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世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67,共10页
近年来不同学科对认同问题的讨论很多,但在历史学内部,较为引人注意的是与美国"新清史"有关的讨论,以及美国《近代中国》"华琛专号"引发的讨论,这些讨论是与海内外中国研究对多元性的重视及对大一统机制的探讨直接... 近年来不同学科对认同问题的讨论很多,但在历史学内部,较为引人注意的是与美国"新清史"有关的讨论,以及美国《近代中国》"华琛专号"引发的讨论,这些讨论是与海内外中国研究对多元性的重视及对大一统机制的探讨直接相关的。移民传说是讨论地域认同的一个切入点,它是16—18世纪地域认同不断扩展,也即明清国家形成的重要表征。无论是对认同问题的讨论,还是对明清国家形成的认识,都应被置于一个具体的历史情境和时空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传说 地域认同 明清国家形成 “新清史” “华琛专号”
下载PDF
王朝是“帝国”吗?——以寰宇图和职贡图为中心 被引量:6
2
作者 成一农 陈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
将中国历代王朝称为"帝国",在学术界以及民众之中基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基于对以职贡图和寰宇图为代表的图像史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王朝的空间范围是囊括"天下"的,且在绝大多数时期中,正统王朝... 将中国历代王朝称为"帝国",在学术界以及民众之中基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基于对以职贡图和寰宇图为代表的图像史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王朝的空间范围是囊括"天下"的,且在绝大多数时期中,正统王朝只有一个,这两点显然与通常认为的有着疆域范围且可以并立的"帝国"存在本质的不同。因此,在研究中,尤其是在与"疆域""国家的构成方式"等问题有关的研究中,将王朝称为"帝国"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将一些对"帝国"的认知潜移默化的带入到对"王朝"的研究中,由此也就影响了研究的结论,这也是"新清史"等研究在某些方面存在错误的原因之一。不过,在很多研究中使用的"中华帝国""帝国""清帝国"等语词,实际上只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界定,即王朝存在的时间和王朝直接控制的空间,因此对这些研究本身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等。不过这些研究中,完全可以用"王朝时期""清朝直接统治的地域"等语词,因此建议今后在有关"王朝"时期的研究中都应当避免使用"帝国"一词,且要慎用"国家"一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 帝国 寰宇图 职贡图 新清史
下载PDF
从御制诗看乾隆帝的文化认同——兼论清帝国的汉化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8,共6页
乾隆皇帝一生作四万多首汉文诗。乾隆帝之仰慕汉文化,对以儒家为主轴的中华文化之向往,在诗作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他对汉诗迷恋之深,对儒家仰慕之切,在显示其对汉文化之认同。乾隆帝无意为了族群认同而阻挡汉化,以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为主... 乾隆皇帝一生作四万多首汉文诗。乾隆帝之仰慕汉文化,对以儒家为主轴的中华文化之向往,在诗作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他对汉诗迷恋之深,对儒家仰慕之切,在显示其对汉文化之认同。乾隆帝无意为了族群认同而阻挡汉化,以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为主的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并行不悖。就汉族而言,满族统治是反客为主;满族而言,汉文化却是反客为主。"新清史"夸大"满族特性"的作用,低估汉文化的影响力,结论多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诗 汉化 清帝国性质 新清史
下载PDF
主权、治权与族群关系——重新理解李仙得的“番地无主”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凯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48,5-6,共22页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与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的"番地无主"论不可分割。以往对李仙得番地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梳理李仙得如何利用其"番地无主"论积极参与日本侵台的史实层面,而就番地论本身的讨论则相对不充分。本文聚...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与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的"番地无主"论不可分割。以往对李仙得番地论的研究,多集中在梳理李仙得如何利用其"番地无主"论积极参与日本侵台的史实层面,而就番地论本身的讨论则相对不充分。本文聚焦于李仙得"番地无主"论内在逻辑的复杂演变,在材料上系统地使用了李仙得从1867年"罗妹"号事件到日本侵台期间逐渐成文的英文番地游记《台湾纪行》。本文认为,"番地无主"论并非仅是李仙得随时局变动所阐发的策略性认知,而是带有浓厚的近代领土认识取向,涉及近代国际法的主权与经典文明论的复杂互动,强调清廷的番地主权取决于其对番地的"殖民性"的治权的实现程度如何。从根本上看,番地论是李仙得利用条约关系撕裂番地内部及番地与周边混杂的族群关系的集中表现。"番地无主"论过度突出番地作为"独立"的"民族体"的主体地位,强调番地与"中国"的本质性区隔,与新清史的问题意识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台 李仙得 番地无主 主权 新清史
原文传递
萧一山与“新史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祥 魏蔚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16-621,676,共7页
萧一山是"新史学"流派的承继者和开拓者,治学深受梁启超影响,形成博通的风格,不仅在融合中西文化基础上将"新史学"理论向前推进一步,于历史观和史学功能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而且将其贯彻到清史编纂的实践中,撰成气... 萧一山是"新史学"流派的承继者和开拓者,治学深受梁启超影响,形成博通的风格,不仅在融合中西文化基础上将"新史学"理论向前推进一步,于历史观和史学功能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而且将其贯彻到清史编纂的实践中,撰成气象博大、新意迭出、风格独特的《清代通史》。他不仅为清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局面,而且为历史编纂的现代转型作出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一山 梁启超 “新史学” 《清代通史》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比较思考
