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樟叶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永华 叶奎川 +3 位作者 周黎军 张萍 魏琴 殷中琼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0-83,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和系统溶剂提取获得油樟叶的不同提取物,运用MTT法考查油樟叶各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樟叶各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提取物抑制... 采用水蒸汽蒸馏和系统溶剂提取获得油樟叶的不同提取物,运用MTT法考查油樟叶各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樟叶各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提取物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醇提取物>1,8-桉叶油素>油樟叶精油>正丁醇萃取物;低浓度时1,8-桉叶油素与油樟叶精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时油樟叶精油、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油樟叶提取物有一定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油樟叶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1,8-桉叶油素,去精油后残渣的活性组分存在于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乙醇提取物 精油 1 8桉叶油素 BEL-7402细胞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2
作者 王文元 顾丽莉 吴志民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02A期56-59,共4页
综述了近年1,8-桉叶油素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桉叶油素提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提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宜宾油樟营养器官精油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尹礼国 凌跃 +3 位作者 杜永华 徐洲 张超 魏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8-350,355,共4页
宜宾油樟根茎叶均富含精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宜宾油樟叶、茎、根的精油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宜宾油樟叶和茎的精油主成分都是1,8-桉叶油素,其中叶油中1,8-桉叶油素相对含量为60.81%,高于其他... 宜宾油樟根茎叶均富含精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宜宾油樟叶、茎、根的精油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宜宾油樟叶和茎的精油主成分都是1,8-桉叶油素,其中叶油中1,8-桉叶油素相对含量为60.81%,高于其他地区的油樟叶油;茎油的1,8-桉叶油素相对含量高达95%以上;根精油主成分是黄樟油素,相对含量达到93.18%。依据叶精油主成分,宜宾油樟被鉴定为1,8-桉叶油素化学型。叶精油还含有β-水芹烯和α-萜品醇,含量分别为13.27%、12.90%,因此叶精油化学成分种类比茎和根丰富。本研究结果将为宜宾油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1 8-桉叶油素 黄樟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精油
下载PDF
桉叶油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光友 徐建民 范菊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602-3603,共2页
综述桉叶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对桉叶油开展的相关研究与临床使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桉叶油在病虫害防治、除臭消毒等方面具重要药理作用。对深入探讨桉叶油作用机理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对日益扩大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及其效益提... 综述桉叶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对桉叶油开展的相关研究与临床使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桉叶油在病虫害防治、除臭消毒等方面具重要药理作用。对深入探讨桉叶油作用机理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对日益扩大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及其效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1 8-桉叶油素 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PDF
间歇真空精馏提纯桉叶油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应安国 许松林 徐世民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1,共3页
采用真空间歇精馏技术对桉叶油粗品进行分离研究,考察了桉叶油的热敏性,确定了安全的操作温度范围和适宜的操作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变回流比操作,操作压力不超过5.0kPa,釜温低于120℃,得到的产品浓度和收率分别达到99.0%和67.1%... 采用真空间歇精馏技术对桉叶油粗品进行分离研究,考察了桉叶油的热敏性,确定了安全的操作温度范围和适宜的操作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变回流比操作,操作压力不超过5.0kPa,釜温低于120℃,得到的产品浓度和收率分别达到99.0%和67.1%以上。应用化工过程动态模拟软件Hysys Plant 2.2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恒塔顶浓度和变回流比控制策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对实际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1 8-桉叶油素 真空精馏 回流比
下载PDF
