤层蛋白复合体的功能,探索核纤层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相应的结合蛋白。本文总结了目前所发现的A型核纤层蛋白的结合伙伴,将其分为4组:建筑伙伴、染色质伙伴、基因调节伙伴和信号传递伙伴。并概述了它们的特点及其在体内依赖于核纤层蛋白的功能通路。基于现有知识推测由许多成分组成的核纤层相关复合体与核结构、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有关。探究这些想法会加深我们对核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 结合伙伴 层疾病
下载PDF
HP1α在Zmpste24-缺陷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升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佳 周光前 +5 位作者 尹献辉 刘宝华 郑慧玲 李雪芹 王优雅 王子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4-629,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异染色质蛋白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HP1)在Zmpste24基因敲除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探索异染色质功能异常与早老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首先取雄雌Zmpste2... 本实验旨在研究异染色质蛋白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HP1)在Zmpste24基因敲除早老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探索异染色质功能异常与早老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首先取雄雌Zmpste24杂合子小鼠胚胎,原代培养MEFs;分别用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EFs基因型和A型核纤层蛋白(laminA)表达以区分野生型与Zmpste24-缺陷型早老细胞;用与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 assay,SA-β-gal)确定早老细胞出现衰老表型的传代数.用Western印迹和phos-tag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HP1在Zmpste24+/+和Zmpste24-/-MEFs中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Zmpste24-/-MEFs中存在异常的LaminA,且在传代培养第5代出现明显的细胞衰老现象.选用培养至第3代或第4代的MEFs细胞进行下述实验发现,Zmpste24-/-MEFs中HP1α表达量明显高于Zmpste24+/+MEFs,而HP1β未发现明显升高;Zmpste24+/+MEFs中HP1α以非磷酸化状态为主,但在Zmpste24-/-MEFs中磷酸化HP1α比例明显升高;2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磷酸化HP1β.本研究结果证明,HP1α在Zmpste24-缺陷型早老小鼠传代早期MEFs中的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均有升高,提示HP1α参与A型核纤层蛋白相关的早老小鼠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染色质蛋白1(HP1) A层蛋白 早老症 小鼠胚胎成维细胞 蛋白质磷酸化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欧定强 吴承志 +3 位作者 刘钰瑜 戎利民 徐义春 王其友 《新医学》 2015年第11期724-72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Lamin A)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将7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组(32例)及腰椎管狭窄组(42例),另设腰椎正常组(1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 目的初步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Lamin A)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将7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组(32例)及腰椎管狭窄组(42例),另设腰椎正常组(12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amin A在3组腰椎间盘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Lamin A在3组的椎间盘细胞中均有表达,腰椎管狭窄组的Lamin A在椎间盘细胞中的表达较腰椎正常组及腰椎间盘突出组明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椎间盘的纤维环组织均有Lamin A的表达,腰椎管狭窄组Lamin A条带灰度值为3.55±0.16,腰椎间盘突出组为1.02±0.13,腰椎正常组为0.78±0.1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6,P<0.01),腰椎管狭窄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组及腰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腰椎间盘突出组与腰椎正常组比较差异尚未有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随着腰椎退行性疾病病程的发展,Lamin A的表达逐渐升高,其可能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表达
下载PDF
AHA1蛋白与A型核纤层蛋白在细胞中的共定位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智文 陈维春 +2 位作者 郑慧玲 周静 刘新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45-1347,1350,共4页
目的构建AHA1与荧光蛋白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然后检测AHA1重组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A型核纤层蛋白在细胞中的共定位。方法提取HEK293细胞中总RNA,随之逆转录成cDNA,然后设计引物扩增AHA1的编码序列后... 目的构建AHA1与荧光蛋白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然后检测AHA1重组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A型核纤层蛋白在细胞中的共定位。方法提取HEK293细胞中总RNA,随之逆转录成cDNA,然后设计引物扩增AHA1的编码序列后构建到pEGFP-N1载体中,转染HEK293细胞后,通过免疫印迹检测重组AHA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重组AHA1蛋白与A型核纤层蛋白在细胞中的共定位。结果经PCR和DNA限制性内切酶鉴定,最后通过DNA测序并进行序列相似性分析比对,确定pEGFP-N1-AHA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HEK293细胞中转染pEGFP-N1-AHA1重组质粒后,检测发现,重组AHA1蛋白在细胞中已经成功表达,并且部分AHA1蛋白与核纤层蛋白A共定位于细胞的核膜上,但是AHA1蛋白与核纤层蛋白C在细胞中不能共定位。结论成功构建了AHA1与GFP荧光蛋白的重组质粒,并且AHA1蛋白与核纤层蛋白A在细胞中能够共定位,而不与核纤层蛋白C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A1蛋白 A层蛋白 载体 免疫印迹
下载PDF
Prelamin A相互作用蛋白Narf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维春 刘振杰 +4 位作者 蒋智文 彭琪 袁源 郑慧玲 刘新光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prelamin A)在细胞内堆积造成细胞早老的机理,筛选了prelamin A相互作用蛋白并研究其在早老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prelamin A的C末端区域为诱饵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骨骼肌cDNA文库中筛选prelami... 目的: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prelamin A)在细胞内堆积造成细胞早老的机理,筛选了prelamin A相互作用蛋白并研究其在早老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prelamin A的C末端区域为诱饵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骨骼肌cDNA文库中筛选prelamin A相互作用蛋白。构建了prelamin A识别因子(Narf)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FP-Narf,与红色荧光蛋白-prelamin A融合表达质粒pDsRed-PLA共转染HEK293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共定位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Narf在衰老表型HEK293PLA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包括Narf在内的7个候选相互作用蛋白。Narf与prelamin A能相互作用并共定位于核纤层,在prelamin A过表达的HEK293PLA细胞中Narf表达没有升高。结论:Narf在细胞内与prelamin A相互作用,且表达量不受后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A层蛋白前体 衰老 共定位
