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数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姚红霞 黄莉 +7 位作者 林丽娥 吴从明 姚志明 王谷云 王华 饶若 符祥俊 唐瑞梅 《血栓与止血学》 2010年第1期21-23,26,共4页
目的1.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CD 62P、PAC-1、TXB 2、6-keto-PGF1α及TXB 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2.观察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3.探讨可能导致PT患者血栓发... 目的1.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CD 62P、PAC-1、TXB 2、6-keto-PGF1α及TXB 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2.观察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3.探讨可能导致PT患者血栓发生的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血小板表面的CD 62P,PAC-1水平。2.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水平。3.观察和比较各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2.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与血小板数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T患者各项血小板功能指标与血小板数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PT患者除血小板数量显著增多外,其血小板各项功能指标亦有明显异常。研究结果表明:PT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除与其血小板数目异常增多有关外,还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活化(血小板活化指标CD 62P、PAC-1异常增高)及血浆TXB 2、6-keto-PGF1α平衡失调(TXB 2/6-keto-PGF1α比值异常增高)有关。而PT患者血小板功能指标与其血小板数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故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除按常规治疗予以降低血小板数量外,还应同时注意对血小板功能的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D 62p pAC-1 TXB2 6-keto—pGF1α
下载PDF
VEGF、CD 62P和PMA与SLE患者易栓状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斌 顾健 +2 位作者 石建霞 孙梅 张育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新生、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结果SLE活动期VEGF、血小板及炎症细胞的活化水平明显...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管新生、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结果SLE活动期VEGF、血小板及炎症细胞的活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稳定期该类闪子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SLE患者治疗后VEGF、血小板及炎症细胞的活化程度抑制,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易于发生动静脉血栓事件,早期发现临床征象可以及时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易栓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血小板表面CD 62p 血小板-单核细 胞聚合体(pMA)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小板活化分子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宜英 孙文学 +3 位作者 彭武建 戴勇 李富荣 王新根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时表达的特异膜糖蛋白分子 ,以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3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及 2 4例正常人外周血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 6 2P ,CD 6 3,CD 4 1,CD ... 目的 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时表达的特异膜糖蛋白分子 ,以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3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及 2 4例正常人外周血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 6 2P ,CD 6 3,CD 4 1,CD 6 1的表达。结果 老年糖尿病肾病组的CD 6 2P ,CD 6 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 <0 0 0 1) ,同时老年糖尿病肾病组的CD 4 1,CD 6 1表达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增强 ,因此检测血小板活化分子的特异膜糖蛋白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血小板活化分子检测 老年人 糖尿病肾病 流式细胞分析法 CD 62p CD63 CD41 CD61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CD41、CD62p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俊勇 孙智敏 +1 位作者 齐晓勇 王燕舞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小板CD41、CD62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8例行PCI的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对照组40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CD41、CD62p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小板CD41、CD62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8例行PCI的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对照组40例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CD41、CD62p的表达。结果CD41、CD62p水平在PCI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术后4h达到峰值。不稳定心绞痛组CD41、CD62p在术前及峰值水平均较稳定组显著升高。对照组患者CD41、CD62p水平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小板活性在PCI前后有动态改变,血小板激活状态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D 41 CD 62p
下载PDF
SLE活动期患者CD 62p、PMA的表达
5
作者 马莉 顾健 +2 位作者 汪中强 吴蔚 石建霞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微血管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本院活动期SLE患者26例及30例对照者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微血管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本院活动期SLE患者26例及30例对照者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D 62p的表达为9.60±1.14%、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的表达为15.32±1.24%。正常对照组CD 62p的表达为2.11±0.56%,PMA的表达为5.90±1.5%。SLE活动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CD 62p、PM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CD 62p、PMA在SLE活动期患者中的表达增高并可作为监控SLE活动期患者高凝状态及抗血栓的治疗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 62p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
下载PDF
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蛋白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罗助荣 郑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CD6 2P、PAI 1及C...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活性蛋白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 3)、溶酶体膜蛋白 (CD6 2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C 反应蛋白 (C RP)在不稳定心绞痛 (UA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CD6 3、CD6 2P、PAI 1及C RP的影响。方法 :5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葛根素组 (32例 )及抵克力得组 (2 7例 ) ,并对照观察治疗 4周前后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的变化。结果 :(1)与健康人及稳定性心绞痛 (SAP)对照组比较 ,UAP患者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 ;随着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分级的加重 ,血小板CD6 3、CD6 2P及血浆PAI 1、C RP水平亦增加 ;(2 )治疗 4周后 ,葛根素组及抵克力得组CD6 3、CD6 2P、PAI 1及C 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 (P <0 0 5,P <0 0 1) ;而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小板活化、纤溶机制异常及炎症反应物这三者在U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葛根素抗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及减轻炎症反应的突出作用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葛根素 血小板活化 纤溶酶原激活物 C-反应蛋白 治疗 CD63 CD62p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评定 被引量:45