油樟油主成分对几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萍 王平 +5 位作者 石超峰 魏琴 杜永华 周黎军 殷中琼 贾仁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为了测定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99.5%)、松油烯-4-醇(99%)和γ-松油烯(99%)主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二倍释法测定其对几种常见病原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 【目的】为了测定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99.5%)、松油烯-4-醇(99%)和γ-松油烯(99%)主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二倍释法测定其对几种常见病原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利用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法绘制其抑菌曲线。【结果】发现松油烯-4-醇对3种试验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其次是1,8-桉叶油素,γ-松油烯仅对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差。【结论】3种油樟油单体的杀菌效果均呈现时间-浓度依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1 8-桉叶油素 松油烯-4-醇 7-松油烯 抑菌
下载PDF
樟树精油主要化学成分概述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冬英 徐大满 +2 位作者 储梦龙 张晨晨 甘卫星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64,共4页
芳樟醇、樟脑、1,8-桉叶油素、异橙花叔醇和龙脑是樟树精油的五大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概述了上述组分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获取途径(提取纯化、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以及在香精香料、医药化工等不同领域的加工利用研... 芳樟醇、樟脑、1,8-桉叶油素、异橙花叔醇和龙脑是樟树精油的五大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概述了上述组分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获取途径(提取纯化、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以及在香精香料、医药化工等不同领域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目的在于为芳樟精油不同成分的点对点精准开发研究和利用提供前期资源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芳樟醇 樟脑 1 8-桉叶油素 异橙花叔醇 龙脑 特性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和细胞摄取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婉蓉 王菲 +10 位作者 陈建波 杨佳佳 杨增秋 杨贵前 宋朔尧 肖婷 周雪 吴林菁 张敏 沈祥春 陶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18-2426,共9页
目的优化1,8-桉叶油素(1,8-cineole,1,8-Cin)自微乳给药系统(1,8-cineole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1,8-Cin-SMEDDS)处方,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细胞摄取考察。方法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1,8-Cin-SMEDDS有效自乳化区域,... 目的优化1,8-桉叶油素(1,8-cineole,1,8-Cin)自微乳给药系统(1,8-cineole self-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1,8-Cin-SMEDDS)处方,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细胞摄取考察。方法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1,8-Cin-SMEDDS有效自乳化区域,进行初步处方筛选。以粒径和载药量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1,8-Cin-SMEDDS处方进行优化并验证。荧光显微镜观察高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对1,8-Cin-SMEDDS的摄取情况。结果1,8-Cin-SMEDDS的最佳处方是大豆油(7.5%)与1,8-Cin(22.5%)为混合油相,HS15(56%)为乳化剂,乙醇(14%)为助乳化剂,滴加纯水至8m L得半透明略带蓝色乳光液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呈球形液滴,激光粒度Zeta电位测定仪测得平均粒径为(131.68±1.44)nm,Zeta电位为(-10.03±1.63)m V;HPLC法测得包封率为(99.890±0.012)%,载药量为(224.750±0.028)mg/g。HUVEC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对1,8-Cin-SMEDDS的摄取高于游离1,8-Cin。结论1,8-Cin-SMEDDS制备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所得1,8-Cin-SMEDDS外观良好,包封率高,理化性质稳定,且能促进细胞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自微乳 伪三元相图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细胞摄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文杰 江香梅 +3 位作者 杨海宽 章挺 赵玲华 肖复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132,共7页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 【目的】研究脑樟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脑樟精油原料利用部位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脑樟不同部位(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精油,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各部位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脑樟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的平均得油率分别为1.86%,0.41%,0.36%,0.45%,2.23%和2.11%,从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叶、新枝、老枝、树干、主根及侧根精油中分别鉴定出46,43,44,29,25和25种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分别占相应总组分的90.48%,89.44%,89.70%,95.27%,89.91%和88.21%。