原文传递
NARF基因siRNA干扰片段的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源 刘新光 陈维春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13,共4页
目的筛选能有效沉默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识别因子(Narf)基因表达的siRNA片段。方法用半定量PCR初步筛选该基因的siRNA干扰片段,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检测siRNA的干扰效果。结果筛选到NARF基因的有效干扰片段。结论通过对NAR... 目的筛选能有效沉默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识别因子(Narf)基因表达的siRNA片段。方法用半定量PCR初步筛选该基因的siRNA干扰片段,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检测siRNA的干扰效果。结果筛选到NARF基因的有效干扰片段。结论通过对NARF基因的有效沉默,为该基因功能的相关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A层蛋白前体识别因子 干扰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与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反应
12
作者 周涛 赵炜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9-855,共7页
核纤层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核膜下的中间丝纤维蛋白,是细胞核中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会引起一系列的遗传性疾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这些疾病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特征... 核纤层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核膜下的中间丝纤维蛋白,是细胞核中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会引起一系列的遗传性疾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这些疾病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特征,提示核纤层蛋白在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A型核纤层蛋白在氧化应激、DNA损伤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 氧化应激 DNA损伤反应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的C端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13
作者 刘振杰 赵树勇 +7 位作者 周静 郑慧玲 陈维春 熊兴东 徐宁 刘宝华 周中军 刘新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筛选A型核纤层蛋白(laminA)相互作用蛋白,探讨laminA造成细胞早老的机理。方法:以laminA的C末端区域为诱饵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骨骼肌cDNA文库中筛选laminA相互作用蛋白。并采用GST—Pulldown实验和western blottin... 目的:筛选A型核纤层蛋白(laminA)相互作用蛋白,探讨laminA造成细胞早老的机理。方法:以laminA的C末端区域为诱饵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骨骼肌cDNA文库中筛选laminA相互作用蛋白。并采用GST—Pulldown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包括MT-2A在内的14个候选相互作用蛋白。MT-2A与laminA能相互作用。结论:MT-2A在细胞外与laminA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 A层蛋白 衰老 GST—Pull DOWN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编码基因LMNA调控IOP1表达机制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孔令粤 刘佳鑫 +6 位作者 郭放 郭涛 冯安妮 赵仕滔 黄浚炜 刘新光 赵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4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编码基因(LMNA)与唯铁脱氢酶编码基因1(IOP1)在细胞自噬中潜在的调控关系。方法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分别转染靶向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siRNA,首先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表... 目的探讨A型核纤层蛋白编码基因(LMNA)与唯铁脱氢酶编码基因1(IOP1)在细胞自噬中潜在的调控关系。方法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分别转染靶向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siRNA,首先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MNA基因和IOP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包括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p62蛋白、ATG5-ATG12复合体、ATG5、ATG12和FOXO3a。结果在HEK293T中干扰LMNA基因的表达,IOP1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水平下降,自噬标志物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上调;在HEK293T中下调IOP1的表达,不影响LMNA基因的表达水平,自噬标志物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FOXO3a、ATG5、ATG12、ATG5-ATG12复合体水平升高,p62蛋白水平略有降低。结论LMNA基因可以调控IOP1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调控细胞自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编码基因 唯铁脱氢酶编码基因1 调控
下载PDF
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与RanBPM相互作用的验证
15
作者 高春海 胡晓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5年第6期1-4,17,共5页
目的:本实验室前期工作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证明RanBPM是一个与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外蛋白沉降实验(GST pull-down analysis)验证其细胞外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nBPM... 目的:本实验室前期工作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证明RanBPM是一个与A型核纤层蛋白前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本研究进一步通过细胞外蛋白沉降实验(GST pull-down analysis)验证其细胞外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nBPM,分别进行RanBPM和prelamin A的原核表达,通过GST pull-down实验证明两者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nBPM,通过GST pull-down实验验证了RanBPM和prelamin A在细胞外有相互作用。结论:RanBPM和prelaminA在细胞外有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层蛋白前体 RANBPM 细胞外蛋白沉降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