6
作者 魏明枢 《龙岩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4-28,共5页
近二十几年来,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被肯定,然后逐渐被捧高的过程。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愈来愈低落。其实,从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身内容看,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促进及其在现代中... 近二十几年来,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被肯定,然后逐渐被捧高的过程。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愈来愈低落。其实,从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身内容看,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促进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却难于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辛亥革命是非进行不可的,并注定将推翻帝制。辛亥革命既是民族革命,同时又实行了政治革命,它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基本事件,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历史地位 性质 对比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期新史学思潮的探索与实践——以萧一山“民族革命史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园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4,共5页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作为贯穿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主线。其内涵主要包括肯定清初郑成功抗清事业,重视天...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作为贯穿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主线。其内涵主要包括肯定清初郑成功抗清事业,重视天地会作用,评价太平天国是民族革命的巨大洪流等。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关头,他撰成《清史大纲》,标志着"民族革命史观"达到了升华。主要论述民族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天地会肇其端,太平军扬其波,革命党竟其功。"并明确地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标志,强调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意义。他的"民族革命史观"在当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是其学术经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一山 新史学 民族革命史观 《清代通史》 《清史大纲》
下载PDF
满化的财政界限与汉化的财政基础:清开国的一个财政视角
8
作者 冯佳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99-112,155,共15页
从建州女真起兵到清入关后数年间,在军事征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新征服的土地和人口不仅为后金政权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资源和后勤保障,而且为汗权逐渐摆脱"八分"的制度安排走向集中创造了财政基础。这一过程呈现出作为具有满... 从建州女真起兵到清入关后数年间,在军事征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新征服的土地和人口不仅为后金政权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资源和后勤保障,而且为汗权逐渐摆脱"八分"的制度安排走向集中创造了财政基础。这一过程呈现出作为具有满族部落特色的人口、土地政策的"满化"在军事征服扩张到以汉族人口为多数的农耕地区后,渐渐达到了政治、经济上的极限。面对统治几倍于自身的汉族农耕人口的难题,在不能提供一种新的、适应于农耕文明且更先进于既有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汉化"的财政税收政策逐渐取代军事征服时期收编汉人入旗的"满化"。该研究揭示了"满化"与"汉化"背后的经济、财政过程,为当下清史研究中围绕"满化"与"汉化"的讨论提供一个财政史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化 汉化 新清史 财政 清开国
原文传递
现代统计知识和观念的传入与清末新史学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兴涛 李章鹏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41,共14页
1897年之前,以具体统计事例为载体的西方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已经传入中国,1897年后,经日本消化吸收的社会统计学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这对清末和民国统计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清末时,梁启超等人把统计材料汇编为历史,陈黻宸等人明确主张以... 1897年之前,以具体统计事例为载体的西方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已经传入中国,1897年后,经日本消化吸收的社会统计学理论开始系统地引入,这对清末和民国统计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清末时,梁启超等人把统计材料汇编为历史,陈黻宸等人明确主张以统计法来研究和表述历史,他们固然受到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但现代统计知识、观念和外来成果所施予的直接刺激也不容忽视。当时已有人在史书编纂、地方史志纂修和具体历史问题研究方面,尝试使用统计分析法,这构成为清末中国新史学有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观念 西方史学理论 清末新史学 梁启超 陈黻宸 统计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