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分别有9,11,11,9,4和3种,占相应总组分的82.85%,81.45%,79.35%,87.35%,84.11%和82.40%;相对含量大于5%的典型性成分有樟脑、1,8-桉叶油素和黄樟油素3种,这3种典型性成分相对含量在空间的分布呈两端(叶、根)少、中间(树干)多的变化趋势;此外,3种典型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在6个部位中的分布格局也不同;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樟脑相对含量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黄樟油素相对含量与樟脑完全相反;1,8-桉叶油素则呈两头(叶和根)低、中间高的变化规律。【结论】脑樟6个不同部位精油中共有成分有17种,特有成分叶3种,老枝2种,树干3种,而新枝、主根及侧根中均未发现特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樟 精油成分 樟脑 黄樟油 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互叶白千层精油,松油醇-4型(茶树油)》广东省地方标准特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居解语 沈晓玲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文章介绍了DB44/T 177-2003《互叶白千层精油,松油醇4型(茶树油)》的广东省地方标准技术要求和特点。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精油 标准 松油醇-4型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分子蒸馏法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星河 佘鸿燕 +2 位作者 张广清 宋长生 史继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8-110,共3页
研究了分子蒸馏法从粗桉树油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桉叶油多为油素的同分异构体,而分子蒸馏工艺由于料液受热时间短,不仅能够降低组分的热分解,而且可较大提高蒸馏效率。分子蒸馏得到的桉油素含量80%以上,一... 研究了分子蒸馏法从粗桉树油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桉叶油多为油素的同分异构体,而分子蒸馏工艺由于料液受热时间短,不仅能够降低组分的热分解,而且可较大提高蒸馏效率。分子蒸馏得到的桉油素含量80%以上,一次收率可达23.66%以上,同时解决了传统间歇减压提纯过程中真空系统易发生堵塞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油 1 8-桉叶油素 分子蒸馏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蕲艾油的透皮吸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乃甫 杨玉林 +2 位作者 江丹 吴超群 洪宗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46-49,共4页
目的:该文旨在为理解艾灸在温热条件下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事实,同时也为发明热疗法相关仪器提供导向。方法:采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温度,分别在每个温度下取5个不同时间点收集样品,以1,8-... 目的:该文旨在为理解艾灸在温热条件下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事实,同时也为发明热疗法相关仪器提供导向。方法:采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温度,分别在每个温度下取5个不同时间点收集样品,以1,8-桉叶油素作为外标,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蕲艾挥发油在测定样品中的累积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透皮吸收的影响规律更符合指数方程ln S=a+b/T;但是以正常体温为界明显分成两段,分别进行拟合更符合规律,高温透皮吸收远远高于低温。结论:温度对透皮吸收有很大影响,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透过率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透皮吸收 蕲艾油 气相色谱法 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短程分子蒸馏技术精制巨尾桉叶精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雪芳 田志清 +2 位作者 裴海生 张志民 王士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9-307,共9页
为了优化巨尾桉叶精油精制工艺,采用短程分子蒸馏,对初级桉叶精油中1,8-桉叶素和α-蒎烯进行精制,研究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2种物质分离特性。以巨尾桉叶为试验材料,依次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分子蒸馏对其进行桉叶油树脂提取和纯化得到... 为了优化巨尾桉叶精油精制工艺,采用短程分子蒸馏,对初级桉叶精油中1,8-桉叶素和α-蒎烯进行精制,研究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2种物质分离特性。以巨尾桉叶为试验材料,依次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分子蒸馏对其进行桉叶油树脂提取和纯化得到初级桉叶精油,采用二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试验,将馏出物得率、馏出物中1,8-桉叶油素质量分数及α-蒎烯质量分数、馏余物中1,8-桉叶油素质量分数及α-蒎烯质量分数作为试验指标,对分子蒸馏精制桉叶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最优纯化工艺条件:以馏出物为目标产物,蒸馏温度38℃,蒸馏压力41 Pa,馏出物中1,8-桉叶油素和α-蒎烯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60.80%和31.58%,馏出物的得率为82.06%。分子蒸馏能够对桉叶精油进行有效的纯化精制,桉叶初级精油经过二级分子蒸馏精制后,1,8-桉叶油素和α-蒎烯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77.62%和56.72%。蒸馏温度和蒸馏压力对1,8-桉叶油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均较α-蒎烯明显,同时,对于1,8-桉叶油素,蒸馏压力的变化对其质量分数的影响较蒸馏温度明显,相反的,对于α-蒎烯,蒸馏温度对其质量分数影响更为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分离提纯2种物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压力 温度 桉叶精油 1 8-桉叶油素 Α-蒎烯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低温控温结晶法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的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文婷 顾丽莉 +1 位作者 万红焱 吕小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0-574,共5页