7
作者 赵真 包正军 +3 位作者 许宏伟 罗霄鹏 彭子娟 曹晓玲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的表达,通过血小板活化的变化,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单药组(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的表达,通过血小板活化的变化,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单药组(阿司匹林0.15 g/d)和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0.10 g/d+氯吡格雷75 mg/d),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病例CD62p、CD63阳性率,对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的CD62p、CD63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小板CD62p、CD6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治疗一周和二周后CD62p、CD63阳性率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联合用药组治疗二周后与单药组比较CD62p、CD63阳性率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有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CD62p、CD63可以衡量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活化 CD62p CD63 脑梗死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老年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与CD62p、CD63及TSP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8
作者 孔令钧 李鲁扬 唐占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 :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抗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 118例的血小板活化分子α 颗粒膜蛋白 (CD6 2 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6 3)、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目的 :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抗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 118例的血小板活化分子α 颗粒膜蛋白 (CD6 2 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6 3)、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研究 ,同时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的CD6 2p、CD6 3、TSP的表达量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0名 ,均P <0 0 1) ;气滞血瘀组CD6 2 p、CD6 3、TSP的表达量皆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 (均P <0 0 1) ;CD6 2 p与CD6 3、TSP均呈正相关 (r =0 74 0 ,P <0 0 1;r =0 74 4 ,P <0 0 1) ,TSP与CD6 3呈正相关 (r =0 6 35,P <0 0 1) ,CD6 2 p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呈正相关 (r =0 715,P <0 0 1)。结论 :血小板活化参与了血瘀证的发生与发展 ;血小板活化尤其与气滞血瘀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中医分型 血小板活化分子 CD62p CD63 TSp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型模型大鼠CD44、CD54及CD62p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刘喜平 贾育新 +1 位作者 刘勍 吴建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1-2673,共3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D54)及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的干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D54)及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的干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证大鼠模型一般情况、结肠黏膜组织损伤、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CD44、CD54及CD62p表达水平。结果参苓白术散可显著升高模型大鼠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模型大鼠CD44、CD62p表达(P<0.01),对CD54表达无明显下调作用(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下调CD44、CD62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型结肠炎 脾虚 吞噬细胞膜糖蛋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
下载PDF
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凝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丁欢 曹相原 +1 位作者 马希刚 周文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凝血指标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70例危重病患者,依据脓毒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凝血指标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70例危重病患者,依据脓毒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38例、SIRS组3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Sepsis组和SIRS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构成有可比性。各组性别、年龄构成、吸烟、饮酒状况、体质量指数(BMI)方面相匹配有可比性。患者于入住ICU24h内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6ml,分离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标本中S-CD62P水平、TNF-a水平。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IJ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w)、D-二聚体(D-dimer)水平、抗凝血酶Ⅲ活性(AT-m);收集纳入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SOFA评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非配对方差不齐资料,采用非参数法秩和检验(KeuskalWallis),比较分析各组s-CD62P水平、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CD62P水平与上述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和SIRS组比较:脓毒症组s-CD62P水平、hs-CRP和TNF-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和SIRS组D-dimer、PT、APTT均显著升高,而PLT计数、AT-—Ⅲ活性显著降低(P〈0.05);③脓毒症患者hs-CRP和TNF-a分别与D-dimer、PT、AFFF呈正相关,而与PLT计数、AT-111活性呈负相关(P〈0.05);④s-CD62P水平与hs-CRP、TNF-a、D-dimer、PT和APTT明显正相关,而与PLT计数、AT-Ⅲ活性呈明显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内皮细胞损伤 可溶性颗粒膜蛋白CD62p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测定保存血小板再表达CD62p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欧阳锡林 刘景汉 Dayong Gao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 ①建立并优化测定血小板再表达膜表面激活标志物CD6 2p能力的流式细胞术 (FCM) ;②测定2 2℃保存液体血小板不同保存期再表达CD6 2p的能力 ,以评价该指标在血小板质量监测以及新的保存方法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采用浓度梯... 