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磷钝化栅介质的1.2kV 4H-SiC DMOSFET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佳佳
刘英坤
+2 位作者
谭永亮
张力江
崔玉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6-2029,共4页
本文对比了NO退火和磷掺杂两种栅钝化工艺,其中磷钝化采用了平面扩散源进行掺杂,通过C-V特性进行了4H-SiC/SiO2界面特性评价,使用Terman法分析计算获得距导带底0.2-0.4e V范围内界面态密度.结果表明引入磷比氮能更有效降低界面态密度,...
本文对比了NO退火和磷掺杂两种栅钝化工艺,其中磷钝化采用了平面扩散源进行掺杂,通过C-V特性进行了4H-SiC/SiO2界面特性评价,使用Terman法分析计算获得距导带底0.2-0.4e V范围内界面态密度.结果表明引入磷比氮能更有效降低界面态密度,提高沟道载流子迁移率.其次,对比了两种栅钝化工艺制备的4H-SiC DMOSFET器件性能,实验表明采用磷钝化工艺处理的器件性能更优.最后,基于磷掺杂钝化工艺首次制备出击穿电压为1200V、导通电阻为20mΩ、漏源电流为75 A、阈值电压为2.4V的4H-SiC DMOSF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h
-
sic
MOSFET
4
h
-
sic
/
sio
2界面
磷钝化
界面态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碳化硅界面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方方
李玲
+5 位作者
徐向前
郑柳
杨霏
温家良
陈新
潘艳
《智能电网》
2016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具有低导通电阻及高击穿临界场强等特点,在高压开关器件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但由于SiC/SiO_2具有较高的界面...
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具有低导通电阻及高击穿临界场强等特点,在高压开关器件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但由于SiC/SiO_2具有较高的界面态密度,使得器件反型沟道电子迁移率过低,从而严重阻碍SiC器件的广泛应用。为有效地控制界面态,回顾了国内外对SiC/SiO_2界面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分析界面态的形成机制,讨论近导带边界中高界面态的根本原因,为SiC器件工艺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sic
/
sio
2
界面
缺陷态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磷钝化栅介质的1.2kV 4H-SiC DMOSFET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佳佳
刘英坤
谭永亮
张力江
崔玉兴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6-2029,共4页
文摘
本文对比了NO退火和磷掺杂两种栅钝化工艺,其中磷钝化采用了平面扩散源进行掺杂,通过C-V特性进行了4H-SiC/SiO2界面特性评价,使用Terman法分析计算获得距导带底0.2-0.4e V范围内界面态密度.结果表明引入磷比氮能更有效降低界面态密度,提高沟道载流子迁移率.其次,对比了两种栅钝化工艺制备的4H-SiC DMOSFET器件性能,实验表明采用磷钝化工艺处理的器件性能更优.最后,基于磷掺杂钝化工艺首次制备出击穿电压为1200V、导通电阻为20mΩ、漏源电流为75 A、阈值电压为2.4V的4H-SiC DMOSFET.
关键词
4
h
-
sic
MOSFET
4
h
-
sic
/
sio
2界面
磷钝化
界面态密度
Keywords
4
h
-
sic
MOSFET
4
h
-
sic
/
sio
2
interface
p
h
osp
h
orous
passivation
interface
states
分类号
TN304.0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碳化硅界面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方方
李玲
徐向前
郑柳
杨霏
温家良
陈新
潘艳
机构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出处
《智能电网》
2016年第5期488-492,共5页
文摘
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具有低导通电阻及高击穿临界场强等特点,在高压开关器件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但由于SiC/SiO_2具有较高的界面态密度,使得器件反型沟道电子迁移率过低,从而严重阻碍SiC器件的广泛应用。为有效地控制界面态,回顾了国内外对SiC/SiO_2界面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分析界面态的形成机制,讨论近导带边界中高界面态的根本原因,为SiC器件工艺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sic
/
sio
2
界面
缺陷态密度
Keywords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sic
/
sio
2
interface
defect
density
分类号
TN38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磷钝化栅介质的1.2kV 4H-SiC DMOSFET
刘佳佳
刘英坤
谭永亮
张力江
崔玉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碳化硅界面态机制研究进展
王方方
李玲
徐向前
郑柳
杨霏
温家良
陈新
潘艳
《智能电网》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