采用全结晶工艺对原料桉叶油[w(cineole)=63.24%]进行分离提纯,在无晶种添加下,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30℃、发汗速率5℃/h、发汗终温-19℃时,可将原料油提纯至77.52%。添加晶种后,可有效提高操作温度,缩小结晶温度的操作范围,提高... 采用全结晶工艺对原料桉叶油[w(cineole)=63.24%]进行分离提纯,在无晶种添加下,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30℃、发汗速率5℃/h、发汗终温-19℃时,可将原料油提纯至77.52%。添加晶种后,可有效提高操作温度,缩小结晶温度的操作范围,提高产品的纯度,在降温速率4℃/h、结晶终温-25℃、发汗速率4℃/h、发汗终温-6℃的操作条件下,将原料油提纯至89.63%。实验得到了低温控温添加晶种结晶法分离提纯1,8-桉叶油素的适宜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该方法相对其他分离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晶种 1 8-桉叶油素 速率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干预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15
作者 何丽 任潞 +2 位作者 江小茜 刘旭倩 黎春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05-3613,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 背景:研究表明,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物1,8-桉叶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抗炎作用。目的:探讨1,8-桉叶油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每组10只。牙周炎对照组和1,8-桉叶油素组利用正畸钢丝结扎法构建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造模8周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对照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均注射生理盐水,1,8-桉叶油素组大鼠颊、腭侧牙周袋内注射1,8-桉叶油素溶液,2次/d,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牙周组织学评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m RNA与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增加(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牙周炎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②与牙周炎对照组比较,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减少(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1,8-桉叶油素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果表明,1,8-桉叶油素治疗可减轻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植物精油 牙周炎 动物模型 牙周组织 炎症反应 白细胞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6 白细胞介10 工程化组织构建
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永华 王川 +5 位作者 周黎军 张萍 魏琴 殷中琼 蒋勤久 蒋吉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 【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每组按10g体质量0.2mL给药,1次/d,连续灌胃染毒90d,分别于给药第30,60,90天和停药后30d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4.15和21.38mg/kg 1,8-桉叶油素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2.45mg/kg 1,8-桉叶油素在灌胃60和90d时,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30d,1,8-桉叶油素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8-桉叶油素对小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其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64.15mg/kg,损害作用最低剂量(LOAEL)为192.45mg/kg;1,8-桉叶油素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亚慢性毒性 损害作用剂量 有害作用剂量
下载PDF
油樟油对油樟内生真菌中活性化合物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韵雅 卢红 +1 位作者 李群 魏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YY26、YG42和YG71是从油樟中分离得到的三株内生真菌。本研究采用GC-FID、GC-MS技术,以油樟油作为诱导物,研究YY26、YG42、YG71菌株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对菌株中活性化合物1,8-桉叶油素、松油烯-4-醇、a-松油醇、r-松油烯产量的影响。结... YY26、YG42和YG71是从油樟中分离得到的三株内生真菌。本研究采用GC-FID、GC-MS技术,以油樟油作为诱导物,研究YY26、YG42、YG71菌株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对菌株中活性化合物1,8-桉叶油素、松油烯-4-醇、a-松油醇、r-松油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B培养基中,一方面,油樟油可促进YY26、YG42菌株积累1,8-桉叶油素等物质,其中对1,8-桉叶油素的促进最强,分别提高1.41倍和1.30倍;另一方面,油樟油抑制YG71菌株中以上4种物质的积累。在察氏培养基中,油樟油对YY26、YG42及YG71菌株中4种物质的积累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为植物有用代谢产物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油 内生真菌 GC-FID GC-MS 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从桉叶油母液中间歇减压精馏纯化1,8-桉叶油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石 靳林溪 +3 位作者 谢建春 郑福平 黄明泉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6,共6页