目的 ①建立并优化测定血小板再表达膜表面激活标志物CD6 2p能力的流式细胞术 (FCM) ;②测定2 2℃保存液体血小板不同保存期再表达CD6 2p的能力 ,以评价该指标在血小板质量监测以及新的保存方法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采用浓度梯度法优化GPRP浓度条件 ,采用析因设计优化凝血酶浓度和 37℃孵育时间条件 ,寻找最佳阴、阳性对照 ;②将 13份血小板按AABB标准保存 ,并延长保存至 12d ,测定每天血小板CD6 2p再表达率 ,与其相应体内存活期作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约 1.5× 10 6个血小板内加入 2 .5mmol/LGPRP可有效防止过量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 ,孵育条件以 1U/L凝血酶 37℃ 15min然后室温置 15min最佳。采用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FPRP)为阴性对照 ,以凝血酶激活FPRP为阳性对照效果良好。② 2 2℃保存血小板CD6 2p再表达率与其相应体内存活期呈明显正相关 ,单份相关系数 (r) 0 .91~ 0 .99,总体相关系数为 0 .99。结论 ①优化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 ,稳定性和重复性并好的流式细胞术方法用于测定保存血小板CD6 2p再表达率 ;②保存液体血小板CD6 2p再表达率与其相应体内存活期呈明显正相关 ,且相关性良好 ,提示CD6 2p再表达率是监测保存血小板质量的良好指标 ,同时还可能在新的保存方法研究和临床血小板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再表达CD62p 体内存活期 线性相关分析 凝血酶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调脂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0
12
作者 罗助荣 盖晓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7-98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活性因子CD41、CD63、CD62P表达、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定30例U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前后血小板CD4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活性因子CD41、CD63、CD62P表达、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测定30例UA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前后血小板CD41、CD63、CD62P、血浆hsCRP浓度及经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的颈动脉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并与常规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0例UA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血小板CD41、CD63、CD62P及血浆hsCRP测定值分别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或P<001);并降低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面积缩小,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12个月后上述各项参数改变更为明显,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抗血小板活化、抗炎等机制对防治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不稳定性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常规治疗 CD41 hs-CRp CD62p 斑块面积 表达 水平
原文传递
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谭峰 顾卫 +3 位作者 黄涛 王金良 吴海科 黄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 CD62P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65例发病在 3天以内的 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清开灵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研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研...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 CD62P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65例发病在 3天以内的 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清开灵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研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研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电化学发光(EC)等技术测定两组 AC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 CD62P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一6(IL.6)等指标的水平,并以3O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ACI患者治疗前后CD62P、TNF-a、I丁ZR、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或P<0.01),ACI患者CD62P表达与 TNF-a、IL-ZR二L-6水平升高呈正相关;治疗组治疗后 CD62P、TNF.a、IL.ZR、IL-6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临床治愈率、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ACI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强、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及炎症损伤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CD62p 细胞因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三七皂苷R1调节炎性T细胞亚群保护血管内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郭钰琪 齐冬梅 +5 位作者 郝钰 王丽 李霞 周宪宾 李运伦 姚成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T细胞亚群在胶原酶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早期的变化状态及三七皂苷R1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ApoE-/-小鼠动脉内皮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62Phi、CD62P+CD62E+脱落内皮细胞的比例;胞内外因子染... 目的探讨炎性T细胞亚群在胶原酶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早期的变化状态及三七皂苷R1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ApoE-/-小鼠动脉内皮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62Phi、CD62P+CD62E+脱落内皮细胞的比例;胞内外因子染色法检测炎性T细胞亚群分泌TNF-α、IL-17的水平。结果扫描电镜下,内皮损伤模型组小鼠血管内膜受损明显,内皮脱落面积明显增加,实验组经三七皂苷R1处理后血管内皮偶有脱落(P均<0.05);另外,模型组脱落内皮细胞CD62Phi、CD62P+CD62E+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T细胞分泌TNF-α、IL-17的能力明显升高,而实验组脱落内皮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T细胞分泌IL-17的比例下降(P均<0.05)。结论 Th17细胞亚群比例升高与血管内皮早期损伤密切相关,三七皂苷R1在保护血管内皮的同时,可选择性地下调Th17细胞亚群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1 ApoE-/- 胶原酶Ⅱ 内皮损伤 CD62p T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 被引量:38
15
作者 梅斌 郑凯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8-549,552,共3页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 目的探讨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测定静脉血中血小板CD62P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实验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6例。术前实验组CD62P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实验组CD62P明显高于术前(P<0.01)。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术前CD62P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血栓组CD62P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CD62P明显升高,且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度相关,可作为评判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高危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蛋白CD62p 断流术 门静脉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不同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状态的比较 被引量:33
16