研究从桉叶油工业副产品——桉叶油母液中,间歇减压精馏分离1,8-桉叶油素的工艺条件。通过绘制1,8-桉叶油素及主要杂质α-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烃的馏出曲线,考察塔预处理方法对精馏分离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全回流... 研究从桉叶油工业副产品——桉叶油母液中,间歇减压精馏分离1,8-桉叶油素的工艺条件。通过绘制1,8-桉叶油素及主要杂质α-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烃的馏出曲线,考察塔预处理方法对精馏分离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全回流时间、系统压力和回流比等因素进行优化,得到较佳工艺为:先乙醇洗塔-水润湿对塔进行预处理,然后精馏。精馏操作压力2.7kPa,先全回流50min后,将回流比调为2:2;当塔顶温度达60℃时,再将回流比调节至10:1;收集沸程68~73℃馏分,得1,8-桉叶油素,纯度85.1%,收率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母液 桉叶油 间歇减压精馏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水蒸气蒸馏方式对油樟油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诰均 李玉华 +3 位作者 杜永华 魏琴 张超 张蓉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3期520-522,共3页
采用水中蒸馏、水上蒸馏、水蒸气直接蒸馏和水蒸气扩散蒸馏方式提取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n]叶挥发油,比较了油樟油的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水上蒸馏(3.83%)和水蒸气直接蒸馏(3.73%)获得的提取... 采用水中蒸馏、水上蒸馏、水蒸气直接蒸馏和水蒸气扩散蒸馏方式提取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n]叶挥发油,比较了油樟油的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水上蒸馏(3.83%)和水蒸气直接蒸馏(3.73%)获得的提取率较高,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水中蒸馏和扩散蒸馏的提取率(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蒸馏方式对1,8-桉叶油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对α-松油醇和γ-松油烯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水蒸气直接蒸馏所得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含量最高(60.10%),显著高于水蒸气扩散蒸馏和水上蒸馏(P<0.05),与水中蒸馏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水蒸气直接蒸馏方式能获得较高的油樟油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n]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1 8-桉叶油素
下载PDF
1,8-桉叶油素通过TLR4/NF-κB信号改善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作用
20
作者 徐民庆 付凌云 沈祥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93-2699,共7页
目的:探究1,8-桉叶油素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1,8-桉叶油素(0.08、0.12、0.31、0.63、1.25、2.50、5.00、10.00μg·L-1)对HUVEC的最适浓度。HUVEC细... 目的:探究1,8-桉叶油素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1,8-桉叶油素(0.08、0.12、0.31、0.63、1.25、2.50、5.00、10.00μg·L-1)对HUVEC的最适浓度。HUVEC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和中剂量+KLA组,LPS构建HUVEC损伤模型。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和迁移,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PCR检测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抗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mR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IL-6、TNF-α、TLR4、胞内NF-κB p65、细胞核内NF-κB p65、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UVEC细胞抑制率、凋亡率、MDA含量、IL-6和TNF-α蛋白表达、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NF-κB p65、TLR4、核内NF-κB p65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升(P<0.05),迁移数、SOD活性和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HUVECs细胞抑制率、凋亡率,MDA含量,IL-6和TNF-α蛋白表达、NF-κB p65、TLR4、核内NF-κB p65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迁移数、SOD活性和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上升(P<0.05),高剂量组ICAM-1和VCAM-1以及中剂量组VCAM-1的mRNA表达下降(P<0.05)。中剂量+KLA组各项指标均不如中剂量组。结论: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可能与TLR4/NF-κB通路NF-κB p65核转位有关,1,8-桉叶油素能通过抑制NF-κB p65核转位,降低HUVECs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治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8-桉叶油素 血管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 TLR4/NF-κB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