作者 沈明强 程庆璋 石冬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状态的影响。方法:9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入组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氯吡格雷治疗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入院第1天(治疗前)和第10天采用流式细... 目的:探讨不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状态的影响。方法:9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入组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氯吡格雷治疗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入院第1天(治疗前)和第10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CD62P、比浊法检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DP)。结果:3组患者入院第1天CD62P、MARAA、MARADP无显著差异,治疗10 d后3组的CD62P、MARAA、MARADP值均下降,与入院第1天的CD62P、MARAA、MARAD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脑梗死患者血小板MARADP下降程度组间比较有差异,氯吡咯雷治组MARADP下降明显,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下降更明显。血小板MARAA、血小板CD62P下降程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3种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减少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小板活化,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提示临床治疗均有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更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抗血小板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CD62p 血小板聚集率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舒缩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奕芝 方若鸣 +4 位作者 魏刚 林双峰 何玉萍 王淑英 方永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管舒缩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大鼠喂养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 CD_(62p)、CD_(63)表达率,并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对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管舒缩与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大鼠喂养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 CD_(62p)、CD_(63)表达率,并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 Y(NPY)的舍量。结果石菖蒲挥发油能降低脑ET 的含量而升高脑 CGRP 的浓度;β-细辛醚能降低血 CD_(62p)表达率、降低脑 ET、NPY 的含量。结论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高脂血症 Β-细辛醚 CD_(62p) CD_(63) 内皮素 降钙素因相关肽 神经肽 Y
下载PDF
消肿定痛合剂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观察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α-颗粒膜糖蛋白、白细胞-1β、MMP-3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2
18
作者 焦锋 唐望 +2 位作者 黄荷 刘栋华 张宏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消肿定痛合剂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腰椎间... 目的观察消肿定痛合剂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消肿定痛合剂A组、西乐葆B组、消肿定痛合剂+西乐葆C组),每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基础干预,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清TNF-α、CD62p、IL-1β及MMP-3水平,观察3组1个疗程(7 d)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腰部疼痛、步行困难、腰椎活动度及直腿抬高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 05),其中C组降低程度大于其他两组;3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 05),其中C组降低程度大于其他两组;3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 <0. 05),其中C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组。3组血清TNF-α、CD62p、IL-1β及MMP-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C组低于对照组(P <0. 05);3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肿定痛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可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ODI、VAS评分,提高JOA评分,改善血清TNF-α、CD62p、IL-1β、MMP-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定痛合剂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TNF-α CD62p IL-1Β MMp-3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血小板CD62P和sTLT-1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陆丽丽 刘丹 +2 位作者 庞春燕 张伟 张广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CD62P和sTLT-1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的形成,因此我们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血小板CD62P和sTLT-1的表达水平,以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功能指标。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7 d)102例作...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CD62P和sTLT-1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的形成,因此我们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血小板CD62P和sTLT-1的表达水平,以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功能指标。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7 d)10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来我科就诊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sTLT-1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血小板CD62P和sTLT-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62P和sTLT-1的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灶体积呈正相关;CD62P和sTLT-1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247,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CD62P和sTLT-1在校正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后[CD62P(%)OR值=1.102,95%CI:1.062~1.143,P<0.01;sTLT-1(pg/ml)OR值=1.004,95%CI:1.002~1.006,P<0.01]。结论血小板CD62P和sTLT-1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 血小板 CD62p sTLT-1
下载PDF
冠心病证型与P选择素、TXB_2及6-Keto-PGF_(1α)含量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骆丽娟 顾仁樾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14,共2页
为研究冠心病证型与P 选择素 (CD62p)及血栓素B2 (TXB2 )、6 酮前列环素 (6 Keto PGF1α)含量变化的关系 ,5 3例冠心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血小板尖化膜标志物可溶性粘附分子CD62p,用放免法测定TXB2 、6 Ke... 为研究冠心病证型与P 选择素 (CD62p)及血栓素B2 (TXB2 )、6 酮前列环素 (6 Keto PGF1α)含量变化的关系 ,5 3例冠心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血小板尖化膜标志物可溶性粘附分子CD62p,用放免法测定TXB2 、6 Keto PGF1α含量 ,从分子水平研究血小板活化及T/P比值与冠心病中医分型的关系。结果发现 ,33例心血瘀阻型患者以CD62p、TXB2 升高为主 ,2 0例气阴两虚型患者以 6 Keto PGF1α降低为主。有助于阐明冠心病辨证分型的内在本质 ,对治疗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p-选择素 血栓素B2 6-酮前列环素F1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